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緊鑼密鼓

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四日上午五時,孫中山偕許崇智、胡漢民等由拓本圩登陸,十一時五十五分抵將軍橋(距桂林城五里許)。

桂林各機關團體各界人士立道旁歡迎,抵歡迎場所時,典禮隊的炮隊在郭家山對面鳴放禮炮一百零一響。中山先生入歡迎亭時,歡迎人的人們脫帽舉旗致敬,並歡呼:“新廣西萬歲!”“中華民國萬歲!”“中華民國大總統萬歲!”還高唱一首歡迎歌。

十二月七日桂林軍、政、學七十六個團體舉行盛大的歡迎會,孫中山發表專題演講,講題是“三民主義爲造成新世界之工具”。

孫言道:“本大總統這次誓師北伐,經過桂林,借這個機會能夠和諸君見面,可算是一段大因緣。諸君今天來歡迎本大總統,本大總統更希望諸君來歡迎民國的主義,革命的道理,那就是革命黨主張的三民主義。本大總統是主張三民主義的發起人,三民主義如果能夠實行,民國纔可以建設得好。……”

三民主義是孫中山所倡導的民主革命綱領,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三民主義也就是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民族主義的主要思想是反對封建專治和列強的侵略,打倒與帝國主義相勾結之軍閥,求得國內各民族之平等,承認民族自決權。

民權主義的主要思想是實行爲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權(政權)以管理政.府,政.府則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試、監察五權(治權)以治理國家。其核心觀念強調直接民權與權能區分,亦即政.府擁有治權,人民則擁有政權。

民生主義的最重要之原則有兩個,一爲平均地權,二爲節制資本(私人不能操縱國民生計)。

在這次講演中,孫就三民主義的內容、價值取向做了詳盡講解。

十二月九日桂林的學界舉行歡迎大會,孫中山在會上以“知難行易”爲題,發表了演講。用自己的革命經歷反覆講解“知之維艱,行之非艱”的道理。

十日下午一時,粵、滇、贛三軍全體軍官一千餘人在總統行轅開會歡迎孫中山,各界紳民憑入場券列席。會議由贛軍總司令彭程萬主持,贛軍參謀長宣讀頌詞。

孫登臺發表了“軍人精神教育”的主題演講,歷時一時半。

李烈鈞、胡漢民、許崇智及前四川總司令呂超相繼演說。

會議結束時,孫中山發佈命令,要求廣西省長馬君武注意地方治安、整飭吏治、肅清土匪、約束士兵。

馬君武(1881年7月17日-1940年8月1日),原名道凝,又名同,後改名和,字厚山,號君武。 祖籍湖北蒲圻,出生於廣西桂林恭城縣。爲中國獲得德國工學博士第一人,是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教育家。大夏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廣西大學的創建人和首任校長。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留日期間結識孫中山,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參與組建中國同盟會,是中國同盟會章程八位起草人之一,《民報》的主要撰稿人。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參與起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先後擔任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實業部次長,北洋政.府司法總長、教育總長等職務。後又擔任孫中山革命政.府秘書長、是中國國民黨元老級人物。

民國十三年(1924年),馬君武開始淡出政壇,投入教育事業,先後擔任大夏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國立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公學、國立廣西大學等學校校長。與主張“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馬”之譽。

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孫中山在桂林發出通電,宣佈徐世昌賣國。

電雲:“山東問題,徐世昌久欲與日本直接交涉,只因國民監視綦嚴,不敢肆行己意。今竟借華盛頓會議,派遣代表赴美,以英美兩國勸告爲詞,悍然與日本直接交涉,而無所忌憚,實屬罪不容誅!本大總統以救國討賊爲己任,除竭力主張無條件收回山東一切權利,廢除廿一條款外,特宣佈徐世昌及其黨羽賣國奸謀。凡我國民,其共起誅之。”

蔣中正於十二月二十二日應孫中山召赴桂林,先抵廣州,奉孫的指示,一路上在旅館和舟車中草擬北伐作戰計劃書。現在,他已是最受孫信任和重用之人。

蔣剛到廣州,有一位傳奇人物也到了廣州,就是徐樹錚。小徐的南下的任務,是代表皖系和國民黨談合作,共同對付直系。

先前,孫中山已與段祺瑞通過中間人有過聯繫,所以有北京政.府支援桂軍的那批軍火,由日本貨輪小山丸裝運準備出海時,船還沒有開出上海的吳淞港,就被盧永祥、何豐林等予以扣留的事情發生。也就是說,他們間的合作已經在進行之中。

此前段祺瑞對孫中山應該是恨之入骨,提到段孫也是咬牙切齒,但是爲了共同的需要,可以開展合作。看來有時候,這人世間真的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當小徐抵穗後,孫中山即電令廖仲愷、汪兆銘和蔣中正爲代表,與小徐密商聯合打擊直系的軍事計劃。

電雲:“茲請兩兄及介石爲我代表,與切商軍事之進行。現我軍決於舊曆年後用兵,希望皖系策應,使直系更無歸路。自來戰略因於政略,吾人政略既同,斯爲南北一致,以定中國,其庶幾也。”

二十三日,廣州總統府秘書長,拿着孫中山的急電,督促蔣中正速偕戴傳賢赴桂林。

蔣於一九二二年一月三日離廣州,經三水、梧州、昭平、陽朔,於十八日抵達桂林。

三十日蔣約文官長鬍漢民赴大本營謁見孫中山,商決出師北伐的日期,並決定將大本營移設韶州。

二月十二日,張作霖派代表李紹林到桂林晉謁孫中山,商討合作計劃,以便南北夾擊曹、吳。

二月十三日,困居北京城內的段祺瑞,在四個日本人保護下,化裝乘汽車由北京逃出。經過通州時,得到當地奉軍的幫助,當天到達了天津。

二十日,段祺瑞亦派代表周善培到廣東。

這便是被後人稱之爲的,孫、段、張三角聯盟。

孫中山不能忍受陳炯明的處處掣肘,決定自己率兵北伐,遂命令李烈鈞所屬的滇黔贛聯軍和許崇智所屬的粵軍一齊集中桂林,準備取道湖南北伐。

孫下令編北伐軍爲三個軍,李烈鈞爲第一軍長、許崇智爲第二軍長、李福林爲第三軍長。同時電召陳炯明到梧州來討論北伐問題,擬抽調粵軍四十個營加入北伐,北伐軍的軍火軍費也由廣東供應。

陳炯明仍堅持反對北伐的,他的理由是:“北伐將促使直奉兩系軍閥由分裂而重趨團結,聯合以對抗南方。同時北伐一開始,可能引起南方的分裂,因爲西南各省都表示要保境息民,所以現在如果堅持北伐,首先遭遇阻礙的,不是北方敵人,而是南方友軍。因此不如等待直奉兩系戰爭爆發,再行出動。”

收到孫中山命他來梧州的電報,陳理都不理,連回電都沒有。

一九二二年三月上甸,孫中山派伍朝樞到奉天,受到張作霖熱烈地歡迎。

張向伍朝樞承諾,共同推倒直系,召開南北統一會議,恢復舊國會,選舉孫中山爲總統,段祺瑞爲副總統。

就在中山先生的北伐大業緊鑼密鼓準備之時,廣州發生了一件政治謀殺案,粵軍參謀長鄧鏗被刺。

鄧鏗(1886—1922),原名鄧士元,別名鄧仲元。生於廣東省梅縣丙村鎮金盤堡,七歲時隨父親鄧麗川經商落戶淡水。淡水鄧氏是當地的名門望族,自清乾隆年間開基淡水後,鄧氏先人歷代經商,積聚了大量財富,到清末時人才輩出,鐵面御史鄧承修就是傑出代表。鄧承修在中法戰爭後告病回鄉,這一年正好鄧鏗出世,幼年的鄧鏗受鄧承修影響極大。

一九零五年鄧鏗考入廣州將弁學堂步兵科,畢業後留校,任步兵科教員兼公立政法學堂體操教習,不久任代區隊長。

一九零七年升任該校學兵營排長兼代左隊隊官。

一九零九年任黃埔陸軍小學堂學長。

一九一零年籌劃廣州起義,失敗後出走香.港。

黃花崗起義前夕,廣州地方官吏在事前已有所察覺,採取了一些措施防範革命黨人入城,對外地口音的人要求有不動產作擔保。此時,鄧鏗的父親曾在廣州小東門開設有廣豐米店,鄧鏗便以米店爲潛入廣州的革命黨人提供住所,並表示如有不測,毀家也在所不惜。遺憾的是,黃花崗起義以失敗告終,鄧鏗也不得不逃亡海外。

一九一一年九月初,陳炯明和鄧仲元等人秘密潛入淡水,首先在淡水發動當地農民和手工業者百餘人圍攻淡水警署,繳槍三十餘支,子彈千餘發。隨後參加起義的民衆愈來愈多,兩日之間發展到五百餘人。當時,起義軍共編成七個大隊,陳炯明爲總司令,嚴德明、鄧鏗、陳經、丘耀西、陳焯廷、謝子瑜、黃德修等七人爲各隊大隊長,鄧鏗兼司令部參謀長。九月八日,各隊民軍舉起革命旗幟,到平潭白泥塘一帶集中,佈置駐守陣地,準備進攻惠城。

當時駐惠州的廣東陸路提督秦炳直聞報,一方面忙不迭地募兵籌餉,另一方面又調各地巡防營兵到惠城候命。這時惠州府、縣兩城城門均有兵巡守,除府城大東門和縣城西門留爲交通孔道,仍舊開放外,其他城門一律關閉。

起義軍軍事目標是奪取歸善縣城。時清兵巡防營六百餘人集合在饅頭嶺 (今文頭嶺)。

兩軍交戰約五小時,互有進退和傷亡,清軍以爲民軍英勇,不敢戀戰而退守原防。次日戰況仍呈膠着狀態,未分勝負。

民軍衝破清兵防地,佔據了險要的地區二聖宮。有史料記載當第一軍進入永湖、馬安之間時,清軍援兵趕到,民軍兵力少,且武器裝備也遠不如對手,前線一度告急。就在這危急關頭,鄧鏗親率生力軍一百餘人加入作戰,硬生生將敵軍擊破。在戰鬥中,鄧鏗身先士卒,槍林彈雨中率衆衝鋒數次,連帽子的帽結都被流彈擊中打飛,可見戰鬥的慘烈兇險。是役,清軍元氣大傷,不得不困守惠州城。

九月十六日,大勢已去的秦炳直接受惠州知府徐書祥的相勸,同意獻城。

十九日,惠州光復。秦炳直下令開通府城東門,恢復與縣城的交通。當日上午八時左右,鄧鏗等統率所部士兵,由縣城出發,經水東街過浮橋直進府城,沿途商店燃放爆竹歡迎。各隊民軍相繼進城後,由起義軍司令陳炯明領銜發出佈告剪髮和安民,易歸善縣爲惠陽縣。

第41章 東南互保第609章 考據癖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404章 鍾靈毓秀第64章 燎原烈火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60章 山雨欲來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223章 熱心社會事務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610章 關於陳垣第202章 撤銷帝制第31章 戊戌變法第426章 迎袁專使第383章 風口浪尖的黎元洪第433章 被任命爲北大校長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579章 文憑造假和南遊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90章 汪袁配合第196章 陸榮廷第468章 中華民國大學院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東廠衚衕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331章 歷史是在前進的第275章 洪流滾滾第35章 多事之秋第367章 吳佩孚的“東征西討”第410章 會考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265章 參戰問題第36章 署理山東第36章 署理山東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602章 關於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174章 列強的干涉第151章 天壇“祀天”第121章 黎元洪和張振武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106章 小德張第197章 廣西護國獨立第466章 保護進步人士第112章 兵變第569章 二進北大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157章 禁賭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495章 胡適與辛亥革命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402章 決心南下第262章 張作霖和馮德麟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佈帝制案始末》第60章 山雨欲來第226章 風雲激盪中的黎元洪第612章 維持“法統”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529章 評判的態度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33章 告密第56章 禍從口出第63章 請願大潮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404章 鍾靈毓秀第524章 所謂“問題”與“主義”的論爭第34章 自保第527章 呼籲大學開女禁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559章 被迫離開中國公學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317章 徐大總統世昌第298章 六道命令第23章 離開第264章 對德態度第329章 “五四”運動第178章 傳染性的政治病第215章 和觀音同日出生第362章 桂系的潰敗不可避免第398章 張瘋子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喚第613章 虛位以待第187章 唐繼堯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117章 搞垮首屆內閣第445章 與林紓的爭論第541章 爲教學管理奔波第281章 黯然離開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544章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第203章 逼得啞人說話
第41章 東南互保第609章 考據癖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404章 鍾靈毓秀第64章 燎原烈火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60章 山雨欲來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223章 熱心社會事務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610章 關於陳垣第202章 撤銷帝制第31章 戊戌變法第426章 迎袁專使第383章 風口浪尖的黎元洪第433章 被任命爲北大校長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579章 文憑造假和南遊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90章 汪袁配合第196章 陸榮廷第468章 中華民國大學院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東廠衚衕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331章 歷史是在前進的第275章 洪流滾滾第35章 多事之秋第367章 吳佩孚的“東征西討”第410章 會考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265章 參戰問題第36章 署理山東第36章 署理山東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602章 關於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174章 列強的干涉第151章 天壇“祀天”第121章 黎元洪和張振武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106章 小德張第197章 廣西護國獨立第466章 保護進步人士第112章 兵變第569章 二進北大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157章 禁賭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495章 胡適與辛亥革命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402章 決心南下第262章 張作霖和馮德麟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佈帝制案始末》第60章 山雨欲來第226章 風雲激盪中的黎元洪第612章 維持“法統”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529章 評判的態度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33章 告密第56章 禍從口出第63章 請願大潮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404章 鍾靈毓秀第524章 所謂“問題”與“主義”的論爭第34章 自保第527章 呼籲大學開女禁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559章 被迫離開中國公學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124章 八大政綱第317章 徐大總統世昌第298章 六道命令第23章 離開第264章 對德態度第329章 “五四”運動第178章 傳染性的政治病第215章 和觀音同日出生第362章 桂系的潰敗不可避免第398章 張瘋子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喚第613章 虛位以待第187章 唐繼堯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117章 搞垮首屆內閣第445章 與林紓的爭論第541章 爲教學管理奔波第281章 黯然離開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544章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第203章 逼得啞人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