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聖旨

回三原的第五天,柳一條同張楚楚一起,去下耳村將張卟亮與張劉氏給接回了府裡。

現下正值隆冬,在鄉底下亦是農閒之時,老兩口再家閒着沒事兒,眼看着就又到了年關,自然也希望能跟兒女們一起過個整年。所以,這一次老兩口並沒有像是上次那樣,聽完柳一條的言語之後,張卟亮讓張劉氏進屋簡單地收拾了兩下就同小倆口兒一起離開了村子。

親家的到來,着實讓老柳夫婦歡喜了一陣子,柳賀氏就不說了,老柳可是着實找了個玩伴,每天都要拉着張卟亮在後院小亭下上兩盤象棋,遇到一個比他還要臭的棋蔞子不容易,老柳也終於找到了幾分自信,下棋下得更起勁了些。

至於張劉氏,自然也不會閒着、悶着,家裡三個老太太每天也都會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偶爾地再逗一逗小寶兒,日子過得倒也愜意。

這一日,在柳一條陪着兩位老爺子下棋的時候,柳成着急從前院過來,把他們家少爺給請到了前廳敘話。

“怎麼了,這麼着急忙慌的像什麼樣子?”屈膝在正椅上坐下,柳一條擡頭打量了柳成一下,道:“怎麼說你也是‘得一醉’的掌櫃,在外面闖蕩了那麼久,怎麼還是脫不掉毛躁的毛病?”

“少爺,不是小人太毛躁,而是這事兒他確是有些着急,讓小人實在是平穩不下,這才巴巴地跑來向您稟報。”大喘了幾口氣,柳成還有些驚魂未定地開聲說道:“皇宮來人了,帶着皇上的旨意,指定讓少爺您去接旨那”

“聖旨?”柳一條隨之一愣,柳無塵是昨天才去的長安吧?剩下的錢糧還沒兌現,皇上的聖旨就傳到了家裡,狄知遜的辦事速度也大驚忒快一些吧?

“對,聖旨”柳成肯定地點着腦袋,這輩子他可是頭回見到聖旨,那可是皇上爺賜下的東西,可不是任誰都能有幸見得着的。

伸手來回比劃着,柳成頗爲興奮地大聲說道:“敲鑼打鼓,一路喧擾,一直從長安走到三原,再從三原府衙又一路到了咱們柳氏莊園,好不風光,好不熱鬧,現在整個三原都知道聖旨要到咱們府裡來了。”

柳成沒見人接過聖旨,不知裡面都有什麼規矩,還以爲皇上頒佈聖旨,就是這般熱鬧的樣子,所以在興奮之餘,他並未瞧出其中的奇怪之處,反而因爲這聖旨是屬於他們柳府,心裡驕傲美得不行。

“敲鑼打鼓?”柳一條輕笑了笑,又不是成親娶媳婦兒,用得着做得這般熱鬧嗎?看來,李世民這一次是真的窮瘋了,爲了能儘快籌到錢糧,像是這樣有失體統的事情都能這般明目地做了出來。

“那聖旨現在到了何處?”並沒有一點着急的意思,唐朝的聖旨遠沒有清朝時那般嚴格,接旨之人必須什麼沐浴更衣,三拜九叩之類的以示恭敬鄭重,否則便會治你一個大不敬之類的罪過。

在唐代,接旨更偏重於一種隨意,傳旨之人像郵差多過於上差,並不甚爲人所重,所以接旨時只要表面恭敬即可,完全沒有必要集全家老小於當面,行什麼三跪九叩之禮節,只要接旨之人簡單地衝着聖旨彎個腰拱個手,就如平常朝臣見皇上時所行的禮節一樣,輕輕一禮之後便可將聖旨接過。

“回少爺,小人回來時聽說已經進了古田村,現下怕是已經距咱們府門不遠了。”見他們家少爺神色似並沒有多大的變化,一如往常,理所當然,柳成不由爲自己方纔着急不穩的表現有些臉紅,心性竟也隨之安靜了下來,聽得他們少爺問起,遂輕聲詢道:“少爺,你看咱們是不是出府迎上一迎?”

“迎自然是要迎的,”柳一條淡然道:“一會兒你隨我出去即可,後院兒的老爺夫人他們,就莫要再去驚擾了。”

“是,少爺”應了一聲,見柳一條起身整衣出門,柳成也趕緊隨之跟上。

此時的柳府門外,已然有諸多村民圍觀,好似之前都得了信兒,知道有聖旨要來,全都眼巴巴地在門口候着,想要瞧瞧傳說中的聖旨到底有多麼神奇。見他們東家從府裡出來,村民們全都彎身見禮,之後不由自主地都向後退出幾步,在府門前騰出更大的一處空曠來。

“來了來了”

“從長安來的大人物已經進了莊子手裡還託着一份金黃的聖旨”

“我看到了”“我也看到了”

不斷地有人小跑着奔向這裡,嘴裡面興奮地叫嚷着,從來沒有離開過三原的他們,不知道他們口中所說的大人物,只不過就是皇宮裡的一個小小的內侍,一個太監而已,在他們眼裡,聖旨是神聖的,那是皇上賜下的東西,而可以手捧聖旨的人,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所謂的大人物。

柳一條並沒有嘲笑或是瞧不起他們的意思,長年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一羣人,乍然間見到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爲頂點的東西,激動一些很正常,就像後世的一些普通人,乍然遇到自己崇拜已久的明星一般,激動,瘋狂,都可以理解。

柳一條就這樣靜靜地站着,面上始終掛着微笑,旁邊的佃農見到他們東家這般平靜,好似根本就沒事兒人一樣地一如往常,在心中佩服他們東家涵養高深的同時,原本激動、興奮的心情也隨之稍微平復。學着他們東家,全都靜靜地站在原地,靜靜地等候着傳說中的聖旨和大人物的到來。

可以說是在幾近所有人的期盼當中,李然一行捧着聖旨緩緩走近柳府門前。在車馬走近柳氏莊園時,李然便主動下了馬車,一是知道柳氏莊園裡面不許縱馬行進的規矩,二則是莊園街道上圍觀的人君實在太多,車馬根本就不能行進。

一步一步從莊園門走到柳府近前,看到柳府門前一片安靜無波的情形,李然不免感到有些奇怪,從長安,一直走到這裡,李然已然習慣了下面百姓激動興奮的熱鬧錶現,包括他初進莊園時,莊園的佃戶也一個個興奮異常,有幾個甚至還小跑了起來。

可是,怎麼到了這裡,本應該是最爲熱鬧的地方,怎麼突然之間就變得這般安靜?

是因爲站在正門前的這個年輕人嗎?看到柳一條平靜安然的面孔時,李然心中不由便產生出了這樣一種明悟:這些佃農之所以會變得安靜,完全是受了他們東家一人的影響。

“李總管,一路辛苦”見來的是個熟人兒,柳一條面上的笑容更甚,衝着李然微一拱手,朗聲說道:“請李總管還有其他幾位內侍大人入府敘話”

太監也是有品級的,雖然官位不高,但是怎麼也比他這個白身要高上一個級別,所以柳一條稱這些內侍爲大人,並不爲過。

“柳先生,咱們又見面了”李然亦是彎身回禮,他斷不會因爲柳一條稱他一句總管就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了,說到底,他們這些內侍,就是一羣奴才而已,一直生活在宮裡的李然,可是一刻也不敢忘記自己的身份。

見過禮後,李然隨柳一條進了宅院,在進客廳之前,李然出聲將柳一條攔住,道:“柳先生,皇命在身,小人身上帶着聖旨,不便進入廳堂,勞煩柳先生,還是在此先把聖旨接了吧?”

“就依李總管之意”沒有反對,柳一條靜靜地轉身來與李然面對。

“嗯嗯,”李然輕向後退了一步,與柳一條撇開三步遠的距離,輕咳了下清清嗓子,之後用其尖銳而宏亮的聲音高聲叫到:“三原柳一條,接旨”

不可否認,因爲太監的聲線特殊,穿透力可畏是極爲強大,李然的這一嗓子,直接讓一直圍在府門外的村民又一次地沸騰起來,爭先恐後地擠在門前向裡觀瞧。

“小民柳一條,接旨”雖然只是一個過場,但是卻也不能過於草率,所以柳一條還是恭恭敬敬地對着聖旨施了一禮,而後彎着腰,伸出雙手向上迎接。

“皇上口諭”沒有直接將聖旨遞出,李然身子一挺,神色恭敬地正色說道:“柳氏大義,朕心甚慰,你之要求,朕已然允諾,望爾柳氏一族,莫因此諾而乖張行事,若因此而觸犯我大唐刑律,必不輕饒”

“皇上隆恩小民謹記”柳一條這纔將聖旨接到手裡,而後直起身形,向李然請道:“李總管一路辛苦,還請進廳稍作歇息,飲上一杯茶水。”

“歇息就不必了,小人還要回宮覆命,不易在此久留,就不麻煩柳先生了。”李然搖首婉拒,同時開聲向柳一條辭行。

“如此,那柳某送李總管出門。”再留無果,柳一條只得放行恭送,同時向柳成示意,將事先備好的一些銀錢與禮物送上。

“兩百萬貫的銀錢,外加三十萬擔的米糧,就換來了這麼一個分量不足半斤的黃色絲帛,也不知日後能不能利用得上……”目送着李然一行遠去,柳一條看着手中的聖旨輕聲一嘆,遂轉身復回了府裡。

西北邊界,柳氏收棉的大帳之內,柳冰還在噼裡啪啦地打着旁人看不明白的算盤,一筆又一筆地對着帳目。

“六十三萬七千兩百貫又六百五十文。”對出最後一筆帳目,柳冰不由長舒了口氣,看着帳上支出的銀錢,輕聲嘆道:“這纔不到十日的功夫,就已支出半數銀錢,看來不出一月,咱們就能打道回府了。”

“柳管事說得是,”負責柳冰起居的隨從馬良恭身遞上一杯熱茶,輕聲說道:“這才十天,咱們就輕鬆收到了高昌近半的白疊子,比起上次重舟管事過來,咱們此行的收穫,可是已高出了甚多。”

“嗯,這都是少爺神機妙算,抓到了高昌番人的軟肋,”接過茶碗兒,柳冰擡頭看了馬良一眼,輕聲說道:“不然的話,咱們入高昌境內散收,即便是候君集不下狠手,咱們也別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收到這般多的貨物。”

想想這段時間高昌人就像是瘋了一般,不分白天晝夜地一直在往邊界運送,柳冰不由再次感嘆他們家少爺的深謀遠慮,直接拾着高冒的脖子,硬是把正常一年半載的事情,給壓縮到了短短的一月之內。

想想每天高昌的丞相與將軍,都要低聲下氣地尋求自己與他們交易,甚至爲了不打擾自己休息,又不耽誤交易時間,他們寧願晚上將貨物送至,等到白天再與柳氏接洽,他們這種委曲求全的做法,一直都讓柳冰有一種很是強大的滿足感。

這纔是正兒八經的敬酒不吃吃罰酒,倍感爽快的同時,柳冰心裡沒有一點憐憫的意思,想當初若不是他們百般阻撓,重舟管事也不會重傷回家,他們高昌也就不會遭到今日這般境況。

“外面的情況如何?”飲茶入腹,身上不由顯得暖和了幾分,柳冰聽着外面有些嘈雜的聲音,開聲向馬良詢問。

“像是高昌那邊又有一批白疊子運至,現正在往下搬卸。”馬良輕聲回覆,看了下他們管事的臉色,彎身進聲說道:“若是管事覺得吵鬧,小人這就去囑咐兩句,讓他們都小聲着些。”

因爲是有求於人,所以屈義夫與楚弈一行對柳氏的人都極爲客氣,尤其是對柳冰及其身邊的親近之人,更是如此。所以,馬良的身份也因此而水漲船高,說起話來,也比以往更大聲了些。

“嗯,那倒不用。他們連夜趕工,咱們亦有益處,不必前去驚擾。”手捧着茶碗,柳冰稍作思慮,接聲向馬良吩咐道:“去跟負責守衛的武校尉說一聲,這段時間讓他務必小心,嚴防高昌那邊兒會行兵襲營。”

依照高昌現在這般殷切甚至不惜連夜趕工運貨的態度,說明他們缺錢的同時,也間接證明他們對此次交易的重視程度,襲營斷交之事幾乎沒有可能。

但是,他們這邊兒卻也不能因此而麻痹大意,柳冰不會忘記,在高昌,他們柳氏還有候君集這個死敵在側。

第293章 疫病之方第652章 又倒下了兩個第133章 宅院第621章 試飛第670章 來自翼國公的庇佑第141章 開刀動骨(1)第562章 確定第378章 再遊黃鶴樓第297章 守“株”待“兔”第817章 錢糧捐贈第一批第530章 速成的方法第157章 探訪袁方第344章 武媚?武則天?第650章 爭第621章 試飛第246章 夜話第727章 質問第720章 請師第364章 遊俠第497章 交情,是打出來的(1)第340章 通房丫頭第736章 陰妃自縊第453章 長孫皇后的詢問第42章 娶媳婦兒?第807章 提醒第854章 抵達高昌第571章 擄第337章 柳府的護院頭領第509章 相認第647章 秦府行醫(3)第412章 淫賊第554章 幫襯第20章 求醫第413章 柳亦凡是個高手第350章 狄府的教書先生第62章 比鬥第185章 植茶種樹第707章 謀策第264章 是走是留?第38章 曲轅犁第312章 高昌國王第360章 精裝版的酒水第771章 誰更囂張第361章 賣出第60章 造訪公孫第609章 異象?神物?第461章 壽誕(2)第179章 井灌(2)第600章 麻煩(2)第67章 信箋第73章 代步工具第577章 相脅第129章 我本爲商賈第613章 朕很看好你(3)第126章 李承乾的右腳第108章 欲行下長安(2)第551章 初具規模第738章 去哭吧第375章 量產菊花詩第761章 葡萄酒的“錢”景第713章 轉贈第289章 雨第378章 再遊黃鶴樓第415章 成長第831章 招工第67章 信箋第162章 訛詐第233章 傳言第137章 會診第403章 贖身第518章 事起第238章 新到的縣丞第554章 幫襯第6章 一頭會拉稀的牛第827章 民心第811章 知己第99章 間接推銷第491章 柳氏茶坊(4)第447章 朕知道是你!(1)第725章 商賈雲集第408章 遊夔門第809章 豫章來了第528章 書法小成第224章 ‘柳氏肥坊’,送人了!第751章 壽宴(2)第177章 新型的水車第621章 試飛第433章 相會,離別第84章 唐朝的托兒第16章 以身犯險(1)第187章 收攏第597章 師徒相見第240章 避第311章 災況第545章 案結第50章 楊叔來請第747章 丹陽公主第838章 無爲,隱忍第601章 考較第784章 籌謀
第293章 疫病之方第652章 又倒下了兩個第133章 宅院第621章 試飛第670章 來自翼國公的庇佑第141章 開刀動骨(1)第562章 確定第378章 再遊黃鶴樓第297章 守“株”待“兔”第817章 錢糧捐贈第一批第530章 速成的方法第157章 探訪袁方第344章 武媚?武則天?第650章 爭第621章 試飛第246章 夜話第727章 質問第720章 請師第364章 遊俠第497章 交情,是打出來的(1)第340章 通房丫頭第736章 陰妃自縊第453章 長孫皇后的詢問第42章 娶媳婦兒?第807章 提醒第854章 抵達高昌第571章 擄第337章 柳府的護院頭領第509章 相認第647章 秦府行醫(3)第412章 淫賊第554章 幫襯第20章 求醫第413章 柳亦凡是個高手第350章 狄府的教書先生第62章 比鬥第185章 植茶種樹第707章 謀策第264章 是走是留?第38章 曲轅犁第312章 高昌國王第360章 精裝版的酒水第771章 誰更囂張第361章 賣出第60章 造訪公孫第609章 異象?神物?第461章 壽誕(2)第179章 井灌(2)第600章 麻煩(2)第67章 信箋第73章 代步工具第577章 相脅第129章 我本爲商賈第613章 朕很看好你(3)第126章 李承乾的右腳第108章 欲行下長安(2)第551章 初具規模第738章 去哭吧第375章 量產菊花詩第761章 葡萄酒的“錢”景第713章 轉贈第289章 雨第378章 再遊黃鶴樓第415章 成長第831章 招工第67章 信箋第162章 訛詐第233章 傳言第137章 會診第403章 贖身第518章 事起第238章 新到的縣丞第554章 幫襯第6章 一頭會拉稀的牛第827章 民心第811章 知己第99章 間接推銷第491章 柳氏茶坊(4)第447章 朕知道是你!(1)第725章 商賈雲集第408章 遊夔門第809章 豫章來了第528章 書法小成第224章 ‘柳氏肥坊’,送人了!第751章 壽宴(2)第177章 新型的水車第621章 試飛第433章 相會,離別第84章 唐朝的托兒第16章 以身犯險(1)第187章 收攏第597章 師徒相見第240章 避第311章 災況第545章 案結第50章 楊叔來請第747章 丹陽公主第838章 無爲,隱忍第601章 考較第784章 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