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既然這件事情最關乎吏部的利益,所以理所當然的是,所有人在短暫的議論之後,目光都落在了吏部尚書孫丕揚的身上。
身爲六部之首的吏部天官,理論上來說,孫尚書具有和內閣擡槓的資格,如今首輔老大人已經亮出了戰旗,便可以視作是內閣對吏部大舉進攻的信號。
閣部之爭,也是大明朝由來已久的內部矛盾之一,主要的鬥爭對象就是內閣和六部,更準確的說是六部之首的吏部。
前幾任的吏部尚書,陸光祖大人,孫鑨大人,個個都雄心勃勃,想要讓吏部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大明第一衙門,所以嘔心瀝血,一點點從內閣的手中奪回了主動權,只可惜孫鑨一着棋差,惹怒了皇帝,被打發回了老家,這纔有了孫丕揚的上位。
而這第二位孫尚書上任之後,對於內閣一直是持保守態度,基本上維持在井水不犯河水的水平,但是似乎所有人都忘了,只要內閣和六部依然存在,閣部之爭就存在。
吏部退讓了許久,這次內閣首先亮起戰旗,這位一向以和爲貴的孫尚書,是會繼續退讓下去呢?還是會奮起反抗,維持吏部在外朝執牛耳的地位呢?
要知道,這可不是一般的問題,老首輔的這封奏疏,涉及到了吏部的核心權力,若是吏部再繼續退讓下去的話,恐怕以後真的就要屈居於內閣之下了。
無論是實質上,還是名義上都是!
“陛下明鑑,臣以爲,元輔大人此疏……殊爲不妥!”
孫尚書在衆人灼灼的目光當中,沉吟了半晌,最終輕輕的吐了口氣,上前一步,認真的開口道。
一羣跟在孫尚書身後的吏部官員們心裡也鬆了口氣,雖說他們不覺得有可能,但是若是尚書大人再退的話,他們恐怕走出去都沒臉見人了。
不過孫丕揚的這番態度,卻是頓時叫王錫爵大皺眉頭,目光也變得深邃起來,沉聲道。
“有何不妥,孫尚書不妨明言!”
與此同時,其他的內閣大學士,此刻無論內部派別如何,都不約而同的紛紛站到了王錫爵身旁,文官有一個最大的習慣,就是容易抱團。
身份決定立場,內閣當中平時或許互有爭鬥,但是在閣部之爭上,他們作爲閣臣的身份就決定他們必須和王錫爵共同出面。
更何況,如果真的能做到王錫爵所說的東西的話,內閣在朝中的地位無疑會再度飆升,內閣權重,便是他們這些內閣輔臣權重!
“元輔之疏中有言,國政以爲重者,惟吏之一字爾,吏治之重,乃朝政之首,吏治若不清明,則朝政不暢,百姓不安,故吏治一道,歷來爲聖君所重也!
老夫對元輔所言吏治之重,並無異議,然內閣之設,本爲皇帝顧問,以備垂詢,所謂調和朝政,居中樞之要,實則大謬,中樞之要在六部,都察院,何在內閣?
內閣掌票擬,有預聞機要之權,輔弼聖君之力,然老夫嘗聞之,我朝之前,所謂宰相之權便爲預聞機要,批答奏疏,施政監察,總攬朝政。
先內閣既已掌預聞機要之權,仍覬覦施政監察之要,豈非欲再爲宰輔?
先太祖皇帝廢中書而重六部,以六部爲朝廷之首,此乃祖制,老夫不知何時,竟有重內閣而輕六部之言論堂而皇之於君上之前,敢問元輔,意欲再現中書之制不成?”
在所有人的印象當中,孫丕揚都是一副老好人的形象,見人都是笑眯眯的,身爲吏部尚書,卻從沒有以往那些天官尚書的威嚴氣息,平素在朝政當中更是低調的很。
甚至在一些棘手的官員任命上面,他也很少固執己見,大多數時候會賣朝中大佬的面子,一副與人爲善的樣子。
卻讓人忘了,無論他外表再和善,這位也是正經八百的吏部尚書,外朝百官之首!
一番話說的不緊不慢,甚至臉上還帶着慣常的笑意,但是這幾句話卻是忍不住叫一干大佬們不寒而慄。
什麼叫殺人不見血,什麼叫誅心之言,聽聽這番話就知道!
當初太祖皇帝廢中書,罷宰相,曾經有一句祖訓流傳下來。
以後嗣君,其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有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
雖然沒有人覺得,憑這麼一句話,皇帝會真的將朝臣論以極刑,但是先太祖皇帝的鐵律擺在面前,無人敢去觸動。
孫丕揚說王錫爵有意再爲宰輔,這話可謂是徹底撕破了臉皮!
當然,既然是內閣首先出手,那麼肯定也做好了和吏部撕破臉皮的準備,但是事實上,此時此刻,一干大佬,不僅僅是內閣的閣臣,還有六部七卿,心中都是詫異和意外居多。
詫異的是,以孫丕揚的性格,竟然會這麼明刀明槍的反駁王錫爵,而且說得這麼不客氣,這可不像他的性格啊……
至於意外,則是因爲,在今天之前,幾乎在場的諸位大佬都明裡暗裡的和王錫爵有所接觸,內閣閣臣自不必說,早就結成了攻守同盟。
其他的幾個部院大佬,也都或多或少的接觸到了來自內閣的善意,老大人甚至透出了意思,如果在此次吏治整肅當中,這些大佬們不從中作梗的話,回適當的分潤一部分好處出來。
能混到大佬級別的都是人精,自然聽得出來,元輔老大人透出這種意思,已經代表他心中有不低的勝算,甚至不大在乎他們的立場。
不然的話,就算不親自前來,也至少會給出更加具體誘人的條件,而這份自信,毫無疑問是落在吏部的身上的。
大佬們不難想到,先前的大朝會之上,天子指使人出面彈劾孫丕揚,這樁案子到現在都未曾開審,孫尚書爲求自保,定會做出讓步,只是要看讓步到何種地步罷了。
如果單看元輔老大人自信的模樣的話,只怕孫尚書那麪糰性子,怕是要讓步到毫無底線了。
但是偏偏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似乎永遠在與人爲善的孫尚書,這次就意外的給了所有人一個大大的驚喜!
難不成,這吏治整肅尚未開始,吏部和內閣就要先鬥上一場嗎?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