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催促

第1083章 催促

皇帝動搖了。這個消息是由太后透露給永寧長公主,永寧長公主再寫在秘信中,告知燕王的。

無論是太后還是永寧長公主都很看不上蕭貴妃如今的做法。無論蕭瑞的出身是否見得光,他都是燕王唯一的子嗣。燕王爲了皇帝,立下了汗馬功勞,也作出了很多犧牲。他也從來不抱怨什麼,不要求些什麼,不過是希望自己唯一的親骨肉能繼承自己的家業罷了,這有什麼過分的呢?皇帝能一口答應下來,是他對這個早早被過繼出去的弟弟的憐惜和關愛。蕭貴妃連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都要挑撥,爲了給自己的兒子謀利益,便罔顧燕王的利益,也太自私無情了!

太后不贊成,永寧長公主也反對,只是她們看着皇帝猶豫不決的樣子,不好開口多言罷了。畢竟,三皇子纔是皇帝的親生兒子,做爹的如果非要偏向自己的親生兒子,把侄兒撇在一邊,做祖母和姑姑的,又能勸什麼呢?

蕭貴妃膽敢向皇帝提這樣過分的請求,估計也是覺得,即使蕭瑞是燕王唯一的子嗣,也敵不過三皇子是皇帝的親生兒子這一點。只要皇帝下了旨意,燕王心裡再不情願又能如何?總不能造反吧?到頭來還不是捏着鼻子認了?只要燕王府能平靜地接受這個結果,蕭貴妃便覺得,自己爲兒子爭取到了最後的未來了。等到三皇子入繼燕王府後,掌握住實權,日子也不見得會差到哪裡去,只不過是統治的地盤不如皇帝大罷了。

她懷疑,皇帝真正動搖了想法,有意讓三皇子入繼燕王府,恐怕真正的根源,還是在蕭明珠身上。皇帝遲遲不許燕王府將蕭瑞的身世公之於衆,到底是真的爲了迷惑其他的皇子們,還是因爲他打從心底裡,就不願意讓蕭明珠在禮法上成爲燕王的女人?

只能說,三皇子與蕭貴妃母子倆的想法,與太后、永寧長公主她們是不同的。若甘心只做個小小的富貴閒王,三皇子也就沒必要折騰那麼多年,明裡暗裡地耍手段了。眼下最關鍵的,還是皇帝的想法。永寧長公主提醒燕王早作準備,儘快定下兒子的名分,燕王給燕王妃與蕭瑞送急信,也是同樣的意思。

“燕王府一向有過繼皇子爲嗣的傳統,如今父王與王妃沒有嫡子,我這身世又上不得檯面,即使是父王的獨子,又有什麼資格說自己是世子之位的唯一人選呢?這事兒若鬧得大了,皇上難免要被人非議,父王的名聲也跟着受損,這又是何必?不管我將來是世子還是另行封爵,我心裡對父王與王妃都是一樣的敬愛,對妹妹也是一樣的愛護。我自會盡爲人子、爲人兄的責任,旁的我就不敢奢望了。”

對於燕王的想法,蕭瑞表現得很平靜:“若是太后娘娘決定要北上,我身爲孫子,親自進京去迎接她老人家,這是應該的。我從沒有機會向太后娘娘盡孝,怎麼也要表現表現纔是。只是……若是爲了燕王世子之位,才進京走這一趟,那就沒必要了。蕭娘孃的想法雖然有些過分,但確實有她的道理。我知道父王一向信任、敬愛皇上,但親生兒子與剛認回來的庶出侄兒相比,誰更親近,皇上心裡定是有數的。

太后、永寧長公主與蕭貴妃都認爲蕭瑞只是皇帝的侄兒,在皇帝心裡不可能比三皇子更重,因此篤定皇帝會更傾向於讓自己的親生兒子三皇子成爲燕王府的未來主人。可是,燕王妃心裡很清楚,蕭瑞與三皇子並沒有什麼區別,都是蕭家女爲皇帝生下的兒子。蕭瑞固然是身世不能見光,但三皇子的人品也令人不齒,他們無論哪一個成爲燕王的嗣子,對皇帝而言都是一樣的。既然一樣,又何必換人過繼?還平白惹得太后娘娘生氣和失望,以爲皇帝對燕王這個同胞兄弟背信毀約了,爲了自己的私利,便要傷兄弟的心!

永寧長公主寫秘信給燕王,就是提醒他注意警惕。燕王府離京太遠了,有些事發生在深宮之中,京城的燕王府耳目未必能探聽得到,等到他們收到消息,皇帝說不定就要下旨過繼了,那時候即使燕王趕回京城求皇帝收回成命,也太遲了!永寧長公主勸燕王早作打算,最好趁着皇帝還未下定決心之前,趕緊把蕭瑞的名分定下來,免得夜長夢多。

燕王並不認爲皇帝會輕易推翻曾經的諾言,把自己並不認同的三皇子硬塞給自己做嗣子,可他也不願意自己的嗣子之位繼續被蕭貴妃與三皇子肖想下去了。他希望蕭瑞能儘快上京一趟,打着迎接太后與永寧長公主——興許還有四皇子——大駕的旗號,順便公佈自己真正的身份。哪怕不能求得皇帝冊封他爲燕王世子的旨意,好歹也要謀一個王府子弟的正式冊封,比如某個郡王名頭什麼的。即使皇帝有什麼別的想法,好歹燕王的兒子不至於一無所得,還要靠日後的嗣子施捨幫襯。

從前燕王妃根本沒擔心過,皇帝會拿三皇子替換蕭瑞這個真正“過繼”來的“嗣子”。可今日燕王得了永寧長公主的信,卻急急忙忙地催兒子回去,還希望蕭瑞能上京去謀一個正式的冊封,哪怕是不能立時封世子,也要確定一個名分。這就讓燕王妃心裡生出了猜疑。

至於三皇子,永寧長公主也好,太后也好,都不覺得是什麼問題。蕭貴妃確實做了壞事,不管她是否是曹皇后遇刺案的真兇,她身上都洗不白。既然如此,她會受懲罰便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只要三皇子沒有摻和生母的勾當,便仍舊是一個清清白白的皇子,僅僅是在女色一事上,犯了些不痛不癢的錯處,由皇帝訓斥一番,罰個一半半載的俸,也就過去了。等他出宮開府,正式迎娶了正妃藍氏,便可以封王了。做不成太子或燕王世子,他也會擁有自己的親王爵位,一輩子富貴安逸不缺,還用得着肖想別的?

燕王妃聽得心酸不已,一臉的欲言又止。

如果皇帝心裡依然抱有這樣的念頭,只怕也同樣存着有朝一日要把蕭瑞認回去的想法。可這種事怎麼可能做到?

太后還在呢!

皇帝也拉不下這個臉!

但有些事,皇帝可以一日拖一日,拖到他死的那一天,蕭瑞又怎麼可能一直這麼沒名沒分地拖下去?!

(本章完)

第1676章 閒話第450章 委託第667章 宴請第1042章 疑雲第1237章 晨起第1233章 安利第1569章 共識第694章 皇子們第120章 決定第1241章 慈愛第624章 和樂第218章 怒容第689章 弄璋第847章 紫禁第386章 擔憂第886章 決定第1134章 發現第310章 燕王府第164章 出謀第98章 同行第1671章 用心第1425章 隱秘第786章 異狀第172章 安排第287章 玻璃第1398章 行動第369章 警告第1339章 原因第228章 拜別第205章 提醒第303章 懊惱第72章 安撫第800章 追問第1591章 去意第1172章 嫁妝第1643章 新君第699章 建議第293章 贏家第586章 失蹤第813章 送禮第943章 雙保險第1539章 忽然第281章 新居第212章 端午(中)第1583章 心虛第1399章 打聽第839章 夫妻第1058章 疑慮第79章 計劃第1206章 建言第1299章 犯愁第178章 嘲諷第770章 得信第723章 疑慮第475章 別居第1443章 舊誼第627章 暗示第1187章 宴罷第607章 死士第645章 決定第1111章 歸來第353章 長草第1431章 偷聽第1108章 操心第340章 創新第665章 藥鋪第1452章 憐愛第907章 撕破第722章 詢問第1563章 清醒第729章 藍氏第550章 影射第279章 牽連第754章 耳聞第818章 察覺第89章 結論第1385章 無奈第372章 傳聞第1379章 憂心第324章 喜歡第190章 家常第1605章 對話第756章 不安第1450章 提醒第842章 新幕第225章 強辭第1464章 做主第1068章 出行第1340章 斜眼第922章 撇清第1201章 戒心第1329章 毛衣第876章 舊誼第361章 挑明第654章 旅途第1197章 失誤第86章 喊冤第886章 決定第1386章 蠢事第624章 和樂
第1676章 閒話第450章 委託第667章 宴請第1042章 疑雲第1237章 晨起第1233章 安利第1569章 共識第694章 皇子們第120章 決定第1241章 慈愛第624章 和樂第218章 怒容第689章 弄璋第847章 紫禁第386章 擔憂第886章 決定第1134章 發現第310章 燕王府第164章 出謀第98章 同行第1671章 用心第1425章 隱秘第786章 異狀第172章 安排第287章 玻璃第1398章 行動第369章 警告第1339章 原因第228章 拜別第205章 提醒第303章 懊惱第72章 安撫第800章 追問第1591章 去意第1172章 嫁妝第1643章 新君第699章 建議第293章 贏家第586章 失蹤第813章 送禮第943章 雙保險第1539章 忽然第281章 新居第212章 端午(中)第1583章 心虛第1399章 打聽第839章 夫妻第1058章 疑慮第79章 計劃第1206章 建言第1299章 犯愁第178章 嘲諷第770章 得信第723章 疑慮第475章 別居第1443章 舊誼第627章 暗示第1187章 宴罷第607章 死士第645章 決定第1111章 歸來第353章 長草第1431章 偷聽第1108章 操心第340章 創新第665章 藥鋪第1452章 憐愛第907章 撕破第722章 詢問第1563章 清醒第729章 藍氏第550章 影射第279章 牽連第754章 耳聞第818章 察覺第89章 結論第1385章 無奈第372章 傳聞第1379章 憂心第324章 喜歡第190章 家常第1605章 對話第756章 不安第1450章 提醒第842章 新幕第225章 強辭第1464章 做主第1068章 出行第1340章 斜眼第922章 撇清第1201章 戒心第1329章 毛衣第876章 舊誼第361章 挑明第654章 旅途第1197章 失誤第86章 喊冤第886章 決定第1386章 蠢事第624章 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