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牛市

bookmark

公孫賀蘭的這番話讓柳一條不由地想起他們第一次見面時的情形,當公孫賀蘭聽說他的身分只是一個農夫時,鼻孔朝天的樣子。這傢伙連正兒八經的農夫都瞧不起,更何況是連農夫都厭惡的商人?

不過,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廣大民衆,尤其是那些有些身份和地位的人,心中所形成的一種固有觀念,柳一條強求不來,也不想去強求。只要他自己在這裡面是個例外,就足夠了。

“賀蘭賢弟有心了。”柳一條笑了笑,在他看來,公孫賀蘭是一個有脾氣,有個性,爲人又很誠肯的一個人。他能說出這樣的話,純粹是擔他這個大哥,這一點,很難得。“爲兄雖然只是一農夫,但手上的銀錢卻還是有些的。賢弟請放心,我不會去從商,家裡面還有三十幾頃地等着我去耕種,我哪還會有閒功夫再去經商?”

“不過,做些農具倒是無礙的。”李知德穩坐在那裡,插言道:“當下朝延正在大肆鼓勵耕種,其中耕作用的農具便是其中一個要素,故對於農具的製做,朝中的政策是提倡和鼓勵。如若柳小哥的犁頭真能在全國流行,那定會是一件天大的功勞。說不定還能受到皇上的嘉獎也未可知呢。”

“承李大人吉言。”柳一條輕笑着向李知德拱了拱手。柳氏耕犁的耕作能力他比誰都清楚,流行到全國那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如果能籍此見到李世民這位千古明君,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而且,耕犁的事情已經明顯引起了李知德的興趣。李知德也算是一個有見識的人,想來待他見到柳氏犁,定能看出犁頭的潛力,和,將會帶給他的好處。畢竟這名利二字,並不是誰都能輕易得到的。

“嗯,”李知德右手輕碰着茶碗,思量了一會兒說道:“下午吧,下午本官會親自去一趟下耳村,見識一下你所說的柳式耕犁。”

“那小民便在下耳村恭候李大人大駕了。”柳一條微微彎了下身子說道。

李知德表現得這麼急切,也無非是爲了自己的利益罷了。柳一條並不覺得奇怪,這也正是他想要的結果。要想取之,須先予之。沒有足夠的利益,誰會甘心地爲你勞作?

“我也去!”公孫賀蘭一搖摺扇,在胸前扇了兩扇,道:“這種事情怎麼少得了我賀蘭大少?正好我也想到大哥的府上去拜見一下伯父伯母。聽說一條大哥的下面還有一雙弟、妹,那也就是我公孫賀蘭的弟、妹了,嗯嗯,我得去看看。”

“這個,”柳一條將目光向李知德掃去,公孫賀蘭想去,他自然是歡迎之至,能與公家的未來家主拉拉關係,柳一條是求知不得。只是察看耕犁的事情決定權不在他,主要還得看李知德的意思。

“你去做什麼?”李知德唬起了臉,道:“我去乃是爲了公事,豈能讓你跟着胡鬧!不許去!”

公孫賀蘭仍是嬉皮笑臉着,完全沒被李知德的老長臉給嚇到,他搖着摺扇道:“舅舅哪來的那麼大火氣,我又沒說一定要跟着你去,我去自家大哥府上竄門兒,還用得着舅舅大人的應允麼?”

剛規矩了一會兒,這小子又恢復了本性。

“你!”李知德無奈地搖了搖頭,連他那個厲害的姐夫都管不了,他這個舅舅又能如何。嘆了口氣,道:“只要不跟着我,你愛上哪上哪,沒人管得了你。說吧,今天來找我又有什麼事?”

“也沒什麼大事兒,就是我娘有些日子沒見舅舅和舅母,有些想得荒。這不,便差我來請舅舅和舅母到府上去吃一頓便飯,敘一敘。”說到這,公孫賀蘭有些得志地向李知德責怪道:“舅舅也真是的,以前你遠在長安,不常來看我娘也就算了,遠嘛,我們都理解。但是現在,舅舅都搬到三原縣城裡了,怎的還是這般生疏?每次都得讓我來請才肯去一趟。虧我娘還那麼想着你這個弟弟。”

公孫賀蘭的話說得有些沒大沒小,不過卻正好說到了李知德的軟處。他這些年因爲政務繁忙,再加上他跟姐夫公孫文達的脾氣有些不對,確實沒有主動去探望過公孫夫人幾次,每次公孫夫人想他們了,還得着人來請才行。

李知德見公孫賀蘭絮叨個沒完,便開口說道:“好了,好了,今晚我便帶着你舅母過去,你就休要再嘀咕了,每次都是如此,我聽得耳朵都快起繭了。”

見他們談起家事,不便外人打擾,柳一條便起身告辭,道:“李大人,賀蘭賢弟,一條還與人有約,就不再叨擾了,一條先告退了。”

公孫賀詩蘭聞言也站起身,道:“大哥要走?正好,小弟也正要回去,咱們便一同走吧。”說着拉起柳一條的胳膊便往外走,走着還不忘給李知德留下話來:“舅舅,晚上我跟娘在家等你,記得帶着舅母來!”

“大哥你這是要去哪?”出了府衙門兒,公孫賀蘭向柳一條問道。“不若咱們再去比鬥一場如何?經過這幾天的思索,小弟可是已經找到了破除大哥棍術的方子,大哥要不要試一試?”

柳一條揹着雙手,漫步地向前走着,分毫沒將公孫賀蘭的話放在心上,這種話他聽了已經不下十次,但是每次還不都是以公孫賀蘭被胖揍而告終?雙截棍跟金庸大師筆下的獨孤九劍類似,本身並沒有固定的招式,你上哪裡去破。

“改日吧,今日爲兄有事要做。”隨口敷衍了一聲,道:“賢弟要是實在無事可做,便陪爲兄到牛市去走一遭吧。幫爲兄選上幾頭耕牛。”

“買牛?”倒也新鮮,公孫賀蘭眼前一亮,以前他還真沒做過這種勾當。

第167章 鍬成第404章 來自夔州的奏報第223章 腿債,腿來償!第156章 第一把鐵鍬第29章 教導第151章 青蛙落水令第470章 青蛙最偉大第215章 傳單廣告第589章 瞞天過海第184章 柳氏水車第726章 不予第603章 遷居第823章 可怕的柳一條第393章 到訪狄府第518章 事起第53章 杜家的小公子第572章 擄(2)第609章 異象?神物?第463章 長孫府(2)第702章 柳、李相見第639章 威嚇第279章 切磋第704章 制棉流程第178章 井灌(1)第491章 柳氏茶坊(4)第37章 王縣丞來訪第39章 有着落了第269章 高陽公主第476章 到家第792章 恭迎第537章 我是柳一條(1)第256章 從容入獄第617章 童年第77章 百里驢第173章 常樂公主第738章 去哭吧第727章 質問第215章 傳單廣告第826章 撤第69章 張楚楚的身世第401章 教訓第741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2)第721章 收徒第529章 施肥第763章 讓稚奴也去吧第612章 朕很看好你(2)第135章 寸勁?氣功?第703章 虛無之命第536章 出手(2)第235章 有了第496章 義母第182章 遷新宅第598章 他是柳一條第461章 壽誕(2)第57章 柳氏書法第570章 陰妃第645章 秦府行醫(1)第628章 權萬紀之死第460章 壽誕(1)第435章 及到長安第673章 少來煩我第492章 柳二條的麻煩(1)第414章 白帝城第200章 再辦作坊第576章 訴冤第856章 謀劃第729章 再見第835章 剛愎自用第277章 梁祝笛曲第683章 終相見第135章 寸勁?氣功?第142章 開刀動骨(2)第618章 求曲第724章 狀告公孫第552章 機會第235章 有了第357章 李承乾的異常第578章 又來了一個第275章 人在對面不相識第469章 茶坊事宜第471章 販馬第264章 是走是留?第847章 交出柳一條第274章 兩個小朋友第65章 商定第508章 作爲第843章 夾擊第534章 危第665章 相信第520章 事敗第688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289章 雨第472章 回家第446章 任幽來訪第787章 給李世民講述康熙的故事第117章 公孫將軍府第751章 壽宴(2)第514章 出手第624章 曲寶寶第420章 探望
第167章 鍬成第404章 來自夔州的奏報第223章 腿債,腿來償!第156章 第一把鐵鍬第29章 教導第151章 青蛙落水令第470章 青蛙最偉大第215章 傳單廣告第589章 瞞天過海第184章 柳氏水車第726章 不予第603章 遷居第823章 可怕的柳一條第393章 到訪狄府第518章 事起第53章 杜家的小公子第572章 擄(2)第609章 異象?神物?第463章 長孫府(2)第702章 柳、李相見第639章 威嚇第279章 切磋第704章 制棉流程第178章 井灌(1)第491章 柳氏茶坊(4)第37章 王縣丞來訪第39章 有着落了第269章 高陽公主第476章 到家第792章 恭迎第537章 我是柳一條(1)第256章 從容入獄第617章 童年第77章 百里驢第173章 常樂公主第738章 去哭吧第727章 質問第215章 傳單廣告第826章 撤第69章 張楚楚的身世第401章 教訓第741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2)第721章 收徒第529章 施肥第763章 讓稚奴也去吧第612章 朕很看好你(2)第135章 寸勁?氣功?第703章 虛無之命第536章 出手(2)第235章 有了第496章 義母第182章 遷新宅第598章 他是柳一條第461章 壽誕(2)第57章 柳氏書法第570章 陰妃第645章 秦府行醫(1)第628章 權萬紀之死第460章 壽誕(1)第435章 及到長安第673章 少來煩我第492章 柳二條的麻煩(1)第414章 白帝城第200章 再辦作坊第576章 訴冤第856章 謀劃第729章 再見第835章 剛愎自用第277章 梁祝笛曲第683章 終相見第135章 寸勁?氣功?第142章 開刀動骨(2)第618章 求曲第724章 狀告公孫第552章 機會第235章 有了第357章 李承乾的異常第578章 又來了一個第275章 人在對面不相識第469章 茶坊事宜第471章 販馬第264章 是走是留?第847章 交出柳一條第274章 兩個小朋友第65章 商定第508章 作爲第843章 夾擊第534章 危第665章 相信第520章 事敗第688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289章 雨第472章 回家第446章 任幽來訪第787章 給李世民講述康熙的故事第117章 公孫將軍府第751章 壽宴(2)第514章 出手第624章 曲寶寶第420章 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