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可以說,王錫爵的這個提議,其實就是優化版的考成法。

考成法是針對於人,定量定時的將政務劃分到官員的手中,完不成就要受到處罰,而王錫爵的這個方案是針對於部門,同樣是通過釐清權責,將所屬的政務清晰的劃分到各個衙門的手裡,進而避免出現各個衙門相互推諉,導致政務停滯的情況。

而且和考成法相比,王錫爵的方案雖然需要更長的時間見效,但是卻是一個可以長期實施的制度,而考成法則是張居正處於改革時期而實施的一種類似於戰時政策的方針,並不具有長期實施的基礎。

當然,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會推動朝廷政務的效率,不過張居正的考成法更加嚴苛,一旦官員不符合標準,立刻罷黜換人,而王錫爵的方案則是將政務分歸衙門,就算是出了差錯,也不會全責怪到一個人頭上,而是由全體衙門擔責任,當然,正印官肯定是責任最大的,這樣一來,就提高了容錯率,比考成法更加極有可操作性。

但是要釐清各衙門的權責,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其中牽扯到方方面面不說,還牽涉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關於政務的監督問題,大明自太祖皇帝廢宰相之後,六部便成爲了名義上的最高衙門,而官員的考覈轉遷,歷來是由吏部全權掌管。

每三年一次大計,每六年一次京察,皆是由吏部主持,對於官員的考覈評定,吏部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詳細標準。

而如此龐大數量的官員,全部由吏部來進行考選,自然不可能一一查斷官員平常的政務處理,所以吏部的解決方法很簡單,不看過程只看結果,就是所謂的政績。

若是大計當中,針對地方正印官的考覈,視錢糧,人口,刑名,賦役這樣的硬性標準而定,各項都符合標準的爲中等,有一到二項不符合標準但是不嚴重的爲中下,有一項特別嚴重或多項不符合標準的爲下等,有一到二項比其他地方出色者爲中上,多項皆高於其他地方或有一項極爲出彩者爲上等。

依據最後評定的結果來銓選官員,省去了吏部的不少工夫,但是要是按照王錫爵的改革來的話,這種考選之法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釐清權責,代表着要按照處置政務的優劣來評定官員,若非如此的話,那麼釐清權責也就毫無意義。

但是朝廷各個衙門一年當中要處理無數件政務,出錯的也爲數不少,如果按照政務處理的優劣來作爲評定官員的一項標準的話,固然會提升政務處理的效率,讓官員更加小心,但是如此一來,考評官員的難度將大大增加,也會變得更爲複雜。

當然,針對這種情況,王錫爵肯定早有考慮,改革是一套環環相扣的政策,單一的政策改革其實並不能稱之爲改革。

所以他的第二條方案當中,便提出瞭解決的方案。

重內閣而輕六部,以內閣調和朝局,監察各部院行爲,說白了就是加強內閣的權力和地位,使內閣能夠直接參與到六部,更直接的說是吏部的考選當中。

因爲如果按照王錫爵的方案改革,那麼考選的難度大大增加,就並非吏部一個部門可以負擔的起來的事情,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由內閣來共同主持。

並且在王錫爵的設想當中,內閣調和朝局,自然應該是在其中佔據領導地位,有了內閣和吏部的共同主持,再複雜的考選也可以應對的過來。

當然,如此一來,又會產生一點新的問題,那就是監察權力的劃分問題,要知道,朝廷有自成一體的監察體系,那便是以都察院爲首的科道言官一脈。

內閣出面監察六部行爲,事實上是侵犯了都察院的權力,而都察院是出了名的不好惹,在朝廷當中,誰要是招惹了他們,將面臨的是無窮無盡的瘋狂彈劾。

所以在第三條方案當中,王錫爵特意給出了安撫之意,將以往通篇由吏部主持的京察和大計,改變爲由都察院共同參與監督,如此一來,足可以抵消內閣侵佔都察院權力的影響。

畢竟對於大多數的言官來說,相對於都察院掌握的權力有多大,他們可能更看重自己仕途的升遷,往年的時候,御史雖然同樣有風聞奏事之權,可以隨時隨地彈劾吏部,但是若能真正參與到考選當中,必然會糾察出更多的黑幕,而對於御史們來說,彈劾別人就是政績,唯有彈劾,纔是他們升遷的根本。

應當說,王錫爵的這份方案當中,考慮到了方方面面的影響,儘量在改革的基礎上,做到了利益均沾,如果說有誰的利益受到了損害的話。

那無疑是六部尤其是吏部了,六部其實還好,這麼多年以來,內閣插手六部政務的事情其實並不少,但是吏部就慘了。

最最核心的官員考選權力,不僅被內閣橫插了一槓子,還被都察院插了一手,簡直是把他們當成了肥肉來宰。

若是真的這麼辦的話,那麼吏部從此之後,恐怕要對內閣馬首是瞻,別再提什麼六部之首了。

這也是王錫爵一直以來,堅持要對付孫丕揚的原因所在。

其實說來也巧合,這些日子以來,從吏治改革到現在的提拔徐光啓,都是天子在幕後操縱,但是出來背鍋的卻永遠是王錫爵。

所有人都以爲,是這位老首輔說服了天子,讓天子配合他的改革政策,但是這一次卻反了過來,反而是王錫爵借了朱常洛的勢。

從一開始,堅持要對孫丕揚出手的就是這位老首輔,只不過因爲他的身份限制,直接出手對付吏部尚書的話,很容易升級成內閣和六部的鬥爭。

畢竟吏部六部之首的名頭不是白來的,大明朝的歷史上,也有吏部尚書強勢過內閣閣臣的時候。

而天子出手,就更加合適,也更不容易引人懷疑,新帝登基要將吏部握在手中,哪怕是爲了整飭吏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會引起朝臣的過激反應。

所以最後在大朝會上出面彈劾孫丕揚的是楊漣,羣臣也以爲是天子要出手對付孫丕揚,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一直立主要對付孫丕揚的會是王錫爵……

ps:下一章稍晚一點,大家諒解

第四百六十一章:處置安費揚古第五百八十三章:沒有最苛刻,只有更苛刻!第七十七章:你撒謊!第六百五十七章:高調的孫天官第七十八章:不歡而散第二百五十七章:永樂大典殘本第四百二十一章:論套路與反套路第九十六章:主客易位第五百八十三章:沒有最苛刻,只有更苛刻!第一百九十六章:朱常洛的想法第六百六十七章:火箭幹部的升遷之路第五百五十四章:萬曆二十九年的秋天第八十七章:顧氏兄弟第八百四十七章:于慎行的糾結第七百二十八章:有些話不好說的太明第二百八十二章:內情第八章:我的清白不能毀!第五百二十八章:敘舊第五百四十三章:進宮求援第二百三十九章:被自己套進來第五百八十九章:朝中有變!第二百一十八章:京中有旨第五百一十九章:亮明身份第六百三十章:陳年舊事第八百一十五章:遼東第四百七十四章:聖旨到第三百二十二章:醒來第五章:不知道皇帝皇后誰說的話更管用!第四十五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一十七章:鴻門之宴?第七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五章:說服駱思恭!第七百八十三章:錯綜複雜第七百一十三章:握刀子的人第七百八十九章:被人賣了還數錢第八百一十三章:規律第一章:穿越成史上最不受老爹待見的皇子第七百三十九章:老狐狸的眼光第九十一章:老狐狸的博弈第六章:你以爲你是皇帝你最大?第三百五十七章:東廠提督第337章:安撫鄭氏第七百六十一章:別耍小聰明第五百九十九章:爲陛下賀,爲社稷賀!第八百三十四章:前線大捷第一百九十六章:朱常洛的想法第五百三十二章:魏國公府的能量第五百八十五章:這傢伙有主角光環?!第三百二十三章:嘴炮的力量第七百零七章:腦補是多麼可怕第七百八十八章:主將之爭第八百二十二章:借刀殺人第164章:挑釁第二百零五章:大棒加甜棗第七百零一章:水車第四百二十九章:得意的舒爾哈齊第七百三十章:萬事好商量第四百一十四章:遼東巡撫第一百一十五章:說服駱思恭!第六百九十章:葉向高的猜測第七百四十章:沒原則的首輔第五百五十三章:先生到底想說什麼!第二百零七章:自尋死路第三百七十三章:一百萬兩!第二百四十九章:演戲第一百五十章:農學大咖第九十五章:東廠與錦衣衛第二百零四章:遊說李文華第166章:你待如何?第八百四十四章:班師回朝第一百二十一章:毓德宮議事 5/10第三百八十章:真正用意!第四十一章:人生第一次遇險第五百四十八章:和談的狀況第四十二章:順利脫險,暗潮洶涌第一百四十二章:平安府城第三百三十四章:抓人!第五十章:巧佈局,誘敵深入正戲開場!第七百七十六章:耍脾氣的皇帝第四百一十一章:李三才之死~第五百五十三章:先生到底想說什麼!第二百八十三章:闖宮!第六百二十三章:諡號廟號第五百八十章:首戰告捷?!第六百八十六章:會試主考官第六百七十九章:韓爌的真本事第二百六十五章:內奸帶來的消息第七百零四章:授官第五百六十三章:質問第六百一十六章:成果第一百一十章:礦稅之辯第一百一十五章:說服駱思恭!第四百八十二章:鄭氏的手段第三百六十四章:小秋的抉擇第三百五十五章:如何善後第二百二十九章:城中局勢第五百一十四章:冊封大典第五百六十一章:神機營第四百二十四章:說服第五百二十六章:朝中議事
第四百六十一章:處置安費揚古第五百八十三章:沒有最苛刻,只有更苛刻!第七十七章:你撒謊!第六百五十七章:高調的孫天官第七十八章:不歡而散第二百五十七章:永樂大典殘本第四百二十一章:論套路與反套路第九十六章:主客易位第五百八十三章:沒有最苛刻,只有更苛刻!第一百九十六章:朱常洛的想法第六百六十七章:火箭幹部的升遷之路第五百五十四章:萬曆二十九年的秋天第八十七章:顧氏兄弟第八百四十七章:于慎行的糾結第七百二十八章:有些話不好說的太明第二百八十二章:內情第八章:我的清白不能毀!第五百二十八章:敘舊第五百四十三章:進宮求援第二百三十九章:被自己套進來第五百八十九章:朝中有變!第二百一十八章:京中有旨第五百一十九章:亮明身份第六百三十章:陳年舊事第八百一十五章:遼東第四百七十四章:聖旨到第三百二十二章:醒來第五章:不知道皇帝皇后誰說的話更管用!第四十五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一十七章:鴻門之宴?第七百七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五章:說服駱思恭!第七百八十三章:錯綜複雜第七百一十三章:握刀子的人第七百八十九章:被人賣了還數錢第八百一十三章:規律第一章:穿越成史上最不受老爹待見的皇子第七百三十九章:老狐狸的眼光第九十一章:老狐狸的博弈第六章:你以爲你是皇帝你最大?第三百五十七章:東廠提督第337章:安撫鄭氏第七百六十一章:別耍小聰明第五百九十九章:爲陛下賀,爲社稷賀!第八百三十四章:前線大捷第一百九十六章:朱常洛的想法第五百三十二章:魏國公府的能量第五百八十五章:這傢伙有主角光環?!第三百二十三章:嘴炮的力量第七百零七章:腦補是多麼可怕第七百八十八章:主將之爭第八百二十二章:借刀殺人第164章:挑釁第二百零五章:大棒加甜棗第七百零一章:水車第四百二十九章:得意的舒爾哈齊第七百三十章:萬事好商量第四百一十四章:遼東巡撫第一百一十五章:說服駱思恭!第六百九十章:葉向高的猜測第七百四十章:沒原則的首輔第五百五十三章:先生到底想說什麼!第二百零七章:自尋死路第三百七十三章:一百萬兩!第二百四十九章:演戲第一百五十章:農學大咖第九十五章:東廠與錦衣衛第二百零四章:遊說李文華第166章:你待如何?第八百四十四章:班師回朝第一百二十一章:毓德宮議事 5/10第三百八十章:真正用意!第四十一章:人生第一次遇險第五百四十八章:和談的狀況第四十二章:順利脫險,暗潮洶涌第一百四十二章:平安府城第三百三十四章:抓人!第五十章:巧佈局,誘敵深入正戲開場!第七百七十六章:耍脾氣的皇帝第四百一十一章:李三才之死~第五百五十三章:先生到底想說什麼!第二百八十三章:闖宮!第六百二十三章:諡號廟號第五百八十章:首戰告捷?!第六百八十六章:會試主考官第六百七十九章:韓爌的真本事第二百六十五章:內奸帶來的消息第七百零四章:授官第五百六十三章:質問第六百一十六章:成果第一百一十章:礦稅之辯第一百一十五章:說服駱思恭!第四百八十二章:鄭氏的手段第三百六十四章:小秋的抉擇第三百五十五章:如何善後第二百二十九章:城中局勢第五百一十四章:冊封大典第五百六十一章:神機營第四百二十四章:說服第五百二十六章:朝中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