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狗咬狗一嘴毛

龍清泉點點頭,盧韻之說道:“這符合你的性格和心性,所以我纔要讓你看到我哪裡做的欠缺了直言相諫,放心我即使當時衝昏了頭腦沒聽進去,日後也會細細考慮你說的話的,不過有個前提我要說一下,不要期盼我會認錯,因爲想成爲我所謂的大俠,就必須先成爲霸主,要成爲霸主,就要知錯改錯不認錯。”

就這樣,京城平靜了一個月的時間,期間盧韻之來信聲稱風穀人離世,留有遺言說未曾再見盧韻之一面遺憾萬分,更莫名其妙的讓人轉述一句送給盧韻之稱:別忘了曾經他們說過的,

寫信之人看筆跡應當是陸九剛,想來他們對風穀人留下的話不明不白,但是盧韻之卻一清二楚,無非就是當日在風波莊上風穀人與自己的密談,當然信中還說,有一份信日後將由白勇親自送給盧韻之,而白勇也遵循風穀人的遺訓“物歸原主”,辦理好大喪之事後就攜同譚清等人一起回到盧韻之身邊,

對這個問題上風波莊上下沒有一絲怨言,畢竟是老莊主的遺訓,可他們不知道這是盧韻之和風穀人約定好的,白勇的去留依照他本人的意願,所以風穀人臨終前詢問過白勇,回到盧韻之身邊效力應該是白勇自己的決定,對此盧韻之很是欣慰,也總算一番努力沒給他人做了嫁衣,

盧韻之放下信唏噓不已,他知道自己與風穀人術數上的差距,風穀人纔是真正的打遍天下無敵手,可謂是中正一脈的第一高手,相比之下,邢文老祖反而還不如此刻的盧韻之強悍,風穀人這樣的高手已然離世,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

不過想到自己的得力助手加妹夫的白勇,以及妹妹譚清還有大舅哥豹子,岳父陸九剛就要回來了,盧韻之還是開心的成分更大一些,

按下這個且不表,盧韻之拿起桌子上的幾封密十三成員送來的密函,打開看了看嘴角露出了不易察覺的微笑,該來的遲早會來,只是沒想到如此之快,那幫投機取巧弄權小人,此刻終於該自相殘殺了,正所謂狗咬狗一嘴毛,想來就是這個道理吧,

徐有貞家中擺了一場家宴,宴請了不少自己的門生黨羽,酒席剛至正酣處,卻見徐有貞揮手讓下人趕走了歌舞藝妓,然後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愁眉苦臉的重重嘆了一口氣,

能被請到家宴中的人,多是徐有貞的貼心人,起碼不會是牆頭草或者石亨曹吉祥的人,看到自己的領袖嘆氣了,紛紛停下了觥籌交錯的喧鬧,忙問徐大人爲何嘆氣之類的,

徐有貞心中暗喜,他就是在等別人發問,這樣他預備了許久的演講就可以開始了,只見徐有貞眉頭緊皺,苦大仇深的說道:“自奪門之變之後,我本以爲可以得個太平盛世造福百姓,可哪裡想到與我共同奪門的人竟然不過是一介莽夫,光知道提拔自己人貪贓枉法而已,對此我很失望,簡直是痛心疾首啊。”

說起來徐有貞在這點上做的還的確不錯,並沒有像石亨曹吉祥等人一般大肆提拔自己的親戚朋友,也沒有貪圖錢財胡亂舉薦,不過他也不是像他自己說的那麼偉大,他之所以瞧不起石亨和曹吉祥那是因爲在他看來,兩人一個不過是個武夫,另一個則是宦官,哪裡比得上他這樣的文官外臣,

與這樣人的人同流合污,做些收人錢財買官賣官的低級勾當,實在是太掉他徐大人的架子了,所以慢慢的也就跟兩人疏遠了,那兩人好似沒有察覺一般,只是每每前來拜訪徐有貞都是冷眼相向,不過石亨和曹吉祥卻依然三番四次的來到徐府,這讓徐有貞更加膨脹,看來他們還是怕本官的,他總這樣安慰自己,

至於徐有貞的作爲其實比曹吉祥和石亨也好不到哪裡去,他雖然沒有提拔自己家人,那也不過是爲了不落人口實罷了,藉此衆人都在培植黨羽之際,徐有貞也安插了不少官員,比如權力極大的內閣如今就是徐有貞的一言堂,有人愛財有人好色,而徐有貞則是貪權,他喜歡權利熏天的感覺,

而現如今且不說盧韻之等中正一脈衆人無法撼動,就是石亨曹吉祥也分了他的權,讓徐有貞尤爲不爽,在他看來石曹二人這樣的貪婪小人,得到高官厚祿金銀珠寶後就應該知足了,怎麼能夠做這等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事情呢,

若是徐有貞有能力,也就算是一代名稱了,可偏偏他只會勾心鬥角整人結黨,做的也是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不過是比石曹二人更高明一些隱晦一些罷了,所以徐有貞在盧韻之看來,也不過是個跳樑小醜必須清除的人,

朱祁鎮雖然對奪門之變的衆大臣心存感激,但實際上他也明白,沒有盧韻之這幫人什麼也幹不成,獎勵這幫奪門功臣一來是爲了嘉獎有功之臣,二來更是做給天下官員看的,意欲爲只要順應我朱祁鎮的就能得到提拔,朱祁鎮也是個知恩圖報的人,所以說不管是石亨也好,曹吉祥也罷,乃至徐有貞不過只是個樣板罷了,

朱祁鎮纔不傻呢,只要盧韻之在一天,這些人就翻不了天,所以即使石亨越來越蠻橫,曹吉祥越來越貪贓枉法,甚至徐有貞獨攬大權武斷專權朱祁鎮都沒有放在心上,一切都有盧老弟是朱祁鎮心中最常想的話,

朱祁鎮是這麼想了,但徐有貞卻不這麼認爲,在他看來,盧韻之已經完成了對於謙的報復,現在早已休養生息不問世事了,除了天天教育一下太子朱見深以外,基本已經不出現在公衆場合了,當然,即使如此他也不敢怠慢了被衆大臣稱作九千歲的盧韻之,

第九十九章 徐珵易名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軍默契第五章 一條腿的生活不好過第十七章 大俠的鮮血之道第三十三章 魔性復發第六十九章 御雷第五十八章 天公開眼第二十五章 文天祥第四十章 清君側第一百章 機會方來第六十七章 僱傭兵莊園第六十章 戰禍第二十九章 逆天而行第五十八章 夜戰連連第二十一章 不離不棄不倫戀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孟和第四十章 艱難一日第八十七章 虛耗亦出第六十四章 神秘雜役第九十五章 廢爲沂王第八十二章 列陣拼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快的刀第五十四章 情比金堅第七章 肺腑之言第六十七章 兩敗俱傷第二十九章 與夢魘的對話第四十五章 萬兩黃金第九十章 九嬰(今日爆發三更之一)第三十六章 反擊騎兵第九十九章 你還做你的王第六十七章 兩敗俱傷第七十三章 計謀多多第七十三章 說話算數第十三章 鬼氣刀出第十章 撿了個弟弟第五十章 老臣心計第四十二章 禪讓制第七十一章 不識擡舉第六十八章 藩人猛士第二十一章 密謀整倒徐有貞第九章 入門第一日第十四章 梅園三結義第三十九章 爭風吃醋打板子第八十四章 大戰在即第七章 肺腑之言第四十九章 韻之三問第二十六章 盧韻之敗第七十九章 再遇郗雨第四十九章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第九十章 最壞打算第七十六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四十六章 膨脹的石彪第九十章 秘術外傳第六十六章 生靈脈主第四十四章 慕容的反抗第一章 引兵前來第二十章 心如止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十年第十八章 故事開始第九十四章 廉頗老矣第九十五章 高麗棒子第三十六章 老子賭一把第七十七章 地獄惡鬼第九十八章 正月十六夜第九十七章 頓悟第五十六章 他和她第八十六章 尷尬萬分第八十八章 天下第一兵者第三十二章 師父迷惑的未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無巧不成書第八十二章 得力助手第四十八章 最後的密十三(完結)第十八章 彌天大禍瘦猴闖第三章 鄉團募兵第二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二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九十一章 地醜德齊莫能相尚第三十三章 魔性復發第六十九章 神兵利器第四十八章 誤會起端第四十五章 疑團重重第七十四章 張糾察使第八十三章 陣破了第三十九章 擒賊先擒王第八十四章 精神支柱第二十七章 風穀人傳第五十六章 噩夢般的程方棟第九十七章 頓悟第九十六章 十萬大軍三日敗第一百四十四章 心寒的真相第五章 皇帝與天地人第七十章 真漢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豹子的任務第三十九章 第三岳丈第四十六章 劉邦的抉擇第二十二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七十九章 好生相似第七十二章 引發多疑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命的本事第四十九章 韻之三問
第九十九章 徐珵易名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軍默契第五章 一條腿的生活不好過第十七章 大俠的鮮血之道第三十三章 魔性復發第六十九章 御雷第五十八章 天公開眼第二十五章 文天祥第四十章 清君側第一百章 機會方來第六十七章 僱傭兵莊園第六十章 戰禍第二十九章 逆天而行第五十八章 夜戰連連第二十一章 不離不棄不倫戀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孟和第四十章 艱難一日第八十七章 虛耗亦出第六十四章 神秘雜役第九十五章 廢爲沂王第八十二章 列陣拼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快的刀第五十四章 情比金堅第七章 肺腑之言第六十七章 兩敗俱傷第二十九章 與夢魘的對話第四十五章 萬兩黃金第九十章 九嬰(今日爆發三更之一)第三十六章 反擊騎兵第九十九章 你還做你的王第六十七章 兩敗俱傷第七十三章 計謀多多第七十三章 說話算數第十三章 鬼氣刀出第十章 撿了個弟弟第五十章 老臣心計第四十二章 禪讓制第七十一章 不識擡舉第六十八章 藩人猛士第二十一章 密謀整倒徐有貞第九章 入門第一日第十四章 梅園三結義第三十九章 爭風吃醋打板子第八十四章 大戰在即第七章 肺腑之言第四十九章 韻之三問第二十六章 盧韻之敗第七十九章 再遇郗雨第四十九章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第九十章 最壞打算第七十六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四十六章 膨脹的石彪第九十章 秘術外傳第六十六章 生靈脈主第四十四章 慕容的反抗第一章 引兵前來第二十章 心如止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十年第十八章 故事開始第九十四章 廉頗老矣第九十五章 高麗棒子第三十六章 老子賭一把第七十七章 地獄惡鬼第九十八章 正月十六夜第九十七章 頓悟第五十六章 他和她第八十六章 尷尬萬分第八十八章 天下第一兵者第三十二章 師父迷惑的未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無巧不成書第八十二章 得力助手第四十八章 最後的密十三(完結)第十八章 彌天大禍瘦猴闖第三章 鄉團募兵第二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二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九十一章 地醜德齊莫能相尚第三十三章 魔性復發第六十九章 神兵利器第四十八章 誤會起端第四十五章 疑團重重第七十四章 張糾察使第八十三章 陣破了第三十九章 擒賊先擒王第八十四章 精神支柱第二十七章 風穀人傳第五十六章 噩夢般的程方棟第九十七章 頓悟第九十六章 十萬大軍三日敗第一百四十四章 心寒的真相第五章 皇帝與天地人第七十章 真漢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豹子的任務第三十九章 第三岳丈第四十六章 劉邦的抉擇第二十二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七十九章 好生相似第七十二章 引發多疑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命的本事第四十九章 韻之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