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古中原豫州神都

因爲行蹤在齊州暴露的緣故,所以此時的徐北遊沒有按照既定路線前往徽州,而是轉道去了豫州,打算由豫州再前往江州。

可話又說回來,徐北遊不是公孫仲謀,不曾行走天下,嚴格來說這還是他第一次孤身一人出門遠行,與陳公魚作別之後,脫離了既定路線,所以他也很是理所當然地迷路了,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曾經中原第一州拔劍四顧心茫然。

豫州,又稱中州,乃是古中原所在之地,大楚之前,豫州與陝州同是天下中心所在,其首府神都更是號稱天下之中,先後有十三朝在此建都,又因牡丹聞名於世,被讚譽爲:“千年神都,牡丹花城。”

修行界各大宗門與神都也淵源頗深,道學肇始於此,儒學淵源於此,經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玄學形成於此,理學尋源於此,當真是聖賢雲集,故而以神都爲名。

只是到了後來,古中原之地日漸衰弱,不復當年之興盛,歷代王朝中心或是往南,或是往北,不復定都於此,這神都也就無法與日漸興盛的江都等地媲美。

按照朝廷的說法,天下四都分別爲帝都、江都、中都和北都,按照道門的說法卻不然,因爲帝都又名東都,故而四都分別爲中都、東都、江都、神都。

神都城能名列道門四都之一,可見一斑。

徐北遊一路行來,細數天下各都,更名爲帝都的東都,位於江南的江都,大齊龍興所在的中都,曾經是爲天下之中的神都,茫茫雪原上的北都,又名金帳王庭的西都,道門祖庭的玄都,以及龍城佛都,足有八個。

在此八都之外,另有陝州、蜀州、燕州、遼州、錦州、幽州、齊州、直隸州、徽州、豫州、江州、湖州、湘州、南州、桂州等大小十五州,漠南漠北兩大草原,十萬裡南疆,海外魏國,西域各國,後建數州,以及極西之地之國,此謂之天下。

徐北遊邊趕路邊問路,竟是一路跌跌撞撞地來到神都城外三十里處。算算時日,清明穀雨已過,春期將盡,剛好趕上了神都牡丹的花期,可有幸目睹滿城富貴牡丹齊放的盛景。

既來之,則安之,徐北遊索性直接往神都城行去。

神都之地位,不復贅言,韓瑄曾經對徐北遊特意提起過,儒門有三大派系,一則江都,一則東都,一則神都,徐北遊這次江都之行,有一條清晰脈絡,將東都和神都這兩處高人云集之地都排除在外,本該進入齊州後繞過琅琊府再入徽州,然後由徽州渡過大江前往江州,這次臨時改變路線乃是不得已而爲之,如今神都已在眼前,那就乾脆走上一遭。

黃昏中,徐北遊終於走到了神都城前,真是好大一座城,比起中都絲毫沒有半分遜色,只是不似中都那般百戰之地,神都多了歲月時光積澱下的三分富貴三分尊榮,恰似那城中已經花開花謝千餘年的花王牡丹。

徐北遊站在城前眺望,以他那算不上的高明的眼光也能依稀看出,這座城哪裡僅僅是座城,分明還是一座奇門大陣,以坊市爲點,以城牆阡陌爲線,交織連接,是爲大陣。不過這座大陣幾經戰火之後,如今已是支離破碎,這才被徐北遊一眼看破,不過一葉知秋,可以想象當年神都鼎盛時,這陣勢又該是如何的煌煌景象,不愧爲十三朝故都之地。

徐北遊趕在關城門之前進了神都城,四下打量,果然與北地和塞外大不相同的氣象,徐北遊想來想去,最後只能用花開富貴四字來形容自己的所見所感。

近百餘年來,儒門先後有三位魁首地位可稱是舉足輕重,分別是張江陵、方何和孫世吾,此三人先後擔任大鄭朝廷的內閣首輔,巧合的是他們三人也分別代表了儒門的三大派系,張江陵出身江南,方何出身江北,孫世吾則是出身中原,孫世吾辭官告老之後就是歸隱於神都城中,故而在神都城中,以孫家最爲強盛,其家學更是自成一家,這些年來甚至有了堪比江南謝家等豪門世家的氣象。

不過徐北遊只是一個匆匆過客,沒心思去招惹孫家,只想在這兒短暫停留之後,便離開此地前往江州。

城內前朝皇宮舊址中有一觀星臺,可俯瞰全城,其中有藏書樓和觀星占卜所在,這兒卻不是屬於神都第一世家孫氏,而是歸於一位蕭姓郡王所有。

這名郡王名叫蕭去疾,沒有什麼功勳,完全就是依仗家世恩蔭纔能有今日之地位,其本身即沒有什麼出彩之處,也不驕橫跋扈,不怎麼愛財,也不怎麼愛色,就是整日縱情山水,偶爾求求仙佛,也好附庸風雅,唯一可以稱得上愛好的就是練劍,甚是推崇大劍仙上官仙塵,不過其本身卻無甚資質,練了這麼多年仍是不入流,別說劍仙的門檻沒摸到,就是稱呼爲劍客都很勉強。

總而言之是庸人一個,所以當今陛下乾脆把他封在神都這個太太平平的中原之地,也不指望他去屏藩鎮邊,倒也是安穩自在。

此時的觀星臺上,一身藍色蟒袍的蕭去疾正迎風而立,腰間佩着把一看就是花架子的長劍,看他的樣子似乎是想要吟詩一首,可保持這個姿勢半天,也沒能憋出只言半語,只能無奈放棄。

在他身後一個老僕,手裡提着個鳥籠,裡面裝着一隻青翠小鳥,極有靈性,輕聲道:“殿下,這春寒可不是鬧着玩的,咱們還是下去吧。”

蕭去疾揮了揮手,似乎是極不耐煩,道:“老王,你哪兒都好,就是這點不好,羅裡吧嗦地像個娘們,本王心裡有數!”

老僕滿臉無奈,只能連連點頭。

蕭去疾想了想,問道:“對了老王,我前些日子聽暗衛府的那幫人說起過,劍宗少主要去江都,鬧出了好大的動靜,最近有信嗎?”

老僕輕聲道:“老奴在鎮魔殿裡有幾分交情,聽說這位劍宗少主在齊州露過一面後就不知所蹤了。”

蕭去疾點了點頭,道:“有點意思,我那位堂兄呢,他不是坐鎮齊州嗎,劍宗少主從他的地盤上路過,他就沒什麼動作?”

老僕搖頭道:“齊王殿下對此似乎完全熟視無睹,倒是……”

“倒是什麼?”蕭去疾轉過身來,“老王你別賣關子,本王最是不耐這個。”

老僕壓低了聲音:“老奴聽說公主殿下對這位劍宗少主別有青眼,只是事關公主殿下清譽,可不敢亂嚼舌根。”

蕭去疾嗤笑一聲:“我那個堂妹,自小便是不類常人,常常有出人意料之舉動,當年依仗太后娘娘和陛下寵愛,不知闖下多少禍事,雖說這些年消停了不少,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此事不足以大驚小怪,倒是堂兄竟然不去摻和這檔子事,不像他的性子啊,很是蹊蹺。”

說到這兒,蕭去疾又是忽然自嘲笑道:“我一個無權無勢的郡王,去管這些做什麼?什麼道門朝廷與我何干?有那些兄弟叔伯去操心,我自逍遙自在,說起來我倒想見見這個劍宗少主,一是問劍於他,再有就是見識下威名赫赫誅仙和劍三十六。”

老僕眯起眼,輕聲道:“別的地方不好說,只要他在中州現身,老奴定將這位劍宗少主請到殿下面前。”

蕭去疾伸手使勁拍了老王的肩膀,大笑道:“老王,夠意思!”

第四十一章 言語之中風欲來第四十章 御苑宴飲巷中談第二十七章 初登門見李夫人第一百章 海外仙島名碧遊第七十一章 蕭瑟時節又逢卿第六百三十九章 白雲深處蓮花峰第三十八章 隻手遮天定輸贏第三百八十四章 七裡鎮內行屍現第七十四章 道門祖庭巍然立第一百零一章 大丈夫頂天立地第六十五章 當死則死亦無憾第六百四十章 藏龍臥虎蓮花鎮第二章 公子姓徐一聲慢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平人事不平事第三百零三章 這就是劍宗宗主第二百零四章 半江月誰家之物第一百零五章 九大法劍之南漓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方齊至萬石園第五百三十一章 凜冬已至水成冰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真人見死不救第二百六十一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二百零一章 亂臣賊子立誅之第九十四章 一刀潑墨再摧城第四十九章 城內城外皆決然第四百五十二章 最後再送一厚禮第四十一章 承天門前再出劍第九十七章 仙雲一笑也傾城第九十一章 紫雲煙羅血祭雷第一百零三章 那人從不曾來過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一敵二又如何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廈將傾無可挽第一百三十四章 萬石園中說長短第四百八十六章 何謂劍宗三十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八百里洞庭酣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西行之後拔劍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事之秋亂世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己之力搬山嶽第五十五章 生死一線命垂危第五百九十章 王霸兼具即聖賢第六十八章 小年夜一杯熱茶第八十八章 符篆派魁首青葉第六百七十二章 何謂是玄門正宗第一百二十九章 聖主不乘危徼倖第四十八章 神遊萬里收黃龍第六十六章 甘泉宮中說恩仇第五百九十章 王霸兼具即聖賢第九十七章 有不諧者吾擊之第四百五十一章 有三人先後而至第三百二十三章 紙上說兵貴神速第十八章 有夫妻牛頭馬面第五十七章 秋風秋雨好殺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都督升帳攻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百一十六章 石門開圖窮匕見第三十二章 梓宮開帝王現世第六十九章 一章一印換一人第六十六章 以劍作注賭勝負第八十三章 打狗還要看主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水榭中一錢之約第四章 當年鐵騎今猶在第二十章 持火器再說魏王第五十七章 抱丹守一顯玄奇第二十三章 丹霞戰場如何去第五十六章 一場大夢好大雪第六百一十四章 舊時舊景舊曾諳第九十章 意外之子域外客第九十五章 聚仙台相對而言第四十二章 一逃一追殺兩人第十九章 螳螂捕蟬雀在後第三百七十三章 佛祖顯聖直身起第六十一章 老儒首輔孫世吾第五十六章 一場大夢好大雪第三百一十章 一道符含沙射影第五十八章 漫天落雪皆爲劍第二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九十七章 佛道之爭現端倪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五百六十六章 少年郎揹負巨劍第二百九十九章 山上人看山下人第七十一章 說當年魏國舊事第二百八十章 今日再上千金樓第五百八十章 草原王庭金帳王第五十章 一指斷江藏玄奇第九十九章 恍惚間垂暮之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下萬事留一線第六十五章 齊州道門太清宮第六百六十一章 樓外天上之風光第九十三章 大笑一聲過雷池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氣不衰再不竭第六百六十一章 樓外天上之風光第三十五章 一劍一拳夠不夠第二章 身前三尺分勝負第四十一章 故人重逢再相見第五百六十九章 福禍相依天門開第三章 討要說法講道理第四百九十八章 此身如玉如琉璃第二十六章 諸般算計兩計較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雪山上寺廟中第四百二十章 今非昔比重如山第三百四十六章 多事如秋夏未至
第四十一章 言語之中風欲來第四十章 御苑宴飲巷中談第二十七章 初登門見李夫人第一百章 海外仙島名碧遊第七十一章 蕭瑟時節又逢卿第六百三十九章 白雲深處蓮花峰第三十八章 隻手遮天定輸贏第三百八十四章 七裡鎮內行屍現第七十四章 道門祖庭巍然立第一百零一章 大丈夫頂天立地第六十五章 當死則死亦無憾第六百四十章 藏龍臥虎蓮花鎮第二章 公子姓徐一聲慢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平人事不平事第三百零三章 這就是劍宗宗主第二百零四章 半江月誰家之物第一百零五章 九大法劍之南漓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方齊至萬石園第五百三十一章 凜冬已至水成冰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真人見死不救第二百六十一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二百零一章 亂臣賊子立誅之第九十四章 一刀潑墨再摧城第四十九章 城內城外皆決然第四百五十二章 最後再送一厚禮第四十一章 承天門前再出劍第九十七章 仙雲一笑也傾城第九十一章 紫雲煙羅血祭雷第一百零三章 那人從不曾來過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一敵二又如何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廈將傾無可挽第一百三十四章 萬石園中說長短第四百八十六章 何謂劍宗三十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八百里洞庭酣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西行之後拔劍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事之秋亂世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己之力搬山嶽第五十五章 生死一線命垂危第五百九十章 王霸兼具即聖賢第六十八章 小年夜一杯熱茶第八十八章 符篆派魁首青葉第六百七十二章 何謂是玄門正宗第一百二十九章 聖主不乘危徼倖第四十八章 神遊萬里收黃龍第六十六章 甘泉宮中說恩仇第五百九十章 王霸兼具即聖賢第九十七章 有不諧者吾擊之第四百五十一章 有三人先後而至第三百二十三章 紙上說兵貴神速第十八章 有夫妻牛頭馬面第五十七章 秋風秋雨好殺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都督升帳攻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百一十六章 石門開圖窮匕見第三十二章 梓宮開帝王現世第六十九章 一章一印換一人第六十六章 以劍作注賭勝負第八十三章 打狗還要看主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水榭中一錢之約第四章 當年鐵騎今猶在第二十章 持火器再說魏王第五十七章 抱丹守一顯玄奇第二十三章 丹霞戰場如何去第五十六章 一場大夢好大雪第六百一十四章 舊時舊景舊曾諳第九十章 意外之子域外客第九十五章 聚仙台相對而言第四十二章 一逃一追殺兩人第十九章 螳螂捕蟬雀在後第三百七十三章 佛祖顯聖直身起第六十一章 老儒首輔孫世吾第五十六章 一場大夢好大雪第三百一十章 一道符含沙射影第五十八章 漫天落雪皆爲劍第二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九十七章 佛道之爭現端倪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五百六十六章 少年郎揹負巨劍第二百九十九章 山上人看山下人第七十一章 說當年魏國舊事第二百八十章 今日再上千金樓第五百八十章 草原王庭金帳王第五十章 一指斷江藏玄奇第九十九章 恍惚間垂暮之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下萬事留一線第六十五章 齊州道門太清宮第六百六十一章 樓外天上之風光第九十三章 大笑一聲過雷池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氣不衰再不竭第六百六十一章 樓外天上之風光第三十五章 一劍一拳夠不夠第二章 身前三尺分勝負第四十一章 故人重逢再相見第五百六十九章 福禍相依天門開第三章 討要說法講道理第四百九十八章 此身如玉如琉璃第二十六章 諸般算計兩計較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雪山上寺廟中第四百二十章 今非昔比重如山第三百四十六章 多事如秋夏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