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各有心思
元平侯府,兩位當家人坐在書房內,神色格外凝重。
“誰能想到,誰能想到……局面敗壞如此!”薛景彥捶胸頓足。
濟水一戰雍軍大勝,如今大軍已圍困京城,朝廷的局面已敗壞到了極點。
從大勢上來說,京城的陷落已經註定,現在的朝廷必將被推翻。
可越是到這種關頭,他們薛家危險程度就越高。
林家黃家都被下獄,他們薛家作爲反賊正牌岳家,幾乎隨時都可能被皇帝拿來泄憤,即便他們已經和雍王決裂。
薛景煜答話道:“雍軍已兵臨城下,而且越來越多,朝廷撐不了多久了!”
這些其實都是廢話,當下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保全家族。
只聽薛景彥說道:“二弟,你帶着族中子弟,再召集所有家丁僕役,全都到城牆上守城去!”
“大哥,朝廷必敗,咱們還要和雍王爲敵?”
薛景彥怒道:“可朝廷現在還沒敗,隨時可以把我們家碾碎!”
“快去!”
此刻,薛景煜雖覺得不太妥當,但在自己大哥的威逼下,此刻也只能執行命令了。
其實在臨走前,薛景煜很想問問,自己這位大哥做什麼。
畢竟露臉這種事,由家主去做更合適!
可當看見薛景彥極爲難看的臉色,薛景煜只能把話憋回去,並按照大哥的意思辦事去。
薛景煜卻不知,當自己轉身離去時,薛景彥看他背影的眼神,已變得格外陰冷。
“二弟,家族要活下去,大哥我也想活下去,所以就只能委屈你了!”薛景彥喃喃道。
爲了家族存活,薛家即便到了最後關頭,仍然得替小皇帝搖旗吶喊。
可眼見朝廷要倒塌,雍王即將龍袍加身,薛景彥就不得不考慮長遠些。
所以他的設想是,把自己從“歸順”朝廷這事中摘出,在這最後關頭讓薛景煜充當門面。
如此一來,薛家既可應付現在的小皇帝,也可在改朝換代之後,讓薛景煜爲這件事背鍋。
只要薛景彥一口咬定,背叛雍王都是薛景煜的主意,憑藉着自己的女兒是王妃,薛景彥認爲保全家族問題不大。
到時候再把薛景煜一房推出去頂罪,也就能平息雍王怒火,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薛家在爲存亡計長遠,而輯事監的大獄內,林觀海卻爲朝廷大敗憂心忡忡。
此刻他坐在牢房內,目光透過牆上小窗戶,盯着外面的藍天白雲。
此刻他多麼希望,自己能夠從牢裡出去,爲守城貢獻自己的力量。
眼見林觀海已發呆近一個時辰,黃萬安不由從牀上做起,嘆了口氣後說道;“林兄,天數有變,神器更易,此乃自然之理!”
雍軍已經兵臨京城,這件事他們已從獄卒口中得知。
朝廷敗得實在太快,快得讓人猝不及防,也讓牢房內的兩人,心情改變奇大。
聽到黃萬安這番話,林觀海從失神之中醒轉。
盯着黃萬安瞧了一陣,林觀海說道:“黃兄是爲反賊說話!”
“林兄,不是我爲反賊說話,歷來都是成王敗寇,此乃世人盡知的道理!”
“所以黃兄覺得,世人盡知的道理就是對的?”
“難道不對?”黃萬安反問。
本想繼續辯論,可林觀海也知道,最難改變的就是人的思想。
只見他苦笑道:“難爲你飽讀聖賢之言,二甲進士出身,竟也同那些庸人一樣!”
“你我都是凡人罷了!”黃萬安回了一句。
兩人就此沉默,繼續爭吵辯論毫無意義,因爲他們知道自己說服不了對方。
城內某坊內,一名小吏站在高處,大聲宣讀着官府的命令。
公文讀完後,這小吏將文書收起,接着喊話道:“反賊濫殺無辜,姦淫擄掠無惡不作,你們若不想被家人被害,家產被奪,就要聽從皇上的旨意,每家每戶出人守城!”
“皇上可是說了,只要這次擊敗賊軍,會有重賞!”
“立下戰功,小則賞銀賞地,大則加官進爵!”
“我可告訴你們,大好的前程就在面前,你們可不要錯過了!”
這餅畫得漂亮,可現場卻無一人迴應,靜悄悄的環境,讓這小吏猶如小丑。
“都聽到沒有?今天回去準備,明天一早官府就來清人,誰家若是不遵皇命,必將嚴懲!”
撂下這句話,這名小吏帶着差役離開了,留下一衆百姓面面相覷。
雖然這小吏說得好聽,但現場這些人也不是傻子,知道所謂的軍功沒那麼好得。
可他們沒得選,即便不想去立功,他們也會被官府強行趕去城牆上。
某處書房內,十位衣着華貴的男子,此刻正一臉愁容。
“雍軍兵臨城下,你們說這城守不守得住?”
“左右監門衛有一萬人,衛所軍和巡城司的人,加起來有兩萬兵,只這三萬人,守備城池怕是難!”
漢水濟水兩次大戰,朝廷幾十萬大軍淪喪,這三萬人着實微不足道。
所以答案已經很明顯,即便朝廷已在城內徵召青壯,也改變不了大勢。
能對局面清晰判斷,毫無疑問這些人是當官的,才能知曉朝中事務。
房內沉默幾息後,便有一人道:“諸位,如今時局鉅變,大亂將至,我等得早做打算!”
他們這些官員,老婆孩子都在京城,如果不早做“應對之策”,很可能落個家破人亡的結果。
這時,靠東方向有一人說道:“雍王起兵,名言是要誅逆賊,靖國難!”
“只要我等不是所謂逆賊,又有什麼可擔心的?”
眼見衆人都望了過來,陳吉安接着說道:“不必我說,諸位大人也都明白,逆賊是內閣大臣,六部堂官纔有份兒!”
當然了,逆賊之首是現任皇帝,陳吉安很識趣的沒提。
“朝廷始終要人治理,咱們這些人對雍王有用,只要願意棄暗投明,說不定還能平步青雲!”
當陳吉安說完,立刻有人接話道:“陳兄不愧是先帝欽點的狀元,果然胸有溝壑見識淵博,將時局分析得如此透徹!”
陳吉安是太安二十二年的狀元,只是一直未受到重用。
事實上,屋子裡的這些人,幾乎都有相同的遭遇,在現在的朝廷看不到出頭的希望。
隨即又有人說道:“如此說來,朝廷之禍乃我等之福也!”
“平步青雲不敢想,我只盼一家老小平安!”
“是啊!”
衆人表明態度時,卻有人問道:“那接來,我們該做些什麼?”
所有人的目光,此刻全都聚集到陳吉安身上。
陳吉安很享受這一刻,對他而言只要能帶領這幫人,在雍王入城時幫忙造勢,那他必定會得到重用。
只見陳吉安平靜道:“諸位莫慌,此事需得從長計議!”
實話實說,他們這些人膽子是真的大,這種“大逆”之事竟敢聚衆來說。
一旦消息走漏,在趙維隆盛怒之下,他們必定死無全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