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總統府議事2

段祺瑞氣結,但是他一介武夫又豈能說得過這些文人,袁世凱又兩不相幫,很快段祺瑞就被辯得啞口無言,倒不是說段祺瑞沒有道理可說了,而是雞同鴨講,根本就說不到一條路上去。

“近日古德諾先生髮表了一篇《共和與君主論》,楊某拜讀之後大爲歎服,文中以大量的數據分析了世界列強富裕強大的原因,也以大量的事實作爲佐證,有理有據,堪稱神作,對於國內的現狀,古德諾先生也進行了分析,將共和制和君主制進行了大量的對比,事實上君主制更加適合我中華的國情!”

見到段祺瑞不在上一個問題上糾纏了,楊度開始拋出下一個話題。

“這如何使得,我們好不容易纔推翻滿清,又怎麼能走上這條老路?”

袁世凱眼中閃爍,終於發言了。

“大總統只怕有所誤解,滿清之敗,非制度之敗也,而是滿清已經在國內統治了兩百餘年,早已龍氣耗盡了,滿人成了國家的沉重負擔,幾次對外戰爭又幾乎無不敗北,耗盡了人民的期望,清皇室目光短淺決策錯誤,自然是漸行漸遠,而今大總統一統江山,民氣威望又豈是滿清能比的,總統府的官員們在大總統的激勵下,也是奮發圖強,日日革新,北洋大軍在合肥的訓練下早就不是當年的綠營丘八了,假以時日,重現祖上榮光又何足道哉?”

“不成,不成,皙子說笑了,老漢何德何能,敢覬覦神器,皙子這話可不能外傳,否則不被全國的唾沫星子淹死!”

袁世凱趕緊推辭,不過語氣卻沒有那麼堅決。

“楊皙子,你這個奸賊!你是裝備要做國家民族的罪人嗎?大總統帶領兄弟們分離打拼多少年,這纔有瞭如今的局面,讓你一句話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你是想要誤導大總統,讓大總統承受萬世罵名嗎?”

段祺瑞拍座而起,想要衝上去毆打楊度,卻被一衆人勸住,袁世凱的臉色更加黑了。

“芝泉(段祺瑞字),何必動怒,何必動怒啊,皙子也就是這麼一說,老漢心裡有素,豈會做出此等事情,皙子,還不趕緊給芝泉道歉,這種玩笑能隨便開嗎?”

“大總統,非是卑職對大總統有什麼意見,而是楊皙子的話太過驚世駭俗,若是傳了出去,將陷我北洋於何地,陷大總統的一世英名於何地,這奸賊,我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衆人雖然極力勸解,段祺瑞依然憤憤不平,倒不是段祺瑞的思想有多麼的進步,而是他心裡清楚,國家好不容易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制度,滿清又實在令人失望,前車之鑑不遠,如何能逆天而行?

國內支持傳統帝制的不是沒有,但是也就是一直鼓吹君主立憲的那一小撮人,實力不足論,而全國各地的實力派、各個階層、進步組織、知識羣體、留洋學子,誰又不是對封建制度深惡痛絕!

只要北洋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恢復帝制,北洋瞬間就要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僅餘的那一點正統也將消失殆盡,北洋的事業可以預見的分崩離析!

一場會議還沒談到正題就不歡而散了。

段祺瑞能夠到達今天這個身份地位,自然不可能沒有任何政治頭腦,若是沒有袁項城的支持,借他個膽他也不敢在中.央會議上大放厥詞。

於是叫上徐世錚等一干心腹商量對策。

而今沒有在會議上明確的支持楊度,袁項城肯定會心生怨恨,自己得考慮退路了。

“大帥,”智囊徐世錚首先發話,“今天你沒有明確表示支持袁項城,袁項城自然會對大帥不滿,必須考慮對策了?”

“又錚有何高見?”

徐樹錚,字又錚。

“何不效仿袁項城故智,安排好軍隊的兄弟們後,辭官歸隱,待袁項城真做出如此不智之事,北洋肯定會有很多人對袁項城不滿,時機成熟,大帥可以出山力挽狂瀾,屆時一個民族英雄的身份是逃不了的,大帥還可以順利接收北洋的遺產,擴大自己的勢力,袁項城不就是這麼做的嗎?”

“然則軍隊當如何安排?”

徐世錚仔細的盤算了一下,這才慎重的開口說道:

“大帥手下的將軍心腹有段芝貴將軍、靳雲鵬、倪嗣沖、傅良佐等,而今陳煊佔據東南,這個地方不必考慮了,即便打贏了,我們也是損失慘重,得不償失,兩廣革命黨的勢力不小,也是一堆亂麻,就算到了我們手裡,旦夕間也很難發揮作用,甚至會牽扯到我們大量的精力,西北貧瘠不必考慮,而今最好以山西爲據點,山西的閻錫山是個牆頭草,自然不敢和我們放對的,而且這老小子發展地方的能力不小,大帥若取山西,以山西的資源足可立足,還可以窺視東北,山東本來就是我們的地盤自不必說,同時向直隸河南兩湖滲透,等時機一到,我們佔有的地盤都是國內的精華之地,有何不可爲?”

“然則兩湖江蘇河南直隸我們都沒有根基,當如何操作,馮國璋、曹錕、王士珍都不好惹,東北的張作霖土匪出身,毫無信義,只怕不易?”

“這事倒是不假,然大帥如今還在陸軍部部長的職位上,軍官調動之事權利還在大帥手中,我們可以與馮國璋結盟,到時候其他人的阻力就不會那麼大了?”

“行,你們做一分詳細的方案,我再研究研究吧!”

袁世凱段祺瑞在爲自己的將來打算,其他的實力派又何嘗不是如此,安南的蕭瑾也在一戰中嚐到了甜頭。

歐戰的規模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隨着參戰國家的增加,參戰的軍隊也越來越多,歐洲的戰事也越大越大,隨之而來的就是驚人的傷亡。

但是潘多拉魔盒被打開,想要剎車已經來不及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反正沒有第二條路可走,直到一方被打趴下爲止。

英法有求於蕭瑾的秦國,便也開始積極接觸秦國的官員,甚至願意在蕭瑾付出一定代價的情況下承認秦國的存在,現在三方已經進入和平談判階段。

德國等同盟國則是直接承認了秦國的存在,互派了領事,並不斷遊說蕭瑾加入同盟國,同時採購大量的軍事物資,使得蕭瑾的財政也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蕭瑾則是不同意但也不拒絕,一直和德國爲首的同盟國保持接觸,以英法爲首的協約國一看不對,因爲歐戰爆發,大量的殖民地軍隊已經抽調回國參戰,法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已經被蕭瑾吞了。

而且蕭瑾的部分軍隊已經進入了英國殖民地緬甸,不用想也知道蕭瑾有什麼打算,如今英屬亞洲殖民地的兵力空虛,而且後繼無援,印度可是英國女王皇冠上的明珠,若是有失,日不落帝國的臉就被丟盡了。

於是英國開始與蕭瑾的秦國積極展開談判,承認了秦國作爲一個主權國家的存在,但是必須補償法國人。

這個補償當然也是象徵性的,也就是說蕭瑾用錢買下了法國人在亞洲的殖民地,法國人慾哭無淚,打又打不過蕭瑾,從國內派遣援軍更是絕不可能,如今老大也自身難保,只得屈辱的忍了下來。

但是要承認秦國是絕不可能,他們依然想等待戰爭結束之後重返亞洲。

至於國內多如牛毛的各地軍閥,都在努力的擴充自己的實力,如今國外的武器不好買了,就轉向了有能力生產武器的陳煊和蕭瑾,陳煊的兵工廠離他們更近,而且儲備相對也較多,於是大量黃金白銀古玩字畫涌進來,陳煊的財政庫存愈發壯大了。

關鍵是這些實力軍閥也不挑食,不過他們也沒有挑食的地方,於是陳煊的隊伍開始大面積換裝,現役的很多裝備淘汰下來,全部賣了出去,幫陳煊省了好大一筆錢。

南洋夏國雖然還是叛亂不少,但是隨着公路鐵路的打通,夏國對各地的控制力度更加大了,陳煊將陳光甫派到夏國,開始對夏國進行幣制改革,也就是統一夏國的貨幣,同時夏國也開始實驗性的印製紙幣,在夏國以及國內通行。

陳煊直接拒絕了夏國的紙幣上印製自己的頭像,而是以夏國的國旗浴火鳳凰作爲圖案,背面則是夏國政權的宮殿建築圖案,面值有1,2,5,10,20,50元等,也有同等面值的單位爲角的紙幣。

如今遠東鐵路南段掌握在陳煊手中,而南洋海域因爲有日本人的軍艦阻撓,所以陳煊開始大力往綏遠和蒙古移民,並組建了一個龐大的工作隊到綏遠蒙古等地規劃建設。

綏遠和蒙古這兩年一直在修建鐵路公路,雖然不可能全線通車,但是部分路段已經可以使用了,於是大量的逃難人口、工業商品也進入草原,同時帶回牲口皮毛以及各種稀有礦產等等。

綏遠蒙古自然資源本來就不少,隨着國內資本的進入,大量的人口催生了大量的市場,於是國內很多財閥已經開始在草原上投資辦廠。

草原上有了飛機的偵查和助戰,馬匪們的日子也過不下去了,紛紛從良,有的進廠,有的進國內財閥投資的農場,還有一部分進入軍隊當了騎兵。

第一百六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一百七十章 一戰前夕2第一百零八章 浙江新政第四十五章 聽荷的故事第八十七章 善後工作第八十二章 辦學計劃第三十七章 重建計劃2第五十八章 虞家提親第一百三十六章 穿越衆的特種部隊第十七章 陳煊拜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念俱灰的宋教仁第二十一章 小樓侃天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夏國開國大典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戰前夕第九十章 無題第四十五章 聽荷的故事第九十九章 持續剿匪第六十二章 南通剿匪第三十五章 蠻牛回來了第十一章 公司正式啓動第四十八章 浴火重生的振華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業啓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日德青島戰爭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比武開始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212章 奇襲武昌3第一百七十六章 禁菸運動第211章 奇襲武昌2第九十章 無題第五十二章 大學計劃第一百九十七章 戰前準備第六十八章 趙學初的婚禮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準備2第九十八章 戰場軍法第一百八十二章 局勢嚴峻第一百零五章 辛亥革命杭州光復第七十二章 東北先遣隊第一百四十二章 蕭瑾來使第一百九十九章 陳其美離去第四十三章 黃金榮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戰前夕3第一百二十六章 移民東北第十章 該做些什麼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時貿易第二章 杜月笙是我發小第八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五章 我該做什麼?第九十四章 喜訊傳來第六章 表姐的啓示第七十章 大舅子發飆了第七十章 大舅子發飆了第二0二章 戰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空軍初戰2第一百二十六章 移民東北第五十七章 虞洽卿第八十六章 他們還活在中世紀嗎?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九十四章 喜訊傳來第211章 奇襲武昌2第一百七十八章 整肅軍紀第六十一章 產品博覽會第一百零五章 辛亥革命杭州光復第十章 該做些什麼了第十章 該做些什麼了第六十二章 南通剿匪第二十一章 小樓侃天下第三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一十六章 馳援武昌第八十五章 展開復仇第一百一十七章 進駐九江第一百一十七章 進駐九江第六十三章 南通剿匪2第六十七章 陳煊訂婚第一百三十九章 選拔特種兵第七十七章 南洋鳳凰城第七十章 聽荷的信第一百七十章 一戰前夕2第一百五十章 南洋文化戰略第八章公司籌備計劃第四十五章 聽荷的故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黯然離滬第二百章 盧永祥第七十章 大舅子發飆了第九十一章 汽車工廠第一百九十三章 蕭瑾的雄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整肅軍紀2第八十章 騰飛的南洋第一百一十二章 書房密議第二0四章 南昌之戰2第一百五十八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總統府議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攻陷坤甸第二百章 盧永祥第四十三章 黃金榮第一百九十章 復辟苗頭第二十六章 復興社的成立3第一百一十四章 幕僚山之戰第二十九章 收保護費的來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一百七十章 一戰前夕2第一百零八章 浙江新政第四十五章 聽荷的故事第八十七章 善後工作第八十二章 辦學計劃第三十七章 重建計劃2第五十八章 虞家提親第一百三十六章 穿越衆的特種部隊第十七章 陳煊拜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念俱灰的宋教仁第二十一章 小樓侃天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夏國開國大典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戰前夕第九十章 無題第四十五章 聽荷的故事第九十九章 持續剿匪第六十二章 南通剿匪第三十五章 蠻牛回來了第十一章 公司正式啓動第四十八章 浴火重生的振華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業啓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日德青島戰爭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比武開始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212章 奇襲武昌3第一百七十六章 禁菸運動第211章 奇襲武昌2第九十章 無題第五十二章 大學計劃第一百九十七章 戰前準備第六十八章 趙學初的婚禮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準備2第九十八章 戰場軍法第一百八十二章 局勢嚴峻第一百零五章 辛亥革命杭州光復第七十二章 東北先遣隊第一百四十二章 蕭瑾來使第一百九十九章 陳其美離去第四十三章 黃金榮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戰前夕3第一百二十六章 移民東北第十章 該做些什麼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時貿易第二章 杜月笙是我發小第八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五章 我該做什麼?第九十四章 喜訊傳來第六章 表姐的啓示第七十章 大舅子發飆了第七十章 大舅子發飆了第二0二章 戰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空軍初戰2第一百二十六章 移民東北第五十七章 虞洽卿第八十六章 他們還活在中世紀嗎?第七十四章 遭遇海盜第九十四章 喜訊傳來第211章 奇襲武昌2第一百七十八章 整肅軍紀第六十一章 產品博覽會第一百零五章 辛亥革命杭州光復第十章 該做些什麼了第十章 該做些什麼了第六十二章 南通剿匪第二十一章 小樓侃天下第三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一十六章 馳援武昌第八十五章 展開復仇第一百一十七章 進駐九江第一百一十七章 進駐九江第六十三章 南通剿匪2第六十七章 陳煊訂婚第一百三十九章 選拔特種兵第七十七章 南洋鳳凰城第七十章 聽荷的信第一百七十章 一戰前夕2第一百五十章 南洋文化戰略第八章公司籌備計劃第四十五章 聽荷的故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黯然離滬第二百章 盧永祥第七十章 大舅子發飆了第九十一章 汽車工廠第一百九十三章 蕭瑾的雄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整肅軍紀2第八十章 騰飛的南洋第一百一十二章 書房密議第二0四章 南昌之戰2第一百五十八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總統府議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攻陷坤甸第二百章 盧永祥第四十三章 黃金榮第一百九十章 復辟苗頭第二十六章 復興社的成立3第一百一十四章 幕僚山之戰第二十九章 收保護費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