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應龍軍擴軍

安置難民的同時,朱慈烺還準備在武昌就地擴充應龍軍,建立應龍軍第三和第四軍。

應龍軍軍營,周曹笑着走進一處大帳。

“三位老弟,皇上召見爾等,快隨我立刻前去拜見皇上。”周曹對着閻應元三兄弟說道。

閻應元等人在一個月前便來到了武昌,朱慈烺因爲忙於安置難民的事情,只匆匆見了他們一面,勉勵了幾句後便將他們扔到了應龍軍軍營,吩咐周曹好生照看。

周曹早就知道了閻應元等人在泰安的戰績,深感敬佩,同時眼見皇上將他們安置到應龍軍的軍營,也隱隱猜出了皇上的心思,知道閻應元的前途怕是不差於自己,所以他現在的官職品階雖然比閻應元高很多,但卻不敢託大,一見面便與閻應元三人稱兄道弟了起來。

而閻應元三人也曾親眼目睹應龍軍的強大戰力,無不羨慕。住在應龍軍軍營裡的這些日子,幾乎天天與應龍軍將士混在一起,早就打成一片,時刻想着自己什麼時候也能成爲應龍軍的一員。

“周大哥,你可知道皇上召見我們兄弟三人所爲何事?”馮厚敦問道。

“待會你們就知道了。”周曹神秘一笑,他雖然猜得到,但不會在此時說出來。

閻應元三兄弟相視一眼,跟在周曹身後前往朱慈烺下榻的驛館覲見。

走在路上,馮厚敦突然拉了拉閻應元的衣服,小聲說道:“大哥,依我看,皇上這次召見我們,肯定會論功行賞,你說我們要不要開口請求皇上讓我們加入應龍軍算了。”

馮厚敦心裡癢癢,應龍軍的戰力,軍隊氣質無不吸引着他,若是能在應龍軍裡面當一個小小的旗總,不,就是一個普通小兵他也甘願。

何止馮厚敦這麼想,閻應元和陳明遇同樣做夢都想加入應龍軍,兄弟三人早就有了決定,相視一笑。

兄弟三人在周曹的帶領下來到驛館覲見。

“臣泰安縣尉閻應元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閻應元一進來便立刻跪地參拜,馮厚敦和陳明遇也跟在閻應元左右一同參拜。

“三位愛卿平身!”朱慈烺笑道,看着三人暗暗點了點頭,經過一個月的休養,這兄弟三人已經不似剛到武昌時人人帶傷的蒼白了,一個個精神氣十足,神采飛揚,看上去倒頗有些勇武的氣息。

“謝皇上!”

“你們先到一旁等一會,還有一個人要到來,到時候臣會一同向你們宣佈一件事情。”閻應元泰安一戰,毫無疑問通過了朱慈烺的考驗,卻有大才,朱慈烺決定重用這兄弟三人。

閻應元三人雖有疑惑,但立刻恭敬的退到一旁。

不一會,一個四十歲上下,身材粗壯,濃眉大眼,一身將軍鎧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步伐虎虎生威,想當有霸氣。

“末將黃得功,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來人正是黃得功。

“黃愛卿免禮!”朱慈烺溫和道。

一旁,閻應元三人心裡一驚,原來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廬州總兵黃得功!頓時心生敬畏。

待黃得功站了起來,朱慈烺指着閻應元三兄弟笑着爲他引薦道:“黃愛卿,這三人分別叫閻應元,陳明遇和馮厚敦,想必你應該有所聽聞,你們先相互認識一下。”

泰安一戰雖然不如九江和安慶兩戰慘烈,但同樣名震天下,黃得功自然聽說過閻應元三人,對他們三人也是非常敬佩的,也不託大,笑着對三人拱了拱手示意。

閻應元三兄弟連忙回禮。

待幾人認識一番過後,朱慈烺纔開口說道:“幾位愛卿一定奇怪朕爲何將爾等一同召來此地,朕便不拐彎抹角了,朕打算近期擴充朕的親軍應龍軍,建立第三和第四軍,打算任命黃愛卿爲第三軍軍長,閻愛卿爲第四軍軍長,陳明遇,馮厚敦,你們二人即是閻愛卿的兄弟,便繼續做閻愛卿的左膀右臂,跟隨閻愛卿一同執掌第四軍,爾等可有異議!”

閻應元三兄弟和黃得功都是一呆,周曹在一旁果然如此的點了點頭,說明他料想得不錯。

“皇上,這萬萬使不得,臣才疏學淺,如何能當應龍軍一軍之長,只求皇上賜予一個千總的職位臣便滿足了。”閻應元連忙推辭,在應龍軍的軍營裡住了一個月,他很清楚的知道這應龍軍的軍長可是有着相當於一鎮總兵的品階,他原先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縣尉,皇上竟然一躍之間將他升到總兵,連升了八級不止,整個大明朝都沒有這樣的先例,他如何敢接受!

“閻愛卿莫要推辭,應龍軍乃是朕一手建立的親軍,朕說使得就使得,朕既然決定任命閻愛卿爲新建第四軍軍長,便是相信閻愛卿的能力,愛卿不防先當着這個軍長一職,若愛卿日後真沒有這個能力掌控一軍,朕也不會放任,定收回這個職位!”朱慈烺淡淡的笑道。

“這····,臣遵旨!臣謝皇上厚愛,日後定當爲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閻應元頓了頓後,跪拜謝恩,畢竟皇上都這樣說了,他在推辭就是不知進退了。

馮厚敦和陳明遇跟在閻應元左右,臉上盡是驚喜,他們本想能加入應龍軍就滿足了,但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皇上竟然這般有魄力,一下子就任命他們大哥爲應龍軍的一軍之長,就連他們二人也都一步登天,簡直跟天上掉餡餅沒什麼兩樣,砸得他們都快暈了。

真實皇恩浩蕩啊!閻應元三人心中感嘆,立誓將來定全心全意效忠皇上,唯皇上之命是從。

“皇上,末將也願意!”黃得功等閻應元三人拜謝完畢,也立刻表態道。

朱慈烺微微點了點頭,但立刻嚴肅的說道:“黃愛卿可以不急着回答朕,黃愛卿原本就是掌控十五萬大軍的總兵,朕的應龍軍每一軍可都只有一萬五千人,怕是會委屈了黃愛卿,若黃愛卿不願意,朕也不會怪罪黃愛卿,同樣會爲黃愛卿重新組建一支十五萬大軍。”

黃得功心頭一震,立刻毫不猶豫的說道:“末將不需考慮,末將願意擔任應龍軍第三軍軍長之職,請皇上成全。”

黃得功可不傻,應龍軍的戰力,他同樣親眼目睹,別說是十五萬大軍,就是二十萬他也願意放棄,轉而統領應龍軍第三軍,況且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值得他考慮,應龍軍毫無疑問是皇上絕對的心腹親軍,能擔任其中一軍的軍長就證明了得到皇上的信任,有什麼比得上皇上的信任更重要,黃得功自然知道取捨。

“好,哈哈哈哈!黃愛卿放心果然深得朕心,不過愛卿此次大戰也立有大功,朕不會虧待愛卿,特加封愛卿爲靖南伯。”朱慈烺笑道。

“末將謝皇上隆恩!”黃得功拜謝道。

隨着應龍軍第三第四軍的建立,朱慈烺下旨招募士兵。由於近來數百萬難民來到湖北,這裡的兵員絕對充足,應龍軍招兵的消息一傳出去,立刻引起轟動。

不僅是因爲應龍軍豐厚的待遇,更因爲應龍軍連番大捷的聲威,前來報名的人數足有數十萬,朱慈烺聽聞後眼角直跳,應龍軍雖然要新建兩個軍,但黃得功麾下本就還有一萬人的百戰精銳,不算閻應元從泰安帶來的一百七十多人,應龍軍也最多隻招募兩萬人,幾乎將近二十取一的地步。

應龍軍此次依然採取了站軍姿的方式挑選士兵,通過考覈者激動無比,淘汰者垂頭喪氣,不過這些都不影響應龍軍挑選到了兩萬精英。

應龍軍第三,第四軍隨之建立,朱慈烺從周曹的第二軍當中抽調了一千人充當教官,開始了爲期三個月的基礎訓練,朱慈烺估摸着,照這樣的進度,應該趕得上在滿清全力南侵之前形成戰鬥力。

就在朱慈烺如火如荼的治理湖北,訓練新軍的時候,滿清終於將近百門紅衣大炮運到了潼關城下,準備正式攻打潼關,這座建立了超過兩千年的雄關,當年曾爲秦國多次抵擋六國的百萬大軍,卻不知能不能爲李自成擋住十幾萬滿清精銳大軍,以及近百門紅衣大炮的進攻。

四川,張獻忠也不甘寂寞,再次擊敗了四川巡撫之後,兵圍秦良玉所在的黎州,同時派一支十萬人的大西軍悄悄從蜀道出川,直奔武昌而來,來勢洶洶。

第701章 鏖戰(二)第160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下)第471章 攻打滄州第955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三)第333章 激烈海戰(下)第964章 歐洲大陸的顫抖(二)第347章 輕而易舉第1022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四)第1067章 愛琴海海戰一第524章 錢謙益告老第479章 孝莊第937章 悽慘潰敗(二)第176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一)第969章 清奧十年之戰第619章 決定倭寇命運的聖旨第62章 亡國之臣第340章 收復臺灣(一)第466章 東光縣城下(一)第443章 關寧軍之殤(二)第662章 準格爾投降(二)第738章 殺戮之夜(一)第440章 多爾袞秘密討伐吳三桂第160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下)第500章 血洗蒙古草原(二)第691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二)第559章 佔領穆爾卡拉城(一)第207章 濟寧城破(五)第425章 大街驚魂(一)第1032章 與歐洲合縱(二)第913章 整頓和安置第742章 易服前夕(一)第875章 強勢撲滅第365章 龍鳳彎之戰(一)第569章 出兵征伐朝鮮(一)第153章 爭論與妥協(上)第784章 新暹羅王第831章 沙俄帝國的憤怒第920章 直撲墨西哥城第306章 潞王之敗(一)第670章 殲滅沙俄大軍(二)第764章 直指暹羅大軍第837章 攻佔西伯利亞(一)第488章 決戰燕碭山(五)第531章 西遷中的滿人第587章 決戰九雲嶺(二)第854章 聯合艦隊劍指大明第417章 張獻忠之死(五)第85章 山雨欲來第503章 血洗蒙古草原(五)第787章 統一四國(一)第170章 清軍退兵第560章 佔領穆爾卡拉城(二)第538章 錢莊的反撲第566章 議和(二)第161章 中興元年第109章 出征前的溫情(上)第816章 滿清與奧斯曼第二次大戰第122章 山東亂局第234章 雨夜驚變(三)第230章 炮轟清軍大營(三)第85章 山雨欲來第483章 最後的決戰第244章 多爾袞最後的瘋狂(三)第488章 決戰燕碭山(五)第251章 軍制革新第459章 泰安兵變(二)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覆滅第985章 清軍大勝第932章 決戰巴拿馬(七)第450章 北伐前夕(四)第79章 擴軍第532章 滿人與準格爾之戰第342章 收復臺灣(三)第394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二)第1001章 人贓並獲第870章 馬六甲大海戰(八)第854章 聯合艦隊劍指大明第264章 鄭森和錢初瑤(一)第813章 神權與王權(一)第791章 呂宋島之戰(一)第416章 張獻忠之死(四)第770章 圍殲暹羅大軍(三)第380章 炮擊成都(二)第1016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一)第593章 朝鮮國王投降(二)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420章 多爾袞的緊迫第453章 親征北伐(一)第133章 悲壯第716章 藏富於民第603章 進攻安南第967章 通商留學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第122章 山東亂局第1039章 實力大增的滿清第812章 大海戰陰雲(四)第534章 目標波斯帝國第420章 多爾袞的緊迫第49章 應龍軍鄒形第1039章 實力大增的滿清
第701章 鏖戰(二)第160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下)第471章 攻打滄州第955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三)第333章 激烈海戰(下)第964章 歐洲大陸的顫抖(二)第347章 輕而易舉第1022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四)第1067章 愛琴海海戰一第524章 錢謙益告老第479章 孝莊第937章 悽慘潰敗(二)第176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一)第969章 清奧十年之戰第619章 決定倭寇命運的聖旨第62章 亡國之臣第340章 收復臺灣(一)第466章 東光縣城下(一)第443章 關寧軍之殤(二)第662章 準格爾投降(二)第738章 殺戮之夜(一)第440章 多爾袞秘密討伐吳三桂第160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下)第500章 血洗蒙古草原(二)第691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二)第559章 佔領穆爾卡拉城(一)第207章 濟寧城破(五)第425章 大街驚魂(一)第1032章 與歐洲合縱(二)第913章 整頓和安置第742章 易服前夕(一)第875章 強勢撲滅第365章 龍鳳彎之戰(一)第569章 出兵征伐朝鮮(一)第153章 爭論與妥協(上)第784章 新暹羅王第831章 沙俄帝國的憤怒第920章 直撲墨西哥城第306章 潞王之敗(一)第670章 殲滅沙俄大軍(二)第764章 直指暹羅大軍第837章 攻佔西伯利亞(一)第488章 決戰燕碭山(五)第531章 西遷中的滿人第587章 決戰九雲嶺(二)第854章 聯合艦隊劍指大明第417章 張獻忠之死(五)第85章 山雨欲來第503章 血洗蒙古草原(五)第787章 統一四國(一)第170章 清軍退兵第560章 佔領穆爾卡拉城(二)第538章 錢莊的反撲第566章 議和(二)第161章 中興元年第109章 出征前的溫情(上)第816章 滿清與奧斯曼第二次大戰第122章 山東亂局第234章 雨夜驚變(三)第230章 炮轟清軍大營(三)第85章 山雨欲來第483章 最後的決戰第244章 多爾袞最後的瘋狂(三)第488章 決戰燕碭山(五)第251章 軍制革新第459章 泰安兵變(二)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覆滅第985章 清軍大勝第932章 決戰巴拿馬(七)第450章 北伐前夕(四)第79章 擴軍第532章 滿人與準格爾之戰第342章 收復臺灣(三)第394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二)第1001章 人贓並獲第870章 馬六甲大海戰(八)第854章 聯合艦隊劍指大明第264章 鄭森和錢初瑤(一)第813章 神權與王權(一)第791章 呂宋島之戰(一)第416章 張獻忠之死(四)第770章 圍殲暹羅大軍(三)第380章 炮擊成都(二)第1016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一)第593章 朝鮮國王投降(二)第874章 反叛大明第420章 多爾袞的緊迫第453章 親征北伐(一)第133章 悲壯第716章 藏富於民第603章 進攻安南第967章 通商留學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第122章 山東亂局第1039章 實力大增的滿清第812章 大海戰陰雲(四)第534章 目標波斯帝國第420章 多爾袞的緊迫第49章 應龍軍鄒形第1039章 實力大增的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