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 南書房裡加更

395。南書房裡(加更、求票)

紫禁城南書房裡,一衆滿漢大臣正肅手而立着,由於屋裡屋外的溫差太大,不少穿着賈棉內襖的大臣們的頭上都已經沁出了汗珠,但是面前的康熙不怒自威的坐在那緊盯着,誰也不敢分出心神來悄悄擦拭一把。

“怎麼都不說話,這大清難道就是朕一人的?”康熙淡淡的說着,聲音不高但足以讓所有人的臣子們把頭垂得更低一點。“江南丟了,湖廣丟了,川中現在也快完了,大清已經成了破船,你們是不是都想急着往外跳啊!”一聽此言,保和殿大學士王熙以下滿漢羣臣紛紛跪倒,口誦不敢,康熙不悅的擺擺手。“跪,跪,跪,一天到晚只知道跪,跪能解決事嗎?”

康熙這話是有因頭的。兩天前,戶部漢尚書陳廷敬上了一道摺子,把明年的收支狀況一列,然後得出一個明年預計虧空一千萬兩的結論,請示康熙如何彌補,否則大清將有傾覆的危險。面對這個天大的窟窿,康熙束手無策,只好讓羣臣商議如此解決。結果兩天下來,朝野上下什麼解決方案都沒有提出來,康熙只好召集重臣在南書房商議,然而迎接他的又是沉默,這就逼得他大發無明之火了。

“朕記得一個典故。”康熙沒有讓一干臣子們爬起來,反而坐在那裡說起來故事。“前明崇禎末年,闖逆已經即將席捲天下,前線的明軍一個個跟崇禎要銀子,沒銀子就不能打仗不能平叛。崇禎已經把內庫裡最後一點家當都拿出去了,就連宮裡的銅器都花錢撥給前線,但是還是捉襟見肘。”說到這,不少人已經明白康熙要說什麼了,一個個臉色蒼白。“於是崇禎不得已召集大臣們,讓他們樂輸,結果上至勳貴、宗親、首輔、尚書下至主事、給事中,平日裡說起忠君愛國來一個比一個高調,但一聽到崇禎要他們借銀子,一個個哭窮。最後崇禎沒借到一分銀子,前線也拿不到銀子,所以闖逆就進了北京城,崇禎不得不自己在煤山上吊死了。可沒曾想,闖逆輕輕鬆鬆在口口聲聲沒有銀子借的王公大臣家裡搜出幾千萬兩來。”故事說到這,康熙一下子拔高了聲音。“難道你們也想效仿當初,看着大清亡國嘛!”

“臣(奴才)不敢!”下面的大臣們一個個搗頭如泥,笑話,崇禎不敢殺大臣,康熙可是拿掉了赫赫有名的鰲拜才上臺的。

“你們有什麼不敢的。”康熙冷笑道。“朕還沒有跟你們討銀子,只是討個主意都推三阻四的,你們眼裡還有大清朝,還有朕嘛!怕是一個個急不可待的想往南面逃吧。”康熙站起來,走到羣臣中間,彎腰從某人的腦袋上摘下頂子。“當年大清入關,歸附的最快的就是你們這些飽讀詩書的漢臣,想來如今識起時務來也不敢人後吧,是不是急着想改換門庭呢!”

被扒了頂子的禮部漢尚書杜臻是浙江嘉興秀水人,此時聽到康熙所言,頓時擡頭回應道:“皇上此言差矣,臣等雖是漢臣,卻與海逆有不共戴天之仇,斷無背棄皇上和朝廷之意,拳拳一片忠心,還請皇上明鑑呢。”

康熙把暖帽丟回杜臻頭上猶自皮笑肉不笑道:“嶽昇龍還是漢軍旗,不也說降就降了。”

不過話雖說得惡毒,但康熙陰鶩的神色卻有些放緩了:“你們說你們不想背叛大清,那好,拿出本事來讓朕看看,你憑什麼得這個春官,你們憑什麼得大清朝的富貴!”

康熙早就明白滿人是沒有腦子的,所以拼命的擠兌這些漢臣,希望能從中得到解決之道,果然東閣大學士熊賜履首先進言道:“臣以爲或可以從鹽政着手。”

鹽,不錯,就是鹽,清廷雖然丟了兩淮鹽場,長蘆等地又在鄭軍水師炮火之下,海鹽幾乎斷絕了,但是清廷手中還有山陝的鹽池和四川的井鹽。雖說之前川鹽的產地和市場幾乎全丟了,可只要陝北鹽池和山西解州還能出鹽,清廷就可以大獲其利。

“皇上,熊大人的主意雖好,但如今鹽價已經高企。”吏部滿尚書席勒納卻表示了反對意見。“每斤加上十文二十文,老百姓顯然買不起,可只加一兩文的話,又於事無補。”席勒納說着自己的意見。“與其加鹽價,不如將河南之地發賣。”席勒納知道河南部分官員趁着鄭軍掠走大量人口之際,貪墨了相當數量的好田,既然當官的能貪,清廷爲什麼不能將剩下的土地打包賣了。“如此少說也有百萬兩的收益。”

席勒納的主意不錯,但問題是誰願意買,佃戶、百姓是沒有錢購地的,有錢的人則生怕鄭軍再度北犯從而雞飛蛋打,因此席勒納的主意其實和熊賜履的一樣,屬於驢糞蛋表面光的那種,好看不實用。

“奴才以爲如今之計只能立刻推行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之策。”左都御史于成龍忽然開口道,同時他從袖子裡掏出一封奏章呈了上去。“官紳受到國家優待,卻不納糧餉不服勞役差遣,一如蠹蟲,如今國家歲入大減,國庫空虛,若再聽任其逃稅逃差,怕是不用海逆來犯,朝廷就被他們生生拖垮了。”

“皇上,萬萬不能啊,士紳乃國家體面如何能予以摧殘。”武英殿大學士李天馥嚎叫着以頭搶地,希圖以此打動康熙否定於成龍的提議。“臣,臣要彈劾左都御史于成龍動搖國家根基,他,他是想士紳都推到海逆那邊去。”

清廷的國家根基是什麼,當然不是士紳,而是滿人、是八旗。由於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不涉及旗民的鐵桿莊稼,又不涉及滿洲宗貴在河北圈佔的莊園,因此不但在場的滿洲大臣們低頭不語,就連翻看于成龍奏章的康熙也不置一詞。

但李天馥的話引起了絕大多數漢大臣的呼應,千里當官只爲財,就連持身甚正的幾名官員也搖頭不語,認爲這是對從宋代就開始的士紳免稅的慣例的背叛,將大大打擊士紳階級對清廷的擁護,一旦施行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對此,漢軍鑲黃旗出身的于成龍冷冷的迴應道:“幾位大人此刻的表現可跟皇上剛剛說得前明大臣有何不同,一個個善財難捨,莫真的想看着大清出岔子嗎?”

誅心的反問頓時將場面凍結了。所有人這時纔回過神來,是啊,剛剛康熙的敲打難道是在爲于成龍的奏章做鋪墊嗎?如此看來,只怕是康熙再跟于成龍唱雙簧啊。

想到這,一部分漢大臣開始退縮了,當然,他們面上不反對了,但私底下肯定還有小動作,只有帶病出席的文華殿大學士張玉書一邊咳嗽一邊進奏道:“皇上明鑑,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之策尚無前例,實行起來必然橫生阻撓,一旦動靜大了,海逆未必不會從中牟利。當然,朝廷用度匱乏,也不能不予考量,臣提一策,或許可以略減君父之憂。”

張玉書慢慢從袖子裡摸出一份奏章遞了上去:“臣請立刻實施火耗歸公、攤丁入畝。”

這話又引起了書房內的一陣波動。火耗是什麼,火耗就是地方官吏變着法子剝削百姓的一種手段,是他們的生財之道,若是歸公了,那等於就是斷了他們的財路。至於攤丁入畝,聽說南面鄭藩境內已經搞了幾年了,效果怎麼樣不知道,但鄭軍能在湖廣一線發動進攻,至少說明這件事不至於出亂子。

保守的漢臣們有心一樣反對,但比起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來,火耗歸公對他們的衝擊要小上許多,因此保和殿大學士張英立刻進言附和道:“臣以爲張大人所言火耗歸公之策可行,但攤丁入畝恐怕還要施行,方不至於出了紕漏。”

張英倒並不是想以拖待變,事實上,他認爲攤丁入畝的政策對下層百姓而言並非什麼好事,更爲關鍵的是,攤丁入畝並不能解決清廷的財政危機而且還節外生枝,因此才主張把短平快的火耗歸公先推行起來再說。

張英這麼一開頭,心領神會的漢大臣立刻跟着附和,一時間火耗歸公便似乎成了讓清廷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只是挑起整個事件的戶部漢尚書陳廷敬不給衆人面子,他低頭心算了一下,然後報告道:“皇上,就算現在就開始施行火耗歸公,以平均火耗二成而言,也只能增加五百萬兩的收入,缺口還有一半。”

“那就鹽價加三文。”熊賜履重複着自己之前的主意,他自然知道,北京下令加三文,落到百姓頭上,十文、二十文都不止,但這位理學大師可是忠君愛國的典範,又怎麼會對斗升小民多加顧拂呢。“這也能多幾十萬兩吧。”

即便如此也不夠啊,這時候,和李天馥同任武英殿大學士的阿蘭泰小聲跟邊上人說了句什麼被康熙看見了,於是點名道:“阿蘭泰,有話說大聲一點,朕聽不清楚。”

“奴才,奴才。”阿蘭泰沒想到被康熙抓個正着,頓時有些驚恐,但他很快調整了心態,躬身道。“奴才剛剛得一淺見,以爲或可以安排漢軍出旗

??”

阿蘭泰想以漢軍出旗的辦法減少鐵桿莊稼的費用,但于成龍卻急了,他急忙進言道:“皇上不可啊

??”

200 呂靖228 武平伯死了413 升龍條約463 東征日本6228 武平伯死了270 廣南上649 夏俄戰爭5552 再戰日本169 開搶上292 常州492 年賜和鄭歆柔665 水師之變150 分歧295 糧食終於回來了279 戰潮州3235 上陸552 再戰日本1673 攜手105 淡水安撫司336 新的戰場289 決斷存稿沒了到香港看能不能有機會110 再談184 官帽車銃18 楊龍和黃芳度畢475 東征日本18392 和議1261 鬆前藩452 瓜分93 顯爵和勸輸35 昭娘病逝成180 納閩483 常天遠334 框架482 甲府515 旅順鎮守府下427 南巡670 再來25 船場188 萬泉河之戰4513 金蘭行省299 柳州337 柯鼎開和唐凱山643 穩固85 薨逝和繼位675 難爲的總理大臣213 林文瀾125 戰東寧2214 諸葛楓葉35 昭娘病逝成666 探路非洲199 釋明誠297 爭論515 旅順鎮守府下546 阿塞會議下35 昭娘病逝成197 交易227 劉國軒要死了199 釋明誠366 湖廣謠言30 下水和點評674 蘇祿的轉變640 學院和扶桑255 蘇浙之戰9614 拉開未來之戰的序幕510 鳳凰山離宮50 楊捷朱寅2 殿議176 老四225 三省攻臺續363 湖廣反正新的一月求新的686 夏俄邊境談判3497 私掠船445 川中226 辛苦百姓幾年482 甲府145 李峻謝謝書友絕聲悼武提供資料359 湖廣洞察385 湖廣報應請月票紅票26 選擇267 匕首551 夏準協定421 鄭阮內戰2360 湖廣戰漢水471 東征日本14264 薩摩和琉球680 華夏的太平洋700 交底78 決心和謠言52 制銃和炮架573 滅清之戰12172 指望364 湖廣惑與解26 選擇256 蘇浙之戰1079 擲雷兵349 格致院647 夏俄戰爭3479 反響236 庫乙疾693 緬甸
200 呂靖228 武平伯死了413 升龍條約463 東征日本6228 武平伯死了270 廣南上649 夏俄戰爭5552 再戰日本169 開搶上292 常州492 年賜和鄭歆柔665 水師之變150 分歧295 糧食終於回來了279 戰潮州3235 上陸552 再戰日本1673 攜手105 淡水安撫司336 新的戰場289 決斷存稿沒了到香港看能不能有機會110 再談184 官帽車銃18 楊龍和黃芳度畢475 東征日本18392 和議1261 鬆前藩452 瓜分93 顯爵和勸輸35 昭娘病逝成180 納閩483 常天遠334 框架482 甲府515 旅順鎮守府下427 南巡670 再來25 船場188 萬泉河之戰4513 金蘭行省299 柳州337 柯鼎開和唐凱山643 穩固85 薨逝和繼位675 難爲的總理大臣213 林文瀾125 戰東寧2214 諸葛楓葉35 昭娘病逝成666 探路非洲199 釋明誠297 爭論515 旅順鎮守府下546 阿塞會議下35 昭娘病逝成197 交易227 劉國軒要死了199 釋明誠366 湖廣謠言30 下水和點評674 蘇祿的轉變640 學院和扶桑255 蘇浙之戰9614 拉開未來之戰的序幕510 鳳凰山離宮50 楊捷朱寅2 殿議176 老四225 三省攻臺續363 湖廣反正新的一月求新的686 夏俄邊境談判3497 私掠船445 川中226 辛苦百姓幾年482 甲府145 李峻謝謝書友絕聲悼武提供資料359 湖廣洞察385 湖廣報應請月票紅票26 選擇267 匕首551 夏準協定421 鄭阮內戰2360 湖廣戰漢水471 東征日本14264 薩摩和琉球680 華夏的太平洋700 交底78 決心和謠言52 制銃和炮架573 滅清之戰12172 指望364 湖廣惑與解26 選擇256 蘇浙之戰1079 擲雷兵349 格致院647 夏俄戰爭3479 反響236 庫乙疾693 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