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無罪

第173章 無罪

乘坐馬車,趙延洵返回了王府大門外,今天的參觀他可謂是收穫滿滿。

下了馬車,看得出來他心情不錯,帶着淺笑便走進了王府。

穿過外大門,進入永安門,通過永安殿左側門,謹身殿出現在趙延洵面前。

可讓趙延洵感到奇怪的是,謹身殿前的臺階下,此刻正跪着四名婢女。

瞧了身側霍安一眼,霍安仔細端詳後答道:“王爺,好像是永福宮的婢女!”

對王府內宅的人,霍安談不上全部認識,但三位王妃宮裡的他都臉熟。

一邊走着,趙延洵一邊問道:“去問問怎麼回事!”

霍安不敢怠慢,連忙上前詢問緣由,當趙延洵走到臺階處,霍安正好問完了話。

“王爺,王妃在殿內,說是要……向王爺請罪!”

趙延洵微微愣住,暗道這又是唱的哪一齣,隨即他立刻走上了臺階。

一身青衣,不施粉黛的薛寶筠,便出現在趙延洵眼前。

讓趙延洵驚訝的是,此刻薛寶筠正跪在正殿內,在她面前是趙延洵的王座。

“愛妃,你這是做什麼,快快起來!”眼前什麼情況,趙延洵毫不知情。

當趙延洵走到了近前,薛寶筠卻沒有起身的意思,而是露出一臉悔恨的表情。

走到薛寶筠面前,趙延洵正想把她扶起,卻聽薛寶筠道:“臣妾有罪,特來向王爺請罪!”

“愛妃,你先起來,有什麼話你起來說!”

聽到這話,薛寶筠擡起頭與趙延洵對視後,說道:“王爺,臣妾不敢起身!”

“王爺能原諒臣妾,但臣妾卻無法原諒自己!”

趙延洵不由失笑,隨即問道:“你有自己有罪,那你倒是說說……你究竟有何罪?”

此刻,趙延洵已經不着急扶薛寶筠起身。

“臣妾之罪有三!”

“說說看!”

趙延洵表情平靜,緩緩轉過身去,往大殿前方的寶座走去。

此刻的他不再是丈夫,而是雍王,是君主。

“臣妾以王妃之尊,超額調用王府糧食,此罪一!”

邁步走上丹陛臺階,薛寶筠的這句話,讓他弄清楚了事情緣由。

原來是爲王府內部反腐調查而來,好像這事兒今天就該有結果了,王妃來的倒是夠巧……趙延洵心中暗道。

“臣妾身爲王妃,尚不能約束宮中奴婢,竟讓他們背地裡打着臣妾的名義胡作非爲,此罪二……”

這一番話,表面上看薛寶筠是在認罪,實際上她卻是在推卸責任。

而此刻,趙延洵已繞過案頭,坐上了昭示他地位的寶座。

“臣妾以權謀私,未能與王爺夫妻同心,此罪三!”

言罷,薛寶筠叩首於地,梨花帶雨道:“臣妾德薄,無以承王妃之尊,還請殿下去臣妾封號,以警王府內外臣民!”

可以說,薛寶筠是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氣,只爲了挽救自己在趙延洵心中的形象。

沒錯,薛寶筠很清楚在如今這世道,王府內的人都是依附於丈夫存在,趙延洵就是所有人的天。

那麼王府內外所有人的地位,完全取決於趙延洵的情感認同。

所以在薛寶筠看來,王妃的位置反倒不是那麼重要,只要能保住自己在丈夫的形象就好。

君不見,黃蓉蓉那般作妖的性格,即便讓王府內外很多人討厭,不一樣穩坐聽風閣內。

爲什麼?王爺寵信啊!

但薛寶筠卻忘了,堂堂王妃去和黃蓉蓉比,便已經落了下乘。

此刻,薛寶筠等待着丈夫開口,宣判自己的命運。

大殿內良久無聲,此刻趙延洵也很糾結,以至於還沒想好如何處置。

好在此刻,霍安已貼心的從偏廳大案上,把最近的情況彙報遞到了趙延洵手上。

翻開文書,裡面顯示的是調查報告。

上面清晰的羅列出,永福宮挪用糧食八百五十三斤,另外記載了還有其他人員的挪用情況。

最後的結論是,所有以各種名義挪用而造成的缺口,足足達到了三十石糧。

“啪”的一聲,文書被摔在案頭,趙延洵怒容滿面。

他本以爲,在如今這種高壓統治下,不會有人幹這般沒腦子的事,但事實證明他還是天真了。

丹陛之下,薛寶筠極爲忐忑,她能感受到趙延洵的怒火。

這讓等待宣判的薛寶筠,此刻極爲煎熬,以至於額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

大殿內極爲安靜,終於……薛寶筠聽到了腳步聲。

幾步之後,趙延洵所穿的黑色皁靴,出現在了薛寶筠面前。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女人,趙延洵沉聲道:“起來吧!”

他不可能真的廢掉薛寶筠,畢竟對方犯的事兒還沒那麼嚴重,另一方面他也沒有合適的王妃人選。

將薛寶筠從地上扶起,趙延洵一邊幫她整理衣衫,平靜問道:“超支八百斤糧食,你都拿去做什麼了?”

任由趙延洵撥弄,薛寶筠如實答道:“臣妾只挪用了三百斤,多數拿去接濟了侯家,其餘五百斤都是下面的奴才胡作非爲,臣妾並不知情況!”

趙延洵微微一笑,撇開薛寶筠往大殿外走去,同時說道:“你說錯了,那八百斤糧食,全是下面奴婢擅自挪用,對此你毫不知情!”

轉過身跟在趙延洵身後,聽到這番話薛寶筠心頭一喜,自己算是渡過這一劫了。

“多謝王爺!”薛寶筠輕聲道。

“王妃……”

聽到“王妃“這個冷冰冰的稱呼,薛寶筠心頭不免一顫,她能感受到這句話中的疏遠。

“臣妾在!”

“你可知道,本王爲何要給你免罪!”趙延洵揹負雙手問道。

“王爺偏愛,臣妾慚愧,讓王爺失望了!”

趙延洵回過頭來,徐徐道:“因爲雍王妃的聲譽,不能有半分污點!”

這句話反駁了薛寶筠的感情說,變成了赤裸裸的利益糾葛。

雍王妃不能聲譽有損,否則會破壞他趙延洵的形象,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臣妾明白了,往後……臣妾絕不會再犯此錯!”

“回去吧!”趙延洵露出淺笑。

兩人之間話語不多,而薛寶筠也識趣離開,在這裡多待一秒她都覺得難受。

“霍安,把審理正王政鈞叫來!”

“遵命!”

走出大殿,霍安看向遠處夕陽,此刻映照得天空一片血紅。

(本章完)

第567章 兇巴巴的第401章 結訓2第191章 碼頭第537章 觀摩1第365章 甲酉隊第790章 第789掌 一巴掌第533章 鎮西關前1第802章 袞冕第350章 遼平府第521章 砍柴第295章 告密之人第26章 調查第94章 元陽權貴第555章 無力第799章 葬禮2第679章 不好對付第803章 年號之爭第234章 各郡情況第66章 衝撞第604章 類聚第539章 訓示第50章 元陽府第412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657章 十五衛使第579章 熱鬧的碼頭第633章 窮途第653章 皇帝難第690章 是九哥來了?第587章 衆志成城2第279章 禁足第273章 當立者誰?第37章 鉗制第94章 元陽權貴第124章 兵權第400章 結訓1第21章 刺客第587章 衆志成城2第400章 結訓1第529章 刺激第10章 系統任務第704章 請大將軍早做決斷第371章 縣城聚落第198章 夜難安第298章 送行第586章 衆志成城1第933章 喪屍亂2第86章 返回第27章 獵戶的蹤跡第339章 解除危機第297章 固守第88章 感染變異第562章 嚴防死守第700章 震而憾第354章 到京城第761章 做選擇的時侯第344章 追蹤第550章 後宮事1第103章 倆道士第554章 入寧陽第564章 暫且歇兵第450章 勸降2第337章 是那頭熊第533章 鎮西關前1第940章 離元陽2第104章 應對第806章 登基大典1第248章 編練新軍第416章 屍羣來襲第529章 刺激第655章 躊躇滿志第554章 入寧陽第202章 砍樹伐竹第124章 兵權第381章 村子內1第266章 喜變喪第643章 清理門戶第409章 好事輪不到第791章 廷議第215章 親自前往第514章 都司門外第396章 大事開小會2第887章 東撤第726章 渡河之人第582章 演變已開始第871章 公審2第881章 小勝第358章 太孫府第433章 不等了第316章 冬狩3第133章 一級兵第209章 安頓下來第289章 朱逆第747章 犯顏者與頌聖者第48章 再死人第514章 都司門外第32章 不歡而散第825章 月缺第612章 大逆之事第721章 西北事
第567章 兇巴巴的第401章 結訓2第191章 碼頭第537章 觀摩1第365章 甲酉隊第790章 第789掌 一巴掌第533章 鎮西關前1第802章 袞冕第350章 遼平府第521章 砍柴第295章 告密之人第26章 調查第94章 元陽權貴第555章 無力第799章 葬禮2第679章 不好對付第803章 年號之爭第234章 各郡情況第66章 衝撞第604章 類聚第539章 訓示第50章 元陽府第412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657章 十五衛使第579章 熱鬧的碼頭第633章 窮途第653章 皇帝難第690章 是九哥來了?第587章 衆志成城2第279章 禁足第273章 當立者誰?第37章 鉗制第94章 元陽權貴第124章 兵權第400章 結訓1第21章 刺客第587章 衆志成城2第400章 結訓1第529章 刺激第10章 系統任務第704章 請大將軍早做決斷第371章 縣城聚落第198章 夜難安第298章 送行第586章 衆志成城1第933章 喪屍亂2第86章 返回第27章 獵戶的蹤跡第339章 解除危機第297章 固守第88章 感染變異第562章 嚴防死守第700章 震而憾第354章 到京城第761章 做選擇的時侯第344章 追蹤第550章 後宮事1第103章 倆道士第554章 入寧陽第564章 暫且歇兵第450章 勸降2第337章 是那頭熊第533章 鎮西關前1第940章 離元陽2第104章 應對第806章 登基大典1第248章 編練新軍第416章 屍羣來襲第529章 刺激第655章 躊躇滿志第554章 入寧陽第202章 砍樹伐竹第124章 兵權第381章 村子內1第266章 喜變喪第643章 清理門戶第409章 好事輪不到第791章 廷議第215章 親自前往第514章 都司門外第396章 大事開小會2第887章 東撤第726章 渡河之人第582章 演變已開始第871章 公審2第881章 小勝第358章 太孫府第433章 不等了第316章 冬狩3第133章 一級兵第209章 安頓下來第289章 朱逆第747章 犯顏者與頌聖者第48章 再死人第514章 都司門外第32章 不歡而散第825章 月缺第612章 大逆之事第721章 西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