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曾經的霸主

在回到住所後,華楓和雲夢接着更深入的瞭解和研究後慢慢的發現,地球的歷史遠比想象中更加複雜,在還沒有人出現的時候,地球上的物種已然以不可思議的生命奇蹟出現,並統治地球達到數千萬年。

有專家提出,隨着地球從最開始的熾熱到逐漸冷卻,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單分子物)漸漸形成,混合後形成較爲複雜的混合物(聚合物)。

後來,洋流把這些大個的微粒匯聚到海岸和深海溫泉等“熱點地區”,它們可能最終形成了首批原始細胞。 也有證據證明,首批細胞複製使用的是核糖核酸(RNA),而不是脫氧核糖核酸(DNA),而DNA複製是在經歷了非常漫長的進化後纔出現的。

也有理論認爲生物出現在外星球。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1909年,美國古生物學家、史密森學會秘書查爾斯-沃爾科特(Charles Walcott)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伯吉斯山口發現了伯吉斯頁岩石,岩石塊中含有化學記錄歷史上許多重要動物羣中已知最古老的例證。

沃爾科特的研究發現爲所謂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被稱爲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在寒武紀(距今約5.42億年前至4.9億年前)的化石記錄中,地球上突然涌現出各種各樣的結構複雜的動物。雖然伯吉斯頁岩中以前從未記錄過如此規模的複雜動物,但古生物學家對三葉蟲和寒武紀其他動物的存在並不陌生,這讓查爾斯-達爾文困惑不已。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對科學家提出的挑戰是,在達爾文所處的年代及其以後多年,在寒武紀岩層以下年代更久遠的岩層中,並沒有發現動物化石。對於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說,這是一個極爲的不安事實,因爲在化石記錄中,結構簡單的動物形式應該在結構複雜的動物形式之前出現。

在《物種起源》中,達爾文提出了這樣的主張:“在這些跨度如此之大但卻鮮爲人知的時期,地球上遍佈着活的生物。”但他坦言,“對於我們爲什麼沒有發現這些原始時期的化石記錄的問題,我不能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

無脊椎生物主導時期(5.1-4.38億年前):

奧陶紀開始於距今5億年前。藻類變化不大,三葉蟲數量仍居首位。此時其它無脊椎動物數量和種類都超過了寒武紀。最常見的有珊瑚、腕足類、腹足類、海百合和鸚鵡螺等。

奧陶紀時期的地球陸地變化不大,由於水生植物不斷的光合作用。空氣中氧氣含量進一步增加。大致比珠峰頂部的氧氣還少一點,廣闊的海域,繁育着大量的各門類無脊椎動物,除寒武紀業已產生的外,某些類羣還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如筆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蘚蟲和軟體動物等。

志留紀和泥盆紀(4.39-3.63億年前):

在經歷了漫長的演化之後,地球終於進入到由脊椎動物占主導地位的時期。魚類成爲當時的霸主。

3.67 億年前,巨大的流星劃破夜空墜人大海,天空中電光閃閃。這時全球氣候變幹,溫度下降。洋流以新的形式渦動,使海洋進一步降溫,表層水的鹽度更高,海洋中的含氧量下降到很低的水平。隕石的撞擊可能還引起更多的氣候變化。這一時期可能至少有3個或多至6個來自太空的巨大天體撞入海洋中,結果導致包括造礁動物、多種魚類和腕足類等許多海洋生物絕滅。

泥盆紀晚期,由於地球氣候變得惡劣起來,湖沼乾涸,盾皮魚類絕種,許多種魚也同樣面臨着威脅。在這漫長的年代中,總鰭魚中的某些支很好地適應了環境,它們依靠偶鰭、內鼻孔和鰾爬上陸地尋找水源和食物,久而久之,其中的一部分逐步演化爲原始兩棲類動物。

由於大氣圈中氧氣增多,在平流層形成能夠吸收大部分紫外線的臭氧層,使地球表面除海水對生物起到庇護作用以外,又增加了一層保護層,從而爲古生代植物的登陸創造了條件。最早的昆蟲已經絕滅了,但昆蟲是迄今居住在地球上的最成功的動物。

它們是最早的陸生動物。熱帶雨林是生物最繁盛的地方,昆蟲構成了其中動物和植物總重量的三分之一。

堅固的外骨骼保護了小動物使其免受傷害,在乾旱少雨的時候也能避免被幹死。昆蟲一次能產幾百只,有時甚至幾千只卵。即使在最危險或最惡劣的環境裡卵也能夠孵化長大,產生更多的昆蟲。

在植物和昆蟲爲兩棲類創造好條件的4000萬年以後,兩棲類才從水中爬上岸邊,這裡的植物和植食性動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因爲沒有更大的動物與之競爭,兩棲類迅速擴散開來。在距今3.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總鰭魚的一支已進化成原始兩棲類。其中主幹爲迷齒類,其次爲殼椎類和滑體類。

石炭紀和兩疊紀(約3.63-2.51億年前):

石炭紀時期,氣候潮溼,因而出現了新的奇特的森林,這是陸地上最早的森林。這些森林不像今天的沼澤森林那樣茂密、黑暗,它們由木賊、厚層的蕨類植物和又高又細的樹木組成。新的奇怪的動物在這奇特的景觀中定居下來。

各種形狀和大小的兩棲類動物在溼潤的環境中繁盛起來,體形巨大的昆蟲也是如此。

昆蟲是最先掌握飛行技術的動物。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甚至魚類都是在它們之後飛上天空的。飛行大大有利於躲避捕食者、征服新的領地和尋找新的食物來源。起初,昆蟲可能跑、跳或從樹上滑行下來,體型更有利於運動的昆蟲常常存活下來,終於它們發育出翅膀。

到距今二億五千萬年至六千五百萬年前,生物史稱爲中生代,包括了地質史的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

中生代生物界最大的特點是繼續向適應陸生生活演化,裸子植物進化出花粉管,能進行體內受精,完全擺脫對水的依賴,更能適應陸生生活,形成茂密的森林。動物界中爬行動物也迅速發展,演化出種類繁多的恐龍,成爲動物界霸主,佔據了海、陸、空三大生態領域。

爬行類的進化 (約2.5-2.05億年前):

爬行動物包括大型肉食性動物,輕巧的捕獵動物,身披鱗甲、嘴巴像豬一樣的植食性動物和像鱷魚一樣的食魚動物,它們與最早的恐龍生活在一起。許多爬行動物比最早的恐龍大而且更常見,但這些爬行動物與恐龍都比最早的哺乳動物大得多;這一時期出現的哺乳動物長得都不比老鼠大。

從脊椎動物的方面來說,三疊紀雖部份繼承了古生代的生物成分,但更重要的新的生物類型的出現。在脊椎動物中,除新出現龜鱉類外,更爲重要的是槽齒類爬行動物的出現,並從它進化出鱷類、恐龍,以及後來的翼龍、鳥類等,爲地球開創一個嶄新的生物局面。

武氏鱷、吐魯番鱷均爲早期槽齒類代表。不過,三疊紀最具進化意義的事件要算哺乳動物的出現,它是從一支基底爬行動物進化來的。當時它雖還弱小,但進步的構造特徵預示它日後統治世界的強大的生命力。肯氏獸類是爬行動物向哺乳動物進行過程中的一旁枝。

三疊紀早、中期植物的面貌,多爲一些耐旱的類型。晚三疊世生長在沼澤中的木賊類、羊齒類相當繁茂,低丘緩坡則布有和現代相似的常綠樹,如鬆、柏、蘇鐵等。盛產於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羣,幾乎全部減絕,種子蕨大部消失,柯達樹類趨於衰減。

從大約3億年前直到7000多萬年以後的三疊紀時期恐龍剛剛興起之前不久,異齒龍這樣的動物是陸地上的統治者。

海中的爬行類怪物:2.35 億年前,爬行動物於三疊紀中期進入水中。它們的身體長到像鯨魚那樣巨大,並在隨後的1.7億年裡統治海洋直至恐龍時代結束。最早的大型海洋爬行動物是幻龍類。

它們的牙齒長而尖,適於捕捉魚類,腳趾具蹼有助於划水。盾齒龍類生活於同一時期。這些海生爬行動物體長 1.8米,體側具甲。盾齒龍用大而平的牙齒壓碎並攝食海底貝類。它的牙齒長在頜骨邊緣和口腔頂部。

到了2億年前,蛇頸龍類出現了。這些海生爬行動物尾巴短,前肢呈寬闊的槳狀,大多數脖子很長。

短頸的上龍類是所有蛇頸龍中最大的,體長12米,超過大型運貨車。魚龍也在這一時期出現,它長得更大,體長 15米。它們在9000萬年前謎一樣地消失了。同樣大小的滄龍是兇猛的海生爬行動物,以魚爲食,它們則存活到 6500萬年前恐龍時代結束。

第五十一章 炎帝印記第165章 歷久彌堅第193章 不對稱性第144章 星體第259章 暗環第169章 死亡之手第三十四章 長老院第170章 尋蹤第五十五章 熊貓莫扎特第二十九章 龍虎山第112章 強攻第三十七章 百慕大巴斯三角洲第121章 鬥戰勝佛第184章 千年華夏第154章 先天圖第130章 時光旅行第141章 輪迴第108章 海底囚籠第十六章 江底怪人第200章 潘多拉星球第173章 萬物生第158章 暗物質第十六章 江底怪人第103章 海底金字塔第六章 能源樣本序章第238章 甲烷海洋第九十九章 破局第237章 遠謀第203章 死丘第213章 錯覺第225章 小行星第八十九章 A級任務第261章 潮汐隆起第134章 地外生命第八十章 逍遙遊第137章 撲朔迷離第189章 生息第209章 粒子應用第一章 夢魘第202章 天啓六年第228章 預警第183章 因果循環第八章 回家第七十七章 武當山下(一)第三十四章 長老院第144章 星體第七十六章 全身而退第143章 五行星第五章 戰斧第二十三章 女人第258章 冰崖第十五章 水底尋雷第153章 太極之初第五章 戰斧第四十三章 破局第124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三十五章 考驗第177章 鬼谷縱橫第二十章 三月苦訓第十二章 修煉入門第204章 金臺夕照第六十三章 戰斧三妖第九十四章 神秘導遊第256章 冰羽流第179章 師說第十四章 聯誼會第242章 冰洋第185章 戰國第138章 飛碟之謎第167章 核武器第144章 星體第八十九章 A級任務第116章 天台上的憧憬第156章 詭異的聲音第233章 泰坦星第223章 月源第十六章 江底怪人第五十四章 天行健第205章 地下實驗室第125章 血族秘史第四十五章 登錄澳洲第194章 衰變第221章 脆弱的文明第184章 千年華夏第257章 波雲詭譎第245章 鹽海第176章 大九州第260章 惠更思號第240章 艾奧峰第九章 飛龍營(上)第六十章 初見雪主第202章 天啓六年第五十一章 炎帝印記第三十三章 天師府第六十五章 羣妖畢現第207章 火球第227章 命名
第五十一章 炎帝印記第165章 歷久彌堅第193章 不對稱性第144章 星體第259章 暗環第169章 死亡之手第三十四章 長老院第170章 尋蹤第五十五章 熊貓莫扎特第二十九章 龍虎山第112章 強攻第三十七章 百慕大巴斯三角洲第121章 鬥戰勝佛第184章 千年華夏第154章 先天圖第130章 時光旅行第141章 輪迴第108章 海底囚籠第十六章 江底怪人第200章 潘多拉星球第173章 萬物生第158章 暗物質第十六章 江底怪人第103章 海底金字塔第六章 能源樣本序章第238章 甲烷海洋第九十九章 破局第237章 遠謀第203章 死丘第213章 錯覺第225章 小行星第八十九章 A級任務第261章 潮汐隆起第134章 地外生命第八十章 逍遙遊第137章 撲朔迷離第189章 生息第209章 粒子應用第一章 夢魘第202章 天啓六年第228章 預警第183章 因果循環第八章 回家第七十七章 武當山下(一)第三十四章 長老院第144章 星體第七十六章 全身而退第143章 五行星第五章 戰斧第二十三章 女人第258章 冰崖第十五章 水底尋雷第153章 太極之初第五章 戰斧第四十三章 破局第124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三十五章 考驗第177章 鬼谷縱橫第二十章 三月苦訓第十二章 修煉入門第204章 金臺夕照第六十三章 戰斧三妖第九十四章 神秘導遊第256章 冰羽流第179章 師說第十四章 聯誼會第242章 冰洋第185章 戰國第138章 飛碟之謎第167章 核武器第144章 星體第八十九章 A級任務第116章 天台上的憧憬第156章 詭異的聲音第233章 泰坦星第223章 月源第十六章 江底怪人第五十四章 天行健第205章 地下實驗室第125章 血族秘史第四十五章 登錄澳洲第194章 衰變第221章 脆弱的文明第184章 千年華夏第257章 波雲詭譎第245章 鹽海第176章 大九州第260章 惠更思號第240章 艾奧峰第九章 飛龍營(上)第六十章 初見雪主第202章 天啓六年第五十一章 炎帝印記第三十三章 天師府第六十五章 羣妖畢現第207章 火球第227章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