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3年的中國,除了抗日戰爭之外,還有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那就是英美對於中國的文化影響爭奪戰。
去年,美國特使費正清就致電羅斯福,希望美國政府提升中美文化關係、對中國的教育進行科學研究、派遣美國學者到中國高校進行交流等,並得到羅斯福的鼎力支持。至於幫助中國學者解決生活困難,只不過是費正清計劃中的一部分。
在費正清提出這個計劃之前,英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布菲爾德就已經在做了,這也是羅斯福表示支持費正清的主要原因。
到了現在,英國人直接成立中英科學合作館,大大加強了英國對於中國的文化影響力。費正清更加坐不住了,中英科學合作館正式創建僅一週,他就建議美國駐華大使高斯感快行動,並得到美國政府的授權,邀請大量中國學者進行赴美交流活動。
首批受邀赴美的學者一共有六人,分別爲金嶽霖、費孝通、蔡翹、劉乃誠、張其昀和蕭作樑。其中金嶽霖是哲學家,費孝通是史學家,蔡翹是生理學家,劉乃誠是法學家,張其昀是地理學家,蕭作樑是政治學家,囊括了中國學界的方方面面。
這種文化影響戰略是爲長遠打算的,後來擴展到了文化藝術領域。比如第四批受邀學者,有文學家老舍、劇作家曹禺、漫畫家葉淺予、舞蹈家戴愛蓮等九人。
美國佬甚至把共黨都列入邀請範圍,共黨方面準備派4名學者赴美,但由於各種複雜原因,最終並沒有成功出行。
周赫煊不在受邀請之列,因爲他自個兒以前就在美國各種交流,羅斯福犯不着再花那個冤枉錢。
常凱申雖然沒有答應費正清給中國教授發生活費,但對費正清邀請中國學者訪美卻極爲重視。他讓秘書陳布雷專門負責此事,並鄭重其事地對受邀學者進行了五天培訓。培訓內容很簡單,就是教導學者們基本外交禮儀,規定有損中國形象的話不能說、有損中國形象的事不能做等等。
培訓結束,常凱申還親自設宴款待六名學者,並贈送了自己的簽名照片。
七月,費正清帶着首批訪美學者齊聚周公館。
周赫煊自然是好酒好菜的招待,並花了兩天時間跟這些學者進行探討。
費正清說:“中美學者交流計劃,是爲了加強中美兩國在文化科技領域的互相瞭解。現在大部分美國人對中國認識不多,有些美國人甚至以爲中國人還留着辮子。我們交流計劃的第一步,就是要讓美國認識中國。在此,我想選用周先生的《萬曆十五年》,作爲中美學者交流書籍之一。”
“當然沒問題,我會讓邁克—勞爾圖書公司發行英文版本,稿件翻譯工作我都已經做好了。”周赫煊說。
費孝通突然說:“周先生,我對《萬曆十五年》有些粗陋的意見。”
周赫煊道:“請講。”
“恕我直言,你的那本大作太過側重文官制度,而忽視了地方自治力量對張居正改革的影響,”費孝通說着又補充了一句,“當然,這只是個人拙見,周先生不必太在意。”
шшш•Tтkan•CO
周赫煊笑道:“明朝的地方自治,也屬於文官制度的一個附屬產物吧?”
費孝通搖頭道:“明朝的地方自治當然跟文官制度有關,但並非由文官制度催生出來的。事實上,在明朝初年的時候,皇權是可以下縣下鄉的。按照朱元璋的想法,地方政府根據裡甲編戶制度,進行田賦差役的政派,其中田賦大部分上交中央,少部分留給地方政府支配。明初的地方政府有比較寬鬆的權力,而地方士紳的勢力則要小得多。”
“請繼續。”周赫煊認真傾聽,他也不是什麼史學書籍都看過。
費孝通繼續道:“明初的地方政府有權且有錢,那麼就能做很多事情,譬如水利、教育、交通、慈善、治安等等。由於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地方政府能收到的稅越來越少,在沒錢的情況下只能放棄部分權利職能,轉而由鄉紳宗族力量承辦地方公共事務。這種辦法使得地方政府又省錢又省事,於是積極認可和鼓勵,鄉紳宗族漸漸接管了對基層社會的控制權和管理權,甚至連政府收稅也得依靠士紳了。”
“原來如此。”周赫煊豁然開朗。
費孝通又說:“其實‘一條鞭法’也非張居正首創,而是因爲地方稅收太過雜亂,由南方各縣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自發進行調整,張居正把這種賦稅調整辦法總結爲全國性的制度。由此可見,當時許多有能力的地方官員,還是想要收回基層管理權力。張居正的改革並非無人支持,只不過他的改革手段太過激進,引起了官員和士紳的集體反彈。”
“多謝指教,我準備對《萬曆十五年》進行修改,再過幾個月就出修訂版。”周赫煊說道。
費孝通沒想到周赫煊如此虛心接受異見,他連忙說:“不必修改。周先生的原作並未有大的錯誤,只是有少許疏漏而已。”
“能改則改,你說的是一個大問題。”周赫煊已經把黃仁宇的原版改了很多,結果還是被歷史學家指出不足。
張其昀讚歎道:“周先生不愧爲大師,治學態度之嚴謹,足爲我等楷模。”
張其昀乃是中國“人文地理學”、“歷史地理學”的開山鼻祖,師從哲學大師劉伯明、地理大師竺可楨、史學大師柳詒徵,因此他在哲學和史學方面也有頗高造詣,且精通藏學、滿學、蒙古學等少數民族學。
周維烈讀高中時的地理教科書,就是張其昀主編的。他還跟戴運軌一起主編了高中物理教科書,跟林語堂一起主編了高中英語教科書。這三本教科書,抗戰期間被中國的大部分高中所採用。
1949年初,常凱申不知何去何從,向張其昀問策。
張其昀猶豫多時,終於說了一句話:“上上策是退守臺灣!”
常凱申心頭一驚,立即把張其昀叫到密室裡詳談。
在此之前,常凱申有三個選擇,即退往西南、海南或臺灣。而國黨的大部分官僚和將領,都傾向於退守西南,最終底線也是盤踞四川,固守山川之利而靜待良機。
其實這很好理解,日寇那麼強悍都無法攻入四川,共黨自然也不可能做到。國民政府的官員們就是如此想法,大不了以後統治“巴蜀國”。
唯獨張其昀力勸常凱申退守臺灣,並詳細分析了各種選擇的後果,常凱申當場就被張其昀給說服了。
正因建言有功,在老蔣南撤臺灣以後,張其昀一路飛黃騰達,歷任臺當局的國黨總裁辦公室秘書組主任、國黨中宣部長、教育部長等職。而在此之前,張其昀只不過是國民政府的教育部特聘教授而已。
如果沒有張其昀出謀劃策,老蔣很可能盤踞在四川割據抵抗,就不存在什麼兩岸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