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 無足輕重(今日第二更)

氏宗聽完,不由先是一愣,他實在沒有想到,信長竟然大方到了如此地步,按自己本次的功勞來說,能獲得一千石的封賞就心滿意足了,可誰知,竟然比自己想象的多出了一倍,雖然郡上八番城東北面的土地皆是崇山峻嶺,屬於美濃國與飛禪過的邊境,不過,那也是兩千石的土地啊。

就算那裡不適合耕種作物,但由於現在連年戰亂,這便導致了木材的價格高居不下,光是靠買那裡的木頭,就可以讓自己賺個滿盆滿鉢了,還種什麼糧食。待一會回去之後,看看要不要將此地承包出去?

而且這還不是讓氏宗感到最爲高興的,最讓他感到高興的是,如今自己治下土地已經達到了萬石,並且與飛禪國的姬小路家全面接壤,之前自己還在擔心,萬一到時候自己申請成爲飛禪國國主之後,只有都山城與舊領地接壤,控制起來,就有諸多不便了,可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完全不用擔心了,待成爲飛禪國主後,就算依然在郡上八番城居住,也能將飛禪一國緊緊握在手中。

想到這裡,只聽氏宗連忙說道:“屬下多謝主公厚賞,屬下必當誓死效忠主公,誓死效忠織田家。”

“好了,你若是沒有其他事情彙報的話,就下去找村井貞勝領取委任狀去吧。”只見信長擺了擺手,淡淡的說道。

“是主公,那屬下便先行告退了。”氏宗在行禮說完之後。站起身來,剛要離去。就在這時,信長又將他叫住,不由開口說道:“等等,我還有話要問你。”

氏宗連忙停住腳步,不由心中一凜。心想,信長不會是又要在自己到底是誰。是什麼來頭兒上糾結吧。

不過,既然信長將自己叫住,那氏宗還哪裡敢走,只見他又上前兩步,回到剛纔的位置上。開口說道:“屬下在,請主公吩咐。”

“恩,我來問你,這次你前往京都,可否知道三好家謀反,將軍被殺害一事?”

氏宗心說。老子不但知道,而且還參與了呢,要不是老子及時出現,那足利義昭恐怕早就身首異處了。哪還有現在繼任將軍之事。

不過,在歷史上就算沒有自己出現,這足利義昭也逃過了此劫,真不知道,如果沒有自己的話,他是如何逃脫的。

氏宗清楚的記得,當時三好家之人距離他已經不足五百米,而且追在最前的還是騎兵。而那地方,當時除了自己之外根本沒有別人。且此地又極爲平坦,前面只有一片方圓不過二三百米的小樹林。想在那裡藏身實在是太過困難了,看來也只能將歷史上的足利義昭歸到吉人自有天相一類了。

而在氏宗返回歧阜城的路上,氏宗便已經聽說一乘寺覺慶目前在六角家避難,並改名爲足利義昭,繼任將軍之事,這和歷史上出入不大,所以氏宗也沒將此放在心上,如今信長問起,氏宗也不打算隱瞞。

只聽他開口說道:“回主公,此事屬下不但知曉,而且幕府將軍之弟一乘寺覺慶,也就是現任幕府將軍足利義昭便是屬下所救,當時屬下還自做主張想將其迎入歧阜,爲主公攜天子以令諸侯來作鋪墊,不過卻遭到拒絕,還請主公恕罪。”

信長聽完,不由擺了擺手,氏宗的想法,也正是他心中所想,若是能將足利義昭掌控在手的話,那麼自己就等於掌握了大義,這對日後的制霸天下有着莫大的好處.

信長雖然對氏宗的自作主張感到有些生氣,不過當時他離歧阜甚遠,若是派人前來彙報的話,必然耽誤大事,所以信長還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此事沒能成功,說什麼都沒用了,而且從此事上,也可以看出,那足利義昭並不是任人擺佈的傻子,不然以本家現在的實力,其一定會欣然前往的,而不是白白便宜了六角家。

想到這裡,只見信長擺了擺手說道:“既然那足利義昭沒有跟隨你前來,此事多說無意,我現在問你,你覺得足利義昭其人如何?”

只聽氏宗不加思索的說道:“回主公,屬下認爲,這足利義昭難當大任,雖然有野心,但卻沒有相匹配的能力。”

通過之前的那一面之緣氏宗氏宗雖然能看出一些,但卻並不全面,而他所說的這些話,全部來自於後世對其的評價,這樣的評價在氏宗看來,正可謂是一針見血,所以氏宗也懶的多想,直接照搬過來。

信長沒想到氏宗對其的評價竟然如此之低,不由心中惱怒,他還以爲氏宗恃才傲物,不將天下之人放在眼了呢。

只聽信長不悅的說道:“若是如你所說的話,他在逃過一劫之後,又怎會有如此反應,先是招募舊臣,隨後申請官位,緊接着又製造輿論,如今天下爲之震動,各勢力紛紛響應,難道這廢物可以辦到的嗎?”

“主公請息怒,剛纔屬下所說並非是將足利義昭看低了,而是實情,主公不知,在屬下將其救下之後,其表現就如平民一般,不是感到興奮,而是感到害怕……”

隨後,氏宗將當時的情景一五一十的向信長描述了一遍,並沒有一絲不實之處。

信長在聽完之後,對氏宗的怒氣也隨之消散一空。若真照氏宗所描述的那樣,這足利義昭根本不會對自己的霸業產生多少影響。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接下來辦的每一件事都是如此乾淨利落,這就太讓人匪夷所思了,難道在千兵衛面前的表現其都是裝出來的?若是如此的話,那足利義昭的城府也就太深了,居然連千兵衛都看不破,這實在是太可怕了,像這樣的人,只要抓住機會,必會有一番作爲的。

想到這裡,信長不由自主的皺眉頭,開口說道:“若是真如你所說,那接下來其所辦的一系列事情,又該如何解釋?你該不會是被其的外表所矇蔽了吧。”

只見氏宗搖了搖頭,肯定的說道:“主公請放心,屬下可以肯定,這些事都不是足利義昭可以想到的……”

還沒等氏宗說完,只聽信長頗有興趣的打斷道:“不是他,那還會是誰?”

“主公,據屬下觀瞧,足利義輝麾下有一名叫作細川藤孝的家臣,此人就能力而言並不在屬下之下,而屬下認爲,這後續的事情應該都是其想出的,不過,以屬下看來,此人並不得足利義昭歡心,若不是因爲公家正在用人之際,此人決不會得到足利義昭重用的。

而且當屬下說明主公心意之後,此人不但沒有反對,反而及力贊成,從此便可看出細川藤孝應該對本家抱有好感纔對。”

信長聽完氏宗這番分析,感到很是驚訝,他本以爲公家所養之臣皆是一羣酒囊飯袋,沒想到竟然會有此人物。

還好其沒有得到足利義昭重用,對本家沒有敵意,不然一定要將對方除掉才行,像這樣的有識之士,絕對不能讓其在公家出現。

既然千兵衛如此肯定,對方不可能恢復足利幕府昔日的輝煌,那麼自己也不用他將其放在心上了,可現在還有一件事要解決,目前足利義昭除了昭告天下,其已經繼任將軍之位外,並且還要求天下羣雄出軍進攻三好家,而各勢力也是紛紛相應,自己是否應該也揮軍出擊,還是靜觀其變呢,一時間信長還沒有拿定主意。

不過信長的本意還是覺得應該靜觀其變,不過又怕因此失去義理,所以,只聽他開口問道:“千兵衛,就現在的形勢而言,你認爲,本家是否應該響應公家的號召,出軍三好呢?”

“主公,如今雖然各勢力紛紛響應,不過,卻是雷聲大雨點小,在沒有任何利益的情況下,誰又會平白無顧的與強大的三好家爲敵呢,所以依屬下看,此事不久就會平息,主公安心在此等候消息便是。”只聽氏宗胸有成竹的說道。

“好,出軍之事就此作罷,你退下吧。”

“是主公,屬下告退。”氏宗說完又等了片刻,見信長的確沒有事情在吩咐後,才退了出去。

就在氏宗興高采烈的前往奉行所領取那兩千石委任狀的同時,遠在北伊勢作戰的瀧川一益也同樣興高采烈。

這幾年經過自己的努力,北伊勢已經有超過八城的豪族被自己從這片土地中抹去,而且,就連本地第一大勢力的神戶家,也抵擋不住自己所率大軍的進攻,已於前日宣佈歸順織田家了。

如今放眼北伊勢這二十幾萬石的土地上,除了願證寺與三四家實力弱小的豪族,依然在頑固抵抗外,可以說北伊勢已經落入織田家的手中,而作爲在此戰的總大將瀧川一益,更是義氣風發,他時常幻想着等自己返回歧阜後,主公對自己大加封賞的情景。

而且,當初他恨不得躲願證寺遠遠的,可現在由於北伊勢衆豪族基本已經被平定,殲滅剩下幾家也只是時間問題,這讓他的信心極度膨脹,當初來到這裡的時候,加上信長派給自己的軍勢才只有一千,總軍勢不過一千五百人,而現在,若是算上已歸順織田家豪族麾下的軍勢,自己完全可以調動兩千五百大軍,當初軍勢不足,他不敢打願證寺的主意,如今人多勢衆,他便想給自己的伊勢攻略,留下完美的結局了。

第四五七章 率軍入城第六六四章 全軍撤退第五九八章 十面埋伏(一)第一八五章 初生牛犢第五九九章 十面埋伏(二)第一三三章 虎父犬子第二六八章 別有目的第九五零章 九州風雲(五)第九十六章 鏡川合戰第一四二章 雪中送炭第二一七章 虛驚一場第八七五章 三家決斷第五六零章 井底之蛙第二十六章 天守議事第四八五章 再添一將第二十九章 蜂須賀黨第六八一章 舔犢情深第九五七章 九州風雲(十二)第二十八章 齋藤對策第八九九章 肉的作用第三九八章 不甘寂寞第八六七章 越後亂起第六三九章 小試牛刀(四)第七六六章 信濃局勢第七一六章 小事化大第四七六章 腳踏實地第四一零章 虛實之道第六二八章 兩面三刀第六二五章 旗本武士第六三六章 小試牛刀(一)第四八九章 佈陣西岸第四七八章 以逸待勞第三七一章 推陳出新第九三二章 大亂將起(四)第八九二章 羣馬落馬第四五四章 戰略撤退第六九零章 百廢待興第三一五章 攻入城中(今日第一更求推薦)第六六五章 以敵伐敵第一零零一章 海上爭霸(十)第一二八章 三河已定第八四零章 岳父心思第七六五章 奠定基礎第八零六章 破城在即第三二四章 折中之策(今日第二更求推薦)第八五九章 一羣活寶第八零七章 勝利在望第八章 水茶之行第四四五章 精銳對決(一)第九六二章 陸奧攻略(五)第八零二章 兩害相較第七九一章 議平丹波第八十一章 領內不穩第一二七章 寺外受阻第六六二章 局勢大變第一零一八章 決戰之前(五)第三二七章 得時無怠(今日第一更求推薦)第二六八章 別有目的第三章 軍略對答第五二三章 別無選擇第六一二章 密圖豪族第三二九章 好戲上演(今日第一更求推薦)第六十四章 女忍初音第八八三章 再回戰場第八一四章 無奈之舉第五四四章 暗流涌動第三九三章 稍有意動第八五三章 軍神隕落第七三五章 暗助淺井第三四九章 厚顏無恥(求月票,推薦)第九一六章 決戰關東(三)第八零五章 城中亂戰第一五三章 爲時已晚第二五二章 前方來人第八二二章 兩家爭鋒第六一六章 唯有放手第四八六章 大軍出發第四四五章 精銳對決(一)第五一六章 不給面子第六二二章 擴軍備戰(下)第八六七章 越後亂起第七八三章 車水馬龍第二七四章 等待多年第六一二章 密圖豪族第八三四章 好人難當第二四二章 短兵相接第四三五章 無奈之舉第八四四章 大事不妙第六二八章 兩面三刀第四零二章 信心百倍(一百萬字了,求支持)第四八一章 不失氣節第二一三章 輕重緩急第四三一章 三株齊發第六零一章 十面埋伏(四)第八二五章 北條來了第八零六章 破城在即第九二七章 決戰關東(十四)第四六六章 夜襲敵營(二)第六零一章 十面埋伏(四)第二四三章 棄暗投明
第四五七章 率軍入城第六六四章 全軍撤退第五九八章 十面埋伏(一)第一八五章 初生牛犢第五九九章 十面埋伏(二)第一三三章 虎父犬子第二六八章 別有目的第九五零章 九州風雲(五)第九十六章 鏡川合戰第一四二章 雪中送炭第二一七章 虛驚一場第八七五章 三家決斷第五六零章 井底之蛙第二十六章 天守議事第四八五章 再添一將第二十九章 蜂須賀黨第六八一章 舔犢情深第九五七章 九州風雲(十二)第二十八章 齋藤對策第八九九章 肉的作用第三九八章 不甘寂寞第八六七章 越後亂起第六三九章 小試牛刀(四)第七六六章 信濃局勢第七一六章 小事化大第四七六章 腳踏實地第四一零章 虛實之道第六二八章 兩面三刀第六二五章 旗本武士第六三六章 小試牛刀(一)第四八九章 佈陣西岸第四七八章 以逸待勞第三七一章 推陳出新第九三二章 大亂將起(四)第八九二章 羣馬落馬第四五四章 戰略撤退第六九零章 百廢待興第三一五章 攻入城中(今日第一更求推薦)第六六五章 以敵伐敵第一零零一章 海上爭霸(十)第一二八章 三河已定第八四零章 岳父心思第七六五章 奠定基礎第八零六章 破城在即第三二四章 折中之策(今日第二更求推薦)第八五九章 一羣活寶第八零七章 勝利在望第八章 水茶之行第四四五章 精銳對決(一)第九六二章 陸奧攻略(五)第八零二章 兩害相較第七九一章 議平丹波第八十一章 領內不穩第一二七章 寺外受阻第六六二章 局勢大變第一零一八章 決戰之前(五)第三二七章 得時無怠(今日第一更求推薦)第二六八章 別有目的第三章 軍略對答第五二三章 別無選擇第六一二章 密圖豪族第三二九章 好戲上演(今日第一更求推薦)第六十四章 女忍初音第八八三章 再回戰場第八一四章 無奈之舉第五四四章 暗流涌動第三九三章 稍有意動第八五三章 軍神隕落第七三五章 暗助淺井第三四九章 厚顏無恥(求月票,推薦)第九一六章 決戰關東(三)第八零五章 城中亂戰第一五三章 爲時已晚第二五二章 前方來人第八二二章 兩家爭鋒第六一六章 唯有放手第四八六章 大軍出發第四四五章 精銳對決(一)第五一六章 不給面子第六二二章 擴軍備戰(下)第八六七章 越後亂起第七八三章 車水馬龍第二七四章 等待多年第六一二章 密圖豪族第八三四章 好人難當第二四二章 短兵相接第四三五章 無奈之舉第八四四章 大事不妙第六二八章 兩面三刀第四零二章 信心百倍(一百萬字了,求支持)第四八一章 不失氣節第二一三章 輕重緩急第四三一章 三株齊發第六零一章 十面埋伏(四)第八二五章 北條來了第八零六章 破城在即第九二七章 決戰關東(十四)第四六六章 夜襲敵營(二)第六零一章 十面埋伏(四)第二四三章 棄暗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