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回到北平

1944年秋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前夜,中、美、英、蘇四大國在華盛頓郊區喬治城敦巴頓橡樹園召開會議,爲發起建立聯合國做準備工作。

1945年2月,雅爾塔蘇、美、英首腦會議決定,於4月25日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會議。由美、英、蘇、中四發起國,於3月5日向已加入《聯合國家宣言》的反法西斯國家,發出了參加舊金山會議的邀請。

3月27日,國民政府行政院公佈了中國出席舊金山會議的代表團成員名單,包括顧問共11名,其中有中共的董必武,胡適也是代表團成員之一。代表團的其他成員是:宋子文(團長)、顧維鈞(副團長)、王寵惠、魏道明、吳貽芳、李璜、張君勱、胡霖,顧問施肇基。

4月25日,胡適出席在舊金山開幕的創建聯合國的會議。會議開了整整兩個月,於6月25日在舊金山歌劇院召開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憲章》。第二天又在退伍軍人紀念堂會議廳舉行了簽字儀式。胡適因爲不同意《憲章》中五個常任理事國有一票否決權的規定,而沒有在《憲章》上簽字。

1945年8月30日,國民黨政府教育部長朱家驊電告胡適,擬請他出席將在倫敦召開的世界教育會議(即後來的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

9月6日,國民政府任命胡適爲國立北京大學校長,在胡適回國前由傅斯年暫時代理。9月13日,蔣介石致電胡適,希望他“早日回國主持校務,並圖良晤”。10月10日,國民政府明令頒給胡適勝利勳章一枚。

胡適在美期間也一直牽掛着北大。1944年6月21日,胡適曾給楊聯陞去信,希望他拿到博士學位後能去北大教書。1945年9月26日,胡適又給鄧嗣禹寫信,希望他到北大教歷史。胡適還約請錢學森到北大創辦工學院,後因錢學森一時無法脫身而作罷。

此外,胡適還幫助在英國治療眼疾的陳寅恪,請哥倫比亞眼科研究所的專家會診陳寅恪的診斷書。

當知道已經無法醫治時,胡適感到非常遺憾和悲傷,他在日記中說:“寅恪遺傳甚厚,讀書甚細心,工力甚精,爲我國史學界一大重鎮。今兩目都廢,真是學術界一大損失。”胡適還託人給陳寅恪帶去1000美元匯票。

1945年11月1日至16日,胡適作爲中國代表團首席代表,在倫敦出席創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中國代表團成員共五人,其他四人是趙元任、羅家倫、程天放、李書華。胡適參與制定了該組織的憲章。會議期間,他曾提議於1949年紀念孔子誕辰二千五百週年。在此期間,牛津大學授予他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1946年4月,胡適開始收拾書籍、手稿和行李,做歸國的準備。5月2日,胡適突然心臟病復發,幸好不甚嚴重,但歸期不得不稍作推遲。

6月5日,胡適乘船離開紐約,結束八年零八個月的在美生活,開始歸國旅程。

7月4日船到吳淞口外,“海上晚霞奇豔,爲生平所少見”,胡適感慨:“九年不見祖國的落日明霞了!”

7月5日晚,胡適到達上海,其子胡祖望等人來接。23時,胡適終於見到分別九年的妻子江冬秀。

他在南京、上海逗留20餘日,會見了許多朋友、政客和名流,京滬兩地住所都積有兩寸厚的名片。

7月29日晨七時三十分,胡適由上海乘機飛往北平。當天下午一時左右,胡適攜其長子胡祖望飛抵北平。

當天的《胡適日記》中寫道:“來機場歡迎者衆多,李德鄰主任、蕭一山、吳鑄人、成之弟,北大同人有毅生、孟真、錫予、召亭、華熾、素瑩諸君。”他爲之感嘆道:“九年前今晨,二十九軍退出北平。九年前昨日,我從廬山飛到南京,次早始知平津皆失陷了。”

此刻,九年海外公務生涯暫歇,重新迴歸國內文教事業之中的胡適,感慨萬千。

無論是作爲身兼著名學者與曾任駐美大使的胡適,還是作爲將就任北大校長的胡適,都註定要成爲1946年北平文教界的焦點人物。

從他走下飛機,踏上北平地面的那一刻開始,各種新聞報道就接踵而至。

下午五點鐘,胡適在東昌衚衕一號中央研究院,接見記者。

此時,他已經換上了一件藍灰色的長衫,輕輕地搖着摺扇,完全恢復了九年前的恬靜姿態。

他首先向記者們說起這幾年來的經過:“二十六年‘七七’後一日,我乘車到牯嶺去開會。七月二十八日,北平淪陷了。九月二十八日,我由香港飛往美國……”他首先追述起九年前的行程。

“離開祖國九年,今日回到北平。雖然文物如故,一切沒有重大損失。但是,也不免感慨萬分。”

“此次主持北大,是去年九月三日發表,並且決定由傅斯年先生代理。十個月以來,接收復校,辦理學生教職員從西南北上,以及解決教授生活等問題,都是傅先生辦理的。返國以後,曾和傅先生見面兩次,但並未詳談。所以關於北大的情形,不大清楚。以後,還希望傅先生幫助,使我明瞭。

“這次來平,見到了多年老友,興奮得很。但是,老友錢玄同、馬裕藻、孟森諸位,都已作古,實在不勝嘆惋……”

胡適說着,爲這些老友,輕輕地搖了搖頭,話風又轉到北大上去:

“北大今後的作風,仍要本着蔡元培先生的‘容忍’兩字去做。我一向主張信仰自由,思想自由,發表言論自由。並且對反對方面,見解不同的意見,竭力容忍,予他人以自由。譬如:我是無神論者。但是,我仍然協助各種宗教信仰者。”

談到李公樸、聞一多的事件,他說:“對李公樸不太熟識。但是,聞一多對新詩上的成就,和舊文學的造詣很深。無論如何,總是文學界的損失。”

對於目前政局,他拒絕表示意見。他說:“究竟三方會談的是些什麼,我都不清楚,也許傅先生比較詳細一些……”胡適說着,指了一下坐在旁邊的傅斯年。傅斯年趕忙搖頭說:“我和胡先生一樣不清楚!”

胡適又補充說:“返國後二十幾天裡所見到的中國,確已較前進步很多了。比如共.黨報紙,在京滬可以隨便買到。共產黨在去年聯合國大會中,曾有代表出席。以及在南京時,王世傑、朱家驊請吃飯,都曾邀共產黨代表董必武等出席。這些,都是目前新作風的開端。”

另外,胡適又說:“因爲返國不到二十天,在北平不到十幾個鐘頭。對於國內詳情,一切隔膜,所以很想找一份九年來的報紙,從頭到尾,閱讀一次。”

談到周作人(周作人因“漢奸罪”被捕),胡適說:“我們是多年的老朋友,現在我們依然是老朋友。不過,我對於這事,個人不便發表任何談話。因爲在歐美,一個案件,正在進行審訊的時期,任何人不便以私人意見影響到法庭的審理。……不過,周先生從前曾向我寫信表示,並且曾自己向外發表:他在北平走不開。但將來絕不會對不起大家。……究竟,這是一件傷心的事。”胡適表情上,顯然露出惋惜的意思。

這時,有人提出二十年來的女子教育問題,還有人問胡適,美國是不是有很多女記者?

胡適表示:“這問題太大了。”

傅斯年在一旁,指了記者彭子岡女士說:“這不是足以表現女子教育的進展嗎?中國女子,不是已經站在新聞線上麼?”胡適補充說:“美國的女記者,是比較多一點。不過,還是男記者更多。”

關於新文學問題,他說:“目前已稍覺滿意。不過還有兩個障礙。第一,是各政府機關往來的文書,以及法律條文,依然是古文詞句,其次,是報紙上的新聞,十分之六七,仍然利用文言。但是這一點,現在已然有了相當進步。”胡先生特別引證:最近,上海大公報上星期論文,“在那篇論文裡,居然發現了起碼四五十句是白話文。這是我胡適之返國以後,認爲第一件滿意的事。”

談到美國對中國的政策和印象,胡適認爲廿年來,無大變化。他說:“美國仍然採取着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主義。總之是希望中國強大。所以,美國爲了中國的問題,不惜以馬歇爾這樣頭等人物,來進行調處。”

“胡先生準備作公開演講嗎?”有人這樣問。

胡適說:“因爲我在二十七年到二十八年間,曾患嚴重的心臟病。所以醫生囑咐,不宜作長時間的演講。尤其是在擴音等設備不健全的原則下,更是不便。”說着,他又談起十八年十一月,在北平協和禮堂,以及後來在上海青年會的兩次公開演講,因爲聽衆擁擠,而出的亂子。所以,結果還是“不講爲妙”。

記者的問題太多了,胡適有些難於應付。連說:“傅先生是我的保護人。”

傅斯年正打算設法解圍,記者羣中又發出聲浪說:“不希望傅先生幫腔。”於是胡適很謙遜地說:“爲了我,耽誤你們很多的時間。其實,我在這幾年內,打算長期留在北平,我們談的機會很多。還是留下許多問題,慢慢的談吧。尤其,現在有好些問題,我只好交白卷。”

終於還是“保護人” 傅斯年到後面搬來了胡適的兒子“祖望”,才解了記者之圍。這時,還有不少人,圍了胡先生請他題字。胡先生笑着向青年的記者說:“只寫個名字吧。你們成了小學生!”

第402章 決心南下第582章 胡適與“一二九”運動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574章 民主與獨裁的論戰第125章 中國憲政之父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523章 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第609章 考據癖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237章 主導權之爭第232章 街頭一景第52章 段芝貴賄買高位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526章 無稽之談第33章 告密第441章 美育第190章 歷史佳話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128章 “宋案”審理之爭第301章 馮國璋心灰意冷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180章 兩揖一讓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243章 無奈離開老窩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354章 李純突然暴死第387章 最大問題第209章 陳宦其人第56章 禍從口出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運動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112章 兵變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368章 唐繼堯回滇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264章 對德態度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258章 浙江局勢第261章 張作霖第264章 對德態度第408章 事母極孝 割肉救親第487章 民主政體的嘗試第153章 白朗起義第285章 召集非常國會第362章 桂系的潰敗不可避免第515章 掀翻偶像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563章 我們走那條路第535章 新紅學的開山鼻祖第90章 汪袁配合第437章 大師雲集第530章 白話詩第390章 內幕第262章 張作霖和馮德麟第98章 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第129章 誰是幕後指使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辭職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191章 護國軍擴軍籌餉第92章 三晉大地的風雲第317章 徐大總統世昌第138章 總統選舉第87章 吳祿貞第85章 殿前作答第290章 關外的亂子第478章 走出家門第281章 黯然離開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391章 曹錕出重拳第283章 “川、黔”之戰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90章 汪袁配合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佈帝制案始末》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357章 四巨頭會議第55章 反擊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120章 關係終於理順了第309章 南雄之戰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591章 胡適和陳光甫第317章 徐大總統世昌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444章 “退款興學”運動第507章 胡適與《新青年》第434章 知難而上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23章 離開第72章 六字箴言第580章 胡適的廣西之旅第191章 護國軍擴軍籌餉
第402章 決心南下第582章 胡適與“一二九”運動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574章 民主與獨裁的論戰第125章 中國憲政之父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523章 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第609章 考據癖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237章 主導權之爭第232章 街頭一景第52章 段芝貴賄買高位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526章 無稽之談第33章 告密第441章 美育第190章 歷史佳話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128章 “宋案”審理之爭第301章 馮國璋心灰意冷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180章 兩揖一讓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243章 無奈離開老窩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354章 李純突然暴死第387章 最大問題第209章 陳宦其人第56章 禍從口出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運動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112章 兵變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368章 唐繼堯回滇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264章 對德態度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258章 浙江局勢第261章 張作霖第264章 對德態度第408章 事母極孝 割肉救親第487章 民主政體的嘗試第153章 白朗起義第285章 召集非常國會第362章 桂系的潰敗不可避免第515章 掀翻偶像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563章 我們走那條路第535章 新紅學的開山鼻祖第90章 汪袁配合第437章 大師雲集第530章 白話詩第390章 內幕第262章 張作霖和馮德麟第98章 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第129章 誰是幕後指使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辭職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191章 護國軍擴軍籌餉第92章 三晉大地的風雲第317章 徐大總統世昌第138章 總統選舉第87章 吳祿貞第85章 殿前作答第290章 關外的亂子第478章 走出家門第281章 黯然離開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391章 曹錕出重拳第283章 “川、黔”之戰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90章 汪袁配合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佈帝制案始末》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357章 四巨頭會議第55章 反擊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120章 關係終於理順了第309章 南雄之戰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591章 胡適和陳光甫第317章 徐大總統世昌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444章 “退款興學”運動第507章 胡適與《新青年》第434章 知難而上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23章 離開第72章 六字箴言第580章 胡適的廣西之旅第191章 護國軍擴軍籌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