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

鄭芝豹來不及多想,立即下令,全軍趁唐軍未至,立即乘船隻四散退逃,前往其他東南亞諸國躲避。

當然,這幫匪徒在撤走前,還是對整個勃泥徹底地燒殺搶掠了一番,幹盡壞事,裝載了滿筐滿籮的贓物財貨至船上,便揚長呼嘯而去。

算鄭芝豹溜得快,他們纔剛逃走,唐軍須臾趕至。

唐軍兵分數路,立即出兵攻打尚未來得及撤走的鄭部殘餘,同時派出大批水師船隻,沿途追殺潰逃而去的鄭芝豹部。

這樣的追殺,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唐軍一路攻伐,打着懲治元兇,剿除餘孽的旗號,將諸多如亞齊、占城之類的小國列爲藏匿鄭芝豹餘部的不臣之國,統統加以征伐。

這般征剿的具體過程,在此就不贅述了。

總之,唐軍在擁有強大水師與足夠兵力的前提下,對於東南亞諸國,一一加以征討,倒是十分順利,基本可謂勢若破竹,無可抵擋。

兩年後,東南亞諸小國,不是被唐軍攻滅,便是宣告徹底臣服於唐軍,面諸如西班牙、荷蘭、英國等西方殖民勢力,亦被唐軍從東南亞徹底趕跑,整個東南亞全部平定。

而作爲唐軍征伐東南亞導火索的鄭芝豹,則是在一次海戰中,被唐軍一枚三十二斤的鐵彈正中頭部,瞬間化爲無頭殘屍,徹底掛掉。至於他的一衆手下,無論船隻還是士卒,皆是非死即降,皆已消滅得無影無蹤。

當然,在征討東南亞的過程中,因爲當地條件過於惡劣,蚊蟲病害,毒蛇猛獸又極多,讓唐軍亦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唐軍本部兵馬,折損了足足一個軍鎮的數量,而諸如僕從的清軍、朝鮮軍、日軍更是十不存一,基本都打光了。

作爲清軍統帥的阿濟格,亦在攻打亞齊的戰鬥中,被一隻毒箭射中咽喉,當場陣亡,瞪大眼睛滿心不甘地死在這離東北有萬里之遙的蘇門答臘島上。

更可悲的是,由於戰事緊張,這位清軍統帥的屍體在兩天後才找到,在熱帶地區的炎熱天氣裡,早就肚腸爆裂臭出了幾裡地,想要全屍回國已完全不可能,只得草草就地掩埋了事。

這場戰事,至於耗費的錢糧軍械,更是一個近乎天文數字般的存在,若非李嘯有極其雄厚的財力與經濟作爲支撐,還真不一定吃得下,這樣有如無底洞般的可怕消耗。

東南亞既定,李嘯安排三個軍鎮分鎮其處,徹底穩定了當地態勢。而此時在在西北一帶,李自成餘部在經過了與葉爾羌汗國長達兩年的拉鋸苦戰,且有唐軍大力支援糧草的情況,終於佔了葉爾羌汗國東邊數城,總算站穩了腳跟,可以與葉爾羌汗國長期爭鬥了。

本來,李嘯曾打算,在攻下東南亞後,便自行統兵,直攻葉爾羌汗國,收復自唐朝中期以來,就徹底丟失的西域一帶,只不過,考慮到東南亞戰事方定,士卒疲苦,國中亦需休養生息,李嘯決定,且讓李自成餘部先去與葉爾羌汗國相爭相殺,自已到時再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便好。

肉在嘴邊,早晚都得要吃,倒不急於這一時。

李嘯知道,現在戰事既定,一件更加重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更爲重要的事情,終於要正式開始了。

那就是,在一統天下,威望卓隆,民心所向的基礎上,李嘯順天應命,正式登基爲帝。

李嘯想登基,自然首先就有前來勸進的人。

這位勸進者,便是他的親隨贊畫陳子龍,他花了三天時間,揮筆洋洋灑灑寫了一篇文采飛揚的《勸進表》。

安平五年三月癸未朔十八日辛丑,軍前贊畫,戶部侍郎,朝散大夫臣子龍,頓首死罪,上書。

臣聞天生蒸人,樹之以君,所以對越天地,司牧黎元。聖帝明王鑑其若此,知天地不可以乏饗,故屈其身以奉之;知黎元不可以無主,故不得已而臨之。社稷時難,則戚藩定其傾;郊廟或替,則宗哲纂其祀。所以弘振遐風,式固萬世,三五以降,靡不由之。

自崇禎以來,艱禍繁興,永嘉之際,氛厲彌昏,宸極失御,登遐醜裔,國家之危,有若綴旒。賴先後之德,宗廟之靈,皇帝嗣建,舊物克甄,誕授欽明,服膺聰哲,玉質幼彰,金聲夙振,冢宰攝其綱,百辟輔其治,四海想中興之美,羣生懷來蘇之望。不圖天不悔禍,大災荐臻,國未忘難,寇害尋興。主上幽劫,復沈虜庭,神器流離,再辱荒逆。臣每覽史籍,觀之前載,厄運之極,古今未有,苟在食土之毛,含氣之類,莫不叩心絕氣,行號巷哭。況臣等荷寵擢拔,位廁鼎司,承問震惶,精爽飛越,且悲且惋,五情無主,舉哀朔垂,上下泣血。

臣聞昏明迭用,否泰相濟,天命未改,歷數有歸,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啓聖明。社稷靡安,必將有以扶其危;黔首幾絕,必將有以繼其緒。伏惟陛下,玄德通於神明,聖姿合於兩儀,應命代之期,紹千載之運。夫符瑞之表,天人有徵,中興之兆,圖讖垂典。自京畿隕喪,九服崩離,天下囂然無所歸懷,雖有夏之遘夷羿,宗姬之離犬戎,蔑以過之。陛下柔服以德,伐叛以刑,抗明威以攝不類,杖大順以肅宇內。純化既敷,則率土宅心;義風既暢,則遐方企踵。百揆時敘於上,四門穆穆於下。昔少康之隆,夏訓以爲美談;宣王之興,周詩以爲休詠。況茂勳格於皇天,清輝光於四海,蒼生顒然,莫不欣戴。聲教所加,願爲臣妾者哉!且宣皇之胤,惟有陛下,億兆攸歸,曾無與二。天祚大唐,必將有主,主唐祀者,非陛下而誰?是以邇無異言,遠無異望,謳歌者無不吟詠徽猷,獄訟者無不思於聖德,天地之際既交,華裔之情允洽。一角之獸,連理之木,以爲休徵者,蓋有百數;冠帶之倫,要荒之衆,不謀而同辭者,動以萬計。是以臣等敢考天地之心,因函夏之趣,昧死以上尊號。願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狹巢由抗矯之節,以社稷爲務,不以小行爲先,以黔首爲憂,不以克讓爲事。上以慰宗廟乃顧之懷,下以釋普天傾首之望。則所謂生繁華於枯荑,育豐肌於朽骨,神人獲安,無不幸甚。

臣聞尊位不可久虛,萬機不可久曠。虛之一日,則尊位以殆;曠之浹辰,則萬機以亂。方今鍾百王之季,當陽九之會,狡寇窺窬,伺國瑕隙,齊人波盪,無所繫心,安可以廢而不恤哉!陛下雖欲逡巡,其若宗廟何,其若百姓何!陛下明並日月,無幽不燭,深謀遠慮,出自胸懷,不勝犬馬憂國之情,遲睹人神開泰之路。是以陳其乃誠,布之執事。臣等各忝守方任,職在遐外,不得陪列闕庭,共觀盛禮,踊躍之懷,南望罔極。謹上。臣陳子龍,頓首頓首,死罪死罪。

這樣一篇勸進表上來,自是羣臣附議,贊者如潮。有陳子龍這篇勸進表捅破天窗,各地的勸進文章,有如雪片一般飛來,根本讀都讀不完。而李嘯讀了這樣的文章,心下自是十分受用。但在表面上,他還是故作義正辭嚴地地加以批駁,一律謝絕。

李嘯這樣做,固然是遵循古代的那種所謂三辭三讓的禪讓之道,但他在心下,還是希望能把登極稱帝之事,做得儘量穩妥一些。

畢竟,他現在得到了文官的擁戴,下一步,便是要徵得武將的認同了。

他這般心思,那些跟隨他一道打天下,又是他親手提拔的一衆武將,自是心知肚明,也皆知饒是李嘯表面辭讓,但內心之中的真實想法,究竟是如何。

於是,就在兩天後,在李嘯裝模作樣地視察北京城外的京營駐防時,一件早已精心預備的龍袍,被手下將士集體獻上,不加分說,披在他肩頭。

隨即,京營全體將士,伏跪於地,三拜九叩,山呼萬歲。

山呼聲四起,黑壓壓伏跪了一地,永定門前,放眼望去,無數人以李嘯爲圓心,向他俯首跪拜。

天地之間,是一片鐵甲與旗幟的海洋,萬歲喊畢,一片寂靜,似乎只剩下了李嘯一人站立着。

黃袍加身,將士擁戴,攜武威以入宮中,逼少主禪退其位,好一齣明朝版的陳橋兵變。

這樣被人黃袍加身,真的是自已想要的結果嗎?

只是,現在的自已,又能抗拒這樣的結果嗎?

李嘯心裡苦笑,他對於這突然被披的身上的皇袍,其實一點也不喜歡,內心更有莫名的抗拒。歷史上趙匡胤欺負孤兒寡母,趁亂奪了天下的經歷,總是令人不快。

只是自已可以惺惺作態,但他的一衆部下們,都早已等不及了。

人生在世,不就圖個功名利祿與榮華富貴麼,這文武羣臣,出於私心,想早點改朝換代,早點讓堪爲天下第一人的李嘯,登基上位。

這個動盪的年代,其實誰都知道,明朝已是一個僵死的軀殼,已是一個基本無意義的存在。之所以長期維繫這具殭屍的存在,不過是給自已臉上貼金,讓自已能在爭奪天下的戰爭中,更多更好地佔有所謂大義的名份罷了。

而對於李嘯來說,其實早在崇禎九年,他入京覲見崇禎皇帝,提出數條救亡之策,卻被崇禎皇帝全部否決之時,明朝在他的心中,基本就已死亡了。

明朝沉痾已深,萬難挽救,與其在這個爛攤子上修修補補,還不如推倒重來,建立一個嶄新而健康的國度。

真實歷史上,清朝踩着無數漢人的血淚,完成了這個血腥而必要的步奏。而在這個穿越過來的時空裡,李嘯完成了遠比清朝更爲廣闊而徹底的江山一統,更是擁有了廣袤無邊的海外領地,這般功業,遠邁漢唐,說是千古一人,亦不爲過。

對他們來說,做明朝的臣子,又哪如擁戴李嘯這個曠古絕今的天下第一人稱帝,讓自已成爲從龍之臣,做個開國元老,更有前程,也更有保障呢?

更何況,李嘯的心思,也早已絲絲縷縷透了出來,文官都已表態擁戴,那些長期征戰廝殺的軍將,雖然心胸草莽,卻也都能明白李嘯的真實心意。

無非,是在等他們這批手握軍權的重將,來個順水推舟,將李嘯以不可阻擋之勢,登基爲帝,御極天下。

而這一步,終已做出,這鮮豔燦爛的明黃龍袍已經加身,永定門這數萬鐵甲森森的將士,一齊山呼海嘯,俯稱萬歲,這一刻,無論是李嘯,還是手下的軍將,都再沒有任何回頭路可走,這是個註定要被默然接受的最終結果。

而捅破了這層窗戶紙,無論李嘯還是這一衆伏跪擁立的軍將士卒,又皆從心裡感覺輕鬆。

天子之位,皆有德者居之,李嘯平定天下,芟除兇蠻,掃靖塞外,臣服萬國,這般昭昭功業,從古至今,何人可及,這樣優秀的領袖不擁戴,這樣傑出的英雄不上位,倒是天理難容!

望着跪滿四周的部下,李嘯心下,滿是感慨。

這裡的將士,來源不一,有早有晚,有跟隨李嘯從遼東南下的最早手下,有到山東後招募的當地流民,有投效的各地明軍,有投誠歸降的各路流寇,有海外新納爲漢族的當地土著,也有投降過來改爲漢人的滿洲人與蒙古人。

現在他們,對李嘯個人絕對臣服,忠心耿耿,且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唐軍部下,就是讓李嘯最爲信任的尖銳爪牙。

環視伏跪的將士,回味波瀾往事,李嘯心頭五味雜陳,一時間,情緒起伏,眼角竟泛起點點淚花。

爲了這些人,爲了天下百姓,爲了江山社稷,自已責無旁貸,唯有登基爲帝,再圖進取,努力擔起振興華夏復興漢室的重任。

收起心中無數的雜念,李嘯攏了攏身上的黃袍,他知道自己沒有第二個選擇,他現在要做的,也只能做的,就是當這個皇帝了。

雖千萬人,吾往矣!

李嘯一聲輕嘆,朗聲喝道:“諸位平身,隨朕入城!”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十四章 考校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三十六章 玄虎騎、飛鷂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一百章 到達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危局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九章 祖府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四章 考校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圖我,便需我圖人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十四章 考校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關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三十六章 玄虎騎、飛鷂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一百章 到達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危局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九章 祖府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二百一十章 三路侵明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十四章 考校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圖我,便需我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