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大西軍闖軍聯手

豪格回京了,他帶來的大部分八旗軍都回京了,留守成都的只剩下不到五千八旗軍,其餘的都是綠營兵,正是收復成都的好機會。可是新敗不久的大西軍,尚未修生養息,傷口還流着血,還煤油機會舔傷口,又要如何回成都同清軍展開一場血戰?目前大西軍士氣低落,就算回去了,也是白白送死。

“忠貞營,本國公可以調遣忠貞營來助各位一臂之力!不知各位是否同意同忠貞營攜手合作?”李國棟提出了聯合忠貞營一起收復成都。

“李叔,小侄做夢都想爲義父報仇!自然願意同忠貞營聯手。只是重慶尚在永曆帝手中,忠貞營如何派兵進入四川?”爲義父報仇心切的李定國當然願意同忠貞營合作了。只是身經百戰的李定國也考慮到重慶卡在半路上的問題,忠貞營又要如何調兵進入成都?

之前李國棟強闖重慶,是因爲兵馬少,不需要考慮後勤輜重的問題。倘若忠貞營大軍過了重慶,那麼不僅後勤運輸線受到曾英的威脅,而且巴東兵力空虛了,一旦曾英聯合清軍攻打巴東,那麼忠貞營都要陷入險境。

李國棟果斷的說道:“先拿下重慶!”

“可是我們要如何拿下重慶?”李定國搖了搖頭道。

重慶是忠貞營西征繞不過去的一道重要關卡,這座山城扼守住了長江和嘉陵江的三岔路口,重慶的地形多山,易守難攻,重慶府城就依託山地修建,城牆在高處,依託山地地形修建的城牆,易守難攻,想要攻破重慶,需要數十倍守軍的兵力方可攻破。而且這座城池背後靠江,也無法圍困重慶,切斷其糧草運輸道路。

李國棟道:“我們可以聯合忠貞營,一起奪取重慶。重慶易守難攻,不可強攻,但我們可以智取!”

孫可望連忙問道:“國公爺又要如何智取重慶?”

“這個,本國公自有妙計。各位你們也知道,李某打了那麼多攻城戰守城戰,從未失手過。”李國棟笑道。

城池攻防戰,是李國棟的專長,從未敗過。即便是重慶這樣的堅城,若是淮軍在,以超級攻城重炮轟擊,也就是三天拿下的事情。現在淮軍主力沒在,李國棟也只能智取重慶。

不過目前第一件事,是先把大西軍接到巴東去,同忠貞營會師。

“各位,要爲張將軍報仇,還是先隨本國公前往巴東,同忠貞營會師之後,再揮師西進。”李國棟提議讓大西軍東下巴東。

孫可望問道:“不知道國公爺有多少船隻?能否把我們十多萬大軍全部送到巴東?”

事已至此,在李國棟爲張獻忠報仇的口號之下,孫可望也不能再抗拒李國棟了,這時候他也打定了主意,既然可以爲義父報仇,那就不如跟了楚國公好了。

大西軍尚有十多萬大軍,要一次性全部乘船順着長江順流而下前往巴東,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次忠貞營派遣的水師只是保護李國棟安全過重慶,帶來的水師並不是很多。

於是李國棟回道:“這樣吧,我帶着你們一部分人馬去巴東,你們留下幾個人,去收回散落在各地的殘兵,再繞行到重慶西北方向埋伏,等我們大軍抵達重慶,你們的人再殺出來同我們聯手破城。”

孫可望便做出了安排,孫可望、李定國兩人,率一萬人馬跟隨李國棟一起登船前往巴東,其餘的人馬由各劉文秀、艾能奇、白文選和馮雙禮等人率領,回頭進入四川,收攏失散在各地的大西軍殘部,把他們集結起來。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散落在四川各地的大西軍殘部,尚可召集到七、八萬人,這樣大西軍就能恢復到接近二十萬人的規模了。

安排好一切之後,次日一早,孫可望和李定國兩人帶上一萬大西軍將士,登上了忠貞營水師船隻,跟隨李國棟一起順流而下,前往巴東同忠貞營會合。而劉文秀等人,則率軍沿着原路返回,去收攏路上散落在各地的大西軍殘部。

忠貞營水師船隊沿着長江順流而下,當船隊再次路過重慶的時候,城內守軍發現了順流而下的忠貞營船隊,立即向重慶總兵曾英稟報:“曾軍門,幾日前逆流而上的闖賊水師又下來了,似乎是要回巴東。”

接到了士兵的稟報,曾英登上城頭,望着長江中順流而下的忠貞營水師船隊,他發現船隻數量不是很多,於是不以爲然的說道:“他們肯定是去接應獻賊的人了!獻賊已經爲建奴所敗,狼狽放棄了成都。忠貞營定是懼怕獻賊投奔我朝,故派遣水師船隊去接應。不過看這闖賊水師船隻不多,估計帶走的獻賊兵馬不多,大部分的獻賊兵馬無路可去,還是隻能去雲南投奔我朝。”

忠貞營水師船隊順流而下,曾英的水師戰船數量不多,也沒有去攔截。

等到忠貞營水師船隊全部離去了,曾英才對麾下士卒下令:“賊軍這一趟東下,我們放過就放過了,不能再讓賊軍逆流而上了,我們必須在江面上佈置攔江索,阻止賊軍西進接應獻賊。只要獻賊的人去不了巴東,他們後面有建奴,東面有我們,十多萬獻賊大軍無路可去,唯有去雲南投奔我軍!”

曾英的軍隊於是開動起來,在長江上佈置了攔江索,還打下了水下暗樁,封鎖了航道。

忠貞營的船隊順利通過了重慶一帶,回到巴東。船隊在江邊碼頭停靠下來,被李國棟帶回來的一萬餘大西軍將士登上岸。

李來亨出城迎接,見到了孫可望和李定國,雖然他不喜歡大西軍,可是對張獻忠陣亡的事情,李來亨唏噓不已。

“兩位將軍,論資排輩,兩位還是李某的叔叔。”李來亨走上前道。

李來亨雖然年齡同孫可望和李定國差不多大,但他是李過的義子,而李過是李自成的侄兒,所以李來亨是李自成的孫輩了。而李自成和張獻忠曾經是兄弟,孫可望和李定國在輩分上就比李來亨高了一輩。

事實上,李過雖然是李自成的侄兒,可是他的年齡比李自成還要大。

李國棟道:“其實大西軍和忠貞營都是自家人了,重慶卡在長江航道上,無論對忠貞營還是對大西軍都威脅極大。而且重慶守將曾英,隨時可能投降建奴!我們必須搶在建奴之前奪取重慶,解決這個威脅。”

“國公爺,可是我們兵力也不足啊,要如何奪取重慶?”李來亨面有難色道。

駐守巴東的忠貞營也只有不到兩萬人馬,守城足矣,但攻擊力不足,根本無法攻克重慶那樣的堅城。李來亨又不能去找駐守湖廣的忠貞營調遣援軍,因爲駐守湖廣的忠貞營肩負防範清軍南下的重任,不能隨便離開。

李國棟道:“無須再調遣援軍,大西軍尚有十七、八萬人馬,加上你們的水師,由李某來指揮打這一仗,必可一舉破城,奪取重慶。”

“如此甚好,楚國公若是有把握破城,末將願意給國公爺調撥一萬人馬相助。”李來亨道。

第916章 謝尚政第721章 天津水師第800章 抓住朱由崧第170章 練兵造鳥銃第33章 重型火繩大銃第767章 將計就計第356章 攻打漢陽第534章 清軍退兵第506章 蒿水橋之戰(四)第52章 全力一擊第476章 一石二鳥第635章 盾車破營(四)第864章 贛江水戰(下)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496章 鉅鹿空城第116章 通州之戰(二)第1012章 一戰撅四王第692章 湖廣爭奪戰(四)第522章 嶽託之死第769章 追殺劉良佐第93章 科爾沁哨騎第903章 白衣渡江(下)第385章 烏真超哈兵(四)第43章 轉攻大安口第858章 江西反正第661章 實力和恩德第439章 高陽孫府第681章 集體婚禮第757章 邢夫人的對策第81章 勸走百姓第840章 水騎配合(七)第251章 商隊遇襲第238章 攻入匪巢第54章 爆破炸營第824章 奔襲睢州第48章 逃難災民第6章 追殺範永鬥第81章 勸走百姓第71章 救大明百姓(二)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485章 救援晉陽(七)第908章 鄭家軍入珠江第12章 新式寨堡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512章 完美襲營第522章 嶽託之死第465章 三眼銃發威第226章 鐵模鑄炮第773章 昏君奸臣第373章 杯水車薪第768章 火攻對火攻第593章 陳永福第467章 戰多鐸第284章 宣大總督楊嗣昌第29章 殲滅晉商商隊第16章 國不是你想報就能報的第538章 祖制不可違第718章 路遇災民(上)第342章 文工團第385章 烏真超哈兵(四)第71章 救大明百姓(二)第115章 通州之戰(一)第262章 伏擊科爾沁騎兵第41章 降卒攻城第677章 巨寇之死第639章 王輔臣又輸了第119章 通州之戰(五)第240章 攻破賊窩第278章 嶽託計取城第501章 防炮沙袋第607章 閘港走私船第495章 先除盧象升第909章 生擒馬吉翔第878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第510章 反攻突破(中)第248章 賣新式糧食第633章 盾車破營(二)第686章 不臣之心第718章 路遇災民(上)第712章 皇宮失火第848章 揚州攻防戰第145章 大德旺商號第852章 火燒揚州(三)第571章 李自成四打南陽第686章 不臣之心第246章 玉米豐收第382章 烏真超哈兵(一)第70章 救大明百姓(一)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917章 攻克廣州第407章 神兵對天兵(三)第658章 花錢贖俘虜第579章 洛陽城內(下)第113章 剷除後金細作第319章 俄木布結盟第313章 瓜分戰利品第870章 重型攻城巨炮(下)第5章 大盛魁護衛隊第506章 蒿水橋之戰(四)第283章 後金撤軍
第916章 謝尚政第721章 天津水師第800章 抓住朱由崧第170章 練兵造鳥銃第33章 重型火繩大銃第767章 將計就計第356章 攻打漢陽第534章 清軍退兵第506章 蒿水橋之戰(四)第52章 全力一擊第476章 一石二鳥第635章 盾車破營(四)第864章 贛江水戰(下)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496章 鉅鹿空城第116章 通州之戰(二)第1012章 一戰撅四王第692章 湖廣爭奪戰(四)第522章 嶽託之死第769章 追殺劉良佐第93章 科爾沁哨騎第903章 白衣渡江(下)第385章 烏真超哈兵(四)第43章 轉攻大安口第858章 江西反正第661章 實力和恩德第439章 高陽孫府第681章 集體婚禮第757章 邢夫人的對策第81章 勸走百姓第840章 水騎配合(七)第251章 商隊遇襲第238章 攻入匪巢第54章 爆破炸營第824章 奔襲睢州第48章 逃難災民第6章 追殺範永鬥第81章 勸走百姓第71章 救大明百姓(二)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485章 救援晉陽(七)第908章 鄭家軍入珠江第12章 新式寨堡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512章 完美襲營第522章 嶽託之死第465章 三眼銃發威第226章 鐵模鑄炮第773章 昏君奸臣第373章 杯水車薪第768章 火攻對火攻第593章 陳永福第467章 戰多鐸第284章 宣大總督楊嗣昌第29章 殲滅晉商商隊第16章 國不是你想報就能報的第538章 祖制不可違第718章 路遇災民(上)第342章 文工團第385章 烏真超哈兵(四)第71章 救大明百姓(二)第115章 通州之戰(一)第262章 伏擊科爾沁騎兵第41章 降卒攻城第677章 巨寇之死第639章 王輔臣又輸了第119章 通州之戰(五)第240章 攻破賊窩第278章 嶽託計取城第501章 防炮沙袋第607章 閘港走私船第495章 先除盧象升第909章 生擒馬吉翔第878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第510章 反攻突破(中)第248章 賣新式糧食第633章 盾車破營(二)第686章 不臣之心第718章 路遇災民(上)第712章 皇宮失火第848章 揚州攻防戰第145章 大德旺商號第852章 火燒揚州(三)第571章 李自成四打南陽第686章 不臣之心第246章 玉米豐收第382章 烏真超哈兵(一)第70章 救大明百姓(一)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917章 攻克廣州第407章 神兵對天兵(三)第658章 花錢贖俘虜第579章 洛陽城內(下)第113章 剷除後金細作第319章 俄木布結盟第313章 瓜分戰利品第870章 重型攻城巨炮(下)第5章 大盛魁護衛隊第506章 蒿水橋之戰(四)第283章 後金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