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林青山又搬回趙幽蘭的房子

裴夫子沒有回話,而是小心翼翼的拆開另一個信封,然後把信打開慢慢觀看,小蕙也湊了過去,祝英臺則是在不遠處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封信,林青山沒有理會她們,自己拉了一把椅子過來坐下,林青山剛剛坐下不久,他就感覺左邊多出了一個人影,他擡頭望去,正好看見趙幽蘭正可憐楚楚的盯着自己,他十分隨意的收回了目光,謝安的這封信有點長,他們看了大約三分鐘纔看完,看到最後的時候小蕙驚呼道:“這是謝丞相的親筆信!”,

此言一出林青山倒是覺得有點意思了,謝安寫給他的信倒是有不少,但是親筆信很少,加上這一封才三封而已,而且值錢的兩封信加在一起都不到一百個字,而這封信上搞不好有一千個字,看起來謝安對這事很上心啊,他雖然沒有看信上的具體內容,但是聽趙世安給他說的那部分,他就能聽出謝安的無奈,這跟淝水之戰不同,淝水之戰必須要出全力,這一點晉朝國內也有共識,所以費不了多少口舌,但是南蠻入侵只是來掠奪資源和人口的,他們發動戰爭根本就沒想過要把晉朝打垮,只是想要撈點好處,然後走人,南方的邊境自從三國歸晉之後就沒有太平過,原本那裡還有一些前朝的餘黨想要復國,但久而久之,他們都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隨着老一輩的逝去,那些前朝的遺民慢慢的也就被胡化了,所以就以往的經驗來看,他們會大肆劫掠一番,然後再退回老巢,對靠近邊境的老百姓而言會是一場浩劫,但不會威脅到晉朝貴族的根本利益,這是其一,其二就是南蠻既然被稱爲蠻族,閉着眼睛想也知道那裡民風彪悍且不擅長種植,即便把那裡打下來了也沒有經營的基礎,所以對他們發動戰爭着實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也因爲這樣,晉朝的那些士族當然不會過多的關注這場戰爭,想讓他們出兵難度很大,除非許諾給他們一些利益,在上次的衛國戰爭中,這些事他都是從方馗那裡瞭解到的,方馗對當今的統治階級非常的不滿,沒有絲毫的進取之心,刀子不橫到他們的脖子上,他們不會有絲毫的緊迫感,這一點參考謝安的這次調兵就能看出來,這次謝安一共調遣了七路兵馬去支援前線,其中三路是南方三個將軍府的親兵,每一路人數都差不多有一千人,但是戰鬥力也就那樣了,還有一路是從長江邊防調往南方的主力,人數大約是一萬人,這一萬人的戰鬥力估計還不錯,剩下的三路人馬竟然都是在上次衛國戰爭中脫穎而出的新秀,自己這邊畢竟離南方近,讓自己出兵這也說得過去,但是張翰和趙去病他們部隊的戰鬥力什麼樣林青山心裡是有數的,兩路人馬的主要戰鬥力是林青山時期給他們留下的不到一千多精兵,武器裝備也不用多說,謝安曾經在一次的來信中提到過,儘可能的給他們分配了一些戰馬和弓弩,當時林青山還詫異了好一陣子,不明白謝安說這話的意思,後來林青山纔想通了這件事,因爲晉朝軍隊的結構是以中央軍爲主,各路士族的府兵爲輔,中央軍的指揮權名義上在皇帝手裡,換句話說只有皇帝下旨才能調動這隻部隊,謝安即便身居丞相高位,面對這隻部隊也只能徒喚奈何,士族的府兵就更別想了,沒有足夠的利益,他們絕對不會出兵,畢竟在這亂世之中,手裡的軍隊就是最硬的底牌,但張翰和趙去病不同,他們帶兵打仗的本事倒是其次,最關鍵的是他們沒有門閥的背景,就張翰自述,他家裡只有一個弟弟和一個老母外加幾畝薄田,原本每個月的軍餉可以讓一家人的生活過的還算可以,起碼餓不着,穿得暖,生了病有錢買藥吃,家裡新添的後輩也念得起書,聽起來還不錯,趙去病要好不少,他們家世代從軍,家族也算是枝繁葉茂,主系加旁系約有三十多人,家族的田地約有上百畝,佃戶十餘戶,但這着實算不上什麼背景,以謝安的身份,他只要給兵部的人打一個招呼就能把他們調走,說來也是可憐,諾大的一個晉國只有兩支總共不到五千人的機動部隊,謝安讓林青山出兵用的都是一個請字,可見晉國政權的腐朽,

換一個角度來看,林青山還幫了謝安一個大忙,張翰和趙去病都算是林青山培養起來的大將,然後直接就送給晉朝了,在這個過程中受益最大的當然就是謝安,他身爲丞相不管做什麼事,手頭上有兩支能用且戰鬥力不錯的軍隊效果都要好得多,從謝安的調兵方案上就可以看出謝安是有多麼無奈了,他算是謝家的家主,但是很明顯謝家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林青山這次出兵一千七百多人,其中有五百人算是精英中的精英,敵軍雖然聽起來聲勢浩大,但是林青山相信有自己的這隻部隊在,就算不能打贏,也不會輸得太快,實在不行自己就親自上,他出兵的目的當然不是保境安民,而是想趁這次機會再撈一筆,這次的戰場位置在現代的廣西一帶,那邊他雖然沒有去過,但是可以想到地形應該是以山地和熱帶森林爲主,資源上沒多少油水,但是那個地方靠近海洋,他打算在那裡弄一個海軍基地,要是有條件還可以佔領海南島,現在自己的老窩離海岸大約有兩百公里,不算太遠,但是江浙,福建一帶現在是晉朝的核心區域,氣候很適合農作物的生長,雖然地形以丘陵爲主,但是也有百萬畝良田,晉朝現在也還算幅員遼闊,但是每年朝廷有三分之一的稅收都來自這個地方,而且這個地方離各條邊境線都很遠,是很穩定的大後方,每一個士族門閥都對這個地方垂涎三尺,但是很無奈,這個地方原有的土著只要不出太大的失誤都能很好的生存下去,正常的兼併流程門路不大,那麼強行兼併結果又如何呢?有幾個已經躺在棺材裡的士族給出了標準答案,不要說這種做法會受到其他士族的圍攻,就是歷來以昏庸著稱的歷代晉朝皇帝都對此十分不滿,確實,昏庸歸昏庸,只要不是腦殘級別的人都十分清楚快區域對於朝廷的重大意義,朝廷不會允許這個地方出現太大的士族門閥勢力,再說一個不正常的原因,大約在三十年前,有一個錢姓的門閥也算是一方豪強,比不得現在如日中天的桓家,謝家和王家,但是比祝家莊又要大上不少,就是這樣的一個家族,趁着一次颱風刮過,他在這片區域兼併了一千多畝的土地,這個着實不算多,後來當朝皇帝選妃,這個家族也按照制度從屬地上挑了一個美女給皇帝送去,然後這個美女就有幸皇帝看上了,耳邊風輕輕一吹皇帝就知道了這種姿色的美女在當地可以說是罕見,但絕對談不上千裡挑一和萬里挑一,然後皇帝就不樂意了,下令把當地所有的美女全部徵調進宮,這一看心裡又是一陣火大,那些美女竟然不比皇宮裡的宮女差,那些侍妾更是比自己的妃子還要美豔,自己身爲皇帝,後宮佳麗竟然不是全天下最好的,這還得了,於是就找了個由頭把這些美女全部都留了下來,但是事情到這裡還沒完,皇帝開了一個頭,下面的臣子哪一個不是一顆七竅玲瓏心,辦事他們確實不行,但是溜鬚拍馬和揣摩上意的本事絕對是全天下最頂尖的,再加上那個錢姓門閥目中無人,敢把手伸向江浙一帶,他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然後就三五成羣的給那個錢姓門閥羅織了一些罪名,可以這麼說,現在的門閥每一個底子都不乾淨,這一點大家心裡都有數,只是平時不想去相互揭對方的傷疤,這也算是同流合污吧,但是真的有人起心好給這些門閥安一些罪名,不用花多少工夫就能翻出一大堆抄家滅門的大罪,最後的事情就好理解了,朝堂上大多數的官員都在說着那個門閥的種種不是,雖然錢姓門閥在朝堂上也有人,但是雙拳難敵四手,一個人怎麼可能說得過幾十個人?皇帝聽下面的人這麼一說,自己也早就對這個門閥懷恨在心,於是順水推舟,就這麼輕輕一推,滅九族,錢家的資產迅速被各個利益集團瓜分,不到兩年的時間,錢家,這個曾經雄霸一方的豪強就煙消雲散了,這件事也讓大家明白了一個道理,江浙蘇杭一帶不但物產豐富,還盛產美女,而自古便有紅顏禍水這一說,你從這裡兼併土地的時候,不光拿走了豐富的物產,還沾上了許多的禍水,更有意思的是,謝安好像就在這件事情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件事便是他平步青雲的起點,解釋了這麼多核心思想就一個,這個地方的土地帶刺,很不好控制,而林青山建設海軍基地需要的土地又是以萬畝爲單位的,所以在這一帶推行計劃會舉步維艱,林青山雖然現在翅膀夠硬了,但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林青山不得選擇性的放棄這個地方,過一段時間等前線的局勢穩定了之後林青山再做其他的部署,現在先讓他們去探探路,順便培養一下他們的帶兵能力。

他思考這些事情的時候裴夫子他們又把這封信看了一遍,祝英臺也把頭儘可能的伸了過去,看罷之後裴夫子把信重新裝回到信封,然後對林青山說道:“林遠山,你對這次的戰爭有什麼看法?”,

林青山笑着回答道:“這次戰爭在前一段時間會很難打,但是半年之後就好說了,敵軍很有可能會主動退兵”,

裴夫子聞言凝重的點了點頭,然後他擡頭看了趙幽蘭一眼,硬着頭皮對林青山說道:“林遠山,你和趙老師還是好好談談吧,對趙老師的態度不要一時之間變化太大,這種事是個人都很難接受,所以你再跟趙老師一起住一段時間,等過一段時間,你是去是留全憑趙老師做主,你以爲如何”,

林青山板着臉呵呵的笑了兩聲,小蕙見狀又一陣火大:“林遠山,好像讓你住在幽妹妹這裡還委屈你了,你不想待着這裡就滾吶!”,

林青山很不屑的看了小蕙一眼,然後迅速起身離去了,趙幽蘭一直追着他到門邊,裴夫子厲聲說道:“小蕙,你不要在這裡添亂了,你扶趙老師去休息,

祝英臺,你去把林遠山找回來!”,祝英臺聞言答應了一聲,然後氣沖沖的走了,小蕙也到門邊扶着正在發愁的趙幽蘭往臥室走去,裴夫子在快要出房門的時候對小蕙和趙幽蘭說道:“等林遠山來了之後你就到你爹那裡去”。

大約十分鐘之後,裴夫子來到山長的住所外面,山長正在客廳裡看書,師母正在打掃庭院,裴夫子走到門前對山長拱手說道:“山長,我有幾件急事要跟你說一下”,

山長擡頭一看,皺着眉頭說道:“酌然?你進來吧”,

裴夫子在山長旁邊的椅子上坐下之後便對山長說道:“山長,昨天趙老師和林遠山的事情你想過了嗎?”,

山長皺着眉頭說道:“我想了一晚,沒有想通,因爲線索太少了,你這個時間來找我難道是有了什麼線索?”,

裴夫子點頭說道:“沒錯,今天早上我在晨練的時候接到山門來報,說軍中之人來到書院,我去詢問一番之後,那人說是來自林家莊,有緊急軍情要稟報林遠山”,

山長:“緊急軍情?稟報給林遠山?”,

裴夫子:“沒錯,之後我便帶着他去了祝英臺和林遠山現在的宿舍,但沒有找到他們,然後我就帶着他又去了趙老師的住所,果然,我在很遠的地方就看到林遠山在跟她們糾纏,那名軍士看見這般情形好像臉上似乎帶着怒氣”,

山長:“你什麼意思?”,

裴夫子:“我感覺這名軍士似乎對小蕙和趙老師十分不滿,但是他走到林遠山面前之後卻沒有多說什麼”,

山長:“這能說明什麼?”,

裴夫子:“我感覺林遠山的身份很不一般,無論是趙老師還是那名軍士似乎都很怕林遠山”,

山長:“這很正常啊,畢竟一方是主,一方是僕,即便趙老師身份特殊,但林遠山也算是她的半個主人啊”,

裴夫子:“事情沒那麼簡單,那名軍士來找林遠山的目的是向他彙報軍情,以及給林遠山傳遞兩封信件,兩封信件其中一封是林青山寫給林遠山的,信中的內容大概是在問他對於出兵的方法和數量有什麼意見,而另外一封信就非常匪夷所思了,那封信是謝丞相寫給林遠山的親筆信,信中向他詳細講解了當前的戰局和請求林遠山派兵支援前線”,

山長:“又打仗了嗎?”,

裴夫子:“是啊,南蠻犯邊,大約是在十日之前。幾天的時間練下我國十五座城池,我軍節節敗退,朝廷十分震驚,謝丞相已經從各處調兵支援前線,但是情況仍然不容樂觀”,

山長:“林青山這麼在意林遠山的意見?甚至把謝安的親筆信都給他送過來了,那結果如何?”,

裴夫子:“林遠山說了自己的部署,這封信是由我親自寫的,兵力方面不太清楚,但是根據武器推算,兵力應該有三千以上”,

山長:“能說的詳細一點嗎?”,

裴夫子:“林遠山的意見是,先頭部隊加上九隻小隊再加三部中軍,武器方面,除了標準配備的武器之外另加二百四十輛戰車,四臺小型投石器,七十臺重弩,二十臺牀弩以及各類箭矢七萬兩千只”,

山長:“額,林家竟然在這亂世之中不似其他門閥保存實力,全力投入戰爭,僅此一點,便令我等萬分敬佩啊”,

裴夫子:“嗯,據最近的傳聞所說,林家莊現在人口總共不過萬餘人,派出這等陣容確實是傾盡全力了,但是我要說的不是這個”,

山長:“額?那你要說什麼?”,

裴夫子:“我想說的是林遠山的身份,我們之前只知道林青山威名遠揚,但對於他的弟弟林遠山知道得並不多,現在看來林遠山在林家莊的地位非同小可,連這等大事,林青山都要徵詢他弟弟的意見”,

山長:“嗯,這個我也感覺到了,那趙老師的事?”,

裴夫子:“從這幾日的事情來看,林遠山對這等受萬人唾罵的事顯得毫不在意,而在我們多次詢問之下,他對這件事的真正原因竟是絕口不提”,

山長:“你的意思是?”,

裴夫子:“根據以往的經驗來推斷,林遠山的這個原因說出來會完全顛覆事情的對錯,亦或者這個“十年”本身就有特殊的含義”,

山長:“你說的有道理,你是不是有想法了?”,

裴夫子:“林青山和林遠山兩人之前並無太大的名氣,自上一次衛國戰爭之後聲名鵲起,民間對於林青山的種種傳聞我看未必全是假的,畢竟現在的朝廷。。。。。而趙老師跟林青山和林遠山認識應該是在戰爭結束之後,關於林青山的傳聞其中有一條就是林青山因爲自己的兩個夫人才拒絕了符安的招降,而迄今爲止,我們也沒有再聽說過林青山身邊又添紅顏,這時趙老師出現在林遠山的身邊,此事就顯得有點詭異了,林青山既然被傳得神乎其神,那肯定是有一些手段的,而林遠山的能力我們也見識過了,所以。。。。”,

山長:“你是說趙老師去林家莊是爲了林青山,但是林青山那邊沒有機會下手,所以才接近林遠山”,

裴夫子:“我就是這個意思”,

山長:“這是不是太玄了?”,

裴夫子:“我也希望是我想多了,畢竟趙老師和林遠山確實很般配”,

山長:“那此事我們應該怎麼辦?”,

裴夫子:“林遠山既然對趙老師有了防備,那他的安全應該是可以放心的,所以我想讓他們繼續住在一起,日久見人心”,

山長:“好,就這樣辦吧,待會兒我會給內人交代”,

裴夫子:“好,我先告辭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論功行賞第十九章-第一次揩油第兩百七十章-朝廷的計劃第兩百六十二章-王彪之的疑惑第兩百一十一章-王彪之的大局第兩百五十六章-部分真相-推薦第一百二十七章-勸說祝英臺吃飯第一百五十六章-謝府內對戰局的分析第一百零五章-提前摘桃子第一百四十四章-林青山和趙幽蘭的賭約第三十三章-東礁鎮第兩百八十八章-新的局勢第兩百七十九章-殲滅欽差衛隊第十八章-又生波折第一百七十五章-杭州之戰的影響第一百二十三章-對文第一百六十一章-真正的高手第兩百九十二章-謝安的細節操作第一百零九章-邀功第六十六章-尋找水源第七十七章-第一次去杭州第兩百三十章-林青山帶兵過長江第一百三十六章-王家與謝家的聯姻第兩百一十七章-第一次運糧第兩百六十九章-王彪之的預判-推薦第六章-剿匪準備第兩百六十一章-新政第兩百二十章-疾風嶺的危局-推薦第三十三章-東礁鎮第兩百六十六章-戰爭的進程第兩百九十八章-聖賢的真相-推薦第兩百七十章-朝廷的計劃第兩百四十四章-王彪之的視角第一百八十四章-杭州之戰正式收尾第兩百六十五章-製造新飛機第兩百七十二章-小歡的心事-推薦第十章-第一次遇險第一百一十七章-世界的一部分真相第兩百五十章-神劍第一百一十二章-論功行賞第一百三十一章-祝英臺的身份被拆穿第兩百五十章-神劍第一百二十一章-再次下杭州第兩百零六章-寶石第二十六章-初到前線第三十八章-謝安的大局第五章-新世界的格局第一百四十六章-螳螂與黃雀第六十六章-尋找水源第兩百零七章-其他人對趙幽蘭的看法第十八章-又生波折第一百七十七章-林家軍的戰車和王家的怪事第一百三十一章-祝英臺的身份被拆穿第兩百四十七章-書院生涯正式結束第一百三十九章-秘密武器第兩百七十八章-傷心的笑容第七十三章-寢室風波又起第一百九十六章-小歡又回來了第兩百五十四章-顧抒同的高論-推薦第兩百八十二章-司馬洪的到來第九十九章-許義的謀略第一百四十一章-發明步槍第三百零二章-科技壓制第兩百六十二章-王彪之的疑惑第一百六十五章-馬文才的幫助第兩百二十三章-疾風嶺的現狀第六十七章-捉螃蟹第八章-武器製作完畢第兩百五十八章-審理舊案-推薦第三百零八章-所謂的天下太平-推薦第兩百零四章-前線戰況第一百七十七章-林家軍的戰車和王家的怪事第兩百八十三章-陰謀第七十九章-第一次飛翔第一百六十二章-林青山的防備第六十六章-尋找水源第兩百八十四章-林青山的應對第一百四十五章-杭州戰況第六十六章-尋找水源第二十七章-草石城與初戰告捷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架飛機第兩百零九章-前線初敗第一百三十六章-王家與謝家的聯姻第八十一章-驗明正身第一百零六章-南寧戰爭勝利第三百零一章-林青山北伐的方向第七十一章-給祝英臺安裝水管第十五章-敲詐第一百四十一章-發明步槍第五十二章-初識馬文才第五十一章-入學風波第一百三十二章-小蕙大婚第一百二十九章-七夕假期第兩百六十七章-苻堅的陽謀第八十三章-熱氣球第兩百二十一章-呂梁山危局第兩百四十一章-前線大勝第兩百二十一章-呂梁山危局第四十二章-回到林家莊第三百章-塵封的死局
第一百一十二章-論功行賞第十九章-第一次揩油第兩百七十章-朝廷的計劃第兩百六十二章-王彪之的疑惑第兩百一十一章-王彪之的大局第兩百五十六章-部分真相-推薦第一百二十七章-勸說祝英臺吃飯第一百五十六章-謝府內對戰局的分析第一百零五章-提前摘桃子第一百四十四章-林青山和趙幽蘭的賭約第三十三章-東礁鎮第兩百八十八章-新的局勢第兩百七十九章-殲滅欽差衛隊第十八章-又生波折第一百七十五章-杭州之戰的影響第一百二十三章-對文第一百六十一章-真正的高手第兩百九十二章-謝安的細節操作第一百零九章-邀功第六十六章-尋找水源第七十七章-第一次去杭州第兩百三十章-林青山帶兵過長江第一百三十六章-王家與謝家的聯姻第兩百一十七章-第一次運糧第兩百六十九章-王彪之的預判-推薦第六章-剿匪準備第兩百六十一章-新政第兩百二十章-疾風嶺的危局-推薦第三十三章-東礁鎮第兩百六十六章-戰爭的進程第兩百九十八章-聖賢的真相-推薦第兩百七十章-朝廷的計劃第兩百四十四章-王彪之的視角第一百八十四章-杭州之戰正式收尾第兩百六十五章-製造新飛機第兩百七十二章-小歡的心事-推薦第十章-第一次遇險第一百一十七章-世界的一部分真相第兩百五十章-神劍第一百一十二章-論功行賞第一百三十一章-祝英臺的身份被拆穿第兩百五十章-神劍第一百二十一章-再次下杭州第兩百零六章-寶石第二十六章-初到前線第三十八章-謝安的大局第五章-新世界的格局第一百四十六章-螳螂與黃雀第六十六章-尋找水源第兩百零七章-其他人對趙幽蘭的看法第十八章-又生波折第一百七十七章-林家軍的戰車和王家的怪事第一百三十一章-祝英臺的身份被拆穿第兩百四十七章-書院生涯正式結束第一百三十九章-秘密武器第兩百七十八章-傷心的笑容第七十三章-寢室風波又起第一百九十六章-小歡又回來了第兩百五十四章-顧抒同的高論-推薦第兩百八十二章-司馬洪的到來第九十九章-許義的謀略第一百四十一章-發明步槍第三百零二章-科技壓制第兩百六十二章-王彪之的疑惑第一百六十五章-馬文才的幫助第兩百二十三章-疾風嶺的現狀第六十七章-捉螃蟹第八章-武器製作完畢第兩百五十八章-審理舊案-推薦第三百零八章-所謂的天下太平-推薦第兩百零四章-前線戰況第一百七十七章-林家軍的戰車和王家的怪事第兩百八十三章-陰謀第七十九章-第一次飛翔第一百六十二章-林青山的防備第六十六章-尋找水源第兩百八十四章-林青山的應對第一百四十五章-杭州戰況第六十六章-尋找水源第二十七章-草石城與初戰告捷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架飛機第兩百零九章-前線初敗第一百三十六章-王家與謝家的聯姻第八十一章-驗明正身第一百零六章-南寧戰爭勝利第三百零一章-林青山北伐的方向第七十一章-給祝英臺安裝水管第十五章-敲詐第一百四十一章-發明步槍第五十二章-初識馬文才第五十一章-入學風波第一百三十二章-小蕙大婚第一百二十九章-七夕假期第兩百六十七章-苻堅的陽謀第八十三章-熱氣球第兩百二十一章-呂梁山危局第兩百四十一章-前線大勝第兩百二十一章-呂梁山危局第四十二章-回到林家莊第三百章-塵封的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