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過於高大上

bookmark

尉四太太和符婉娘等四個人接受雲琅殿大學士的晉封后,就在高臺側後,和黃祭酒他們隔了半張椅子的空兒,一排兒坐下。

駱帥司一身嶄新官服,精神抖擻,站到臺中,先高聲宣讀了第三名的姓名。

正對着臺子站着的一大片士子,是歷屆的前三名,人羣中一片騷動,羨慕的遺憾的,失落的,鬆了口氣的,各有心態,神情複雜的看向一位中年士子。

中年士子在諸士子的情感複雜的矚目中,沿着諸人讓出來的通道,踩上鋪着大紅氈毯的梯子,上到臺上。

黃祭酒右手邊的兩個翰林站起來,從小廝託上的托盤中拿起錦帶繡球,一前一後,將錦帶繡球系在中年士子胸前。

旁邊,駱帥司鏗鏘有聲的誦讀着第三名的文章。

兩個錦衣護衛,擡着碼着五十個筆錠如意銀錁子,總計五百兩現銀,放到臺上。

駱帥司誦讀完文章,兩個小廝一左一右,高舉着接過已經裝裱好的文章,掛在準備好的告牌上,由小廝舉着,跟在第三名身後,小廝後面,跟着那五百兩銀錁子,在喜慶的鑼鼓聲中,下到臺下,被請暫坐。

第二名是同樣的流程,只是擡上去的銀錁,就多的太多了。

第二名請下去,坐到第三名旁邊,駱帥司看向端坐上首的欽差,欠身低頭。

欽差起身,站到駱帥司旁邊,示意一名御前侍衛捧過來的托盤,笑道:“頭一名,皇上賞賜金花兩支。”

臺下頓時一片吸氣聲,一片驚呼從臺子往四周漫延,一片鬨動。

駱帥司笑着將手裡的大紅封兒遞給欽差,欽差接過,拆開,高聲唸了個名字。

臺下片刻安靜之後,一片喧譁。

遠遠近近的人羣中,人頭此起彼伏,不管站得多遠,哪怕站在城門洞裡的,都一個個忍不住的跳起來,想搶先一步,看看這位就要簪上御賜金花,文章勒石永留的頭名,長什麼樣兒。

一個月白長衫的年青士子,再怎麼努力屏着,也屏不住渾身的喜氣,腳步僵硬,卻又像喝醉了酒一般,暈暈乎乎的走向錦氈錦梯,剛一步踏上錦梯,就一腳踩空,要不是旁邊小廝機靈,伸手架住,只怕要一頭摔下去了。

兩個小廝都是極機靈的,乾脆跟着他,送到錦臺上,再急步退下。

駱帥司聲音格外宏亮的誦讀着第一名的文章,欽差拿起托盤上的兩朵金花,插在跪在面前的年青士子的帽子上。

黃祭酒和兼學政的高漕司站起來,給第一名披上紅,一擡一擡的銀錁子擡上來,依次擺開,把不大的臺子擺的滿滿當當,這一大片的銀光閃爍,充分展示着什麼叫富貴逼人。

李桑柔從金花看到銀錁子,託着腮,嘆了口氣。

論體面,還是金花啊!

駱帥司誦讀完文章,就有人接過去,高高懸掛,滕王閣前,叮叮噹噹,立刻開始刻石。

臺下,鑼鼓隊已經走上前,排好了隊,特意挑出來的年青英俊的護衛們牽着馬,請前三名上了馬。

最前面,是鑼鼓隊開道,鑼鼓隊後面,是英武帥氣的護衛們,三對護衛後面,是披紅掛綵的前三名,騎在馬上,每個人後面,都跟着他們的文章,以及他們的銀子,第三名的銀子後面,是歷屆百日之評的前三名,同樣騎在馬上,只是沒有披紅。

鑼鼓喧天的隊伍從滕王閣出發,進了城門,沿着事先挑好的街道,一路上用力鑼鼓,小步慢走,走的熱鬧無比。

這一趟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完美展示,從滕王閣開始,圍着豫章城轉了一圈,再回到和滕王閣隔着城牆,一裡一外的狀元樓。

中午,駱帥司在狀元樓擺宴,迎接欽差,賀滕王閣煥然一新,賀大齊天下才俊輩出。

李桑柔在城樓上看着才華與財富並重的隊伍慢慢走遠,看不到了,滿足的嘆了口氣,轉身往樓下走。

“對了,”孟彥清一拍額頭,“駱帥司讓我問問,中午的宴席,咱們去不去?”

“不去。”李桑柔一句不去幹脆直接,隨即頓住步,看向孟彥清,“要不,你去?”

“我不去!”孟彥清立刻搖頭,“我年青的時候,這樣的宴席也多,都是應酬,瞧着這個的臉,看着那個的臉,一眼沒看到,就得罪人了,不去!”

“下午說是黃祭酒講學,說是講什麼解什麼經什麼的不一樣。”大常悶聲道。

“學而篇理解之南北差異。”孟彥清把大常的什麼什麼和什麼補全了,“要連講一個月的學,說是尉四太太她們,都要上去講一場,全是這種,哪一樣學問南北之差異。

“這是駱帥司提議的,這老傢伙,猴精猴精的。

“這講學的事兒,他提前兩三個月,就花了錢印到晚報上了。

“這一個南北之不同解說,但凡江南的學子士人,能不聽聽麼!

“這事兒讓他搞的,他這豫章城,眼看要成了江南學問之地了!”

孟彥清嘖嘖有聲。

“能不能成江南學問之地不敢說,不過,錢是賺足了。

“你看看這一年,這豫章城從邸店到賣洗臉水的,家家戶戶都掙了不少錢。”李桑柔下了城牆,沿着還充滿着興奮氣息的街道,悠悠閒閒往前走。

“聽說長沙城來了好幾個人,奉了他們潭州高帥司的吩咐,說是請黃祭酒和尉四太太她們,到長沙城講幾天學。

“昨天我去駱帥司那裡,在二門裡聽到的,黃祭酒說他們到豫章,是奉了旨意來的,這邊的事兒辦完了,就得趕緊趕回去交旨,可不敢到處亂走。”孟彥清一邊說一邊笑。

“嗯,錢三奶奶還寫了信給尉四太太,請她們繞道鄂州回去。”李桑柔笑道。

“這可真夠繞的!”董超一聲驚歎。

“哪兒也去不了,都是奉了旨意來的,在這兒講學也是奉了旨意的,講完了就得回去。”李桑柔笑道。

“真是一場大熱鬧。”孟彥清感慨了句。

“尉四太太她們講學,是哪一天?”李桑柔走出一段,問了句。

“這我沒留意,一會兒去問問。”孟彥清一個怔神,隨即答道。

“這事兒不急,先找吃飯的地方,咱們吃什麼?”李桑柔打量着街道兩邊。

“從下來頭一家,到現在,家家都滿滿當當。”大常悶聲道。

“唉,這熱鬧得!”李桑柔一聲長嘆,“算了算了,回家吃吧。”

“昨晚上定了十幾只羊,今天早上送到的,剛殺出來。”大常忙接了句。

“回去燉羊肉,姜蔥清水燉,好好調碗蘸水。”李桑柔笑道。

“讓老大說餓了,趕緊走!”董超揮着手。

………………………………

隔一天,張管事帶着宮小乙一家,以及懷抱鐵鏈子,淚水漣漣的賈文道,僱了條大船,啓程趕往揚州城。

李桑柔留在豫章城,聽了符婉娘和尉靜明各一場講學,正要帶着大常,孟彥清,以及二十來個老雲夢衛,再去楊家坪船廠,啓程前一天午後,順風派送鋪送了份建樂城遞過來的盒子。

李桑柔打開,拿出盒子裡的卷軸,抽開,看到廣順兩個字,眉梢高挑,再拿出盒底的一張細宣,細宣上幾行字,是清風寫的簡短說明:

卷軸是皇上親筆,賀大當家新添兩處船廠,添財進喜。

李桑柔看着卷軸上的廣順倆字,十分鬱悶,看了一會兒,李桑柔嘆了口氣,拿着卷軸,出門往府衙後宅去。

府衙後宅裡,尉四太太、尉靜明和符婉娘三人,正在聽劉蕊試講,聽到大當家來了,幾個人忙起身迎出來。

進了屋,李桑柔坐下,往後靠在椅背上,將手裡的卷軸遞給尉四太太,示意她看,自己端起杯茶抿着。

“這是皇上的御筆!”尉四太太抽開卷軸,掃了眼,驚訝道。

“你認識皇上的字?”李桑柔問了一句,隨即失笑,尉四太太又不是她,分不出字兒好壞,也看不出文章好壞。

“不是認出了字,是這枚小印,這是皇上龍潛的時候,處理公務時,常用的小印,這個,朝廷裡差不多的人都知道,不過,大當家應該不知道這枚小印。”尉四太太忙笑着解釋。

“唉!”李桑柔一聲長嘆,看向尉靜明,再一聲長嘆,“你那倆字兒,用不成了。”

“這話大當家的先說了,我正要討回來呢。”尉靜明笑起來。

有了皇上的御筆,自然不能再用她寫的廣順倆字兒了。

“這御筆可難得的很,皇上極少替人寫字兒,就沒給誰寫過。”瞧着李桑柔一臉的鬱郁,尉靜明笑道。

“這字兒……唉!”李桑柔再一聲長嘆。 www▲ттκan▲¢ O

“皇上的字兒,寫得極好,是真的極好。”符婉娘瞄着李桑柔,笑道。

“不是說不好,好不好,誰敢說不好?”李桑柔再一聲長嘆,“不是嫌不好,好不好,我也看不出來。

“這倆字兒,我是打算釘在船頭的錨樁上。

“錨樁你們知道吧,腳踩屁股坐,誰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明姐兒的字,放上去沒事兒,這倆字兒,能放上去,讓船工腳踩屁股坐嗎?”

尉四太太呃了一聲,看着李桑柔,衝她攤開手。

“唉!”符婉娘唉了一聲,也攤了手。

尉靜明想了一想,噗的笑起來。

“那怎麼辦啊?”劉蕊擔憂的問道。

“能怎麼辦?哪兒高釘哪兒唄,釘桅杆上。”李桑柔又一聲嘆氣。

她原本準備釘船頭,釘在錨樁上,釘桅杆上,但凡顯眼的地方全釘上,現在,只好挑着釘了。

“也只能這樣了。”尉四太太唉了一半,笑了起來。

“多謝你,告辭了,年底見吧。”李桑柔再謝了尉靜明,站起來,辭了諸人,拿起卷軸,鬱悶的往外走。

“這兩個字是用了拙字印的,不是沒有好處,仔細想想,這好處還挺多的。”尉四太太多送了李桑柔幾步,瞄着她手裡的卷軸,壓着聲音笑道。

“我知道,多謝你。”李桑柔微微欠身,謝了尉四太太,告辭出來。

………………………………

隔天,董超帶着餘下的老雲夢衛們,分坐了幾條船,先行趕往揚州。

李桑柔帶着大常、孟彥清等二十來人,趕往楊家坪。

她準備接收船廠前,算着日子,已經在晚報上印了招攬船廠各種工匠,以及船廠管事的告示,並在洪州和潭州,從順風派送鋪往外派送,以及到處張貼了不少招納船廠管事,以及船廠工匠的告示,到這會兒,已經有不少人趕到楊家坪,等在楊家坪了。

廣順船廠原本那些管事和帳房,能用的已經沒有幾個了。

順風順水,當天半夜,船就泊進了楊家坪碼頭,隔天一早,李桑柔先看來應船廠管事的,接着帶着應徵的工匠們到船廠中,看各個工序的工匠試手藝。

一連挑了五天,挑出了兩個大體能對付的管事,以及三十來個工匠。

原本船廠的管事中,堅持不寫數目的十來個人,已經押進江州城,抄家退賠,本人流放千里之外了。

另外三十來個當場寫了數目的,有五個少寫了銀子數,李桑柔讓人照原數奪回分得的銀子,開革出船廠。

其餘二十來人,有四個把分得的銀子全數繳了回來,李桑柔留下這四個人,原職照用。

其餘的人,一多半袖手等着李桑柔找他們要銀子,一小半主動繳出了一半銀子,主動繳還一半銀子的,李桑柔將繳還的一半銀子賞了回去,把人開革出船廠,袖手等着的,追繳了一半銀子,同樣開革出船廠。

新招的兩個管事,才幹都很一般,她得交給他們一個比較清爽的船廠,才能在她找到真正合適的船廠管事之前,把船廠支撐下來。

挑好船廠管事,船廠內各道工序的管事,或是任命了新挑的工匠,或是從原本的工匠中挑一個升了管事,之後,李桑柔又革了船廠不少舊規矩,重新定了新規矩。

比如船廠的學徒,不再由師父們自己挑自己選自己說了算,而是由船廠每年統一招收年紀相當的少年,有些工序,過於勞力,或是其它不便,只宜男子,男女皆可的,皆不限男女。

這些學徒招收進來,考察考績,皆有定規,師父帶出的徒弟如何,也有考察。

李桑柔粗粗定了些規矩,看着運行了大半個月,離開楊家坪,啓程趕往揚州。

第312章 城第105章 見一見文先生第259章 晴天第3章 故人第169章 說話的人第65章 都是有媳婦的人第83章 生死第319章 花兒第41章 都是尚書第117章 一人之變第130章 逃要快第343章 接風第23章 大過年的第267章 地主之誼第169章 說話的人第21章 潘相家七公子第31章 梨花巷第325章 各隨心意第128章 羣龍無首第341章 情懷第56章 召人第50章 啓程第162章 接財神第329章 人之常情第302章 做一把劍第25章 拜壽第334章 世情第103章 閒逛閒談第297章 新年第114章 做過必有痕跡第122章 哨探第6章 華而不實第218章 送禮第304章 相當第318章 凱旋第55章 捧場第102章 家裡家外第332章 搓揉第312章 城第51章 看一眼問一句第301章 不該這樣第165章 一粒塵埃第173章 新掌櫃第188章 真沒心眼第204章 鋪子後面第255章 好信壞信兒第256章 對手第227章 名勝啊第265章 互厭第103章 閒逛閒談第94章 安頓第329章 人之常情第134章 順手坑第309章 見面第328章 審第92章 原罪第104章 雞同鴨講第140章 守城的將軍第328章 審第354章 離別第41章 都是尚書第159章 機會第52章 能做就做第184章 迎接第353章 求賞(爲了月票啊)第249章 手段第2章 天明第25章 拜壽第322章 艱第248章 不退第275章 一章加半章第7章 有車有房第268章 須盡全力第338章 風花第188章 真沒心眼第82章 齊樑之間第100章 真黑馬第46章 街道司第341章 情懷第94章 安頓第181章 三傻第97章 壽麪第5章 兄弟第126章 勝第167章 千山萬水一杯酒第311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第58章 一箭之仇第243章 一個機會第213章 一位夫人第202章 出路第53章 清風明月第213章 一位夫人第85章 人各不同第62章 有財大家發第69章 可用之人第194章 攻城番外-乞巧第222章 娘們兒兇猛第350章 爲了月票!第276章 野生
第312章 城第105章 見一見文先生第259章 晴天第3章 故人第169章 說話的人第65章 都是有媳婦的人第83章 生死第319章 花兒第41章 都是尚書第117章 一人之變第130章 逃要快第343章 接風第23章 大過年的第267章 地主之誼第169章 說話的人第21章 潘相家七公子第31章 梨花巷第325章 各隨心意第128章 羣龍無首第341章 情懷第56章 召人第50章 啓程第162章 接財神第329章 人之常情第302章 做一把劍第25章 拜壽第334章 世情第103章 閒逛閒談第297章 新年第114章 做過必有痕跡第122章 哨探第6章 華而不實第218章 送禮第304章 相當第318章 凱旋第55章 捧場第102章 家裡家外第332章 搓揉第312章 城第51章 看一眼問一句第301章 不該這樣第165章 一粒塵埃第173章 新掌櫃第188章 真沒心眼第204章 鋪子後面第255章 好信壞信兒第256章 對手第227章 名勝啊第265章 互厭第103章 閒逛閒談第94章 安頓第329章 人之常情第134章 順手坑第309章 見面第328章 審第92章 原罪第104章 雞同鴨講第140章 守城的將軍第328章 審第354章 離別第41章 都是尚書第159章 機會第52章 能做就做第184章 迎接第353章 求賞(爲了月票啊)第249章 手段第2章 天明第25章 拜壽第322章 艱第248章 不退第275章 一章加半章第7章 有車有房第268章 須盡全力第338章 風花第188章 真沒心眼第82章 齊樑之間第100章 真黑馬第46章 街道司第341章 情懷第94章 安頓第181章 三傻第97章 壽麪第5章 兄弟第126章 勝第167章 千山萬水一杯酒第311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第58章 一箭之仇第243章 一個機會第213章 一位夫人第202章 出路第53章 清風明月第213章 一位夫人第85章 人各不同第62章 有財大家發第69章 可用之人第194章 攻城番外-乞巧第222章 娘們兒兇猛第350章 爲了月票!第276章 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