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3節 城市

bookmark

趙國棟印象中從2004年開始,國內房地產行業纔算是真正進入瘋狂年代,拿地就賺錢,地價差異讓地方政斧也是甘之如飴趨之若鶩,這樣也產生了兩個巨大的不穩定因素。

一是在城市化過程中不斷的向外攤大餅,徵用農民土地,失地農民農轉非之後一是在得到的補償上和社會保障以及就業權這些方面政策出現了明顯滯後,地方政斧在這方面的投入上缺乏先見之明,或者說有先見之明卻不願意花力氣去作,這使得這一批剛剛進入城市居民的羣體難以享受到作爲城市居民的好處,也深刻感受到了失去土地之後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再夾雜有貪腐、分配不公和一些個案在其中,就極易引發不穩定事件。

第二個因素涉及的羣體更爲巨大。

城市化進程加快使得人口不斷從農村進入城市,無論是通過大學擴招之後大學畢業進入城市的,還是城市經濟發展對農村各種能人、人才和勞動力的吸引進入城市的,這是一個相當大的羣體,而城市人口大增和城市居民對居住條件改善的渴望都使得對住房需求迅速放大,而這也使得可以獲取巨大土地出讓金的地方政斧對發展房地產行業異常熱心支持,所以整個全國都形成了一波近乎於瘋狂的房地產熱潮,再加上投機風潮盛行,使得國內房價進入了一個飛速攀升的通道。

這也就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房價攀升速度遠遠超過了普通勞動者收入增長速度,2001年一月工資也許還能買上兩個平方住房,2004年也許你就連一個平方都付不起了,這種態勢而且越來越明顯,像內地情況稍好,而沿海一線城市呈現出來的房價火箭速度已經讓人瞠目結舌,而且這個速度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會一直持續下去。

房價的高漲不僅會讓城市普通勞動者感受到生存的危機,要不按揭貸款買房成爲房奴,要麼就眼睜睜看着房價攀升使得買房成家的美夢距離自己越來越遙遠,而且也會極大的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

當相當大一個羣體都生活在一種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中時,其給整個社會帶來的負面情緒會讓一座城市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都呈現出一種容易爆發激怒的不穩定狀態,而這一點矛頭極易被指向作爲承擔着房價調控政策的政斧。

寧陵作爲一個新興城市,尤其是經濟高速發展,城市迅速擴張,使得這一點上形勢一樣相當嚴峻。

唯一有一點優勢寧陵在江東新區的拆遷上佔得了先機和起手,也算是爲寧陵的城市發展打下了一個良好基礎,由於原來是無主河灘亂石崗地和舊河道,在拆遷和補償上就佔了一個極大便宜,這也是寧陵市城市建設最初起步賴以發展的資金來源和基礎,若是沒有這一片無主地被開發出來然後轉讓出去,整個寧陵市城市建設可以說就就是無源之水,最起碼也要延緩許多。

正是因爲從江東新區第一期發展上掘到了第一桶金,才支撐起了諸如輝煌大橋和江東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老城區的城市風貌改造修繕所需的鉅額資金,也才能支撐起江東新區二期乃至三期的基礎設施先行一步,也才使得寧陵城市建設上投入不至於像一個無底黑洞一樣,而是有進有出良姓循環,沒有這第一桶金,全靠城投集團通過貸款來啓動,是完全無法推動寧陵城市這樣大規模的建設的。

無論是鍾躍軍還是顧永彬,甚至是竺文魁,都只看到了江東新區開發建設帶來的美好一面,當然他們也感覺到了城市進程的進一步加快以及寧陵工業經濟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的巨大好處,但是很多人或多或少甚至是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城市化進程帶來的房價飛漲給普通市民尤其是中低收入階層帶來的巨大沖擊。

但是趙國棟從最初一開始就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從江東新區的規劃到河南新區的二期擴展,他都敏銳的覺察到了寧陵城市的發展由於受到工業經濟增速過快而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而這也從某一方面更推動了原本就不斷上漲的土地價格和住房價格。

土地價格的上漲無疑可以爲政斧帶來豐厚的收益,土地出讓金已經讓很多城市的財政收入被冠之以土地財政這一稱謂,少則百分之三四十,多則可達到百分之六七十,而寧陵由於工業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稅收增速很快,所以土地收入在財政收入中所佔比例還不算高,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但是城市發展給建築業、房地產業等服務行業也的確帶來了巨大發展。

除了老城區外,江東新區、河南新區以及西江老城區以西越秀河以北地區也都逐漸走進了開發商們的視線,已經陸續有多家省內和國內的知名房地產商開始涉足寧陵,與市區兩級政斧交涉要大規模開發這些區域的設想,這也給寧陵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濃郁的現代色彩。

而寧陵市裡也在考慮將市裡邊的行政職能部門向江東轉移,按照趙國棟和鍾躍軍的想法是要將主要行政職能部門遷移到江東,而將市裡的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保留在老城區,這樣既可以騰出大量黃金地段的優質土地,出讓獲取巨大收益,同時又能夠保持老城區居民的辦事方便。

不過在市裡主要行政職能部門遷移到哪個區域趙國棟和鍾躍軍意見略有些不同,按照鍾躍軍的想法,市裡邊四大班子和主要職能部門可以考慮搬遷到江東新區二期範圍內,也就是在江東輝煌大道和東方紅大道之間的臨江區域,這樣既可以貼近江畔,又可以促進江東新區二期開發。

但是趙國棟卻不太贊同這一點,在他看來,隨着輝煌大橋竣工和東方紅大橋的動工,可以預料兩三年內江東新區二期就要繁榮起來,根本不需要行政部門帶動,臨江和夾在輝煌大橋和東方紅大橋之間就是天然優勢,一旦東方紅大橋竣工,就將已經開發成熟的河南新區一期和江東新區二期連接起來,大量行政職能部門遷移到這一區域,要不了兩年又要變成和保留在老城區的結果一樣,佔據着黃金口岸,着實可惜。

按照趙國棟的想法,市裡四大班子和行政職能部門要搬遷到的地方就是要在目前看來相對偏遠,甚至在很多人看來三五年乃至十年都難以發展過去的地方,只有具有相當超前的設想,你才能真正發揮行政職能部門帶動的作用。

既然城市發展擴張的步伐不可避免,而市裡邊掌握着這樣的行政資源,怎樣最完美最合理最科學最大限度的利用這一資源來實現城市的規劃發展的節奏,就是一門藝術了。

趙國棟在一個很小範圍提出了要將市裡四大班子和市裡主要行政職能部門陸續搬遷到妙峰山以東以南的山腳下那一片區域,現在那一片區域還是緊鄰這妙峰山的連綿淺丘,甚至連江東新區的第三期的最邊緣道路堪堪劃過這一區域,距離輝煌大橋東橋頭都還在五公里之外,而且還要繞過妙峰山和妙湖這一片佔地達九平方公里被定爲城市森林公園的區域。

鍾躍軍和市裡邊其他領導對於將市裡四大班子和主要行政職能部門適當遷得遠一些並無異議,實際上他們也意識到了如果將這些部門放在江東新區二期範圍內已經有些不合時宜了,但是趙國棟這一步實在邁得太大,甚至超出了江東新區三期範圍,遠遠的丟在了妙峰山這個確定的城市座標點外圍去了,現在那一片甚至只停留於一個設想,連道路纔開始剛剛在遠景圖上規劃,如果按照目前寧陵城市發展的正常進度,只怕道路建設都需要放在2007年以後可能纔會考慮向那一片延伸,根本談不上開發這個進度上來。

但是趙國棟對這一點很堅持,在他看來,恰恰就是要利用市裡邊四大班子和行政職能部門的遷移來調整城市發展方向,進一步加快城市功能區向東向南的發展速度,市裡邊主要部門遷移過去,就相當於爲現在還是一片綿延淺丘的區域打下了一個楔子,插上了一面旗幟,可以引導城市發展向着那個方向發展,可以在很大程度避免城市向北和向西發展擠佔北面和西面的上好良田和菜蔬地。

如果一屆黨委政斧不能有足夠的超前意識,那就會給下一屆留下相當多的後遺症和短板,這是趙國棟的看法,作爲一個有着後世記憶的先行者,趙國棟更不能容忍這種事情的發生,寧陵作爲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塊試驗田,無論是從哪方面,他都希望這座城市能夠成爲一個典範。

(未完待續)

第18節 疑惑第26節 亮點(2)第13節 總結第113節 出行第140節 肱股第35節 要努力,要奮鬥第24節 民情1第45節 揮刀第66節 沒態度就是最清晰的態度第42節 昆州市委書記第26節 八卦第34節 逼宮第134節 設局第94節 求發展和保增長第2節 酒品第67節 狐狸尾巴第76節 婚宴上(1)第58節 平臺第49節 圈裡圈外第32節 搭線第116節 恭喜,趙常委第41節 機遇無處不在第11節 讓羣衆滿意就是第28節 恩怨第116節 生活軌跡第78節 招商第70節 恩怨第1節 不一般第12節 難料第73節 君子之戰第41節 無法停步第81節 換手第5節 瓶頸第46節 殺人不見血第10節 爭議人物第49節 龍蟠虎踞之風水寶地第52節 賞識第17節 產業第93節 女人們第49節 着相第100節 政治敏感性第84節 高招第123 別樣紅第59節 複雜化第66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2)第14節 半夜總動員第40節 奇兵第9節 知己第97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1)第108節 指點迷津尤姐第35節 密室私語第61節 折騰第59節 所謀乃大第28節 手足第39節 一鳴驚人第57節 巧逢第125節 對比第19節 顯赫第21節 合縱連橫(2)第38節 競爭從現在開始第10節 震盪第16節 見面會第12節 士氣第119節 空穴來風第19節 發展觀第75節 探尋第103節 高人第61節 把戲第83節 厚顏第59節 經驗交流第15節 心思第40節 虛榮第26節 緊迫感第107節 第二家庭第100節 去留第45節 干戈第36節 必要第12節 調整2第76節 轟動第84節 齊人第68節 小聚第14節 螺旋第34節 偶遇第38節 平靜進入第2節 應手第93節 靠攏第52節 循序第119節 捲入第39節 一鳴驚人第31節 衝擊波(1)第96節 莫測做人一世第93節 機場偶遇第23節 聚會(1)第1節 因起第77節 可怕的七零後第3節 康熙青花第30節 醍醐第32節 身邊人
第18節 疑惑第26節 亮點(2)第13節 總結第113節 出行第140節 肱股第35節 要努力,要奮鬥第24節 民情1第45節 揮刀第66節 沒態度就是最清晰的態度第42節 昆州市委書記第26節 八卦第34節 逼宮第134節 設局第94節 求發展和保增長第2節 酒品第67節 狐狸尾巴第76節 婚宴上(1)第58節 平臺第49節 圈裡圈外第32節 搭線第116節 恭喜,趙常委第41節 機遇無處不在第11節 讓羣衆滿意就是第28節 恩怨第116節 生活軌跡第78節 招商第70節 恩怨第1節 不一般第12節 難料第73節 君子之戰第41節 無法停步第81節 換手第5節 瓶頸第46節 殺人不見血第10節 爭議人物第49節 龍蟠虎踞之風水寶地第52節 賞識第17節 產業第93節 女人們第49節 着相第100節 政治敏感性第84節 高招第123 別樣紅第59節 複雜化第66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2)第14節 半夜總動員第40節 奇兵第9節 知己第97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1)第108節 指點迷津尤姐第35節 密室私語第61節 折騰第59節 所謀乃大第28節 手足第39節 一鳴驚人第57節 巧逢第125節 對比第19節 顯赫第21節 合縱連橫(2)第38節 競爭從現在開始第10節 震盪第16節 見面會第12節 士氣第119節 空穴來風第19節 發展觀第75節 探尋第103節 高人第61節 把戲第83節 厚顏第59節 經驗交流第15節 心思第40節 虛榮第26節 緊迫感第107節 第二家庭第100節 去留第45節 干戈第36節 必要第12節 調整2第76節 轟動第84節 齊人第68節 小聚第14節 螺旋第34節 偶遇第38節 平靜進入第2節 應手第93節 靠攏第52節 循序第119節 捲入第39節 一鳴驚人第31節 衝擊波(1)第96節 莫測做人一世第93節 機場偶遇第23節 聚會(1)第1節 因起第77節 可怕的七零後第3節 康熙青花第30節 醍醐第32節 身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