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雞籠山上雞鳴寺

兩人出了謝園,坐進早已等候多時的朱輪馬車,由銀燭親自駕車,以不緊不慢的度緩緩駛離。

車廂內甚是寬闊,如同一個不算太大的房間,可供數人同坐,並設有桌案軟榻,甚至爐瓶三事和茶具等物件都一應俱全,馬車主人可在此待客、小憩甚至處置公務。不過比起藍玉的三十二擡大轎就差得太遠了,當初藍相返鄉祭祖,所乘之轎由三十二人共擡,其中分內外隔間,桌椅屏風等所用之物一應俱全,堪稱是尋常權貴都難以奢望的奢華。

此時蕭元嬰和張無病都已經在車廂中,加上蕭知南和徐北遊,剛好四人。

相比起其他三人的雲淡風輕,徐北遊則是在不着痕跡地打量着車內佈置裝飾,他曾在遼州坐過遼王府的車駕,所以他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後,就可以確定這應該是與親王平級的公主車駕,只是去掉了一些外在的華麗裝飾,沒那麼顯眼而已。

蕭知南作爲主人,先開口問道:“今天我們先去哪兒?你們決定。”

張無病閉目養神,無動於衷。他雖然看着年輕,實際上已經是古稀年紀,實在無意去與這些年輕人摻和,他之所以跟來,主要還是爲了護衛幾人周全。

所以蕭知南也並未打算要爭取這位病虎的意見,視線只是在蕭元嬰和徐北遊的身上停留。

蕭元嬰的眼珠子轉了轉,提議道:“我記得今天剛好有一出德壽班蘇老闆的桃花扇,我最愛聽他的戲了。”

有蕭知南在身邊,徐北遊面對蕭元嬰的底氣無疑很足,調侃道:“郡主小小年紀就學會捧角了?這可不好。”

蕭元嬰瞪了他一眼,“要你管!?”

徐北遊促狹道:“我當然管不着,不過我聽說墨書大姑姑最是厭憎戲子之流,不知道她能不能管呢?”

被戳中軟肋的蕭元嬰惱羞成怒,舉起自己的小拳頭作勢要打。

徐北遊往蕭知南那邊挪了一下,嘿嘿笑道:“公主殿下可在這兒呢。”

有蕭知南在場,蕭元嬰沒敢繼續下一步動作,只能重重哼了一聲後,悻悻鬆開拳頭。

徐北遊笑道:“依我之見還是去附近有名的佛寺看一看,順帶也能嚐嚐素齋。”

蕭元嬰終究還是個小丫頭,混熟之後也跟尋常孩子沒有太大區別,朝着徐北遊怒目而向,惱火道:“誰要去寺廟?誰要吃素齋?那麼多的光頭,誰樂意看!?”

張無病面無表情地摸了摸自己的頭頂,幸好自己的頭已經不算短,要不還真是殃及池魚。

蕭知南無奈打圓場道:“要不這樣吧,前幾年我跟隨父皇來江南的時候,曾去過雞鳴寺燒香拜佛,這次便去雞鳴寺,就當是還願了。”

蕭元嬰很是不滿地看了眼胳膊肘往外拐的姐姐,然後氣哼哼地別過頭去。

蕭知南微微一笑,稍稍拔高了聲音,“銀燭,去雞鳴寺。”

雞鳴寺,位於江都城外的雞籠山上。雞籠山東接九華山,北臨玄武湖,西連鼓樓崗,山高二百餘尺,因山勢渾圓似雞籠而得名。

雞籠山背湖臨城,翠色浮空,山清水秀,風景綺麗。雞鳴寺寺址所在,曾是大楚後苑之地,早在大楚永康元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大楚宣宗年間,此處被闢爲廷尉署,至大楚宣宗八年,楚宣宗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才使這裡從此真正成爲佛教勝地。

同泰寺寺內有大殿六所,小殿堂十餘所,一座九層浮屠,一座七層高的大佛閣,供奉着十方金像和十方銀像,整個寺院依皇家規制而建,規模宏大,金碧輝煌,在江南四百八十寺之中,僅次於大報恩寺。

大楚末年,後建三十萬大軍兵臨江都城下,各路神仙高人隨之紛至沓來,誓要守住江都城,可憐同泰寺也不知是毀於戰火,還是毀於神仙高人們的鬥法,總之是變成了廢墟,並將這個狀態維持了近三百年。

直到大齊太平八年,這才由蕭皇下旨,在雞籠山敕建雞鳴寺,造浮圖五級。

康樂公謝公義奉命督工,在同泰寺故址重建寺院,盡拆故宇舊舍,加以拓展擴建,並遷豫州佛門衆僧移於此山,造五級磚塔,名普濟塔。函瘞藏入金棺內,金棺長約五寸。塔前設有祭堂,每年按時祭祀。其殿堂、門廡,甚至還要過原來規模。

同年,蕭皇命蒼雪禪師爲開山第一住持,賜《金字華嚴經》一部、沉香觀音像一尊,亦裝入金棺銀槨內,作爲鎮寺之寶,賜門額曰“秘密關”、“觀由所”、“出塵徑”,題“雞鳴寺”額。

承平十年,徐皇后爲亡父祈福,下懿旨在此建憑虛閣。承平十五年,蕭帝南巡,親自下旨,再次擴建寺院,建有山門、天王殿、千佛閣、正佛殿、左觀音殿、右輪藏殿、五方殿、左伽藍殿、右祖師殿、施食臺等。

及至今日,雞鳴寺共有殿堂樓閣、亭臺房宇三十餘座,全寺佔地一百餘畝,常住僧侶一千餘人,爲江南五個次大剎之一。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雞鳴寺由皇家建成並再三擴建,說它是皇家寺廟也不爲過。也難怪蕭知南要來這兒還願,而不是去那聲名更盛的大報恩寺。

不過雖說是皇家寺廟,但也不禁其他香客上香禮佛,這一路上可以見到不少達官貴人拖家帶口地往雞鳴寺行去。

來到山門前,下來馬車,徐北遊放眼望去,真可謂是往來無布衣,迎送皆富貴,而且人還真不少,要麼是丈夫陪着妻子來上香,要麼是兒子陪着老母來拜佛,倒也沒人家來這兒擺弄排場,最多不過是帶一兩個小廝丫鬟,其他隨從都在山門外等候。

說起來徐北遊一行人在外人看來也是如此,他與蕭知南都是二十出頭的年紀,正像一對新婚燕爾的小夫妻,蕭元嬰這丫頭年紀尚小,相貌又與蕭知南頗爲肖似,顯然是姐妹之流,不顯突兀。至於張病虎和銀燭,就是隨身僕役了,不能怪張無病沒有氣勢,只是他刻意爲之,收斂周身神華氣勢,返璞歸真,乍一看上去就是個老實巴交不善言辭的木訥漢子。

一行五人進了雞鳴寺山門,因爲蕭知南沒有提前透信的緣故,倒也沒弄出什麼主持親迎的場面,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知客僧人領着一行人往寺中行去。

蕭知南和徐北遊並肩走在最前頭,蕭知南不時輕聲給徐北遊介紹各處殿閣的由來和軼事典故,其樂融融。

銀燭走在中間。

蕭元嬰則是臭着臉跟張無病走在最後。

張無病見她這幅樣子,不由笑道:“小郡主,爲了一點小事就生氣可不像你的脾氣。”

蕭元嬰忿忿不平道:“虧我先前爲他們兩個那麼操心,現在好得一個人似的,我倒成了多餘的。”

張無病呵呵輕笑,打趣道:“郡主這是吃醋了?是因爲徐北遊搶走了公主殿下,還是因爲公主殿下搶走了徐北遊?”

蕭元嬰臉色驟然漲紅,叱道:“張病虎,你也是長輩,怎好如此憑空污人清白!”

張無病一怔,然後輕輕拍了下自己的嘴巴,搖頭道:“是我失言,就當我沒說。”

蕭元嬰畢竟是個小丫頭,沒有藏而不露的城府,而徐北遊和蕭知南都是心思細膩之人,對於她的異常早就看在眼裡,只是不約而同地故作不知。

畢竟在這事上,兩人都不好開口,最後卻是被張無病點破了。

走在前面的徐北遊和蕭知南對視一眼,無言苦笑。

就在此時,又有一人走進了雞鳴寺的山門,看打扮是非富即貴,看相貌面若冠玉,俊秀得宛若女子,不過臉上掛着的玩世不恭笑意卻是破壞了這份濁世翩翩佳公子的氣態,使得他更像是個浪蕩子。

第六章 不知先生無恙否第一百一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猛虎第六十四章 春宵一夜魚龍舞第二百二十七章 心如殘荷殺機至第二百四十七章 有人立於金橋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神道鬼道源於此第五百三十七章 最好時節是太平第九十七章 如何纔是得太平第四百五十六章 青冥宮中論短長第三百八十二章 久不飲血今開鋒第一百零一章 天雷地火劍雨落第二十四章 出鞘閉鞘一生死第五百五十五章 筆走龍蛇定生死第九章 初掌權登臺亮相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何談斬斷寶塔第三百三十七章 四方天帝如何勝第四十三章 張定國和魏獻計第八十二章 銀燭秋光冷畫屏第二百九十五章 白帝城下說短長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間來去自如第五百零一章 求取三支姻緣籤第六十一章 公子丫鬟初相見第三十一章 我入地仙境界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陣之威似天威第三百六十五章 人間之佛結法相第三十六章 洛水河上說草原第四百零三章 幽牢中再見龍王第四十五章 劍宗陰陽兩劍氣第三百一十二章 無敵地仙提三尺第二十一章 不知世事不可憐第四百九十八章 此身如玉如琉璃第三百七十六章 順河而下至燕州第四百八十章 三爻占驗一乾卦第二百七十一章 劍意激盪三千里第六十四章 有同鄉自西北來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已是無路可走第九十三章 江南軍統領白玉第二百九十七章 南疆大山藏大巫第六十三章 禮成結髮爲夫妻第三百三十二章 道門面子和裡子第二百零六章 九大法劍又如何第四百五十三章 江北從此無大戰第三十四章 飛霜殿中放肆言第六十四章 有同鄉自西北來第五百九十三章 劍宗三代傳承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劍仙陰險算計第十三章 女子相妒說女子第四十三章 生死富貴皆有命第八十五章 百丈法身換天時第四百六十三章 痛苦來自於無能第五十八章 西北狼煙染青天第十八章 陵中夜宴者數人第四百三十章 小死而人事不知第八十四章 棋盤落子分黑白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袖風去了無痕第五百九十章 王霸兼具即聖賢第六百九十三章 又是一年立冬日第五十七章 北遊南歸小方寨第四百六十四章 且看他想要什麼第五十一章 說鬼王再說天策第四百四十七章 菩提院中聽佛法第一百九十章 勿謂朕斷送江山第五百八十七章 雷珠一碎化雷霆第二十章 秋雨夜父子言談第五百零八章 騎兵如潮相對撞第七十三章 不講道理講規矩第三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五百一十六章 女子間相顧而言第二十章 雷火動無邊煉獄第二十三章 江陵李家暗流涌第五十八章 神仙打架凡人逃第九十六章 你可會厭憎於我第四百四十九章 似是亂世似太平第十五章 膽大包天直言問第三百九十七章 御劍千里還帝都第四百六十四章 且看他想要什麼第二百五十五章 是否要喝我的酒第一百零二章 來時正值潑墨雨第六百九十九章 羅列大罪一十樁第三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四章 當年鐵騎今猶在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公魚說當年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下分合謂心憂第五章 跳出井口看天下第一百零五章 又是一人背劍匣第一百二十二章 樞機領袖李馮古第五百三十四章 手中無劍袖藏術第五百五十六章 劍匣存劍十二數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門之後死門開第八十四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五百二十章 夢中之人身是客第四百七十六章 長街上師徒父女第三百零一章 有兩人白衣相殺第一百八十八章 凡事怕意料之外第二章 一國之母徐皇后第五十五章 生死一線命垂危第七十章 魏國東都魏王宮第六百零九章 飛劍傳書問知南第五百八十二章 證道艱難斷道易第六百五十四章 蓮花峰上大典始
第六章 不知先生無恙否第一百一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猛虎第六十四章 春宵一夜魚龍舞第二百二十七章 心如殘荷殺機至第二百四十七章 有人立於金橋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神道鬼道源於此第五百三十七章 最好時節是太平第九十七章 如何纔是得太平第四百五十六章 青冥宮中論短長第三百八十二章 久不飲血今開鋒第一百零一章 天雷地火劍雨落第二十四章 出鞘閉鞘一生死第五百五十五章 筆走龍蛇定生死第九章 初掌權登臺亮相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何談斬斷寶塔第三百三十七章 四方天帝如何勝第四十三章 張定國和魏獻計第八十二章 銀燭秋光冷畫屏第二百九十五章 白帝城下說短長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間來去自如第五百零一章 求取三支姻緣籤第六十一章 公子丫鬟初相見第三十一章 我入地仙境界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陣之威似天威第三百六十五章 人間之佛結法相第三十六章 洛水河上說草原第四百零三章 幽牢中再見龍王第四十五章 劍宗陰陽兩劍氣第三百一十二章 無敵地仙提三尺第二十一章 不知世事不可憐第四百九十八章 此身如玉如琉璃第三百七十六章 順河而下至燕州第四百八十章 三爻占驗一乾卦第二百七十一章 劍意激盪三千里第六十四章 有同鄉自西北來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已是無路可走第九十三章 江南軍統領白玉第二百九十七章 南疆大山藏大巫第六十三章 禮成結髮爲夫妻第三百三十二章 道門面子和裡子第二百零六章 九大法劍又如何第四百五十三章 江北從此無大戰第三十四章 飛霜殿中放肆言第六十四章 有同鄉自西北來第五百九十三章 劍宗三代傳承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劍仙陰險算計第十三章 女子相妒說女子第四十三章 生死富貴皆有命第八十五章 百丈法身換天時第四百六十三章 痛苦來自於無能第五十八章 西北狼煙染青天第十八章 陵中夜宴者數人第四百三十章 小死而人事不知第八十四章 棋盤落子分黑白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袖風去了無痕第五百九十章 王霸兼具即聖賢第六百九十三章 又是一年立冬日第五十七章 北遊南歸小方寨第四百六十四章 且看他想要什麼第五十一章 說鬼王再說天策第四百四十七章 菩提院中聽佛法第一百九十章 勿謂朕斷送江山第五百八十七章 雷珠一碎化雷霆第二十章 秋雨夜父子言談第五百零八章 騎兵如潮相對撞第七十三章 不講道理講規矩第三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五百一十六章 女子間相顧而言第二十章 雷火動無邊煉獄第二十三章 江陵李家暗流涌第五十八章 神仙打架凡人逃第九十六章 你可會厭憎於我第四百四十九章 似是亂世似太平第十五章 膽大包天直言問第三百九十七章 御劍千里還帝都第四百六十四章 且看他想要什麼第二百五十五章 是否要喝我的酒第一百零二章 來時正值潑墨雨第六百九十九章 羅列大罪一十樁第三十六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四章 當年鐵騎今猶在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公魚說當年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下分合謂心憂第五章 跳出井口看天下第一百零五章 又是一人背劍匣第一百二十二章 樞機領袖李馮古第五百三十四章 手中無劍袖藏術第五百五十六章 劍匣存劍十二數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門之後死門開第八十四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五百二十章 夢中之人身是客第四百七十六章 長街上師徒父女第三百零一章 有兩人白衣相殺第一百八十八章 凡事怕意料之外第二章 一國之母徐皇后第五十五章 生死一線命垂危第七十章 魏國東都魏王宮第六百零九章 飛劍傳書問知南第五百八十二章 證道艱難斷道易第六百五十四章 蓮花峰上大典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