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五德始終

圓明園

正大光明殿內

自滿清與剿匪軍簽訂了和談協議後,清軍前線傳來的壞消息瞬間便變少了起來,甚至最近一連幾天都沒有任何的壞消息,淨是各地被收復的好消息。於是,感到壓力鬆下了不少的乾隆就把之前在紫荊城太和殿乾清門的“御門聽政”移回了此處。

“上朝…”

“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在太監的吆喝聲下,這時正坐在龍椅上的乾隆心情不錯的對着站列在下面的各級朝廷大臣開口問道:“諸位愛卿,今日誰有本上奏?”

朝堂上的各大臣們沉默地互相對望了一眼,似乎都不想第一個站出來說事。在片刻的沉默過後,氣氛似乎顯得有些尷尬。突然間,只聽見列隊中有一個響亮的聲音打破了這平靜的大殿內。

“臣,工部侍郎江永長有事啓奏,今黃河水患嚴重,河南往年都是大面積受災…”

隨着工部侍郎江永長的徐徐發言,今日的朝會算是正式拉開了帷幕。

待江永長上稟了完事情之後,乾隆一下子就明白了,他這是要錢修整黃河河道的意思罷了。

“黃河水域,千古以來未能絕患,所以也不差在那一時半會。今年,朝廷已經派了劉統勳下去河南治理。朕相信,以劉統勳的能力處理它應該不是難事。”

“如今朝廷正是多事之秋,四處戰亂不休,朝廷要平定所需花費不少。朝廷的銀子也不容易,現在得一分當做兩分來花,所以今年的黃河河道修整問題就先放一放吧!吩咐下去,讓底下的汛兵加緊巡查就好。”乾隆沒有太多託詞,直接就拒絕了江永長的請奏。

如果滿清在南方的賦稅重地沒有丟失,乾隆或者還不會在意休整黃河河道的那點銀子。可如今南方賦稅重地都讓剿匪軍給牢牢佔住了,大清朝廷的稅收是一下子就少了近半收入。

而大清國領地的不少地方也在動亂之中,哪怕清庭能快速平定下來,但是在未來一年甚至兩至三年內,滿清朝廷的稅收都會在原來的基礎降低不少。

如此,朝廷現今龐大的開支就只能依靠國庫現有的存銀支持。

要知道,滿清朝廷每年稅收支出的大頭就是給旗人們發放的“莊稼銀”。

如果朝廷沒有大量的稅收支持,只能依靠着國庫給旗人開支,那朝廷的國庫估計很快就會見底。一旦國庫存銀花光了,沒有銀子給旗人發糧餉,那些旗人們也跟着反賊鬧騰起來,那大清國可就是真得要亡了。

所以,對於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乾隆自然就是儘可能的不去處理,本着國庫是能省一點是一點。

“是…”江永長不敢有任何的反駁,識趣的退了回去。

“誰還有本上奏?”被江永長這麼一弄,乾隆的心情稍微有些不喜了起來。

底下的大臣們再次沉默了起來。

“臣,欽天監何中式有事上奏。”這時,隊伍末尾處站出了一個人跪地叩頭說道。

“欽天監?”乾隆稍微愣了一下。

欽天監,在乾隆心目中不過就是看看時間,算算農時之類的,乾隆實在想不通欽天監還能有什麼事情可以上奏。

“上前說話。”

“臣領旨,謝皇上。”何中式說完,連忙上前再次跪拜在地上說道。

“所奏何事?”乾隆問道。

“臣近日來,夜觀星象,發現紫薇帝星一改之前的隱晦,閃閃發亮了起來。這將意味着我大清朝廷將會很快掃平各地的反賊,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何中式叩拜了一下後,中氣十足的回答道。

“好,哈哈…何愛卿所言得不錯。”被何中式這麼一說,乾隆竟激動的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大笑了起來。

“昨晚我就收到了傅森的軍情,他們在甘肅一舉攻破了彭陽,如今兵鋒直指固原。想來平定甘肅的反賊是指日可待了。”

“臣等爲皇上賀,爲大清賀。我大清江山永固,萬歲萬歲萬萬歲…”乾隆話音剛落,朝堂上的大臣們立馬跪地山呼了起來。

“衆位愛卿平身。”

“謝皇上。”

“何愛卿,你不錯。聽賞,賞何愛卿白銀一百兩,紗十匹,絹十匹。”乾隆高興的說道。

“臣叩謝過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何中式激動的跪地磕頭道。

欽天監歷來是清水衙門,根本撈不到外水。而他何中式哪怕是身爲五品的漢監正,歲俸銀也不過是八十兩。如今乾隆一下子就賞了他一百兩銀子,這可是比他一年的俸銀還多,如何能不高興?更別提還有那些紗跟絹呢?

“好,你退回去吧!”乾隆擺了擺手,讓何中式退了回去。

“諸位愛卿,誰還有事上奏沒有。”

“臣,兵部尚書舒穆祿.舒赫德有事上奏。”位於前面的兵部尚書舒穆祿.舒赫德出列說道。

“舒赫德,你有什麼事?”乾隆問道。

“回皇上,兵部有最新消息傳來,南方的短毛反賊在八月初十時建立僞國,國號爲燚。”舒穆祿.舒赫德行禮後回答道。

“哈哈,反賊取死之道,天地不容。五德始終,天運我大清。”剛坐下龍椅的乾隆再次站了起來,大笑着說道。

關於五德始終說①,乾隆是打心裡不相信的②。不過,乾隆不介意在這個時期利用這個來打壓一下氣勢如虹的剿匪軍,同時還可以像天下人“正”大清國之運。

……………

注①:五德終始說是中國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的歷史觀。“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種德性或性能。“五德終始”指這五種性能從始到終、終而復始的循環運動,鄒衍以此作爲歷史變遷、王朝更替的根據。

五德終始說作爲一種改朝換代的理論工具,受到歷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根據鄒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論斷,以秦文公出獵獲黑龍作爲水德興起的符瑞,進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遂成爲五德終始說的第一個實踐者。

五德終始說一直是歷代王朝闡釋其政權合法性的基本理論框架。“故自秦推五勝,以水德自名,由漢以來,有國者未始不由於此說”。但宋金以後,沿襲千餘年的五運說最終被逐出儒家政治文化的主流而趨於消亡。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時任翰林修撰的王惲正式上疏《請論定德運狀》,建議應該定本朝德運,但並沒有得到任何迴應。

元成宗位之初,有“南人洪幼學上封事,妄言五運,笞而遣之”。這次不僅沒有得到迴應,還捱了一頓打。

終元朝之世,建言定德運的人不在少數,可元朝廷並沒有討論過這個問題,也就是元朝廷不定德運之說。

注②:乾隆三十八年時,乾隆在《題大金德運圖說》的詩序中說的比較清楚:

五德之運,說本無稽。自漢儒始言五德迭王,遂推三皇五帝各有所尚,後更流爲讖緯,抑又惑之甚矣。夫一代之興,皆由積德累仁,豈遂五行之生剋?而服御所尚,自當以黃爲正,餘非所宜。

元、明制度尚黃,不侈陳五德之王,其義甚正。本朝因之,足破漢魏以後之陋說。

更多資料,請自行百度《皇太極改國號爲“大清”,真的是想以水德克明朝的火德嗎?》

第二章 世道第三百四十七章 全軍衝鋒第一百五十六章 洪熙官求見?第二百六十七章 回不了頭第二百一十三章 讓它先飛一會第四百一十四章 微不足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保你官升一級第四百零八章 敗得慘烈第二百八十章 大周?(求推薦票)第二百四十九章 短毛賊第三百三十一章 什麼狀況第三百零三章 聽說還是聽曲?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海禁之論第三百一十章 可惜第一百八十三章 怎麼回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還要怎麼打第二百四十二章 攻克銅陵第五十九章 戰後第四百二十三章 朝議出征第一百五十五章 他們怎麼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練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是不是真投降?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所報何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攻城廝殺第八十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六十八章 聖人?第三百零四章 爭第二百一十四章 可惜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報德?第三百七十四章 別人也這麼想第五十二章 圍剿前第三十章 給他們放放血第二百三十四章 議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直接面對第一百七十一章 想要模仿我的臉第三百五十一章 集結第三百二十二章 換俘第三百九十一章 想不通第一零七章 行軍路線?第二百四十一章 銅陵之戰第五十章 乾隆御點反賊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目標 (求票票)第一百五十章 投靠第三百零七章 他贏了第三十三章 風險第三百七十一章 吃肉第八十六章 交易第三百六十五章 發問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不懂第一百三十章 聽你們的第三十七章 家底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投降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發問第四百零六章 中計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練手第二百九十一章 出身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戰是降第二百四十一章 銅陵之戰第十八章 做後勤吧!第二十章 買肉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消息第二百八十章 大周?(求推薦票)第三百一十九章 刀下留人第八十三章 文字獄第二百三十四章 議兵第四百零五章 替罪羊第九十四章 鑽空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賜良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朝議出征第三百二十七章 確定?第一百七十五章 黎明來臨第七十一章 誰在乾的“好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撤第二百九十九章 打黑槍第二百零二章 處置第二百九十八章 快跑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不遂人願第八十七章 剿匪第一百四十章 快開城門第三百七十二章 酒肉第二百一十六章 搞定第四十二章 他們回來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聞戰而喜第一百六十章 前行殺敵第二百九十七章 只能認命不能反抗第四百一十九章 交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寫的什麼?第六十二章 贖回第三百零三章 聽說還是聽曲?第七十五章 事實不應該是這樣嗎?第二百八十五章 孝敬第一百六十八章 兵進湖南第三百零九章 可愛的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該打哪邊?第一百八十章 求援第一百九十一章 回府第五十九章 戰後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神上身?第二百九十六章 有些頭疼
第二章 世道第三百四十七章 全軍衝鋒第一百五十六章 洪熙官求見?第二百六十七章 回不了頭第二百一十三章 讓它先飛一會第四百一十四章 微不足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保你官升一級第四百零八章 敗得慘烈第二百八十章 大周?(求推薦票)第二百四十九章 短毛賊第三百三十一章 什麼狀況第三百零三章 聽說還是聽曲?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海禁之論第三百一十章 可惜第一百八十三章 怎麼回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還要怎麼打第二百四十二章 攻克銅陵第五十九章 戰後第四百二十三章 朝議出征第一百五十五章 他們怎麼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練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是不是真投降?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所報何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攻城廝殺第八十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六十八章 聖人?第三百零四章 爭第二百一十四章 可惜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報德?第三百七十四章 別人也這麼想第五十二章 圍剿前第三十章 給他們放放血第二百三十四章 議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直接面對第一百七十一章 想要模仿我的臉第三百五十一章 集結第三百二十二章 換俘第三百九十一章 想不通第一零七章 行軍路線?第二百四十一章 銅陵之戰第五十章 乾隆御點反賊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目標 (求票票)第一百五十章 投靠第三百零七章 他贏了第三十三章 風險第三百七十一章 吃肉第八十六章 交易第三百六十五章 發問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不懂第一百三十章 聽你們的第三十七章 家底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投降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發問第四百零六章 中計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練手第二百九十一章 出身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戰是降第二百四十一章 銅陵之戰第十八章 做後勤吧!第二十章 買肉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消息第二百八十章 大周?(求推薦票)第三百一十九章 刀下留人第八十三章 文字獄第二百三十四章 議兵第四百零五章 替罪羊第九十四章 鑽空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賜良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朝議出征第三百二十七章 確定?第一百七十五章 黎明來臨第七十一章 誰在乾的“好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撤第二百九十九章 打黑槍第二百零二章 處置第二百九十八章 快跑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不遂人願第八十七章 剿匪第一百四十章 快開城門第三百七十二章 酒肉第二百一十六章 搞定第四十二章 他們回來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聞戰而喜第一百六十章 前行殺敵第二百九十七章 只能認命不能反抗第四百一十九章 交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寫的什麼?第六十二章 贖回第三百零三章 聽說還是聽曲?第七十五章 事實不應該是這樣嗎?第二百八十五章 孝敬第一百六十八章 兵進湖南第三百零九章 可愛的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該打哪邊?第一百八十章 求援第一百九十一章 回府第五十九章 戰後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神上身?第二百九十六章 有些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