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看妖孽會吃虧的

餘風這樣給自己說道,再等三日,若是局勢還是沒有什麼變化的話,他就要動起來了,這個動,不是指他率着大軍,朝着清國境內盲目的進發,而是恰恰相反,他要將自己大部分的人馬,都撤了回去,至少,要先退到熙川,這楚山,留下些許人馬,當做一個橋頭堡就好。

他現在明白,有一個厚實的大後方,簡直就是任何一支軍隊的基礎,這幾萬人,有着新義安遠遠不斷經過熙川輸送過來的糧草,也堪堪只是僅僅能維持而已。幾萬人,這每天消耗的糧食,那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更別說路途這麼遠,這些運送糧草的後勤士卒和那些民夫們本身的消耗了。

饒是餘風一直都重視這糧食儲備,這般消耗起來,他也感覺有些吃不消了,怪不得說這打仗,打的就是錢,打的就是後勤呢,這隻要軍中糧草一旦,不用敵人來打,自己就先得亂了,再驍勇,再紀律嚴明的軍隊,也不可能不吃不喝啊!

而楚山軍堡,原本儲存的的糧食,被韃子臨走的時候,一把火給燒了,而在附近徵糧,哪怕是刮地三尺,對於幾萬人的大軍來說,也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絕對不是長久之道。新義安的糧食,遠遠不斷的運送到熙川,再從熙川轉運到這裡,這補給線對於現在的風字營來說,太長,太吃力了。

所以,餘風不打算在這裡耗下去了,哪怕韃子的殘兵不再出現,他也要率領大軍撤出這裡了,除開後勤的問題不說,撤到熙川,至少比這光禿禿的破城,易守難攻多吧!呃,只要能夠防住敵人掘開河道水攻就成。不過,這問題,也應當不是問題,雲青山自己怎麼拿下的熙川,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怎麼怎麼會讓別人用他自己的招數來對付他自己,那不是叫人笑掉大牙了嗎?

至於皇太極的那招攬的信箋,他就當是一個笑話看了,自己這麼配合他們的緩兵之計,可是,對方似乎還是拿不出什麼料來啦,等了這麼久,就等來一隻殘兵,還一觸即退,這也太令人失望了,光是肅清這在朝鮮的韃子,恐怕傷不了他們的什麼元氣,這麼好的機會,就這麼白白Lang費了,對他來說,還真是可惜。

就在他自顧自的暗自謀劃的時候,他的對手,阿濟格和嶽託可沒有閒着,當然,他們絕對不會想到,在他們面前的這支軍隊的將軍,已經起了退兵的心思,他們只需要再耐着性子,等上幾天,就可以向他們的皇帝陛下報捷“擊退犯邊餘賊數萬,斬首無數,重新奪回楚山”了!

可惜,他們不知道。所以,他們還是按照他們固有的思維,來判斷風字營的意圖,換做是他們既然已經打開了敵國的門戶,即使不攻城略地,大肆劫掠一番,那是肯定會做的,金銀財物,人口,牲畜,這些都是可以壯大自身實力的東西,再多也不會嫌棄多的,他們對於大明,就是這樣乾的。

在退出了楚山之後,他們的第一反應,並不是考慮如何去奪回楚山,與敵人廝殺鏖戰,而是以嶽託的意見爲主,開始針對楚山的風字營,全面佈置防線。他們負不起將風字營放入境內任其流毒而不加堵截迎戰的後果,若是真的讓風字營打一路燒殺一路,那麼,都不用他們的皇帝陛下下旨,他們的那些叔伯兄弟的口水都可以直接把他們淹死,並不是所有的努爾哈赤的子孫,都能手掌兵權的,在盛京,對着他們眼紅的人**把的是,這個時候,他們絕對不介意落井下石的。

建州將軍的援兵,已經和他們會合了,阿濟格的手上可用的兵力,已經超過了三萬人,其中,光是大清的國族戰士,就有一萬餘人,這已經是大清國東邊能夠調集起來的全部軍力了,可用說,如果這支人馬覆滅,那麼,在盛京以東的數百里的江山平原,沒有任何的力量,可用阻擋住風字營的腳步,而即便遼東從各處抽調人馬來收拾這個局面,那也是一個月以後的事情了,一個月的時間,已經能做很多事了。

所以,阿濟格很謹慎,在人家家裡打,打爛的都是人家家裡的罈罈罐罐,沒人會心疼,但是這戰場轉移到自己家裡,那麼,可就要好好的掂量掂量了。

首先,在戰區裡遊牧的那些部落,都接到了他派人傳達的命令,按照部落的大小,都要出一定的糧食牲畜和男丁,加入他的大軍來,而部落也要朝着後方遷移,他不能給敵人任何掠奪補充的機會。楚山這一帶,是女真的發跡之地,像大明那樣靠着種田過活的城鎮,數量還是極少的,大多數都是逐草而居的遊牧部落,在東邊一點,靠着深山老林的,那是獵手們的天堂,更不可能有多少像樣的城鎮。

嶽託親自去負責這個事情,以他的威望能力,做這些事情,遠比他在軍中發揮的作用更大,而沒有了嶽託的擎肘,阿濟格才覺得自己可以放手施爲,令出多門,可不是爲將之道,有嶽託往帥帳那麼一杵,即便他不說話,也讓阿濟格感到幾分的壓力。

做完這一番佈置之後,他纔回過頭來,打算好好的和他的對手周旋一番。卻赫然發現,楚山城,卻早已將人去樓空,等到他的大軍靠近的時候,除了一些個長得跟妖怪一樣的傢伙,在那裡鬼叫着狼奔豕突,楚山城,早已經是空城一座。

尼瑪,不帶這麼欺負人的!

做好了完全的準備,打算和對手一決雌雄的阿濟格,好懸沒一口心頭血嗆出來,這算怎麼回事情,有這麼不靠譜的人,有這麼不靠譜的軍隊嗎?敢情,對方就是出來散散心,拿他的人練練手,練完了,就施施然打道回府了。

平心而論,阿濟格算得上是一個老謀深算型的將領的了,但是,看到楚山城空無一片的時候,他還是有些按耐不住想率軍一直追到熙川的衝動,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怎麼會如此而已。

按捺着自己的衝動,他開始審視着面前的狀況,他想到的最大的可能,是不是這些敵人,在耍什麼陰謀,這種情況如果發生的話,他一點都不感到奇怪,都說漢人的鬼點子多,光是看三國就知道了,那書裡多少亂七八糟的計策,要是不學習那書,也許女真人到現在還在老林子裡打獵呢,所以說,打仗的時候,動腦子,還是非常的重要的。一個好的計策,用對了地方用對了人,能夠頂的上萬千雄兵。

但是,當個他的斥候,一直放到了百里之外,都沒有發現敵人的蹤跡的時候,他終於確定了,敵人終於退了。

不過,他也沒有再巴巴的追上去的衝動了,而是下令迅速的修繕城牆,加固工事,他覺得,現在他最大的任務,已經不是去找這些犯邊的賊軍去廝殺了,而是要考慮,如何守住大清的邊境,不讓這些賊軍再次來襲擾了。

而且,他清楚的知道,就算面前的這些敵人退到了熙川,在安東那邊,還有一支敵軍在逡巡,按照他和他們交手的情況看,只怕,那支敵軍的目標,是安東堡,真要是失去了安東堡,局勢還是一樣的糜爛,他還是要爲此負責的。

而他手上的這些人馬,若是去追擊敵人,製造戰機與敵人去決戰,就算敵人肯戰,不管勝負如何,至少,在安東堡那邊,他是再沒有餘力去援救了。“分身乏術!”這個詞語,只怕這個時候,他體會得最深了。

“嶽託,你既然領過軍,又是皇上派來巡查此事的天使,我想來想去,此事只怕只能交付給你,別人,我都信不過!”

阿濟格對着風塵僕僕回來的嶽託,有些陰沉的說道,幾日的功夫,他好像老了幾歲一般,鬢角都生出幾絲灰白的頭髮來了。

“王爺你說,嶽託聽着呢!”

“分兵,原本是大忌,但是,此刻,這兵還不得不分了,若是不分兵,丹東那邊,一定是不保,以我和正在往丹東那邊進發的明軍的交手來看,靠着丹東的守軍,是無法與之對抗的!”阿濟格憂心忡忡:“天殺的多爾袞,吃了這餘賊那麼大的苦頭,居然隱忍不說,就是爲了看我的笑話,看大清的笑話的嗎?”

“王爺是想我領一支偏師去馳援丹東?”對於阿濟格後面的一句話,嶽託直接當做沒有聽見。

“這事情非你莫屬,你我都是天潢貴胄,與國榮戚,唯獨與此,我國族勇士,方能用心用命,拼死效力,你的威望,在軍中未必遜色於我,有你領軍,皇上放心,我放心,將士們也放心!”

嶽託沉默了一下,擡去頭來:“一切聽從王爺差遣!”

“我給你五千人,一千咱們的國族戰士,四千蒙古戰士,軍報和求援文書,昨日我也經發往了盛京,在盛京的援兵未到之前,你要靠着這些守住丹東堡,一旦有失的話,你可不會再有兵力奪回失去的城池了。”

嶽託沒覺得這個任務有多難,儘管阿濟格不止一次在言談中,對於那支明軍的評價頗高,但是親身經歷的人和聽聞的人,那感覺是絕對不一樣的。

“嶽託,不是我在你面前倚老賣老,我還得再叮囑你一下,不要貪功,不要求戰,好好的守住丹東,就算是勝了,若是你有半點小覷對手的心思,那多爾袞就是前車之鑑,這隻明軍,不,整個的這餘匪賊軍,簡直太妖孽了,得虧他們是在這朝鮮,若是這些人馬是在大明,在遼東的話,只怕,皇上現在也在爲之頭疼!”

第一一零章 孃家臉面 知縣憂心第二十八章 誰糊弄誰 誰嚇唬誰第一五五章 眼見爲實 腐敗有理第二百零一章 進不了城的城主第一九三章 幸福過後是惶恐第一八八章 北上 北上第一三四章 移民新城 死不從賊第二一六章 清徵朝鮮 禦敵家門第五十三章 布尺的糾結第三百四十九章 會伐木的明軍第二四零章 山雨欲來 紅粉誘惑第三百五十八章 阿濟格和紅衣大炮第一八二章 跟我走吧天亮就出發第一零九章 收稅無名 添堵有心第二七三章 飛來橫禍因株連第三百七十三章 雲青山水淹熙川第二五四章 奇貨可居 艦隊設想第二零九章 補完東牆補西牆第三百二十二章 怎一個窮字了得第二三九章 互制互約 公子令兵第五十五章 陰陽術數 病虎諫言第二零八章 王侯將相,其有種乎?第九十九章 雲胡不喜 商道艱辛第一七八章 風雨前夕 刀尖跳舞第一五四章 低調過分 善財難捨第二一四章 新城保留區第一九一章 當餘釧遇上土棍第一二七章 騎射建功 蛇心吞象第二二九章 敵營來人 絕世忽悠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 鏖戰城下第三章 行動指南 雪娘省親第七十九章 蓄而不發 武裝巡遊第五十二章 如臨大敵 不講規矩第一九四章 誤把馮京做馬涼第一一零章 孃家臉面 知縣憂心第二零零章 中朝親善第二六一章 崩潰軍營 衝陣者斬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逆賊第二三三章 逃出生天 敵酋認命第二零三章 臥榻之旁打麻將第二八三章 火槍兵的鎧甲第二零七章 高迎祥的討賬第二八六章 強盜上船了第八十章 裡應外合 獅子搏兔第二零八章 王侯將相,其有種乎?第二九一章 小炮當家 責任到人第一零四章 如意算盤 意外驚喜第九十八章 官鹽相鬥 大婦撮合第一一七章 大義名分 偷天換日第一五四章 低調過分 善財難捨第二四四章 先來後到 誓與城亡第二九五章 要死不能死太監第三百七十八章 去禍害禍害對方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二九四章 錢途無憂 伺機而動第二章 困苦家境 嬌妻年少第一五九章 天魔狂舞 代師收徒第二零八章 王侯將相,其有種乎?第三百八十八章 上意好揣測 過程無須問第一八四章 生女不做梅超風第三百六十一章 俺也是看過三國的第一二五章 土磚壘牆 窮兵黷武第三百三十八章 黃泉路上好作伴第三百七十一章 窮人和富人的比喻第六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三百九十七章 脫,還是不脫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的成長和儲備第一五一章 有兄甄三 有女甄環第三一九章 一身甲冑肆橫行第四百零二章 外籍軍團歡迎你第三百九十五章 自大百戶 驕狂使者第六十章 夜半賊人 車陣拒敵第一八零章 張屠夫的疑惑第二六零章 攔路猛虎 發展瓶頸第五十章 軍事顧問 納頭就拜第三六章 人多力量才大第二八三章 火槍兵的鎧甲第一二三章 武備鬆弛 怠軍當斬第四百零四章 英雄非運不能騰達第二八三章 火槍兵的鎧甲第二五六章 武裝押運 釜山芳蹤第六十五章 信神要信財神第二一四章 新城保留區第一八一章 風聲鶴唳 消失無跡第一一四章 兩全其美 海外作爲第一二六章 步軍衝騎 新城首戰第八十一章 摧枯拉朽 斬草除根第二四四章 先來後到 誓與城亡第二九二章 和你做生意非常愉快第二三九章 互制互約 公子令兵第一一三章 軟刀殺人 因禍得福第一一一章 敲打是一門藝術第九章 方略齊 施故計第五十三章 布尺的糾結第二五九章 引狼入室 養虎爲患第四百零三章 公主的陪嫁很豐富第三百九十四章 加文的智慧第三百九十三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三章 私鹽專賣店
第一一零章 孃家臉面 知縣憂心第二十八章 誰糊弄誰 誰嚇唬誰第一五五章 眼見爲實 腐敗有理第二百零一章 進不了城的城主第一九三章 幸福過後是惶恐第一八八章 北上 北上第一三四章 移民新城 死不從賊第二一六章 清徵朝鮮 禦敵家門第五十三章 布尺的糾結第三百四十九章 會伐木的明軍第二四零章 山雨欲來 紅粉誘惑第三百五十八章 阿濟格和紅衣大炮第一八二章 跟我走吧天亮就出發第一零九章 收稅無名 添堵有心第二七三章 飛來橫禍因株連第三百七十三章 雲青山水淹熙川第二五四章 奇貨可居 艦隊設想第二零九章 補完東牆補西牆第三百二十二章 怎一個窮字了得第二三九章 互制互約 公子令兵第五十五章 陰陽術數 病虎諫言第二零八章 王侯將相,其有種乎?第九十九章 雲胡不喜 商道艱辛第一七八章 風雨前夕 刀尖跳舞第一五四章 低調過分 善財難捨第二一四章 新城保留區第一九一章 當餘釧遇上土棍第一二七章 騎射建功 蛇心吞象第二二九章 敵營來人 絕世忽悠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 鏖戰城下第三章 行動指南 雪娘省親第七十九章 蓄而不發 武裝巡遊第五十二章 如臨大敵 不講規矩第一九四章 誤把馮京做馬涼第一一零章 孃家臉面 知縣憂心第二零零章 中朝親善第二六一章 崩潰軍營 衝陣者斬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逆賊第二三三章 逃出生天 敵酋認命第二零三章 臥榻之旁打麻將第二八三章 火槍兵的鎧甲第二零七章 高迎祥的討賬第二八六章 強盜上船了第八十章 裡應外合 獅子搏兔第二零八章 王侯將相,其有種乎?第二九一章 小炮當家 責任到人第一零四章 如意算盤 意外驚喜第九十八章 官鹽相鬥 大婦撮合第一一七章 大義名分 偷天換日第一五四章 低調過分 善財難捨第二四四章 先來後到 誓與城亡第二九五章 要死不能死太監第三百七十八章 去禍害禍害對方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二九四章 錢途無憂 伺機而動第二章 困苦家境 嬌妻年少第一五九章 天魔狂舞 代師收徒第二零八章 王侯將相,其有種乎?第三百八十八章 上意好揣測 過程無須問第一八四章 生女不做梅超風第三百六十一章 俺也是看過三國的第一二五章 土磚壘牆 窮兵黷武第三百三十八章 黃泉路上好作伴第三百七十一章 窮人和富人的比喻第六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三百九十七章 脫,還是不脫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的成長和儲備第一五一章 有兄甄三 有女甄環第三一九章 一身甲冑肆橫行第四百零二章 外籍軍團歡迎你第三百九十五章 自大百戶 驕狂使者第六十章 夜半賊人 車陣拒敵第一八零章 張屠夫的疑惑第二六零章 攔路猛虎 發展瓶頸第五十章 軍事顧問 納頭就拜第三六章 人多力量才大第二八三章 火槍兵的鎧甲第一二三章 武備鬆弛 怠軍當斬第四百零四章 英雄非運不能騰達第二八三章 火槍兵的鎧甲第二五六章 武裝押運 釜山芳蹤第六十五章 信神要信財神第二一四章 新城保留區第一八一章 風聲鶴唳 消失無跡第一一四章 兩全其美 海外作爲第一二六章 步軍衝騎 新城首戰第八十一章 摧枯拉朽 斬草除根第二四四章 先來後到 誓與城亡第二九二章 和你做生意非常愉快第二三九章 互制互約 公子令兵第一一三章 軟刀殺人 因禍得福第一一一章 敲打是一門藝術第九章 方略齊 施故計第五十三章 布尺的糾結第二五九章 引狼入室 養虎爲患第四百零三章 公主的陪嫁很豐富第三百九十四章 加文的智慧第三百九十三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三章 私鹽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