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論罪

第141章 論罪

劉景輝這話一出,直接就把剛纔和諧的氣氛破壞。

在隴右官府一衆官員眼中,這年輕人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簡直可憎可恨。

此刻,趙延洵表情淡定,在劉景輝說完之後,他才問道:“諸卿,其他事情孤都可以包涵,但這殘害百姓之事……本王卻絕不能輕饒!”

“此事,爾等有何解釋?”

看到這幫官員被問責,劉景輝心裡非常痛快,這些天他的苦總算沒白受。

隴右官員們全都被問住,明明剛纔已經和和氣氣,爲什麼現在又要這般逼問。

此刻,隴右官員們的目光,全都聚集到了成文光身上,衆人期待他能給出合適的回答。

成文光腦中思緒飛轉,周密思索着趙延洵的意圖。

“啓稟殿下,放百姓出城的決定,我等並未直接參與,是巡撫田景同一言決之!”

開口說話的,乃是布政使衙門參政丁彥。

下屬的這番話,一下子點醒了成文光。

他暗罵自己是糊塗了,連當官兒都最基本操作甩鍋都忘了。

此刻田景同人不在,正是把責任歸咎到他身上的好時機。

更何況田景同身爲巡撫,乃是隴右之地的第一號人物,責任讓他們來揹着是天經地義。

“丁參政所言屬實,還請殿下明鑑!”

隨着成文光話音落下,一衆官員盡皆叩首道:“請殿下明鑑!”

丹陛之上,趙延洵沉聲道:“田景同此人心如蛇蠍,做下此等孽事,不足爲奇!”

聽到這話,一衆隴右系官員心頭一喜,這件事他們總算撇清了。

可就在這時,只聽有人說到:“殿下,臣以爲……此事重大,應當嚴查!”

循着聲音看去,只見到說話那人,正是王府左長史周承平。

准許劉景輝出來告狀,趙延洵是爲了敲打隴右官府這幫人,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戴罪之身”。

同時這也說明,趙延洵雖然把這事兒拿出來說,並不意味着他要處罰成文光等人。

可週承平此刻這話,卻是要擴大問責範圍。

“嚴查?事情不是已經很清楚了嗎?”趙延洵平靜問道。

成文光這些害怕“嚴查”,所以當聽到趙延洵維護之言後,他們都生出了一縷感激之情。

壞人都是別人來當,好人自己來做,這是政治家的基本操作,趙延洵對此領會深刻。

周承平此刻就是扮演的“壞人”,但他並沒有這個覺悟,因爲他就是光明磊落要爲百姓言事。

幾萬百姓出城,不知有多少人死於非命,這件事豈能輕易就揭過了?

隴右官府這幫人沆瀣一氣,田景同確實死不足惜,可其他人也別想矇混過關。

“殿下,不可聽信他們一面之詞!”周承平再度勸諫道。

“這……”

別看趙延洵表面遲疑,但心裡卻已經樂開了花,周承平“彈劾”得越狠,他就越能掌控隴右系官員。

值此生死存亡之際,成文光也顧不得慎重,當即道:“殿下,臣等與田景同共事,周長史有此懷疑實屬正常,臣等願意接受嚴查,只望殿下還臣等清白!”

這就是政客啊,如今自稱爲臣已經毫無隔閡,改換門庭對他們來說也只是基操。

“成卿言辭懇切,想必是光明磊落之身……”

可趙延洵才把話說完,周承平便出言道:“殿下,不可偏聽偏信!”

趙延洵臉色微變,一直以來周承平自以爲清流,站在道德大義的角度,便可以無視君臣之禮犯顏直諫。

雖然沒必要和他一般見識,但這樣的人不敲打也不行,否則後面更不好收場。

但他不可能直接懟周承平,那樣未免太拉低身份。

“關長史,此事你怎麼看?”趙延洵沉聲道。

即便到了末世,一個集體也只能保持大方向一致,在一些“無關緊要”事情上存在分歧。

這幾乎無法避免,因爲人心是貪婪而自私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高明的統治者,不會致力於消弭這些分歧,而是因勢利導加以利用。

周承平要嚴查隴右官員,趙延洵就問關和泰怎麼看,他相信關和泰會做出“正確”的回答。

“殿下,臣以爲……周大人心念百姓,但卻矯枉過正了!”

果然,關和泰的話沒讓趙延洵失望,前半句肯定後半句完全否定。

事實上,一直以來被周承平壓制,被一些偉光正的說法裹挾,這讓關和泰非常憋屈。

所以乾脆藉着這次機會,關和泰要做一回自己。

“關長史……你豈能如此誤會於我?”周承平臉色極爲難看。

而關和泰卻平靜道:“如今正是艱難困苦,內憂外患之時,你可要以大局爲重!”

果然,還是讓下面人互相鬥的好,反正趙延洵沒法保證,自己隨時能想到這些“偉光正”的說辭。

周承平一時噎住,眼見周遭無一人聲援,他感到十分心寒。

“殿下……”

“周長史,關長史說得有些道理,爲今之計……還是要以大局爲重!”趙延洵語氣深沉。

他告誡周承平以大局爲重,卻沒直接洗脫成文光等人罪行,就說明這事兒是暫時壓下。

往後成文光這些人要是“犯糊塗”,這罪名可以讓他們萬劫不復。

此刻,周承平也知大勢不可逆。

“臣……明白了!”

面帶笑容,趙延洵再度開口道:“田景同之罪,諸位以爲……該如何論處?”

“殿下,臣以爲……田景同殘害數萬百姓,罪惡滔天,當處斬刑,夷三族!”

這話是成文光說的,在場衆人莫不震驚。

成文光此人,當真是心狠手辣,這完全是爲了和田景同做切割。

“臣附議……”

“臣也附議……”

好傢伙,王府長史司的人都沒說話,喊打喊殺的全是隴右系官員。

對此趙延洵沒有表態,而是問道:“兩位長史怎麼看?”

關和泰當即答道:“臣也附議!”

“臣……附議!”雖然於心不忍,但想起那些慘死的百姓,周承平還是收起了自己的同情心。

“好……此事就如此議定了!”

說完,趙延洵從位置上起身,而後道:“成卿……”

“臣在!”

“這件事情,就由你來主辦!”

成文光微微一愣,隨即答道:“遵命!”

(本章完)

第888章 佈防第188章 檢閱第388章 忠心不可鑑第674章 西南第394章 田間地頭第601章 表彰大會1第87章 問話第580章 威懾第505章 探照燈第556章 好像是人第387章 受審第483章 指揮使第98章 亂相第916章 那就安排去第393章 行刑第538章 觀摩2第839章 放榜日第910章 宴會第892章 軍國大事第940章 離元陽2第203章 示衆第35章 再啓程第235章 應對第35章 再啓程第763章 輯事監大總管第392章 爆炸2第211章 危險之地第115章 妖婦誤我王大事第523章 柳山驛2第500章 承天大典1第405章 禮尚往來第98章 亂相第894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653章 皇帝難第689章 計議第360章 遲了第754章 臣願奉詔第317章 飯是要分鍋吃第66章 衝撞第801章 辭拒弗獲第435章 殺機起第588章 打促談第198章 夜難安第839章 放榜日第900章 戰前第758章 時不我待第98章 亂相第687章 接連壞消息第679章 不好對付第769章 情分第533章 鎮西關前1第349章 朱晉璋的抉擇第625章 分隊訓練2第576章 摔了一跤第807章 登基大典2第735章 城牆上第516章 抓舌頭第428章 入堡第850章 都難第503章 離別第886章 趙延洵第4章 見皇帝第661章 可爲我大晉忠臣乎?第231章 人不圓第506章 滿倉第843章 去軍營第189章 雍王殿下萬歲第722章 濟水西第186章 山水道觀第573章 解憂第119章 城內權貴第90章 挾持第137章 談判第111章 各府招募第16章 欽天監第589章 談判第692章 好久不見第414章 各自安排第475章 我彈劾過你第467章 盜賊第689章 計議第735章 城牆上第907章 射箭第660章 五體投地第811章 衛所軍第598章 就藩第29章 驚險第745章 僞帝已死第529章 刺激第100章 何至於此第68章 王之威壓2第705章 追擊第272章 暗流第170章 五百斤第200章 情況彙報第50章 元陽府第309章 城德下第326章 發出號召第111章 各府招募第320章 馬金入王府
第888章 佈防第188章 檢閱第388章 忠心不可鑑第674章 西南第394章 田間地頭第601章 表彰大會1第87章 問話第580章 威懾第505章 探照燈第556章 好像是人第387章 受審第483章 指揮使第98章 亂相第916章 那就安排去第393章 行刑第538章 觀摩2第839章 放榜日第910章 宴會第892章 軍國大事第940章 離元陽2第203章 示衆第35章 再啓程第235章 應對第35章 再啓程第763章 輯事監大總管第392章 爆炸2第211章 危險之地第115章 妖婦誤我王大事第523章 柳山驛2第500章 承天大典1第405章 禮尚往來第98章 亂相第894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653章 皇帝難第689章 計議第360章 遲了第754章 臣願奉詔第317章 飯是要分鍋吃第66章 衝撞第801章 辭拒弗獲第435章 殺機起第588章 打促談第198章 夜難安第839章 放榜日第900章 戰前第758章 時不我待第98章 亂相第687章 接連壞消息第679章 不好對付第769章 情分第533章 鎮西關前1第349章 朱晉璋的抉擇第625章 分隊訓練2第576章 摔了一跤第807章 登基大典2第735章 城牆上第516章 抓舌頭第428章 入堡第850章 都難第503章 離別第886章 趙延洵第4章 見皇帝第661章 可爲我大晉忠臣乎?第231章 人不圓第506章 滿倉第843章 去軍營第189章 雍王殿下萬歲第722章 濟水西第186章 山水道觀第573章 解憂第119章 城內權貴第90章 挾持第137章 談判第111章 各府招募第16章 欽天監第589章 談判第692章 好久不見第414章 各自安排第475章 我彈劾過你第467章 盜賊第689章 計議第735章 城牆上第907章 射箭第660章 五體投地第811章 衛所軍第598章 就藩第29章 驚險第745章 僞帝已死第529章 刺激第100章 何至於此第68章 王之威壓2第705章 追擊第272章 暗流第170章 五百斤第200章 情況彙報第50章 元陽府第309章 城德下第326章 發出號召第111章 各府招募第320章 馬金入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