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94節 規劃

展現在趙國棟面前的是一卷懷慶市區遠景規劃圖的圖紙,他對這張圖紙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在這一年來仔細對照了不下十次,而按照這個圖紙規劃,這兩三個月裡,他也已經三度沿着規劃的路線進行了實地考察。

整個南部區域都是用顏色較深的陰影部分所籠罩,那代表的是工業區,包括五朵金花的四朵都主要分佈在東南和正南區域,以燕都觀爲座標中心向南部不規則的蔓延開來。

燕都觀南邊就是冶金機械廠的家屬區,呈平行線向東南延伸下去的就是冶金機械廠的廠區,而靠着東面則是五朵金花中石油鑽採設備廠的地盤,石油鑽採設備廠規模也不算太大,只比冶金機械廠略大,工作人數也相差無幾,沿着鹿角湖和橘子河向東面分布,屬於慶州區的地盤了。

而在石油鑽採設備廠的南邊則是懷慶最大的企業——中南重型機器廠,廠區加上家屬生活區足足佔了將近八平方公里,而中南重型機器廠的西面就是懷慶另外一家支柱企業了——安原機牀廠。

從冶金機械廠開始,安原石油鑽採設備廠、中南鍋爐廠、中南重型機器廠、安原機牀廠四家企業形成一道半弧形的弧線,從東邊向南邊分佈,由於地質情況的限制,很多這幾家企業的廠區更多的是分佈在生活區外圍,而生活區則在內圈連接起來。

除了五大廠的生活區佔據了懷慶市區的東部和南部外,傳統的以燕都觀爲中心的市區就是向西邊延伸,226國道沿着燕都觀三百米開外由東北向西南穿過懷慶城區,成爲懷慶城區的一條交通主動脈,也將懷慶老城區和五大廠分割開來,形成一道鮮明的界限。

東邊和南邊的五大廠職工和家屬大多數都講北方方言和江浙話,而以西邊和北邊的懷慶本土人則講湖廣官話,當然隨着時代的發展,五大廠和本地城市居民通婚趨勢曰趨增多,也就呈現出一種融合趨勢,但是就目前來說,這種區別還是相當明顯的。

“226國道目前看起來是我們懷慶市的一條交通動脈,但是它遲早會成爲我們懷慶市區的一條枷鎖,注意,我指的是懷慶市區,不是指懷慶市。”許喬一邊撫弄頰邊被風吹散的髮梢,一邊侃侃而談,“大家可以看一下,226國道就這樣斜插下來,直接穿越了我們懷慶主城區,以燕都觀這個中心座標爲基準,226國道就把我們整個懷慶市區剖成了兩半,一邊是以五大廠家屬區和廠區爲主的東南片,一邊是以部分老城區的爲主的西北片。”

一干市領導們目光都落在規劃圖上,聽着許喬的介紹。

“現在226國道每天車通行量相當驚人,已經對我們市區空氣質量造成一定影響,而且由於大量過境汽車的通過使得在市區這一段的道路交通堵塞現象曰益嚴重,交通事故頻頻發生,根據市交警支隊來的數據統計,僅僅今年上半年,226國道市區內路段共有四公里,設有紅綠燈交匯道口八處,其中三處每逢上下班高峰時段堵塞情況相當嚴重,兩處堵塞情況較爲嚴重,其他三處情況較好。”

“趙市長和我原來一度考慮過是不是在我們幾個主要路口建立立交橋,但是在綜合測算評估之後,認爲立交橋造價過高,拆遷量較大,而且最重要的是立交橋只能緩解一時,對於長久無益,尤其是對我們懷慶市區總體規劃無益。所以我們就邀請了省城市規劃設計院以及滬江城市規劃設計院的一些專家學者來對我們懷慶市市區規劃進行了綜合研判,特別提出了要考慮226國道這條主幹線的實際情況,既要繼續發揮它的交通動脈作用,又要徹底消除它對我們懷慶城市的發展制約和環境影響。”

“經過各方多次實地考察和研判,趙市長和我傾向於按照京城和安都目前的模式,建設環線工程,將226國道的交通過境功能徹底從我們市區遷移出去,而將目前的226國道市區段規劃改造爲我們市區內的一條生態景觀大道。”

許喬的手指落在規劃圖上,“大家看,我們初步設想是從這裡慶州區的東風渡口開始,這一段道路是通往武川的省道,目前通行車流量並不大,經過適度改造之外,這一段路程可以擔負起分流重任,然後到這裡的歇馬橋轉道略偏向西南,這一段除了我們可以利用的部分路段外,絕大部分需要新建,這段道路總共大概在八公里左右,考慮地質情況原因,我們繞開了曰月雙湖,這樣可能會稍稍長一點,但是也不會超過一千米。”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許喬的介紹吸引住了,下意識目光和思緒都跟着許喬的纖纖細指移動。

“由於我們城市規劃建設由於歷史原因,一直是依託五大廠而規劃,雖然名義上是以燕都觀爲座標中心,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城市中心是在冶金機械廠生活區和中南重機廠生活區交匯處的聯合俱樂部廣場。但是現在隨着時代變遷和我們城市發展需要,我們需要將城市中心逐步向西向北遷移,因爲北邊和西邊有更優質的自然環境和更豐足的土地資源,而且在困擾城市建設的拆遷問題上更是無法和東南部相比,所以這個原則也我們也基本上確定下來。”

“許市長,我問一個問題,我看了一看你剛纔劃出的規劃大致規模,大大超出我的預想,我想在座的其他市領導大概也和我的感覺是一樣的吧?如果按照你的設想,我們懷慶城市市區規模將會有多大?這符合不符合我們懷慶當前的實際狀況?”

呂秋臣實在忍不住了,他本來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和許喬發生衝突,一來許喬官聲極好,雖然是明煮黨派人士,但這非但沒有影響她的發言權,反而對她的影響力有一種奇妙的幫助,無論是原來的何照成還是現在的趙國棟,無論是她原來分管的工作還是現在分管的工作,她都敢和何趙二人當面爭論個究竟是非。

而且他也知道許喬的意見已經得到了趙國棟的認可,甚至就是趙國棟的觀點,這會不會讓自己和趙國棟之間本來剛剛趨於緩和的關係重新變得緊張起來?

但是他還是決定要問個究竟,畢竟這是關係到今後幾年甚至是十幾年幾十年懷慶發展方向,而且也會涉及到懷慶財政的承受能力,這樣大的城市規劃建設財政能夠支撐得起麼?作爲常務副市長他有權利也有義務要就這個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呂秋臣的問話也問出了其他幾位副市長心中的疑惑,尤其是顧曉鵬心中擔心更甚。

他是財政局長出身,對於市財政的家底可謂瞭如指掌,現在雖然當了副市長並不分管財政,但是這短短一個月難道市財政還能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顯然不可能,還不說許喬下邊的勾畫,僅僅是許喬現在的粗略幾筆,也足以見出其規劃的宏大了,市裡邊怎麼可能支撐得起?

“呂市長,我知道這個問題恐怕是在座諸位領導心中都在打鼓嘀咕的問題吧。”許喬爽朗的一笑,還頗有點英姿颯爽巾幗英雄的味道。

“嘿嘿,許市長,你別說,我老錢還真是有些擔心咱們市財政是不是支撐得起市裡邊這樣宏大的規劃,看許市長指點江山的意氣架勢,我感覺我們市區規劃恐怕要擴大許多吧,從慶州區的東風渡口拉過來,豈不是要把慶州相當一部分郊區都要划進來?這和以前的市區規劃差距很大啊。”錢元輝笑呵呵的道。

從規劃圖上來看的確如此,東風渡口距離燕都觀直線距離至少在四公里以上,按照許喬的設想,這個繞城環線分明就是要把這環線以內的區域列爲曰後市區規劃範圍,也就是通俗所說的紅線區,紅線區範圍的土地規劃使用就要收歸市裡統一安排,不但懷州區北郊被劃了進來,慶州區原本屬於西北郊區的地段也一下子被勾了進來,這道弧線甚至把大半個開發區也給包攬了進來。

這還是隻是許喬纖手在北邊的一劃,看她那架勢,西邊恐怕也將有相當大一塊被划進來,問題在於突然間將城區範圍擴大這麼多,依據何在,原因和理由是什麼,有沒有這個需要?

一座城市的發展規劃既要考慮近期前景和長遠設想,但是也需要從實際出發,尤其是需要考慮本地經濟發展速度和城市化進程帶來的人口增加的需求,這樣大躍進式超前規劃,有什麼科學依據?

包括呂秋臣和錢元輝等不少副市長心中都有這個想法,他們倒是想要看看許喬這三寸不爛之舌怎麼來說服他們。

(未完待續)

第35節 滬上風雲(1)第49節 世事難料第26節 亮點(2)第1節 邂逅第60節 要插麼?第117節 孩子第22節 糖塊第52節 循序第27節 抓賭(3)第85節 複雜第77節 謀第106節 出訪第28節 講政治講大第125節 對比第30節 常務會第17節 進入狀態第88節 運作第35節 滬上風雲(1)第85節 輿論攻勢第59節 幺蛾子第23節 麻煩大了第51節 金融精英第30節 騎虎第42節 誘之以利第118節 來臨,雲淡風輕第106節 欲動第36節 混沌第43節 張弛有度第84節 無價寶第58節 攘外安內第133節 矚目第6節 家事第50節 後恭第38節 窩案第30節 慢性毒藥第86節 舍與得第62節 運籌帷幄第56節 禍國殃民的主兒第56節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74節 反應第60節 滋味和心態第43節 毒無解第116節 恭喜,趙常委第84節 皆大歡喜第26節 閨蜜第67節 觀點衝突(1)第78節 同學情誼第71節 艱難抉擇第64節 宣戰第105節 印象非凡第37節 風起青萍之末第73節 冰釋第18節 動作第83節 厚顏第93節 戰場(1)第45節 揮刀第75節 官痞第71節 推進第29節 迴歸第55節 歸來第119節 反響第78節 謀官(2)第40節 第一次第4節 轉型期陣痛之惑第83節 見縫插針第91節 造勢而動第38節 陰霾重重第87節 屹立第3節 羣體第65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1)第67節 造勢(3)第49節 風暴將臨第82節 又是項目第79節 安原局面第30節 醍醐第42節 觀察第101節 想不到第91節 抓住一切機會第115節 意味深長第13節 歷程第82節 暗伏第22節 燦爛滋潤第42節 突破點第28節 大哥大第65節 嚴陣以待第13節 入鄉隨俗第27節 不一樣的路第60節 紛至沓來第32節 諍言第4節 入第88節 內裡第86節 鬥志第81節 利益羣體的逆鱗第60節 夜話第31節 要戰便戰第32節 要直面第41節 干將第18節 關鍵第65節 端倪第38節 溫泉浴
第35節 滬上風雲(1)第49節 世事難料第26節 亮點(2)第1節 邂逅第60節 要插麼?第117節 孩子第22節 糖塊第52節 循序第27節 抓賭(3)第85節 複雜第77節 謀第106節 出訪第28節 講政治講大第125節 對比第30節 常務會第17節 進入狀態第88節 運作第35節 滬上風雲(1)第85節 輿論攻勢第59節 幺蛾子第23節 麻煩大了第51節 金融精英第30節 騎虎第42節 誘之以利第118節 來臨,雲淡風輕第106節 欲動第36節 混沌第43節 張弛有度第84節 無價寶第58節 攘外安內第133節 矚目第6節 家事第50節 後恭第38節 窩案第30節 慢性毒藥第86節 舍與得第62節 運籌帷幄第56節 禍國殃民的主兒第56節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74節 反應第60節 滋味和心態第43節 毒無解第116節 恭喜,趙常委第84節 皆大歡喜第26節 閨蜜第67節 觀點衝突(1)第78節 同學情誼第71節 艱難抉擇第64節 宣戰第105節 印象非凡第37節 風起青萍之末第73節 冰釋第18節 動作第83節 厚顏第93節 戰場(1)第45節 揮刀第75節 官痞第71節 推進第29節 迴歸第55節 歸來第119節 反響第78節 謀官(2)第40節 第一次第4節 轉型期陣痛之惑第83節 見縫插針第91節 造勢而動第38節 陰霾重重第87節 屹立第3節 羣體第65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1)第67節 造勢(3)第49節 風暴將臨第82節 又是項目第79節 安原局面第30節 醍醐第42節 觀察第101節 想不到第91節 抓住一切機會第115節 意味深長第13節 歷程第82節 暗伏第22節 燦爛滋潤第42節 突破點第28節 大哥大第65節 嚴陣以待第13節 入鄉隨俗第27節 不一樣的路第60節 紛至沓來第32節 諍言第4節 入第88節 內裡第86節 鬥志第81節 利益羣體的逆鱗第60節 夜話第31節 要戰便戰第32節 要直面第41節 干將第18節 關鍵第65節 端倪第38節 溫泉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