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假道滅虢

和獅俞王預料中的不同,打贏與大食的一戰,車陀王並沒有打算偃兵息鼓,而是暗中集結兵馬準備趁獅俞人放鬆警惕的時候,一決勝負。

大食王城一戰,被車陀人夜襲大營,大食十五萬精兵死的只剩三萬餘。

得知主帥身隕的消息後,甚至都沒有組織起什麼像樣的抵抗,大食人就選擇了向車陀王投降。

三萬精兵,即便如今業已喪失鬥志,可誰也不能否認,讓這羣人聚在一起,對於車陀大軍始終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

於是,車陀王做了一個決定。

他讓手下找來一個瓦罐,裡面淺淺摻雜了小半罐豆子,有紅豆有綠豆,紅豆的數量恰好是綠豆的四倍,又令大食降兵自佰長以下依次序取豆。

取到紅豆者活,取到綠豆者則反之,並且還要讓取紅豆者親手殺取綠豆者。

聽上去很殘酷,卻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若是此戰結束後車陀王沒有徵獅俞國的打算,自然可以徐徐圖之,慢慢將這三萬餘人的降兵打散入軍伍中消化。

可偏偏這羣人不僅要跟着車陀大軍征討獅俞,還是攻堅先登的主力軍,忠誠便成最大的問題。

全部坑殺,又過於可惜。

於是有人給車陀王出了一個餿主意,讓活下來的大食人自相殘殺。

手上一旦沾染了袍澤的鮮血,這些人便再也沒有回到故土的可能。

也有人擔憂這麼做,會不會把已經投降的大食人逼上絕路,造成不必要的傷亡,然而車陀王力排衆議通過了這一項決策。

事實證明,車陀王的直覺是正確的。

已經被嚇破了膽的大食人根本不敢反抗車陀王的決定,哪怕手上會沾滿同袍的鮮血,但畢竟自己活下來了對嗎?

於是,活下來的人舉起車陀人發下來的矛與槊,面目猙獰地彷彿惡鬼,大吼着將兵器刺入那些與自己朝夕相處的戰友們體內。

當然也有人不願意做這種事,代價就是和那些倒黴蛋一起成爲車陀人的刀下鬼。

順從的人得到賞賜,車陀王賜下來稠厚的肉粥,甚至還許下承諾,只要這些降兵在一次攻城戰中不死,就能獲得國人的身份,還可以被編入車陀人的軍伍。

就這樣胡蘿蔔加大棒的,活下來的大食人便搖身一變,成了車陀人征伐獅俞人的馬前卒。

甚至那份期盼比車陀老兵還要來得熱切。

說是得勝歸朝,實際上大軍才進入車陀國境內,便一分爲二,一部由車陀王本人來統帥,共計二十萬兵馬,從良郡借道出其不意攻打上谷城所在的靈桓郡。

另一部人馬則由裴妙德的母舅善難執掌,雖然只有區區五萬人馬,其中還有一萬多降卒,可這部分人的任務就是在邊境上配合雲嵐國的援軍,抵擋獅俞人的進攻。

仰仗金帷關的天險,五萬兵馬足以抵擋住三十萬大軍。

車陀王欲一戰而畢其功,自然不許有意外發生,尤其是被獅俞人圍魏救趙,抄了自己的老家。

獅俞人被打個措手不及,接下來無非兩種反應,要麼是和車陀王所率主力在靈桓郡一決勝負,要麼就是仰仗上谷城抵抗,再派出一隻奇兵圍魏救趙攻打車陀的金帷關。

畢竟金帷關一破就是萬里平原,車陀人要是不想回去發現自家都城都沒了,就只有撤軍。

以裴妙德父子對獅俞王的瞭解,此人懦弱無剛,定會選擇避開車陀主力的鋒芒,分散兵力攻打金帷關。

相比於戰場上真刀真槍的決一死戰,此人更趨向於逼車陀王退兵。

未慮戰先慮亡,在氣勢上獅俞王已經輸了一半。

而車陀王寫信回來,無非只是爲了兩件事,第一件就是要裴妙德放出消息,大軍班師回朝太子欲率文武百官出京郊十里相迎,第二件就是結盟雲嵐。

車陀王許諾只要雲嵐國出兵伐獅俞,獲得的土地人口車陀國分毫不取,有車陀這個冤大頭在前面頂住攻勢,雲嵐王又何樂而不爲呢?

裴妙德很快得到雲嵐王的答覆。

國書上只有一個字,可!

慣以和平標榜自我的雲嵐國也在暗中厲兵秣馬,打算趁獅俞國兩線交戰的時候,冷不丁從背後來一下猛的。

而就在這時候,車陀王率領的兵馬也悄無聲息來到了上谷城二十里外。

一夜修整,第二日便正式開始攻城。

突然從地平線上竄出來的敵軍嚇了上谷城守將一大跳,就連昨日夜裡飲的酒也登時清醒大半,好在此人雖然是佞幸之輩,卻也不是沒半點本事,否則不會被獅俞王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上。

此人一面下令全城人進入戰備狀態,一面立刻派傳訊兵快馬加鞭趕赴最近的城池求援,爲了防止車陀人徹底將後路截斷,此人一共派出了六撥人馬。

與此同時,包括城中商隊又拼湊出十餘個車隊,真真假假,一併放出城去。

只是車陀人沒有半點兒攔截的打算,任由他們去調請援兵。

攻城器械一點一點被推近城牆,而守將的心也一點一點沉下去,他終於明白爲何車陀人任由傳訊人馬離去,他們竟是想在援軍抵達之前,攻破上谷城這座靈桓郡第一險關。

“風!”

隨着車陀王大手一揮而下,登時十餘門砲車一齊發動,兩人高的巨石從天而降,端是砸的獅俞人哭爹喊娘。

“快,都找隱蔽的地方躲起來。弓箭手,都給老子拿出來吃奶的勁頭,瞄準那些砲兵給老子往死裡打,打死一個老子重重有賞!”

一塊巨石擦着守將的頭皮飛了過去,一連砸斷十幾個士兵的軀體才力竭落下來。

無數的斷肢殘骸在血泊中躺着,呻吟聲,哭喊聲,將城頭烘托得彷彿地獄一般。

“繼續打,不要停下!”

車陀王眯起眼睛看向城頭負隅頑抗的獅俞人,突然轉過頭問向身旁的心腹。

“地道那邊,搜尋的怎麼樣了?”

“回稟陛下,已經找到一條荒廢的密道,確認過應該是穆遼貴族逃亡修的,和那些降人說的大都吻合,清理出來還需用上半個時辰。”

(本章完)

第147章 託月獻技第161章 紅雲道人第99章 昇仙第6章 泥菩薩廟第34章 城陷第93章 降魔杵現第247章 立太孫,太子勸誡第232章 退讓第57章 指點迷津第17章 踏青第156章 乾坤借法第10章 雲來客棧第298章 方外異士第71章 心魔第245章 螳螂捕蟬第38章 禍水東引第57章 指點迷津第297章 嘲諷光環第40章 頭皮癢第253章 神像第251章 暗潮洶涌第224章 送子觀音第84章 高家村第156章 乾坤借法第89章 另有其人第100章 青羊觀第6章 泥菩薩廟第101章 一人得道第34章 城陷第147章 託月獻技第149章 鬥法伊始第83章 奉祀第10章 雲來客棧第284章 畫皮第258章 事了拂衣去第148章 種樹得桃第87章 河伯第295章 彩戲老人第210章 善音議親第27章 各懷心事第14章 登州府第108章 塵埃落定第139章 戲第77章 消失的永年縣第172章 半路劫道第124章 道破第203章 妙德見親第283章 暗算第113章 金鑲碧璽裡扳指第215章 人從風間去第258章 事了拂衣去第198章 此間事了第79章 墳塋第302章 立教第95章 衣錦還鄉第243章 神霄寶鏡第151章 射覆第31章 埋伏第304章 舊時相識第144章 出竅日遊第4章 威遠鏢局第128章 靈珠子第44章 仙人第233章 衆意紛紜第7章 這喝米酒多是一件美事啊第310章 陳年往事第38章 禍水東引第133章 咎由第46章 朕非亡國之君第309章 桃花源記第16章 天才庸才第181章 人生百態第153章 小勝一局第37章 老祖第20章 黃天星宿光如來第169章 內景第27章 各懷心事第231章 因果報應第88章 符籙第234章 唯我獨尊第157章 煉炁圓滿第170章 橫公君第29章 將夜第201章 大膽妖孽,我一眼就看出你不是人第57章 指點迷津第78章 失怙第176章 愛屋及烏第282章 裡應外合第271章 朝議第8章 真當我沒讀過水滸第61章 加上柱國第236章 撲朔迷離第188章 紅雲門人第192章 暗潮洶涌第301章 人無心可活乎第150章 仙人洞府第30章 帶投大哥第290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105章 招搖撞騙
第147章 託月獻技第161章 紅雲道人第99章 昇仙第6章 泥菩薩廟第34章 城陷第93章 降魔杵現第247章 立太孫,太子勸誡第232章 退讓第57章 指點迷津第17章 踏青第156章 乾坤借法第10章 雲來客棧第298章 方外異士第71章 心魔第245章 螳螂捕蟬第38章 禍水東引第57章 指點迷津第297章 嘲諷光環第40章 頭皮癢第253章 神像第251章 暗潮洶涌第224章 送子觀音第84章 高家村第156章 乾坤借法第89章 另有其人第100章 青羊觀第6章 泥菩薩廟第101章 一人得道第34章 城陷第147章 託月獻技第149章 鬥法伊始第83章 奉祀第10章 雲來客棧第284章 畫皮第258章 事了拂衣去第148章 種樹得桃第87章 河伯第295章 彩戲老人第210章 善音議親第27章 各懷心事第14章 登州府第108章 塵埃落定第139章 戲第77章 消失的永年縣第172章 半路劫道第124章 道破第203章 妙德見親第283章 暗算第113章 金鑲碧璽裡扳指第215章 人從風間去第258章 事了拂衣去第198章 此間事了第79章 墳塋第302章 立教第95章 衣錦還鄉第243章 神霄寶鏡第151章 射覆第31章 埋伏第304章 舊時相識第144章 出竅日遊第4章 威遠鏢局第128章 靈珠子第44章 仙人第233章 衆意紛紜第7章 這喝米酒多是一件美事啊第310章 陳年往事第38章 禍水東引第133章 咎由第46章 朕非亡國之君第309章 桃花源記第16章 天才庸才第181章 人生百態第153章 小勝一局第37章 老祖第20章 黃天星宿光如來第169章 內景第27章 各懷心事第231章 因果報應第88章 符籙第234章 唯我獨尊第157章 煉炁圓滿第170章 橫公君第29章 將夜第201章 大膽妖孽,我一眼就看出你不是人第57章 指點迷津第78章 失怙第176章 愛屋及烏第282章 裡應外合第271章 朝議第8章 真當我沒讀過水滸第61章 加上柱國第236章 撲朔迷離第188章 紅雲門人第192章 暗潮洶涌第301章 人無心可活乎第150章 仙人洞府第30章 帶投大哥第290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105章 招搖撞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