“李知縣覺得此物甚好?”
朱常洛臉上掠過一抹笑意,開口問道。
“嗯,甚好甚好……”
李文華點了點頭,附和道。
“那若是本王讓李知縣在當塗縣內大量引種此物如何?”
眼見這胖子如此配合,朱常洛頓時覺得今天沒白來,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他這句話一說完,李文華的頭顱瞬間搖成了撥浪鼓。
“不可不可,殿下,這不可啊……”
“哦?這又是爲何?”
朱常洛臉色一沉,開口問道。
“這……”
李文華頭上冒出些許冷汗,頓覺自己說錯了話。
不管怎麼說,朱常洛都是親王之尊,他剛纔一時急切,纔會如此反駁於他,不過要說大量引種此物,卻是萬萬不可的。
“殿下,農事乃是國之大事,此物雖好,可底下的百姓們不懂事理,他們種慣了麥子,若是貿貿然換了這東西,怕是百姓們不會同意啊……”
嚥了口唾沫,李文華硬着頭皮開口道。
事實上,他剛剛吃東西的時候,就猜到了朱常洛是想要種這名叫番薯之物,所以才搶先開口說要引種。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位殿下的胃口竟然這麼大,想要在整個當塗縣都引種此物,要知道,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啊!
歷來農事都是最重要的事情,農忙的時候,他這個知縣都要親自到田間去督促和巡視,以確保每年的農事不出差錯,這不是簡簡單單的稅賦問題,而是牽扯到老百姓的根本問題,生計!
當了幾年的知縣,李文華清清楚楚,對於老百姓來說,糧食就是他們的命,誰敢動他們的糧食,他們就跟誰拼命,現在這位殿下讓他們不種麥子,種這難看又不好吃的勞什子番薯?
誰會買賬?
到時候他丟面子還是其次,萬一要是因爲改種這些東西,鬧出什麼民變的大事來,他怕是連命都保不住了!
“何況若是殿下喜歡此物的話,下官可以在當塗縣中找幾戶佃戶,專門爲殿下種此番薯如何?”
在李文華看來,朱常洛實際上就是一個頭腦熱的中二少年,爲了自己的那點新鮮勁兒,怕是壓根不知道他說出的這件事情影響會有多大。
“李知縣不必着急,且先聽本王說完……”
眼見李文華此番情狀,朱常洛倒也不氣,反而拿起一個番薯,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
“此物產自呂宋,故稱其爲番薯,本是一前往呂宋經商之人帶回,據說在呂宋是當地人的主食,輾轉到了本王的手中,這番薯最大的優點在於其畝產量極高,而且並不挑地,即便是下田也可以種植,可謂是天賜之糧啊!”
或許很多人都不清楚,其實這田地也是有分別的,有些田地肥沃,有些田地貧瘠,所以大明的田地實際上是分爲上田,中田和下田三種的,上田和下田的產出有時候相差甚至能夠達到好幾倍,但是偏偏基本上百姓的田地都是下田,而那些上田和中田,大都被地方豪紳所佔據。
所以實際上朱常洛的說法極有誘惑力,若是操作得當的話,無疑會是利國利民之舉,但是李文華卻十分謹慎,開口問道。
“敢問殿下,此物產出能有多高?”
朱常洛舉起手,伸出三個手指頭!
“三百斤?”
李文華微微有些失望,要知道如今的稻米收成大約是兩百斤左右,若是僅僅至高一百斤的話,那他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種大米去呢?
這區區一百斤的產出縱然多,但是卻絕不可能影響到老百姓們根深蒂固的觀念。
不料朱常洛輕輕搖了搖頭,一字一句的開口說道。
“李知縣聽好了,本王的意思是三千斤!即便是下田,也可有兩千斤的收成,而且此物和小麥一樣,一年兩收!”
李文華覺得自己一定是幻聽了,要不然就是眼前這位殿下瘋了!
三千斤?!
怎麼可能?這個世上怎麼可能會有這種東西!
別說是三千斤了,就是一千斤,李文華都覺得他會不遺餘力的推廣此物,但是現在眼前這位主兒清清楚楚的說,一年兩收!
這是什麼概念,至少能夠提高十倍的收成啊!
“殿下所言屬實?”
就連朱常洛都沒有想到,眼前的李文華會如此激動。
騰地一下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肥碩的臉上滿是不可置信的神色,甚至還帶着幾分狂熱。
“李知縣放心,農事之大,乃是國之根本,本王斷不會在此事上弄虛作假!”
不過如此一來更好,朱常洛定了定神,斷然開口說道。
他當然有這個底氣,自從他見到番薯以來,他就立刻通過王道亨的關係緊急調來了福州府錦衣衛當中關於此物的記載,結果當然是大吃一驚!
這玩意在福州府的收成簡直是意外的好,竟然達到了畝產三千斤的地步,當地的知縣也因爲此事,被朝廷嘉獎,官升一級。
得到消息以後,朱常洛的一顆心頓時放到了肚子裡,福州府是什麼地界,他清楚的很,多山地丘陵,壓根不適合種地,在那種地方都能有這麼高的收成,沒道理在氣候差不多的江南會差。
所以剩下的最大問題也是老問題就是,如何讓老百姓接受此物……
要知道,就算是在幾百年之後的天朝,紅薯也沒有替代大米和小麥,成爲老百姓餐桌上的主食,可見習慣的力量有多麼大,更別提在這個年景,老百姓就靠着地裡的那點東西活着。
他們辛辛苦苦的耕作,爲的就是能夠吃飽,若是不種大米,吃什麼?
紅薯這玩意災年的時候,沒法子的情況下的確是可以當飯吃,但是問題是現在風調雨順的,誰閒的沒事整天吃這玩意!
所以依靠老百姓的自主性肯定是不行的,最終還是要靠行政機關的力量,這也是朱常洛今天之所以到當塗縣縣衙來的原因。
無論如何,他都要讓紅薯在當塗縣落地生根,而且是馬上,立刻!
因爲他如果所記不錯的話,就在明年,平安府會有一場大的旱災,如果老百姓還是像以前一樣種冬小麥的話,結果只能是顆粒無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