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新城新血 大才少志

所以,滿蒙的殘忍、動不動就屠城的手段,倒是沒有多少落在朝鮮人的頭上,雖然有些時候,屠滅個把村莊城鎮是勢不可免的,但是總體來說,手段還是比較溫和的。

這也就造就了崔陽浩。如今的崔陽浩,已經是朝鮮政壇上一顆冉冉升起是新星了,民族英雄,定國大將等等一系列的光環套在他的頭上,讓人不敢逼視——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那些大清的強盜,沒有多少想打的心思,大都是主動放棄佔領地,讓崔陽浩給揀了個大便宜。

朝鮮使臣羅德憲在皇太極面前不拜,被皇太極趕回國來的消息,已經是舉國皆知了,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皇太極提出的條件太過於傷害他們的感情了:“姑遣人諭以利害,質其子弟,不從,興兵未晚也。”

啥意思?就是我大清今時不比昔日,好歹也是一個國家了,咱犯不着和你這番邦小國一般見識,識相的,把你的兒子,兒媳婦,孫子,孫媳婦啥的老老實實給我送過來當人質,我大清就當這是沒發生過,要不然,不是我大清嚇唬人,老子可是會動刀子的啊!

這話一傳回來,那可真正算得上舉國譁然了。在大清的鐵蹄下生活了幾個月的北方三道的民衆官員咬牙切齒自不必說,就連在漢城和四周城池的的那些官吏百姓們,也都是羣情激奮。

丫的這幫強盜,真的把我朝鮮當做軟柿子了嗎?好吧,就算我們是軟柿子,也不是隨便任人來捏的,換做大明天朝來捏,大夥兒還勉強能夠接受,你這幫吃生肉的傢伙,算是什麼東西。

而在這個時候,北方三道又頻頻傳來捷報,新任的三道兵馬統制使崔陽浩大人,率着英勇無敵的朝鮮軍隊,勢如破竹,連連收復失陷在這幫強盜手中的國土,在這種環境下,哪怕朝鮮小朝廷中的某些人,不想給崔家的這匹黑馬錦上添花,但是看到朝野上下,一片的叫好聲,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認了。

如今的崔陽浩,雖然實際掌握的區域,連一道的地域都夠嗆,但是名義上,卻已經是北方寧安道,平安道和黃海道三道的兵馬統制使了,打開朝鮮地圖看看,就會發現,這三道的地域,較真起來,已經差不多是整個朝鮮的國土面積的一半了,這樣的權柄,不可謂不重。

當然,得益的並不僅僅只有崔陽浩一個人,在南浦之戰看到了“維拉斯科商團”戰力的他,更是和維拉斯科商團加強了合作,雖然雲青山雲大統領已經回到了新城,但是在這平壤一線,還是留下了一個叫餘風的將領主持大局,而這位餘風將軍,也似乎頗有手段,他就曾經親眼看到,那個眼睛好像長在了頭頂的“維拉斯科爵士”對於餘將軍,那是不一般的服氣,那個樣子,簡直就好像下屬對上司一樣。

崔陽浩的朝鮮軍隊到了什麼地方,風字營自然就跟到什麼地方,這可不是風字營自己貼上去的,而是崔陽浩強烈要求,並且花了爲數不少的軍械糧草金銀財寶才換來的風字營的出兵。當然,風字營也不會那麼傻乎乎的充當他收復國土的急先鋒,但是壓壓後陣還是沒有問題的,而實際上,崔陽浩這些付給風字營的代價的確有點冤枉,至始至終,風字營都沒有用上幾次。

要說問題也不是沒有,唯一的問題就是,風字營本來就顯得單薄的兵力,隨着戰線的越來越長,益發顯得單薄了,這可不是在大明,就地徵募,只要有銀子糧食武器,立刻就能拉出一支隊伍來。餘風現在面對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可以利用的人口資源太少。

感謝盧象升,感謝張獻忠,感謝郭嘉嗯,是大明朝廷,一場年前的大戰,在江南如此富庶之地,都能製造出這麼多的流民。而這些流離失所的人,只要稍加引導,來到朝鮮,來到新城,餘風就可以立刻將他們轉化成自己的力量,而且,中華民族是同化力最強的民族,只要有了足夠的實力,不被這幫高麗棒子同化,那麼,這幫高麗棒子,就等着被這些漂揚過海的漢人同化吧!

到時候,以血統純正的漢人爲主體,這些被同化的朝鮮人或者番人,一起抱成團,餘風就不會再有眼前的這種煩惱了,而且,也不用擔心忠心的問題,他有足夠的實力,表現出自己的態度:爲我所用,用之,不爲我所用,去之!

數萬人全部來到朝鮮新城,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自然界的優勝劣汰的定律,在這裡同樣能起到作用,在經過長途跋涉,甚至和官兵的作戰後,能夠越過幾個州府,上到自己爲他們準備的船隻上的人,能有一半,餘風就要偷着笑了,雖然數量大大減少,但是毫無疑問,這能夠上船的這些人,都是去蕪存菁了的,老弱病殘基本上都在這條逃亡路上,被無情的淘汰了。而這些人,也將成爲餘風集團的新血,爲餘風集團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雖然在策動引導這些人的時候,餘風留在大明的天機,基本上都已經全部發動,但是即便如此,這人力還是不敷。餘風也沒有想到,這個時候,給予了他關鍵性的幫助,竟然是甄環那個願意留在南京的大哥,而且,他這位大哥,居然還是漕幫的一位香主。

漕幫的潛實力是何其的強大,有了他們的物資人員的支持,很快流民們被煽動得朝着海邊而來。不管是漕幫的高層如何授意甄大,還是甄大如何說動了漕幫高層,這情形是顯而易見的,事情是往餘風希望的好的方面的發展,這個情,餘風還真就得領。

好在餘風也算是在朝鮮小小的發了一筆戰爭財的,得到了天機的報告,他立刻就着手準備海船接應、以後到了之後,新城如何安置這些民衆的問題了。以他現在新城港口的優勢,聯絡鄭家絲毫不困難,這般規模龐大的海上運輸,沒有鄭家的點頭或者是出手幫助,根本就不可能實現。而對於這一點,餘風不敢說有十成的把握說動這鄭家,七八成的把握是有的。

即使是他好鄭芝龍從未謀面,但是他畢竟是穿越而來的人,對於三百年後,後人如何評述這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老爹,他一清二楚,如果非得用最簡練的話語來概括這位海上梟雄的性格的話,那就是一句話:“有大才而無大志!”

如今天下的形勢,稍微有點眼光的都看得出來,大明已經是岌岌可危了,亂世的景象已現,如果鄭芝龍還是如歷史上那個鄭芝龍那樣,他不想再大明的這一棵樹上吊死的話,他怕是就要自己考慮下自己的退路了,知己知彼到了這個地步,這事情再出差錯,那就叫見鬼了呢!以鄭芝龍的眼光,不會看不出自己的格局,再不濟,也是一個在朝鮮割據一方的局面,這個這個骨子裡還是生意人的海防參將,既得了實惠,又有了面子,那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賣大人情給自己的機會的。

事情果然如同預料的一模一樣,鄭家的人,在和他接觸以後,沒幾天就得到了鄭芝龍明確的回覆:在不和大明水師直接接觸的情況下,這個事情,可以做。只不過,他們除了餘風提出的錢財數目之外,還加了一個小小的要求,餘風的那種新式火槍,他們要一千隻,而且,餘風還得派給他們一隊教頭,手把手的教會他們使用這種武器的技巧,戰術。

看來,對於餘風在朝鮮的發展,鄭家也不是一無所知的,至少,這種新式火槍的戰績,他們知道的一清二楚。餘風對於這個條件,他毫不猶疑答應了。這不是什麼難事,新式火槍,無論是從製作到使用,如果沒有形成規模,在一場戰鬥中,根本不會發揮太大的作用,而鄭家的火槍火炮,大都是澳門的那幾個兵工製作所流出來的,鄭家本身並沒有製作和完善這種火槍的工匠和機構,對於這樣類似於買家的要求,餘風這個無良軍火商很樂意爲他們提供他們要的東西,他甚至還打主意,是不是雙方利用這次機會,展開軍事交流,順便,借鄭家之手,弄點佛朗機大炮或者是大炮的製作工匠來。

當然,這就是後話了,總之,流民們穿州過府,朝着自己的目的而來,沿途的城池一個個繃緊了神經戒備這這些蝗蟲一樣席捲而來的人們,但是卻很是意料的發現,這些流民們根本沒有攻打州縣的打算,而是一個個如同撲火飛蛾,義無反顧的朝着海邊而去,然後,上了一艘艘沒有任何標識的海船,消失在天水交接之處。

這一下,就皆大歡喜了。大明朝廷少了這個禍亂腹地的禍根,自然是一身的輕鬆,至少他們可以將眼光從南直隸抽了出來,瞄向北方了,而在大海彼岸的餘風,也是眉花眼笑的看着一船一船的百姓,來到自己的領地,爲新城注入一股股新鮮血液。充當運輸隊的鄭家,更是坐在如山的銀錠上,玩弄着一隻只他們從未用過的火槍,愛不釋手。

崇禎九年,真是一個好年景!

第三百五十二章 殺敵一千 自損八百第四十七章 否極泰來 國之利器第九十七章 因禍得福 混個臉熟第三三章 私鹽專賣店第一九六章 傀儡做戲 軟硬準備第三百五十七章 誰都不傻第十九章 官匪勾結的典範第二三六章 街頭偶遇 斥候新營第三百九十章 趙老爺子的一天第三零二章 鬼鬼祟祟做買賣第四百零三章 公主的陪嫁很豐富第一章 京師急 李朝危第一一一章 敲打是一門藝術第一九九章 趙登的新娘第六十一章 木訥千戶俏丫環第二五七章 蓮舞奇葩 平壤整軍第三十章 利益交換 熟人打點第二九七章 刀是繡春刀的刀第二八四章 消息要傳回大明瞭三百二十七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十二章 海上漂來的美女第十五章 賣人情 起衝突第三百七十七章 陰魂不散的錦衣衛第一六八章 丫鬟解語 小姐憂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三百三十九章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第一六六章 無主浮萍 擇人而依第十九章 官匪勾結的典範第五十三章 布尺的糾結第三零一章 國公府侍衛第二三九章 互制互約 公子令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第二一四章 新城保留區第一二零章 去蕪存菁 駐軍海外第一一零章 孃家臉面 知縣憂心第一六九章 舅子轟姐夫第二十九章 如法炮製 大戰揭幕第二十六章 天下強軍唯我新軍第七十五章 另闢蹊徑到人市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 鏖戰城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肉乎 刺蝟乎?第九十七章 因禍得福 混個臉熟三百二十七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的成長和儲備第三百四十三章 留下吧 哪裡的黃土不埋人第五十七章 韃子猖獗 財亂人心第二零四章 誰同意 誰反對?第七十六章 高薪纔有人才第四十三章 嚴防死守 福建鹽貴第十六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黃泉路上好作伴第三一一章 移民到臺灣還是到朝鮮第三百七十三章 雲青山水淹熙川第二十六章 天下強軍唯我新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瓦克達的震怒第三四章 廢品製作專家第二百八十九章 餘風說甚好!第一零八章 八里村火拼第一七四章 分文武 憂借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韃子葫蘆裡賣什麼藥第十三章 人隨炮 齊擴軍第一四三章 守株待兔 請君入甕第二一零章 釜底抽薪 世外桃源第三五章 知州的煩惱第三百五十三章 北征序曲第三一九章 一身甲冑肆橫行第四百零二章 外籍軍團歡迎你第一五一章 有兄甄三 有女甄環第二十六章 天下強軍唯我新軍第六十三章 我不和你一般見識第二二二章 火海餘生 後知後覺第一六九章 舅子轟姐夫第二三四章 悄悄的遁走 動靜的不要第三百三十七章 險些被包了餃子第三百四十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二四章 政治投資 鳥槍換炮第七十八章 萬象始新 交情維持第二三三章 逃出生天 敵酋認命第三百九十三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零四章 如意算盤 意外驚喜第十一章 獻朝廷 送番兵第十八章 急報來 定舉措第十二章 海上漂來的美女第二四三章 丟車保帥 經驗主義第三一七章 功成他日後 何必五湖歸第一七四章 分文武 憂借兵第二二零章 百姓填河 箭雨無情第一七四章 分文武 憂借兵第三零五章 水到渠成的驚喜第二一六章 清徵朝鮮 禦敵家門第三百四十三章 留下吧 哪裡的黃土不埋人第二零三章 臥榻之旁打麻將第三六章 人多力量才大第十九章 官匪勾結的典範第八十九章 囤田和學塾第九十七章 因禍得福 混個臉熟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 鏖戰城下第五十九章 南鄭北曹 勳貴子弟第六十九章 風字營第二七六章 宣慰太監竇牧雲
第三百五十二章 殺敵一千 自損八百第四十七章 否極泰來 國之利器第九十七章 因禍得福 混個臉熟第三三章 私鹽專賣店第一九六章 傀儡做戲 軟硬準備第三百五十七章 誰都不傻第十九章 官匪勾結的典範第二三六章 街頭偶遇 斥候新營第三百九十章 趙老爺子的一天第三零二章 鬼鬼祟祟做買賣第四百零三章 公主的陪嫁很豐富第一章 京師急 李朝危第一一一章 敲打是一門藝術第一九九章 趙登的新娘第六十一章 木訥千戶俏丫環第二五七章 蓮舞奇葩 平壤整軍第三十章 利益交換 熟人打點第二九七章 刀是繡春刀的刀第二八四章 消息要傳回大明瞭三百二十七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十二章 海上漂來的美女第十五章 賣人情 起衝突第三百七十七章 陰魂不散的錦衣衛第一六八章 丫鬟解語 小姐憂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三百三十九章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第一六六章 無主浮萍 擇人而依第十九章 官匪勾結的典範第五十三章 布尺的糾結第三零一章 國公府侍衛第二三九章 互制互約 公子令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第二一四章 新城保留區第一二零章 去蕪存菁 駐軍海外第一一零章 孃家臉面 知縣憂心第一六九章 舅子轟姐夫第二十九章 如法炮製 大戰揭幕第二十六章 天下強軍唯我新軍第七十五章 另闢蹊徑到人市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 鏖戰城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肉乎 刺蝟乎?第九十七章 因禍得福 混個臉熟三百二十七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的成長和儲備第三百四十三章 留下吧 哪裡的黃土不埋人第五十七章 韃子猖獗 財亂人心第二零四章 誰同意 誰反對?第七十六章 高薪纔有人才第四十三章 嚴防死守 福建鹽貴第十六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黃泉路上好作伴第三一一章 移民到臺灣還是到朝鮮第三百七十三章 雲青山水淹熙川第二十六章 天下強軍唯我新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瓦克達的震怒第三四章 廢品製作專家第二百八十九章 餘風說甚好!第一零八章 八里村火拼第一七四章 分文武 憂借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韃子葫蘆裡賣什麼藥第十三章 人隨炮 齊擴軍第一四三章 守株待兔 請君入甕第二一零章 釜底抽薪 世外桃源第三五章 知州的煩惱第三百五十三章 北征序曲第三一九章 一身甲冑肆橫行第四百零二章 外籍軍團歡迎你第一五一章 有兄甄三 有女甄環第二十六章 天下強軍唯我新軍第六十三章 我不和你一般見識第二二二章 火海餘生 後知後覺第一六九章 舅子轟姐夫第二三四章 悄悄的遁走 動靜的不要第三百三十七章 險些被包了餃子第三百四十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二四章 政治投資 鳥槍換炮第七十八章 萬象始新 交情維持第二三三章 逃出生天 敵酋認命第三百九十三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零四章 如意算盤 意外驚喜第十一章 獻朝廷 送番兵第十八章 急報來 定舉措第十二章 海上漂來的美女第二四三章 丟車保帥 經驗主義第三一七章 功成他日後 何必五湖歸第一七四章 分文武 憂借兵第二二零章 百姓填河 箭雨無情第一七四章 分文武 憂借兵第三零五章 水到渠成的驚喜第二一六章 清徵朝鮮 禦敵家門第三百四十三章 留下吧 哪裡的黃土不埋人第二零三章 臥榻之旁打麻將第三六章 人多力量才大第十九章 官匪勾結的典範第八十九章 囤田和學塾第九十七章 因禍得福 混個臉熟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 鏖戰城下第五十九章 南鄭北曹 勳貴子弟第六十九章 風字營第二七六章 宣慰太監竇牧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