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循環與生機

bookmark

這真的就是一場戰爭。

李斯文在結束會議之後,就讓各軍團統帥分頭行動,他自己更是騎着大傻,先去了陰山淨土,接着又去了大黑山淨土。

在這裡,他通過自己的權力,將兩處雪山淨土吸收水蒸氣的作用提升到最大,接着,更是一口氣提取10點世界規則,用來提升陽光的照射度,最大程度提升氣溫和水分蒸發速度。

因爲天上的太陽,其實不是理論上的恆星,只是世界規則顯化,它甚至沒有實質的存在。

至於這裡面的道理,李斯文是不知道,也沒興趣知道,但世界規則的確可以增加陽光的強度。

或者說,世界規則可以做任何事情,哪怕立刻把狐爺變成美女呢,也是輕而易舉。

所以不用去深究他怎麼操控的陽光,只需要知道,世界規則,無所不能即可。

但作爲這個世界的主人,他就算有這麼大的權力,也真是不敢有半點恣意浪費,除非遇到特殊情況,否則還是不要動用世界規則爲好。

在李斯文上調了陽光照射度之後的第二天一早,有細心的人就發現太陽升起的時間比往日足足早了半小時,甚至到了每天剛起牀的時候,溫度就已經飆升到零上二十度了,等吃過早飯,準備幹活的時候,外面就好像下了火一樣,火辣辣的,都不敢往天上去看。

連往日的藍天白雲都變得無比刺眼。

不,沒有白雲了,天空中一絲雲彩都沒有,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瘋狂攫取着空氣裡的水蒸氣。

所以,人們會感覺到空氣很乾燥,一種置身於沙漠裡的感覺。

不過,李斯文在昨天晚上的會議上就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所以在各部門頭目,統領解釋之後,倒不至於引起多大的騷亂。

乾燥也罷,炎熱也罷,地上還有湖水,河水,這其實並不能對領地的正常生產造成太大的影響。

當然了,由於陽光火力全開,不止西面的海水被蒸發,領地內的江河湖泊也一樣被大量蒸發的。

但這沒關係,只需要五六天就安排一場大暴雨即可。

是的,現在這種雨雪冰霜都已經可以做到80%精準控制了,沒有這個權力,李斯文也不好意思自稱世界之主啊。

一時間,領地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一片忙碌,各大軍團調派人手,只需要粗粗測量,然後避開補天塔的有效範圍,直接開鑿就可以了。

李斯文則騎着大傻飛來飛去,全領地的監測氣溫和水蒸氣的蒸發速度,這種事情不是開啓了就不去管的,這是一個非常非常複雜的體系,每一個數據都得記錄在案,現在,未來都用得到。

上午十點左右,領地氣溫首次突破30度,這還是今年入夏以來的最高溫,但很快就會被打破。

在大黑山西北的鹹水湖,氣溫首先爆表,在上午十一點左右,這裡的氣溫就增加到了40度,很簡單,地面沒有植被,地表又沒有遮掩,那些石子沙粒很容易蓄熱,所以連帶着氣溫都在升高,水蒸氣在湖面上都形成了一片朦朧的海市蜃樓……

而蒸發出來的水蒸氣就迅速的被吸收到陰山淨土和大黑山淨土之中。

今天氣溫的提升,並沒有被兩處雪山淨土造成太大的影響,反倒是因爲水蒸氣的匯聚,在雪山淨土周圍形成巨量的烏雲,烏雲遮擋了陽光,然後烏雲裡的水蒸氣遇冷,逐漸下沉。

這個時候,就是雪大,雪二,雪老三,大龜,小龜,樹爺,老樹,大樹它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樹爺是開啓了8級寒潮,雪精靈則直接飛上烏雲之中,隨便飛一圈,就帶下來大量的寒冰。

不需要降雪,也不需要降雨,當其他區域氣溫升高,雪山淨土的氣溫就自動降低,這就類似空調效應,只不過會更復雜一些。

一開始,雪大,雪二,雪老三它們還能從天上凝聚寒冰下來,可是後來隨着吸收的水蒸氣太多太多了,它們都忙不過來,所以雪山淨土周圍就自動開始降雨。

這就形成了一個奇觀,外圍降雨,內層降雪,核心層凝冰。

周而復始,日夜不停。

僅僅是第一天,纔不過十八個小時,兩座雪山淨土凝聚的寒冰,吸收的水蒸氣就足夠建起一座新的小型雪山淨土了。

不過李斯文倒是不忙着建造新的雪山淨土,他在第二天就趕往大黑山北麓,熊爺正率領黑山軍團在這裡剿滅鑽地蟲。

鑽地蟲算是領地的大功臣了,過去幾個月,爲領地提供了大量優質的食物,讓領地得以度過最艱難的時光,甚至爲領地節約了大量的種子,其功勞之大,難以想象。

不過,這玩意終究是破壞地質結構,短時間可以,長時間放養就太具有破壞力了,所以必須滅絕。

曾經魔君們還以爲李斯文拿這些鑽地蟲毫無辦法,但那只是一廂情願,其實誘殺鑽地蟲不要太簡單,拿着規則之玉的碎末,往空地上一擺,聞着味兒的鑽地蟲就呼啦啦的鑽出來了。

一窩接一窩,一條接一條,有殺錯無放過。

而且熊爺更是帶着大錘,熊大,熊二,熊三,熊四這些傢伙,在大量誘殺鑽地蟲之後,就直接開啓大地震盪,把大地給砸塌了,所有的石頭統統搬走,所有的蟲卵統統不放過,所有的地洞統統堵死。

李斯文給了熊爺黑山軍團一個月的時間,實際上這幫牲口連五天時間不到,就把鑽地蟲給殺光捉光。

熊爺甚至去東山湖那裡借調了火焰工兵營,把所有有窟窿的地方統統放火燒一遍……以防萬一。

到最後,鑽地蟲滅絕了,大黑山北麓這裡也多出來幾百個大坑,這最大的坑有幾十裡寬,上千米深。

李斯文來了之後,索性用10級解石技能把這些大坑給統統打通,就這樣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盆地,未來把大河的水引過來,就可以形成一座黑山湖。

反正現在就缺這種能大量容納水資源的地形了。

忙忙碌碌,就已經是七天時間過去。

過去的這七天是煎熬的,炙熱的七天,陽光把大地給炙烤得都要脫皮了,連精英級的平民都給熱暈了幾千個……

更直觀的就是大河,西山湖,東山湖,望月湖的湖水瘋狂下降了近一米,水位都威脅到了運輸船隊……

然後,在第七天傍晚,瓢潑大雨帶着陣陣驚雷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下了個透徹,足足下了有一個晚上,降水量直接突破300毫米大關。

包括北面的神女峰,無名高地,龍首高原,牛頭人平原,戈壁灘,雪山廢墟,西南羣山,連一部分的海面都在降雨籠罩範圍之內,實在是太爽了。

一夜之間,大河小河湖泊的水位直接暴漲,最明顯的效果就是巨大的南山湖都快給蓄滿了。

儲水量甚至都要突破兩億立方米了。

可以說過去七天來,兩座雪山淨土吸收的水蒸氣在這一輪降雨裡就給下個精光。

“這……這不等於白折騰了嗎?”

雲娘在望月城城主府擔憂的問,而李斯文是剛剛騎着大傻從南山湖那邊飛回來,正在吃早飯,昨天夜裡,他是冒着雨滿世界飛的,直接拿到了第一手數據。

“哈哈哈!枉你還是傳說中的985,循環懂不懂?咱們老家那銀行懂不懂,錢,得流通起來,得循環起來,那才叫錢,不然印鈔機往那一開,豈不是爽歪歪?你覺得兩座雪山淨土是白白吸收了七天的水蒸氣,哈哈,其實是賺大了。”

“循環起來,世界纔有生機。”

李斯文用筷子在虛空中劃了一個圈,七天之前,他是提取了10點世界規則作爲啓動,當時的世界規則總量是6009點,而現在呢,世界規則已經跳到了6015點,也就是說經過這輪循環,他就拿到了6點世界規則。

這樣的買賣硬是要得!

而接下來就不用啓動資金了,陽光的照射度自己就會因爲雪山淨土的調節而緩慢下降,同時雪山淨土也會持續減少水蒸氣的吸收,刻意的事情會漸漸減少,一切都要向自然循環靠攏,春夏秋冬,日月輪轉,一個循環接着一個循環。

這才叫生生不息。

“領主大人,過兩天還會這麼熱嗎?”侯二專門跑來問道,過去幾天太熱了,熱的冰庫都成水庫了,所有儲備的玄冰一律融化,害得它想搞研究都辦不到。

“會逐漸減弱的。這第一輪調整是最強的,局部最高氣溫都能達到58度,平均氣溫40度,且時間持續有七天之久,下一輪的話,平均氣溫會降低到38度,持續十天,等到第三輪結束的時候,差不多就能恢復正常了,平均氣溫35度。”

“而整個循環會在秋天中段結束,嗯,給大家提個醒,今年會是一個冷冬,最低氣溫會突破零下七十度,平均最低氣溫也得有六十度,大家最好提前做好準備。”

李斯文笑道,建立雪山淨土最佳的時間段就是冬天,不過這一次他是打算一次到位,幾個雪山淨土直接合併成冰川淨土!

當然,由於冰川淨土是比雪山淨土更加高級的世界核心淨土,所需要的條件會更加苛刻,李斯文頂多也就是建成一個小型的冰川淨土,但就算是那樣,到明年夏天,世界規則估計也能恢復到10000點左右。

總之這一波算是血賺了。

第685章 蟲子的突圍第399章 黑城第723章 無解的詛咒第404章 真·屠龍有術(爲本書的運營團隊加更)第449章 金色果實第275章 鐵匠與鹿長老第五十八章 安全屋計劃第九章 暴雨第609章 梅菜醬肉包第279章 大河激戰第八十六章 自由的野怪第九十章 大樹大樹,快到我碗裡來第504章 瑞雪兆豐年第176章 宋虎:我其實是個度量衡第183章 河邊‘悟’道第610章 崑崙傳承第205章 石匠的日常第560章 敗類:我們一起喵喵喵(爲盟主欠我一個妹妹加更7/10)第254章 真·暗流涌動第259章 權力的遊戲第209章 又一次中招的石柱第527章 自建淨土(爲盟主飄渺飛煙加更6/10)第623 少於十個底牌,那就是做敗類的失敗!第620章 土豪就是我第574章 鐵幕壓制第一百零二章 珍貴藥草第531章 火焰巨獸第三十章 情緒失控第六十四章 夜半毒蟲鳴第634章 東西雙線戰場就位第415章 李敗類:想不到我也有失敗的時候(爲盟主程噫加更1/10)第274章 野豬聖騎士第296章 來自北方的野怪……第221章 凜冬木妖第321章 虎爺進階第662章 五代君侯的遺孀第609章 梅菜醬肉包第619章 冰龍懲戒的那一秒溫柔第584章 火焰魔君的債務第504章 瑞雪兆豐年第342章 地主兇猛(爲盟主止青加更10/10)第287章 超神的樹爺第八十八章 帥不過一秒的豹爺第418章 望月城主體工程(爲盟主程噫加更)第150章 攤牌了:我是任務怪第422章 回春郎中第436章 傳奇!!(爲盟主程噫加更8/10)第518章 聰明人(爲盟主縹緲飛煙加更3/10)第697章 並肩而行的代價第423章 恭喜發財第718章 親人來了!!第六十七章 嗟,你過來(爲書友看書仔細點加更)第159章 有鋤頭爲證:我,真是一個農夫!第789章 小事一件第297章 禮送出境第647章 刀光劍影的一夜(爲盟主阿星啊哦加更6/100)第十八章 青狼第194章 瞎子烏鴉第二十三章 河水,它它它又倒灌了(爲書友0燈籠高高掛加更)第296章 來自北方的野怪……第658章 大豆中隊(爲盟主阿星啊哦加更9/100)第七十八章 天工值的新用途第522章 我叫李敗類,我很真誠,大家做個朋友好嗎?第297章 禮送出境第397章 李斯文的日常第734章 土著開局第411章 懂我的意思嗎?第391章 傳奇也得死!第556章 磨刀霍霍向魔君第126章 驚悚:我居然又被詛咒了!第603章 壁立千仞第386章 驚變:雪山戰場第799章 真靈十二葉——突破!第521章 一針見血(爲盟主縹緲飛煙加更4/10)第766章 三魔聚首第419章 寒冰衛士第606章 王國的建立第143章 麥田裡的冤魂第467章 氣運之戰第608章 白眉老龜的剩餘價值(爲書友菜葉加更2/5)第364章 雪山之王第521章 一針見血(爲盟主縹緲飛煙加更4/10)第398章 來自大河源頭的消息(爲盟主鑑輝加更)第663章 中洲許志第194章 瞎子烏鴉第511章 怎麼辦?第474章 八秒第574章 鐵幕壓制第406章 內部的穩定與發展第782章 這就是傳說中的背景介紹第289章 基本盤之構想(爲盟主卡卡更賤加更)第752章 完美防禦狀態第590章 淨土公式第709章 鐵蛋中隊第775章 一路走好第786章 垃圾之王的真面目第257章 大孝子石柱第449章 金色果實第550章 領地通訊體系的初步形成
第685章 蟲子的突圍第399章 黑城第723章 無解的詛咒第404章 真·屠龍有術(爲本書的運營團隊加更)第449章 金色果實第275章 鐵匠與鹿長老第五十八章 安全屋計劃第九章 暴雨第609章 梅菜醬肉包第279章 大河激戰第八十六章 自由的野怪第九十章 大樹大樹,快到我碗裡來第504章 瑞雪兆豐年第176章 宋虎:我其實是個度量衡第183章 河邊‘悟’道第610章 崑崙傳承第205章 石匠的日常第560章 敗類:我們一起喵喵喵(爲盟主欠我一個妹妹加更7/10)第254章 真·暗流涌動第259章 權力的遊戲第209章 又一次中招的石柱第527章 自建淨土(爲盟主飄渺飛煙加更6/10)第623 少於十個底牌,那就是做敗類的失敗!第620章 土豪就是我第574章 鐵幕壓制第一百零二章 珍貴藥草第531章 火焰巨獸第三十章 情緒失控第六十四章 夜半毒蟲鳴第634章 東西雙線戰場就位第415章 李敗類:想不到我也有失敗的時候(爲盟主程噫加更1/10)第274章 野豬聖騎士第296章 來自北方的野怪……第221章 凜冬木妖第321章 虎爺進階第662章 五代君侯的遺孀第609章 梅菜醬肉包第619章 冰龍懲戒的那一秒溫柔第584章 火焰魔君的債務第504章 瑞雪兆豐年第342章 地主兇猛(爲盟主止青加更10/10)第287章 超神的樹爺第八十八章 帥不過一秒的豹爺第418章 望月城主體工程(爲盟主程噫加更)第150章 攤牌了:我是任務怪第422章 回春郎中第436章 傳奇!!(爲盟主程噫加更8/10)第518章 聰明人(爲盟主縹緲飛煙加更3/10)第697章 並肩而行的代價第423章 恭喜發財第718章 親人來了!!第六十七章 嗟,你過來(爲書友看書仔細點加更)第159章 有鋤頭爲證:我,真是一個農夫!第789章 小事一件第297章 禮送出境第647章 刀光劍影的一夜(爲盟主阿星啊哦加更6/100)第十八章 青狼第194章 瞎子烏鴉第二十三章 河水,它它它又倒灌了(爲書友0燈籠高高掛加更)第296章 來自北方的野怪……第658章 大豆中隊(爲盟主阿星啊哦加更9/100)第七十八章 天工值的新用途第522章 我叫李敗類,我很真誠,大家做個朋友好嗎?第297章 禮送出境第397章 李斯文的日常第734章 土著開局第411章 懂我的意思嗎?第391章 傳奇也得死!第556章 磨刀霍霍向魔君第126章 驚悚:我居然又被詛咒了!第603章 壁立千仞第386章 驚變:雪山戰場第799章 真靈十二葉——突破!第521章 一針見血(爲盟主縹緲飛煙加更4/10)第766章 三魔聚首第419章 寒冰衛士第606章 王國的建立第143章 麥田裡的冤魂第467章 氣運之戰第608章 白眉老龜的剩餘價值(爲書友菜葉加更2/5)第364章 雪山之王第521章 一針見血(爲盟主縹緲飛煙加更4/10)第398章 來自大河源頭的消息(爲盟主鑑輝加更)第663章 中洲許志第194章 瞎子烏鴉第511章 怎麼辦?第474章 八秒第574章 鐵幕壓制第406章 內部的穩定與發展第782章 這就是傳說中的背景介紹第289章 基本盤之構想(爲盟主卡卡更賤加更)第752章 完美防禦狀態第590章 淨土公式第709章 鐵蛋中隊第775章 一路走好第786章 垃圾之王的真面目第257章 大孝子石柱第449章 金色果實第550章 領地通訊體系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