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 遠東大決戰(十)

第一軍是什麼訓練水平,什麼裝備素質,朱可夫知之甚詳。作爲鎮守遠東地區的核心力量,**夫那個狂妄的胖子其實是有資本的,按照一般估計,他衝上去後,就算不能幫助第十七軍取得突破,至少也能死死的壓住中國方面軍的攻勢,爲後方的全面動員和兵力調度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現在,一切的估算全都落空了,朱可夫登時有種一腳踩空了的無助感!

僅僅三天時間,就被人家突破一百公里進來,擊潰了整整兩個軍的兵力,再這麼下去,豈不是說再有個兩三天,中國人就能兵臨烏蘭烏德城下,甚至乾脆截斷遠東大鐵路,將偌大片地區徹底的孤立?!

當真是那樣,朱可夫確定自己不用再幹別的,直接對腦袋開一槍是最保險的做法,否則免不了被莫斯科方面逮捕槍斃他的失敗實在太慘痛,決不可饒恕。史大林同志,可不是什麼胸懷寬廣的領袖啊!

十萬人,就這麼完蛋了。

朱可夫覺得滿嘴都是苦澀的味道,他甚至沒有興趣隔空大罵**夫或者加利洛維奇兩個混蛋的無能,眼下最要緊的,是如何挽救頹勢,制止中國人的繼續進攻。

他首先給正在加緊調兵過來的外貝加爾軍區司令科涅夫中將去電,大概小道消息傳的挺快,科涅夫知道了實情有點不妙,表現的居然非常主動,不用他逼迫,自己拍着胸脯保證:“請放心吧,朱可夫同志!我們已經動員了全部得力量,盡最大的努力向南動員,保證在中國人攻過來之前。形成對烏蘭烏德地區的佈防!”

朱可夫差點破口大罵,你他奶奶的有臉說啊!本身軍團大部分就已經分散在貝加爾湖的周圍了,主要力量還就貼着遠東大鐵路逼進南端,守禦唐努烏梁海至塞楞金斯克一線,需要龜毛的動員,這分明是提前打掩護!

憋着一肚子氣。又給第二軍區謝爾戈耶夫司令發電,對方一樣比較痛快,並生成盡最大可能的往外勻出人手,不過他們當面的中國人進攻已經十分的瘋狂,什麼時候可以緩過勁來,這不好說……。

朱可夫狠狠的扣掉電話,原地轉了七八圈,光禿禿的腦袋上青筋暴突,跟困獸似的嗷嗷吼了幾嗓子發泄發泄。接着給尤馬謝夫司令去電,打算調集濱海邊疆區的那十來萬兵力過來幫忙。

尤馬謝夫剛剛損失了一多半的海軍力量,整個人失魂落魄的,說話有氣無力:“朱可夫同志,不是我不聽從你的指示,你都知道了,我們剛剛遭受無恥的偷襲,我的船。我的海軍小夥子們都完蛋了!如果調走了海岸防禦力量,被他們攻上來的話。責任我無法承擔。並且,大雪已經徹底封鎖了北部通道,我就算想調兵,短時間內也做不到。”

朱可夫這回倒是沒有發飆,想了想,反過來安慰尤馬謝夫勇敢承擔起重任。無論如何也要保證哪怕沒有得到方面軍或者莫斯科方面支持的情況下,繼續堅持到底。

這話說出來,朱可夫自己都覺得有點兒臉紅,純粹坑人麼!不過他也沒有辦法了,顯而易見的。中國方面對於進攻是處心積慮,蓄謀已久,甚至時機抓的如此之後,大大出乎蘇俄的預料之外,攻勢之犀利,突破之堅決,進展之迅速,都令人無從招架。

шшш• тt kΛn• C 〇

換作是他,站在尤馬謝夫的位置上,恐怕也只能那樣了。

還有第十五軍,十六軍的人,不過他們已經拼命的往這邊運動了,奈何大雪封山堵路,進展緩慢如螞蟻爬。

最要命的,還是從黑龍江北部發起的進攻,已經嚴重牽制了那邊重兵的行動。本來,毛子打算趁着中國與美日拼的兩敗俱傷,然後突然從北方突然大舉南下趁火打劫,而做出的軍事部署,如今成了要命的累贅!

跟中國打通的要道,包括海參威、雙城子、伯力、海蘭泡、赤塔,同時遭到猛烈地炮擊,並有數不清的步兵順着轟碎的防禦體系迅猛進逼,看那架勢,大有一口氣,就把整個遠東吞下去的架勢!

朱可夫作爲最高統帥心知肚明,僅僅是爲了防禦和趁火打劫,蘇俄就準備了五十多萬的軍隊在這裡。那麼中國人發動突然進攻,又動員了多少部隊?

光看蒙古北部戰場一地,按照前線對炮火密度的分析,以及之前一年多時間情報蒐集來看,光是蒙古駐軍,就有二三十萬。滿洲里方向駐軍,也有十幾萬,以此類推,那麼在黑龍江的沿線其他地方的一線部隊,恐怕不會少於二十萬之數,再算上第二梯隊,中國人少說也投入了一百萬人!

這還不算後勤、工程兵和民夫,若不然,搞不好光是對整個遠東發動進攻的總人數,都比這裡的人口加軍隊還要多!中國別的不敢說,論人數,世界第一啊!

一百萬武裝到牙齒的大軍殺過來,想想就讓人頭皮發麻!

朱可夫頗感捉襟見肘,思來想去,只好將面臨的困難上報莫斯科,是死是活,隨便鋼鐵同志處置吧!

史大林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砸的滿眼冒金星,不敢置信的咆哮起來:“你說中國人真的要全面進攻?!他們怎麼敢?他們哪裡來的力量!不要以爲我不知道,他們的主力,現在正拖在美國西海岸呢!同時對世界上所有最強大的國家發動戰爭,難道他們瘋了嗎?!”

……好吧,老毛子的心裡大概都是一種概念,我打你可以,你打我就有違常規。只需咱大蘇維埃趁火打劫落井下石,就不許別人偷偷的捅刀子。這什麼邏輯!

史大林搞完大清洗,徹底確立了自己的穩固地位,權勢威信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人自然不可避免的膨脹。

不過他同樣有點苦逼的是,希特勒德國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完成了對歐洲的霸權,到現在。仍舊在北非和大西洋兩個戰場把苟延殘喘的英法聯軍收拾的五癆七傷,其國內整頓起來的數百萬大軍正沒地方用呢,顯而易見,明晃晃打出復仇旗幟的小鬍子下一個目標,極可能就是蘇維埃!

若只是這麼一個敵人,憑藉數千公里的縱深和嚴寒。大概其還能頂住。但多了個驟然崛起的中國,且同樣是由瘋子一般的狂人做領袖,都跟蘇俄有仇,一旦兩面夾擊,那後果不堪設想!

史大林絞盡腦汁左右挑撥,好不容易纔弄到了今天的局面,哪裡料到局勢會轉變的如此之快!

作爲中、央委員的羅希洛夫元帥雖然在外交上本事不咋地,見識還是有一些的。當然,僅僅是一些。且多半比較陳舊落後,不過誰讓他是僅存的兩位元帥之一,又曾經承擔過談判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重任,理論上來說,是史大林面前能夠說上話的極少數人之一。

看到鋼鐵同志如此的暴怒,他陪着小心代爲開解:“尊敬的史大林同志,發生這樣的事情,多半是因爲中國人一貫的狂妄和不講信用!另外。大概是那一場奇怪的地震海嘯嚴重影響了日美聯軍的進攻,讓他們在北方的軍力暫時騰出手來。姓朱的傢伙就趁機命令他們發動偷襲在這全世界都在爲反法西斯而盡義務的關鍵時刻,向盟友捅刀子,實在是無恥!”

史大林腦子好用着呢,不用他開解也想得清楚,呼呼喘着粗氣,覺得血壓有點高。

他其實也知道。那場令日本徹底完蛋的地震海嘯幫了中國人大忙,強大的英美聯軍成了無根浮萍,光是鎮壓朝鮮和日本殘存國土的叛亂,應對天災**都忙不過來,發動戰爭?那完全有心無力。

於是原本用來對付他們的一百多萬中國北方軍團就有了空。立即換了打擊對象。史大林覺得腦袋疼的像是要裂開,怎麼可能發生如此致命的轉折呢?難道說,真理之光已經照耀到了中國人頭上?

其實骨子裡,他是怕呀!

大清洗後果多嚴重?蘇俄的主要建設性力量,五個元帥中最能幹的三個被他幹掉了,軍隊中超過七成的優秀指揮官死的死抓的抓,戰鬥力衰減的甚至比不上十月革命時期的部隊,打起仗來,空有先進的武器裝備,統合指揮能力卻爛的一塌糊塗。

本心他是指望着世界繼續亂,然後偷冷子讓蘇維埃得到幾年喘息時間,從容整頓重新打造成堅不可摧的鐵軍,可惜,天不從人願。

昔日弱小的中國人現在敢伸手扎刺,主動進攻,如果被他們取得在遠東決定性的突破,必將極大的牽制整個國家的軍力,甚至威脅到大半個國土亞洲部分的安全!尤其是從西疆向哈薩克斯坦那邊兜心一刀扎過去,絕對受不了!

史大林更擔心,擁有龐大遠程轟炸機部隊的中國,直接從西疆長途奔襲,就算炸不到莫斯科,也足以摧毀烏拉爾山區的工業基地,帶來的麻煩無從估計!

真到了那種地步,希特勒會坐視時機不抓住麼?當然不!換做是他,也會在第一時間全力發動,用幾百萬大軍滾滾東來,硬生生碾碎偉大的蘇俄,那時候,後果不堪設想!

“不!決不能容許那樣的事情發生!”

史大林僅僅是一時的失態,也不過是年紀大了,精力不濟所致,他那堅定的意志不容許有任何的失誤出現在自己身上,當即恢復冷酷威嚴的姿態,用堅定的口吻下令:“中國人要戰爭,我們就給他迎頭痛擊!告訴朱可夫,他要什麼我都可以給他!只要打敗中國人,他就是蘇維埃的英雄!”

羅希洛夫對領袖的英明睿智決斷表示出十分的欽佩與讚歎他也就剩下這麼點兒本事了,其他的真心幫不上多大忙。

反倒是性情溫和的沙波什尼科夫總參謀長在關鍵時刻提出了堪稱大膽的建議:“史大林同志,鑑於當前我們面臨的危險,不應只由偉大的蘇維埃獨自面對德國法西斯和中國暴徒的雙重威脅,我們既要承擔起偉大的歷史重任,那麼被拯救的資本主義英國和美國,應該對此表示足夠的尊重。此外。我們應該做好因爲不可抗拒的原因,暫時失去遠東的相應準備。那麼就必須提前對朱可夫同志、科涅夫同志等優秀的將領有適當的接應計劃!”

“嗯?!”史大林被他的話搞得一頭霧水,前頭好理解,無非是趁機要挾英美加大支援力度,什麼先進的機牀啊,電子電氣設備拉。發動機啊,大型飛機什麼的都要給一些,越多越好。

但後邊呢,讓老子現在就認輸?開什麼玩笑啊,偉大的蘇維埃那是不可戰勝的,我堂堂鋼鐵統治怎麼可能隨便向中國小矮子們低頭,把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拱手相讓?!

他習慣性的剛要發貨,猛然察覺到了沙波什尼科夫話裡的“不可抗力”字眼,略一品味。頓覺奧妙無窮。

不錯!不可抗力!非常好的字眼啊!想想看,正在遠東肆虐的可怕黑雪,那能夠讓人血液凝固的極寒,可不就是人力所難以克服的災難性氣象狀況麼!如果連武器都沒法使用了,人都沒法動彈,這仗還怎麼打?

但是且慢!如此說來,是不是就意味着偉大的蘇維埃要向可惡的中國小子們認輸?!憑什麼戰鬥民族扛不住的嚴寒天氣,他們這些農夫卻頂住了。這簡直是極大的諷刺啊!

不過史大林終究是英明偉大了半輩子,深想一下就知道其中不可言傳的問題所在。中國這些年來連續爆出的黑科技太多。增長速度不可思議,又在東北蒙古跟日本對峙了三年,怎麼也都歷練出來了。有心算無心,腹背受敵的蘇維埃的確有點大麻煩。

他沒急着發表意見,卻又把問題丟給新晉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元帥。

ωwш ☢тт kān ☢C〇

這位勇猛敢戰的光頭將軍對於戰爭的敏銳嗅覺無與倫比,對大局的把握能力也是出類拔萃。他非常坦率乾脆的承認:“我贊同總參謀長的意見。我們最大的敵人。是希特勒德國,他們離着莫斯科太近,並隨時可能戰勝英國徹底一通西歐!而中國雖然暫時強大,但其人口多,地域大。內部矛盾重重,又有強大的美國在太平洋牽制,在長久的未來,都將無法脫身。我們在遠東一時的被動失利並不能說明什麼。等我們戰勝了法西斯德國,再回頭從容收拾他們就是!”

說明白點,遠東丟了就丟了,日後重新奪回來就是!

史大林覺得這話很入耳。歸根到底,北極熊還是歐洲國家,遠東龐大的國土,不過是無極限膨脹的野心囊括的版圖,對於其真正實力影響,並不太大。與其嚴重耗費精力在那裡折騰,以至於影響到對德國備戰,還不如壯士斷腕來的痛快!

只是這麼幹,真是心痛加快捷了,可對自己的威信影響……史大林陷入深思,他必須考慮清楚其中的得失利弊。

至於對朱可夫和科涅夫等將軍的降罪懲罰,被他直接拋在腦後,那不需要考慮。

危機與難題,折磨着老毛子上上下下的領導將軍們。而作爲始作俑者的朱斌,同樣沒閒着。在前方戰事全部進入第一輪**後,在後方大本營無法觀看現場直播的他心中一急,索性再次跑出來,乘坐“大嘴鸚鵡”飛行器一路狂奔,悄默聲的到了伊爾庫茨克以東,帕裡姆斯基山南麓,貝加爾湖南部的湖面上。

他就那麼堂而皇之,旁若無人的直接殺到了敵境腹地,隔着大湖,遙遙與遠東方面軍司令部所在的烏蘭烏德相望。

此時的貝加爾湖區,依然是狂風肆虐,暴雪紛飛,連續多日的黑雪把每一座山頭都包裹的嚴嚴實實,空氣中充斥着硫磺味兒,令人無法大口呼吸。

湖面上了厚厚的冰凍,沉重的“大嘴鸚鵡”壓上去也紋絲不動,朱斌在一衆全副武裝超級戰士簇擁下踏上冰面,迎着卷地而來的寒風,信手一指茫茫不見邊界的冰雪,大聲道:“你們瞧,這裡,就是當年蘇武牧羊的地方。自古以來,這裡長期爲遊牧民族所佔領他們稱呼爲北海。如今,卻成了老毛子的領地,名字,也改成了貝加爾湖。你們覺得,哪一個更好聽?”

“當然是北海!雖然比起對北冰洋所稱的‘北冥’差了些,可感覺上還算貼切。”

秘書兼副官的張逸從容接過話頭。他身上穿着兼具防寒、隔熱和防輻射、生物修復等多功能的宇航服內服,外面裹着厚厚的皮毛大衣,只有兩隻眼睛從長毛之間閃耀着睿智的光,看向茫茫雪野的眼神,充滿狂熱。

作爲一名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軍人,能夠首先踏上敵國領土,並在未來徹底佔領他,從骨子裡,能感覺到歷史的使命感在沸騰啊!

朱斌哈哈大笑道:“要我說,都不好!我最喜歡的,還是唐朝時稱謂,‘小海’!我泱泱中華,註定掩有四海,豈是一幫子沒文化沒見識,連區區北平城內一個人工湖都叫海的土鱉們所能仰望?雖說這大湖乃是世界第一大淡水湖,總容量爲世界五分之一!其大小、深度世上無雙,更蘊藏有絕大的秘密,但無論如何,比起中華諸海,只能算小字輩。我不管以前那幫子只知道放馬劫掠的遊牧民族怎麼說法,既然註定要歸咱們中國所有,就得照着老子的意思辦!”

他頗爲豪邁的信手一劃拉,放聲喝道:“以後,這裡就是中國北疆的內湖!今兒,咱們先佔下了!”

第104章 飛船上浮之序曲(一)第429章 第六師團之末日(六)第749章 伊-153驚魂之旅(一)第1036章 戰略大反攻!第261章 不玩了,動手!第695章 圍毆第二艦隊(十三)第150章 送上前線第586章 擴軍備戰之上廬山(一)第629章 左勾拳奧義(一)第473章 太平洋大海戰(九)第356章 造艦風潮(一)第628章 犁庭掃穴(二)第45章 突襲陸戰隊本部(三)第950 坦克大戰維加斯(七)第26章 大買賣!第557章 高能武器干涉計劃(三)第366章 磁暴塔雛形第325章 特遣艦隊初行第324章 俯衝轟炸與空中炮艇(一)第516章 第二次造艦競賽(三)第984 熱帶驚雷(四)第1031章 戰鬥!崑崙級VS衣阿華2!第433章 第六師團之末日(十)第637章 左勾拳奧義(九)第396章 日本求和(三)第255章 精確打擊第24章 慰問團到來第174章 第六師團之落日(三)第857 開戰!開戰!第21章 抗日先鋒(一)第898 弗萊徹的憤怒!第708章 轟炸東京之大掃蕩(三)第1058章 陣腳大亂!第474章 太平洋大海戰(十)第54章 一邊倒的空戰(一)第630章 左勾拳奧義(二)第1079章 最後的逆襲4第747章 英日再次聯手第247章 海市蜃樓(二)第742章 抽英國人的臉(一)第926 突襲珍珠港(六)第858 深海鑽洞!陸沉日本開始!第915 襲擊洛杉磯!第334章 不能打太狠第301章 基業初成(二)第742章 抽英國人的臉(一)第179章 合成纖維第918 摧枯拉朽!第488章 神風特攻初現(一)第803章 解放東北(三)第592章 擴軍備戰之收兵權(三)第559章 第一刀,日軍細菌部隊!(一)第652章 東海大戰(十)第375章 日本人的鴻門宴(三)第349章 給鬼子添點堵(二)第325章 特遣艦隊初行第174章 第六師團之落日(三)第470章 太平洋大海戰(六)第438章 打臉何部長第549章 長箭出擊!第105章 飛船上浮之序曲(二)第718章 收復臺灣(三)第981 熱帶驚雷(一)第703章 轟炸東京之撒紙片(三)第603章 多炮塔之歌(四)第518章 趁火打劫的毛子(一)第1057章 內華達核爆試驗2!第90章 全球裝備招標會(一)第838 擊沉!大和艦的輓歌(五)第798章 攻佔旅順(一)第513章 找朱斌借錢第959 日本沉沒(一)第988 熱帶驚雷(八)第330章 海上驚雷之遊鬥第788章 岡村寧次的逆襲 四 搶灘第632章 左勾拳奧義(四)第844 摧殘!英美海軍的噩夢(六)第282章 不爽就要下絆子第660章 東海大戰(十七)第1032章 戰鬥!崑崙級VS衣阿華3!第649章 東海大戰(七)第109章 日本艦隊的威脅1第360章 海南基地與火箭(一)第416章 鋼鐵洪流席捲(六)第329章 威逼韓復榘(一)第168章 機槍地獄(一)第795章 斬盡殺絕(三)第744章 英國人認栽第1059章 還來?繼續轟核試驗!第76章 大收穫(二)第538章 長城再戰(十八)第23章 拿鬼子訓練拼刺刀!第416章 鋼鐵洪流席捲(六)第105章 飛船上浮之序曲(二)第608章 多炮塔之歌(九)第481章 太平洋大海戰(十七)第886 不認輸!第158章 日軍的後手第195章 歪掉的科技樹(三)
第104章 飛船上浮之序曲(一)第429章 第六師團之末日(六)第749章 伊-153驚魂之旅(一)第1036章 戰略大反攻!第261章 不玩了,動手!第695章 圍毆第二艦隊(十三)第150章 送上前線第586章 擴軍備戰之上廬山(一)第629章 左勾拳奧義(一)第473章 太平洋大海戰(九)第356章 造艦風潮(一)第628章 犁庭掃穴(二)第45章 突襲陸戰隊本部(三)第950 坦克大戰維加斯(七)第26章 大買賣!第557章 高能武器干涉計劃(三)第366章 磁暴塔雛形第325章 特遣艦隊初行第324章 俯衝轟炸與空中炮艇(一)第516章 第二次造艦競賽(三)第984 熱帶驚雷(四)第1031章 戰鬥!崑崙級VS衣阿華2!第433章 第六師團之末日(十)第637章 左勾拳奧義(九)第396章 日本求和(三)第255章 精確打擊第24章 慰問團到來第174章 第六師團之落日(三)第857 開戰!開戰!第21章 抗日先鋒(一)第898 弗萊徹的憤怒!第708章 轟炸東京之大掃蕩(三)第1058章 陣腳大亂!第474章 太平洋大海戰(十)第54章 一邊倒的空戰(一)第630章 左勾拳奧義(二)第1079章 最後的逆襲4第747章 英日再次聯手第247章 海市蜃樓(二)第742章 抽英國人的臉(一)第926 突襲珍珠港(六)第858 深海鑽洞!陸沉日本開始!第915 襲擊洛杉磯!第334章 不能打太狠第301章 基業初成(二)第742章 抽英國人的臉(一)第179章 合成纖維第918 摧枯拉朽!第488章 神風特攻初現(一)第803章 解放東北(三)第592章 擴軍備戰之收兵權(三)第559章 第一刀,日軍細菌部隊!(一)第652章 東海大戰(十)第375章 日本人的鴻門宴(三)第349章 給鬼子添點堵(二)第325章 特遣艦隊初行第174章 第六師團之落日(三)第470章 太平洋大海戰(六)第438章 打臉何部長第549章 長箭出擊!第105章 飛船上浮之序曲(二)第718章 收復臺灣(三)第981 熱帶驚雷(一)第703章 轟炸東京之撒紙片(三)第603章 多炮塔之歌(四)第518章 趁火打劫的毛子(一)第1057章 內華達核爆試驗2!第90章 全球裝備招標會(一)第838 擊沉!大和艦的輓歌(五)第798章 攻佔旅順(一)第513章 找朱斌借錢第959 日本沉沒(一)第988 熱帶驚雷(八)第330章 海上驚雷之遊鬥第788章 岡村寧次的逆襲 四 搶灘第632章 左勾拳奧義(四)第844 摧殘!英美海軍的噩夢(六)第282章 不爽就要下絆子第660章 東海大戰(十七)第1032章 戰鬥!崑崙級VS衣阿華3!第649章 東海大戰(七)第109章 日本艦隊的威脅1第360章 海南基地與火箭(一)第416章 鋼鐵洪流席捲(六)第329章 威逼韓復榘(一)第168章 機槍地獄(一)第795章 斬盡殺絕(三)第744章 英國人認栽第1059章 還來?繼續轟核試驗!第76章 大收穫(二)第538章 長城再戰(十八)第23章 拿鬼子訓練拼刺刀!第416章 鋼鐵洪流席捲(六)第105章 飛船上浮之序曲(二)第608章 多炮塔之歌(九)第481章 太平洋大海戰(十七)第886 不認輸!第158章 日軍的後手第195章 歪掉的科技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