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妙德三策

賀牛州諸國林立,其中可謂之強者,有大食,獅俞,車陀,郢都等等七國。

倘若是放在從前,車陀縱然是倚仗兵強馬壯,論疆土子民,在七國中也不過是堪堪末流,如今不鳴則已,一鳴驚天下,車陀王升起驕縱的心思也是可以理解的。

奈何臥榻之側豈容他人憨睡。

穆遼國作爲夾在車陀國與大食國,獅俞國間的藩籬,本身並不以國力強盛聞名,之所以能夠延續數百載國祚,純粹是因爲三國之間互相忌憚,有意借穆遼國的疆土作緩衝罷了。

如今車陀王攜萬勝之勢,以過去所未有的姿態稱帝,大食國和獅俞國不警覺是不可能的。

失去了穆遼國這道屏障,三國彼此接壤,車陀國再想四處征戰,就要考慮考慮會不會有被人偷家的風險。

車陀王的面色一陣陰晴變化,顯然是想到了這一層。

“太子有何教朕?”

看着面前英姿綽約煌煌然似謫仙的太子,車陀王第一次心頭升起自己是不是已經老了的念頭。

“兒臣不敢言教,些許心得,不過遠交而近攻,高築牆垣,廣積糧草,緩稱帝而已。”

裴妙德見車陀王神色緩和些,復又進言。

這已經是他結合前世的一些見解,能夠給出來的最優方案。

“何解?”

車陀王似乎是若有所思,可還是出言詢問裴妙德道。

“遠交近攻自然不需兒臣多解釋,車陀國一直來施行的方略便是這般,所謂高築牆,廣積糧,緩稱帝便是要父王以鄰國爲牆,積蓄力量直至一舉便能剿滅二者之一。”

“父王如何看待如今的大食王與獅俞王?”

父子之間並非朝堂奏對,自然不需要那麼多的禮數,裴妙德也找了一張胡椅坐下來。

“朕觀如今那位大食王,剛愎自負少能進人言,不似明君,獅俞王懦弱無剛,不過冢中枯骨,皆不足爲懼耳。”

車陀王說到這裡,突然有些明白裴妙德的意思。

“那父王是覺得,來日車陀若是與大食國爭戰,獅俞王可有魄力背刺我車陀?”

《控衛在此》

裴妙德微微一笑。

“朕借那稚子三個膽子,他也未必敢行此火中取栗的大事,朕明白你的意思,大食雖強,朕攻大食,獅俞王未必有膽子出兵,可若朕攻獅俞,大食王必會出兵。”

“若是朕欲覆滅其中之一者,必爲大食!”

“所以以鄰爲牆,便是要朕出重金賄賂獅俞王,使其見小利而忘大害,替你我父子作好西方的一道屏障。”

車陀王拊掌稱讚。

“父王當真是慧眼如炬,兒臣不如遠矣!”

裴妙德小小的拍了一個馬屁,繼續說道。

“至於廣積糧草,緩稱帝王,便是要父王示敵以弱,歸還穆遼國西南處與獅俞國,大食國接壤最多的涼州郡,既是贏取消化戰果的時間,也是安下獅俞王的心。”

“獅俞國也有忠義智慧之輩,時間久了,兒臣的小伎倆必定瞞不過他們雙眼,所以倘若要覆滅大食,必一戰而盡全功,速戰速決。”

“不戰而已,一戰則定乾坤,拖得越久,越容易生出變數。”

車陀王捻着鬍鬚,道理他心裡清楚,只是要歸還將士出生入死打下來的州郡,車陀王心裡過不去這道坎。

“父王,君子有所忍,有所不忍也,這也是車陀國行大統一必要的犧牲,還望父王明白!”

話都鋪墊到這個份上,裴妙德終於圖窮匕見,拋出來大統一的概念。

“大統一啊!”

車陀王目光閃爍,試問又有哪個君主能夠拒絕大統一這個誘人的字眼呢?

“寡人便聽你這個豎子一回!妙德,你莫要讓爲父失望啊!”

患得患失了許久,車陀王終究是咬咬牙,做出了最後決斷。

“穆遼無道,視百姓如草芥,欺侮上國使節,弟發大軍討伐之,欲滅其宗室,還朔綱常,弟聞上谷城爲兄長故屬,遂懷恭敬奉還。”

“又念王室威儀,不可折辱,再歸還涼州郡奉其王室,弟謹遞!”

車陀王表現出來的魄力遠遠超出裴妙德想象。

不僅歸還穆遼王室一郡,作爲供養其宗室子弟的屬土,還把極具爭議的燙手山藥遞給獅俞王。

上谷城這個地方,一直都是大食國,穆遼國,及獅俞國三家爭議不休的飛地。

可以說,誰掌握了這個地方,就相當於掌握了另外兩家腹地的門戶,過去本該是獅俞國領土,卻被穆遼竊取,其中大食可謂是出了不少力氣。

如今車陀王使壞把這塊地方歸還給獅俞,可以說是沒有安好心。

偏偏就算獅俞王知道這是塊沾了砒霜的蜜糖,也要硬着頭皮嚥下去,還有什麼比兵家必爭之地更豐厚的賄賂。

而車陀王此舉也是一石二鳥。

獅俞國要想徹底佔領這塊軍事飛地,那就少不了車陀國的支持。

有獅俞國在前面頂着,車陀國才能安心消化這一戰取得的勝果。

“父王能這麼想那是最好的,今日之恥,日後定要那獅俞王百倍奉還之。”

裴妙德安危車陀王道。

“你莫要覺得爲父是那種把臉皮看得比什麼都重的人,只要是爲了車陀,便是要寡人以父禮事那小兒也未嘗不可,況乎稱兄道弟。”

車陀王不以爲意。

如今那位獅俞王比他小了整整一輩,他卻依舊若無其事以王弟稱呼自己。

因爲車陀王知道這些都是虛的東西,國與國之間最重要的還是實力,他能隨便找個藉口就滅了穆遼,就是因爲穆遼是弱國。

一旦車陀吞沒了大食,下一個遭殃的必會是獅俞。

屆時,這點羞辱獅俞王自然會千倍百倍的還回來。

父子倆敲定策略,一封國書快馬加班趕在兩國大臣商討出個結果前,已經遞交到獅俞王的桉上。

獅俞王本來都快要被國內的主戰派說服,出兵替穆遼國討一個公道。

然而見到車陀王提出來的豐厚條件,立刻就被勸服了。

無他,車陀王實在給的太多!

已經多到他都不好意思回絕了對方。

長生不死,我以武道證人仙

第236章 撲朔迷離第104章 畫舫第31章 埋伏第278章 突出重圍第39章 三英戰外罡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259章 父子反目第114章 朝出竅,暮夜遊第242章 匯合第35章 劫難第203章 妙德見親第97章 離去第259章 父子反目第17章 踏青第281章 識破第143章 萬仙法會第183章 孫蔡氏第300章 斷肢重續第172章 半路劫道第66章 關於我熬死五任皇帝這件事第69章 胎光第63章 封戎莽蒼第223章 赤虯隕山勢第118章 飛劍斬妖第7章 這喝米酒多是一件美事啊第16章 天才庸才第1章 世事無常第104章 畫舫第5章 綠林一十三道第270章 廟算第185章 收徒第236章 撲朔迷離第35章 劫難第199章 天胡開局第36章 密道得寶第187章 賭約第8章 真當我沒讀過水滸第6章 泥菩薩廟第41章 風波平第239章 城外遭遇第224章 送子觀音第65章 武安郡王第252章 奈何生在帝王家第198章 此間事了第99章 昇仙第66章 關於我熬死五任皇帝這件事第302章 立教第165章 內訌第120章 大光相第148章 種樹得桃第93章 降魔杵現第132章 淮娘第39章 三英戰外罡第158章 真君疑蹤第63章 封戎莽蒼第213章 重逢第179章 借刀殺人第299章 百花齊放第58章 壽宴第293章 妖魔天庭第287章 破城一刀第161章 紅雲道人第256章 赫赫天雷第203章 妙德見親第1章 世事無常第56章 肉身佛陀第128章 靈珠子第304章 舊時相識第199章 天胡開局第216章 燈火晦暗處第235章 風波漸起第212章 醫病濟世第229章 鬥法蛻第31章 埋伏第105章 招搖撞騙第45章 連戰告捷第227章 七品吉祥如意青蓮第75章 曾氏後人第298章 方外異士第280章 誘敵深入第274章 爾虞我詐第260章 餘波第126章 自爆第257章 貧僧與此物有緣第279章 塵埃落定第251章 暗潮洶涌第113章 金鑲碧璽裡扳指第171章 往日依依今在否第277章 陰差陽錯第266章 家宴第78章 失怙第270章 廟算第266章 家宴第41章 風波平第142章 書生第113章 金鑲碧璽裡扳指第126章 自爆第45章 連戰告捷第81章 仙砂返魂籙第32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
第236章 撲朔迷離第104章 畫舫第31章 埋伏第278章 突出重圍第39章 三英戰外罡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259章 父子反目第114章 朝出竅,暮夜遊第242章 匯合第35章 劫難第203章 妙德見親第97章 離去第259章 父子反目第17章 踏青第281章 識破第143章 萬仙法會第183章 孫蔡氏第300章 斷肢重續第172章 半路劫道第66章 關於我熬死五任皇帝這件事第69章 胎光第63章 封戎莽蒼第223章 赤虯隕山勢第118章 飛劍斬妖第7章 這喝米酒多是一件美事啊第16章 天才庸才第1章 世事無常第104章 畫舫第5章 綠林一十三道第270章 廟算第185章 收徒第236章 撲朔迷離第35章 劫難第199章 天胡開局第36章 密道得寶第187章 賭約第8章 真當我沒讀過水滸第6章 泥菩薩廟第41章 風波平第239章 城外遭遇第224章 送子觀音第65章 武安郡王第252章 奈何生在帝王家第198章 此間事了第99章 昇仙第66章 關於我熬死五任皇帝這件事第302章 立教第165章 內訌第120章 大光相第148章 種樹得桃第93章 降魔杵現第132章 淮娘第39章 三英戰外罡第158章 真君疑蹤第63章 封戎莽蒼第213章 重逢第179章 借刀殺人第299章 百花齊放第58章 壽宴第293章 妖魔天庭第287章 破城一刀第161章 紅雲道人第256章 赫赫天雷第203章 妙德見親第1章 世事無常第56章 肉身佛陀第128章 靈珠子第304章 舊時相識第199章 天胡開局第216章 燈火晦暗處第235章 風波漸起第212章 醫病濟世第229章 鬥法蛻第31章 埋伏第105章 招搖撞騙第45章 連戰告捷第227章 七品吉祥如意青蓮第75章 曾氏後人第298章 方外異士第280章 誘敵深入第274章 爾虞我詐第260章 餘波第126章 自爆第257章 貧僧與此物有緣第279章 塵埃落定第251章 暗潮洶涌第113章 金鑲碧璽裡扳指第171章 往日依依今在否第277章 陰差陽錯第266章 家宴第78章 失怙第270章 廟算第266章 家宴第41章 風波平第142章 書生第113章 金鑲碧璽裡扳指第126章 自爆第45章 連戰告捷第81章 仙砂返魂籙第32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