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春年宴大戲

大年初一這天晚上,又是一個月色如水的夜晚,冷然的月光照亮了整個京都城,御花園中熱鬧非凡,孝帝慕容景派小德子請來了,最出名的戲班子‘長春班’。

‘長春班’是一個以唱崑曲爲主的戲班子。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絃等爲主要伴奏樂器,跟現代的京戲有些類似。

天剛擦黑,御花園裡便傳來了鑼鼓點以及悅耳動聽的絲竹聲。在現代崑曲以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術的表演藝術。崑曲素有“百戲之母”的雅稱。

藍衣把腦中有關崑曲的知識,仔細的翻了一遍。因爲藍衣在現代是一個正宗的戲迷。因爲生在農村娛樂活動比較少。農村逢年過節抑或者廟會,都會請戲班子唱大戲。

聽說藍衣的母親生藍衣那天,接生婆是被大喇叭廣播着,從戲園裡叫回來的。據說當時唱的便是崑曲《十五貫》。這齣戲的大概內容是無錫肉鋪老闆尤葫蘆,借得十五貫本錢作生意,他對女兒開玩笑說是賣她的身價錢,女兒信以爲真,當夜逃走。

深夜,賭徒地痞婁阿鼠闖進尤家,爲還賭債盜走十五貫錢並殺死尤葫蘆,過後反誣告蘇戍娟犯了謀財殺父之罪。

蘇戍娟出逃後,與不相識的客商夥計熊友蘭同行,鄰人發現產生懷疑,而熊身上正巧帶錢十五貫,於是兩人被扭送縣衙見官。

知縣過於執聽信誣告,定戍娟勾達姦夫、盜錢殺父之罪,判蘇、熊二人死刑。

監斬官況鍾覺得內中有冤,力爭緩斬。他詳細調查,發現婁阿鼠破綻,繼而又喬裝算命先生。套出婁阿鼠殺人的口供,最後將婁帶回縣衙,升堂問罪,澄清了黑白是非,使殺人者伏法,蒙冤者昭雪。

儘管崑曲是曲高和寡的劇種,但是由於劇情曲折跌宕,通過爲十五貫錢謀財害命的案件,揭示封建官場草菅人命和秉公辦案的尖銳對立,有着較強的藝術魅力。

所以藍衣從記事起,便喜歡上了戲曲。藍衣家鄉屬於北方,大多以河南豫劇爲主。當然也聽一些不太出名的小劇種。你像什麼絲鼓弦、武安平調、還有河北幫子、平劇等等。

因爲藍衣的爺爺也是一個戲迷,就這樣老戲迷天天搬着小板凳帶着一個小戲迷去看戲。

後來,藍衣慢慢的又聽了好多劇種,像什麼京劇、越劇、黃梅戲、曲劇、川劇等等。藍衣最喜歡看的是演員的扮相,然後是服裝,最後聽的纔是唱腔。這可能是藍衣和別人聽戲的不同之處吧!

以至於後來只要戲曲演員一張口,唱一句戲詞兒,念一句對白。藍衣再根據演員所穿的行頭,就能準確的說出,這是唱的哪一齣戲,這齣戲的名字,故事發生在哪朝哪代。是什麼劇種,發源於我國哪個地方。

所以,當孝帝問藍衣春年晏會要怎麼安排時。藍衣張口就說:“請個戲班來唱大戲吧!”養母王氏也笑着說道:“我們藍衣在大王莊的時候,可喜歡看戲了。每次有廟會藍衣都拉着藍雨去看戲。

結果每次看戲,看不到一刻鐘,藍雨準睡着。藍雨每次都靠在姐姐藍衣的身上,睡得跟什麼似的。直到戲散場了,藍衣再叫醒藍雨,姐弟倆一起回來!

後來,藍衣乾脆叫上大伯家的藍靈一起去看戲。那天要唱什麼戲,還得藍衣提前給藍靈講一遍。不過,經過藍衣講解後的戲,好像看的也沒有那麼的無趣。

有時候,我也被這丫頭拉着去看戲。雖然藍雨不愛看戲,但每次這孩子還是喜歡和藍衣一起去看。然後接着靠在藍衣身上睡大覺。呵呵…”養母王氏說完不由自主的笑了起來。

孝帝等人聽了也不由的笑了,心想既然女兒衣衣喜歡看戲,那回頭專門養個戲班子好了。讓衣衣打發無聊的時間,聽聽戲也不錯。後來,孝帝還真是說到做到,給藍衣專門請了一個戲班子。

“俺也喜歡看戲,還有聽評書。有時候餓狠了,只要站在戲臺下聽會兒戲,就不覺得餓了!”歐陽宇也湊趣的說道。

孝帝慕容景看到這個虎頭虎腦的傻小子。心裡也不由的很是憐惜。南召國有多少老百姓到現在,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有的甚至每天連飯都吃不飽。可恨那些貪官污吏亂收苛捐雜稅,害得老百姓苦不堪言。

看來真的要加大力度,狠狠的懲治一下這些貪官了。說實話孝帝慕容景真的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主要是他小時候離家出走,在民間也生活了小半年。

所以,回來後就讓呂繼祖組織了一批暗衛,專門做打家劫舍的營生。但他們劫的都是貪官污吏的家,再就是那些一條道跑到黑,專門跟咱們這位皇帝陛下唱反調的大臣。誰能想到南召國的皇帝陛下,背地裡還是一個最大的強盜頭子。

不過,人家也曾以遊俠的名義,給老百姓發過錢,發過糧。都是大半夜的,往平民窟的老百姓門前,丟一袋糧食或者從門縫裡塞幾塊散碎的銀子。大部分塞銅板的時候居多。

孝帝認爲人不可以乍富,一來一個窮人猛然間富裕了。他就會形成依賴變得懶惰,甚至天天等着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二來,忽然有錢,也會引起一些地痞流氓的注意。所以,除非那家人有人病了急需要救命的錢。否則一律都是糧食和一些銅板。

你像藍衣大伯三叔家,一下子有了那麼多錢。要不是皇上賜給的那些下人,晚上能不能睡得着覺都成問題。他們會擔心有了這麼多錢,會不會引來強盜或者小偷的覬覦。所以說,窮人適應富貴也需要有一個過程。

但還有一個至理名言,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由節儉進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進入節儉卻困難了。

藍衣聽自己的哥哥慕容誠,講述父皇慕容景的事蹟時。當場就把藍衣給逗笑了。心想自己的父皇也太好玩了吧!父皇竟然是個最大的強盜頭兒,不過笑過之後,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父皇確實是一個好皇帝。而不是那種不知民間疾苦的皇帝。這樣的皇帝對於南召國的老百姓來說,也是一種福氣。

再加上孝帝慕容景對林皇后的專情。藍衣更是對自己的父皇崇拜的跟什麼似的。因爲,在藍衣的心裡好男人的定義,首先他必須是一個專情的人,然後再談其它。雖然藍衣對好男人的定義有些偏頗。

——

京都城皇城外,從半下午文武大臣就帶着自己的家眷出發了。大臣們一個個也是滿臉的喜氣,互相恭賀着新年好。衆夫人小姐們也互相說着過年的吉祥話。

歐陽榮平也跟着自己的母親大長公主、以及兩個哥哥一早就進了宮。孝帝剛收到捷報,就派人給大長公主府送去了這個好消息。大長公主府昨天的大年夜也是熱鬧了一番。

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肅王竟然帶着柳側妃,以及柳側妃生的兩個庶女也來參加春年宴會。這要是帶着記在王妃名下的世子倒也罷了,怎麼能帶自己的妾侍來呢!真是太過份了。

後來大家一琢磨便明白過味兒來。這肅王妃生的玉郡主在祭天大典上犯了錯。連累肅王妃被貶成妾,玉郡主慕容紫玉更是被迫出了家。看來柳側妃這是要上位的節奏呀。得,皇家又要多兩位郡主了。

說起來生爲南召國的公主、郡主也是一種榮幸。因爲自當年大長公主和親那件事起。孝帝慕容景就下了一道聖旨。旨意上說南召國以後的公主、郡主絕不與外邦和親。

這也是皇族好多人都投向保皇派的原因。誰敢保證自己家不生女兒。這要是皇上舍不得送他的女兒去和親。那這些皇族王爺家的郡主就成了首當其衝的人選。

“大家快看,蜀王殿下來了!”蜀王顧名思義也是鼠的諧音。這是劉太后讓蜀王要像老鼠一樣的活着。不然這個懦弱的蜀王早就被劉太后給趕出京都城了。

第六十二章的時候,講過在先帝慕容復駕崩的時候,宮裡一下子冒出了三位皇子,一個是敬嬪娘娘當年所生的小公主,竟然是男扮女裝。還有一位是郭采女生的皇子年歲是最大的。再有一位就是王昭儀生的皇子,也就是現在的孝帝。

前文第八十章時出場的小樑王慕容旭,就是先皇慕容復皇長子的嫡長孫。也就是郭采女的親孫子。

而這位蜀王殿下就是當年敬嬪娘娘生的那位扮公主的皇子。可能慕容衝扮女裝扮過了頭。養成了一副娘娘腔,而且長了一副小白臉兒,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票戲,捧戲子。而且生性懦弱,看到劉太后就像老鼠見到貓一樣。

當年劉太后一看被敬嬪娘娘養成這樣的皇子,立馬就樂了。這麼一個膽小如鼠的玩意,心想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乾脆惡作劇的封了對方一個蜀王封號,讓其留在了京都城。

這些年,蜀王殿下也確實非常的老實。就連那些曾經不受寵的公主都敢欺負他。蜀王殿下比孝帝慕容景年長几歲。好在後來蜀王娶了一個母老虎王妃。那些公主們這纔不敢再上門挑釁。

京都城都知道蜀王人如其名,膽小如鼠。每天除了聽戲還是聽戲,從來不過問政事,還是個出了名的妻管嚴。這位秦姓的蜀王妃倒是一個乾淨利落的女漢子。那胡攪蠻纏的的功夫,就連當初的劉太后都感到頭疼。劉太后一提起蜀王妃,直罵對方是潑婦,還說是京都城第一悍婦。

蜀王妃生了一兒兩女,還強硬的不準蜀王納妾。妻管嚴的蜀王當然不敢反抗。蜀王世子名叫慕容哲今年十六歲。兩個女兒一個叫慕容冰年方十四,一個叫慕容雪剛剛十三歲。

不管怎麼說,反正蜀王府裡全是這位兇悍的蜀王妃說了算。京都成都是這麼傳的,具體是不是那就不得而之了。

大家一看蜀王一家人坐着馬車來了。一個個都露出了看熱鬧的樣子。按說是自家王爺先下馬車,接着是各家世子、公子,最後各家的女眷。蜀王府可不一樣,那位遠近聞名的蜀王妃可沒像一般的家眷一樣,讓伺候的丫鬟婆子給自己擺腳凳。直接就那麼一撩車簾就跳了下來。

然後蜀王妃就像扶小病雞兒似的,就把蜀王殿下給扶了下來。說好聽的是扶了下來。其實就跟拎小雞似的,把蜀王慕容衝給拎了下來。接着纔是蜀王世子慕容哲,蜀王的一對女兒,慕容冰和慕容雪。

這一家人如果放現代,有這樣的妻管嚴還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這裡可是男尊女卑的古代封建社會。所以京都城的老百姓也就把這一家子當奇葩看待了。何況對方還是一個王爺,皇上的親兄長。

這蜀王站在人高馬大的蜀王妃面前,就跟個小鳥依人的小白臉一樣。給人的效果還真是有些說不出來的感覺。不過不管怎麼說,人家也是高高在上的王爺,再不受寵那也是皇家人。

這些文武羣臣還是得賣皇家幾分面子。大家齊齊給蜀王一家子見了個禮。口是心非的說了幾句吉祥話。這才三五成羣的各自帶着家眷往皇宮裡走去。

這次新年宴會依然在御花園裡的祈年殿舉行。祈年殿裡前方還有一個戲臺子。每次宴會也會有一些官家小姐去臺上獻藝。衆大臣以一家一戶爲單位,按品級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當然正中間是孝帝和皇后的座位。左首是太子、長公主藍衣的座位。左首往下排便是老丞相、林老將軍、定國侯府、永定侯府、東平侯府等。右首是大長公主一家。大長公主往後排纔是皇室的一些宗親。

也就是右邊坐的都是皇族宗親,左邊除了太子慕容誠和長公主藍衣。後面排的都是文武羣臣。

林老將軍看着自己的女兒、女婿以及一對外孫。再看看自己身邊的兒媳以及幾個孫子。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總算是一家團圓了。現在京都城的大部分兵馬,都在林老將軍的掌控之下。

京都城的安全,只要有林老將軍坐鎮可以說是萬無一失。文武羣臣一看林老將軍家的那一幫小公子。一個個心裡便活了起來。心想這要是把自家女兒嫁給林老將軍的孫子。那以後還愁什麼?

就衝皇上對林皇后的寵勁兒,林皇后的兒子又是太子殿下,何況林皇后肚子裡又懷了一個小皇子。這林家可是太子的外祖家。將來可是滔天的富貴。最起碼也能昌盛個兩三代人吧!

所以,衆人看到藍衣的幾個表哥,一個個眼裡都直冒綠光。也有緊盯着趙峰看,還有盯上藍雨的,不過看了一下藍雨身邊的小女孩,大家不由的皺了一下眉頭。心說這小丫頭是什麼來歷怎麼坐在定國侯世子身旁。

還有藍世子旁邊的那個小公子又是何人?看樣子跟藍世子長得到也有幾分相似。噢,對了應該是藍世子的叔伯兄弟吧!

楚離並沒有和楚揚坐在楚王府的位置上。楚離乾脆帶着速風坐到了大哥趙峰的旁邊。所以楚王府那邊也只有楚揚孤零零一個人。誰讓楚王出征了,王妃進了佛堂。

楚揚一看楚王府的位置上就自己一個人,人家自個還挺開心的。就好像楚王府沒有楚離什麼事了,這些都屬於他自己一個人。楚離是因爲覺得和自己那個虛僞的弟弟無話可說。

何況前不久,灰鳥還探聽到楚王妃和張側妃,狗屁倒竈臺的糊塗賬。當時藍衣和楚離聽了就直接樂了。這兩女人真是一個半斤一個八兩,那真是棋逢對手。回頭就讓人給她們兩個加點火,讓她們繼續鬥去。楚揚想兩邊落好門也沒有。

張志忠夫妻今天也是激動的不行,看着旁邊那位工部侍郎言大人。兩人一見如故,聊的那叫一個投機。兩家本來也挨着坐。兩家夫人、少爺、小姐也相互認識了一下。

張玉蘭對這位言如玉小姐還是挺有好感的。張夫人和言夫人兩個女人到一塊,那眼睛緊忙活。張夫人一直盯着楚揚看,她可是聽紅杏說了那位楚王府的二公子救了自己女兒兩回呢!

這要是能讓女兒攀上楚王府也不錯。雖說這楚二公子不是世子,那也是王府的二公子呀。這要是楚王出征回來,在皇上面前爲自家老爺美言幾句。何愁老爺不能升官發財。

聽說楚王的世子還是長公主的準駙馬。那可是和皇上結了親家,張夫人是越想越開心。

可是,她扭臉一看,自己的女兒張玉蘭並沒有看那位楚王府的二公子。順着女兒的目光她看到的是永定侯世子趙峰。嗯?難道女兒看上的是永定侯府的世子不成。那感情好呀,這永定侯夫人還是長公主和定國侯世子的養母。好像這關係跟皇上更近一些。

永定侯府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永定侯府的家產將來就是趙世子一個人的。這要是女兒能嫁給永定侯世子也不錯。雖說這侯府比王府低一級。但架不住人家與皇家有恩呀!

楚王府雖好可惜有兩個兒子。這先王妃生的兒子怎麼也比繼王妃生的兒子分家產分的多。何況人家大公子又是世子,又是駙馬爺。

張夫人一眼又看到了歐陽榮平,聽說這位榮平郡主和長公主關係最好。而榮平郡主的母親大長公主和老駙馬歐陽林,在朝中的地位跟林老將軍不相上下。

這要是能把榮平郡主討來給自己的兒子做媳婦兒那就好了。張夫人心裡的小算盤,打的那叫一個響。你說這張夫人心有多大,區區一個五品小官,又想讓自己的女兒嫁世子,又想讓兒子娶郡主。還在王府公子和侯府世子之間挑來撿去的。

朝中一下子涌出這麼多的年輕公子,可把衆大臣夫人們的眼睛忙壞了。一個個就像餓狼看到肉一樣。比較一下這位的身份,又看一下那位的相貌。覺得這個也不錯,覺得那個也挺好。

肅王府的柳側妃也把大殿裡的少年們,挨個看了個遍。她也想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到林老將軍府。而蜀王的兩個女兒則是偷偷的看着歐陽戰北和歐陽戰平兩兄弟。說起來大長公主家的兩位歐陽公子,還是自己的表哥呢!

旁邊的言夫人看着身旁的張夫人,臉上雖然笑着,心裡卻很是不屑。張家的女兒一點兒也不矜持,張玉蘭看永定侯世子的眼光,也太直白了吧!真是沒有教養,這在鄉下養大的,人品就是不行。

大約戍時一刻(晚上七點到九點)的樣子。小德子公公手拿佛塵大聲喊了一嗓子“皇上駕到、皇后娘娘嫁到、太子殿下駕到、長公主殿下駕到!”

聲落大家便看到宮娥才女、太監一大幫人,前呼後擁的簇擁着孝帝一家子走了進來。

衆大臣集體跪下山呼“皇上萬歲,萬萬歲!皇后娘娘千歲,千千歲。太子殿下、長公主殿下千歲千千歲。”

孝帝心情很好的一擺手,大聲說道:“衆卿家平身賜座!今天這春年宴會,大家就當是平時普通的聚會,不必太過拘禮。”

衆大臣這才謝坐,起身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張玉蘭擡眼看了一眼藍衣,不由的倒吸了一口涼氣。和人家再一比,自己都覺得有些自慚形穢。這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同樣是大王莊出來的小村姑,這反差怎麼就那麼的大呢!

經過這段時間嚴嬤嬤的悉心教導,藍衣這長公主的駕子也端起來了,那真是不怒而威。主要是以前藍衣從心裡就沒把長公主的身份當回事兒。時刻都想着跟着藍雨去當山大王。再不就是跟楚離一起浪跡天涯。

後來通過養母王氏的談心,這才真正的認清了自己的身份。再加上聽說南召國的公主、郡主一律不用和親。這下子心總算放到肚子裡了。這才踏踏實實的做起了自己的長公主。用藍衣的話說,什麼樣的身份辦什麼樣的事情,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自己既然是南召國的長公主,享受了皇家公主的待遇,那麼就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皇家公主。藍衣把自己瞭解的一些,清雍正爺的幾個舉措仔細的回想了一遍。

反正電視上也演過,再結合一些歷史書上的資料,藍衣用雞毛筆寫出了整頓吏治的方法以及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等方案。藍衣想的腦仁都疼了,總算把自己記得的一些有利於朝政的方案和典故給寫出來了。

整頓吏治:也就是清查虧空,實行耗羨歸公,養廉銀製度。當然這條是針對貪官污吏的。

攤丁入畝:南召國自古就有人頭稅,成年男子不論貧富,均須按人頭交稅。攤丁入畝就是將人丁稅攤入地畝。按地的多少交稅,地多者多納稅,地少者少納稅,無地者不納稅。這便是變相的取消了人頭稅。

改土歸流:便是把那些不聽話的地方諸侯,名義上接受南召國的冊封,但生殺大權全在那些諸侯的手裡。這種制度嚴重妨礙了南召國的發展,這一條跟清朝康熙收三藩差不多。這也是最難實施的一條。

具體怎麼實施就是自己哥哥慕容誠和父皇慕容景的事情了。藍衣說了反正這些自己也不太懂,就是以前在書上看到過,也記不太清了。僅供參考,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太子慕容誠趕緊拿着藍衣寫的這些東西,讓老丞相看了一下。老丞相看完後直說:“妙,妙,簡直是太妙了!如果這套方案能在我們南召國推行,那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聽的藍衣直撇嘴,心想至於嘛,不就是一些老祖宗留下來的治國方案嘛!看把老丞相美的,都要學貓叫了。老丞相專門找了藍衣這位長公主想了解一下細節,結果藍衣來了一句,我也不太懂只會紙上談兵。你們要是覺得好,可以自行研究改正。

反正藍衣是沒打算參與,藍衣可深知這古代後宮女人是不能參政的。何況自己只是一個皇家的公主,又從鄉下回來的。省得將來人家再把自己當妖精給燒嘍!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說白了藍衣就是不想當那出名的豬。

說不好聽的就是人怕出名,豬怕壯。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做個皇家長公主就行了。偶爾給哥哥和父皇出個小主意什麼的。真要讓藍衣參加軍國大事,她還真是一巧不通。

沒事時你讓藍衣畫兩張圖紙還差不多,別的還真不在行。總之藍雨他們前方戰士需要什麼東西,只要藍雨能想的出來,給藍衣具體的說明一下,藍衣便能很快的畫出精確的圖紙。

那可是二維、三維各個角度都有。唯一讓藍衣高興的是,這皇宮裡盡然有從西洋弄來的比例尺、三角尺和鉛筆、橡皮。當時把藍衣給樂的就像見到寶貝一樣,高興的又蹦又跳。

孝帝一看大家都來齊了。便讓小德子宣佈開宴,宮女太監把好酒好菜一一擺上。然後戲臺上的鑼鼓點也敲了起來。這時小德子公公拿出了戲摺子讓孝帝點戲。孝帝展開戲摺子看了一下,點了一出《穆桂英大破天門陣》。

然後林皇后點了一出《牡丹亭》、太子慕容誠點了一出《狀元媒》、到藍衣這兒,藍衣點了一出《八仙過海》。後來又讓大長公主和林老將軍分別點了一出《花爲媒》、《空城計》。

藍衣也知道戲班子不可能唱整本的戲,要是唱整本的一晚上,一本也唱不完。大家點這些戲也就是撿最精彩的一個片段。

不知道別人喜不喜歡聽戲,反正藍衣聽的津津有味,聚精會神。衆大臣的家眷也有喜歡聽戲的,眼睛也緊緊的盯着戲臺上的小花旦穆桂英。那個唱穆桂英的小花旦手中的花槍耍的那叫一個流暢。

扮相也很美,兩隻大眼睛簡直可以勾魂奪魄。唱腔柔美動聽,身段舞起來也是極其的漂亮。臺下的大臣們也不時的發出叫好聲。尤其是蜀王殿下看的最認真投入。那眼神簡直跟着小花旦的動作,眼波流轉。

藍衣看着蜀王的樣子心中很是鄙夷,心想這孫子真會裝大尾巴狼。誰能想到一個表面上懦弱到家的主,背後卻籌謀了那麼多年。開宴後楚離乾脆和藍衣坐到了一起。反正兩人也賜了婚,兩人願意坐到一起也無可厚非。

工部大人言工常的女兒言如玉,看着藍衣和楚離一副相處和諧的情景,心裡簡直打翻了五味壇。可是她又礙於自己的身份無可奈何。再說她可不想學玉郡主慕容紫玉那個蠢貨,敢挑釁皇家權威。

而言如玉哥哥的眼睛一直盯着藍衣這位長公主,第一眼看到藍衣,他就被藍衣的容貌給深深的吸引了。心想怎麼有這麼好看的女子。而且還是高高在上的長公主,真是好白菜讓豬拱了。怎麼就便宜了楚離那個混蛋了呢!

而楚揚卻是緊盯着藍衣和楚離在桌子下面的手。他可沒錯過自家大哥和長公主兩人的小動作。楚揚心裡簡直氣壞了,就好像自己的東西,被楚離霸佔了一樣。在他的心裡藍衣早晚都是他的妻子。所以,認爲楚離現在是在佔自己妻子的便宜。

就在大家看的正熱鬧的時候,有人進來稟報,說邊關傳來捷報。歐陽林將軍和永定侯打了大勝仗,並一戰之下奪回了兩座城池。而且楚王剛剛還把西樑的主帥打成了重傷。儘管孝帝等人早就知道了這個消息。

連夜快馬加鞭跑回來抱喜的將軍,在文武百官面前說出來。孝帝心裡還是高興的不行。衆大臣也是高呼:“天佑我南召,吾皇萬歲萬萬歲!”

孝帝慕容景高興的更是大聲說道:“賞,給歐陽將軍、永定侯以及楚王記上一功。回京後重重有賞!”就連那個報信的將軍也得到了重賞。

這下子春年宴會算是達到了高氵朝。羣臣一個個推杯換盞、談笑風生。大部分人都是挺高興的,不管你是清官也好,貪官也罷,但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國家打勝仗。

正在這時,只聽得有人喊道:“靈鳳派掌門到!”

只見天空中,有四個擡轎子的美貌女子,擡了一頂華麗的暖轎緩緩的落在了祈年殿的大門口。衆大臣都不由的擡頭舉目觀瞧。

一個道姑打扮的中年美婦人,仰首闊步的走了進來。後面還跟着四個美貌的婢女。那道姑長着一對柳葉眉、單鳳眼,稍微有那麼一點兒掉眼肖。皮膚白皙,瓊鼻圓潤,櫻桃小口出奇的飽滿。雖然已經是半老徐娘,但風韻猶存。

“無量天尊!靈鳳派掌門馬鳳姑見過皇帝陛下!”道姑手拿佛塵向皇上弓身打了一個道家的佛首。

孝帝淡淡的開口說道:“馬掌門既然來了,那就一起聽出戲吧!小德子給馬掌門看座。”

小德子公公一擺手,立馬就有小太監給這位靈鳳派的掌門搬來了一把椅子。馬鳳姑也沒客氣一屁股就坐在了椅子上。

不過躲在暗處的暗衛不由自主的都提高了警惕。就連藍衣、藍雨、慕容誠、楚離以及林家的幾個表哥都做好了準備。林老將軍心中也不由的一緊,他也是緊盯着這個道姑模樣的女人。一看對方就是來者不善。

這是抓了人家的徒弟,師傅不服氣找上門來了。今天這事還不定怎麼解決呢!談好了還好說,談不攏就是一場惡戰。

孝帝也不理馬鳳姑繼續看着戲臺上的戲。此時已經唱到了八仙過海。藍采和正拿着花籃和蝦兵蟹將打在一起。呂洞賓也在戲臺上揮舞着手中的寶劍。

馬鳳姑一看自己今天是來辦正事的,可不是來看戲的。用手輕輕一彈,戲臺上的戲子便被定在了臺上。就連敲鑼打鼓的也被定住了。會武功的人都知道,這是讓人家用隔空點穴的手法,把臺上人的穴道給點了。

而不懂武功的文官一見這場景。膽大的還好一些,膽小的被嚇的臉色蒼白。這下祈年殿裡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不好意思,皇上,他們太吵了,貧道讓他們休息一會兒再唱!”馬鳳姑輕啓朱脣,不疼不癢的說道。

藍雨把小手擺了一下,說道:“既然馬掌門讓大家都休息一下,那麼你們都下去吧!”藍雨的武功現在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別看小手輕輕的一擺,那戲臺上的人,穴道瞬間就全被解開了。

唱戲的還有什麼不明白的,趕緊一個個跟狼攆着一樣,急匆匆的退了下去。

馬鳳姑看着藍雨的動作,不由的挑了一下眉毛。心說:呀!這是哪裡冒出來的臭小子。有兩下子,盡然能解開貧道的無極點穴手。小小年紀真是不簡單。什麼時候南召國出了這麼一號人物?

這下子衆大臣全都驚的睜大了眼睛。心裡直喊:藍世子威武!藍世子好厲害!林老將軍心中也是暗暗的佩服,心說藍雨這孩子有出息。看來是得到奇遇了。嗯,不錯!林老將軍臉上不由的露出欣慰的笑容。

“皇上,聽說我那孽徒闖了大禍,能不能看在貧道的面子上,放她一馬。鳳兒那孩子年輕不懂事,就請皇上原諒她這一回吧!”馬鳳姑說道。

孝帝等人聽了不由冷冷的笑了。“馬掌門好大的面子!令徒不惜用藥物,引來蝗蟲破壞我皇家的祭天大典。這是冒犯皇權之罪,豈能輕意饒恕?

更是收買刁民誣陷我南召國的長公主,該當何罪?難道緊憑馬掌門上嘴皮兒一碰下嘴皮,你說饒恕就饒恕嗎?你又置我南召國的朝廷律法於何地?

何況我南召國向來以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那火鳳凰犯了如此大的罪,讓我這一國之君如何饒恕於她?”孝帝說話鏗鏘有力,有理有據。直堵的馬鳳姑啞口無言。

馬鳳姑也知道這件事確實是,自己的徒弟火鳳凰做的不對。真不怨人家抓她。可是自己又不能不救這個孽障。馬鳳姑心中也不由的泛起了一絲苦澀。

------題外話------

軼事典故:

“犬子”的由來:

“犬子”本是司馬相如的小名,後來竟巍巍然成了對自己兒子的謙稱。怎麼回事呢?

據《史記》的記載“犬子”其實是司馬相如的乳名。就像“二毛”、“小胖”之類,難登大雅之堂。他長大後,也覺得名字不好聽,加上又仰慕藺相如的爲人,自己便更名爲相如。

最開始,“犬子”之稱,其實並無小名之意,只是司馬相如的父母爲了小兒好養活,便特意選一個低賤的字詞爲之命名,以遠離鬼魅,但因爲司馬相如長大後自己改了名字,“犬子”才成了小名。

因爲司馬相如的巨大歷史以及文化影響,人們謙稱自家兒郎,便紛紛用上了“犬子”一詞,爭相仿效,附庸風雅,竟一時蔚然成風,堂堂皇傳至於今日,成爲中國人日常用語之不自覺習慣。

第83章 渣渣對對碰第36章 反轉第9章 分髒,親戚第201章 利益算計第27章 最牛釘子戶第18章 發現商機第141章 亂套了第198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1章 又被下放到農村第105章 家宴,路遇惡奴第191章 劉氏餘孽案第105章 家宴,路遇惡奴第18章 發現商機第178章 死亡谷歷險記3第165章 兩江總督第7章 打個商量第22章 問情第38章 處置第4章 打秋風第129章 棄子與棋子第139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23章 協商建廠第151章 冤家路窄第155章 竇娥冤第82章 若琳郡主第133章 進展第57章 親戚, 離別第105章 家宴,路遇惡奴第1章 又被下放到農村第42章 拜壽第54章 相思也是病第117章 魚蝦一網打盡第128章 產房遇險第209章 父子相見,誘惑第63章 闖宮第5章 人形何首烏第41章 攀比第78章 一家四口團聚第131章 下場第23章 協商建廠第11章 童養媳第170章 火燒糧草第48章 勸說第26章 危險來臨第60章 香秀的厄運第123章 闊少爺和窮小姐2第104章 祭天大典第55章 玩紙牌鬥地主第123章 闊少爺和窮小姐2第57章 親戚, 離別第99章 叛變,收拾太后黨第88章 賭場風雲1第34章 求情第198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184章 情迷溫柔鄉第96章 武林大會2第160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179章 前往北邊國第4章 打秋風第103章 學習宮規禮儀第139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163章 真真假假第1章 又被下放到農村第198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63章 闖宮第134章 噩夢第91章 公孫父子第140章 此蛇出洞第187章 冤家路窄第124章 陰謀起第91章 公孫父子第26章 危險來臨第116章 驅逐,皇帝輪流坐第202章 被窩裡悄悄話第168章 平空消失的糧草第197章 子蓮香、子蓮蠱第61章 醫治林將軍第110章 教養嬤嬤第177章 死亡谷歷險記2第19章 牆頭記第151章 冤家路窄第9章 分髒,親戚第78章 一家四口團聚第194章 胎動,籌謀第6章 人狼大戰第165章 兩江總督第50章 生產第161章 鬥智鬥勇第189章 七星連珠第61章 醫治林將軍第138章 榮歸京都城第67章 歸家團聚第18章 發現商機第141章 亂套了第76章 打拐,皇后娘娘中毒第129章 棄子與棋子第30章 流言初起第127章 人心難測第47章 衝突第32章 接任幫主
第83章 渣渣對對碰第36章 反轉第9章 分髒,親戚第201章 利益算計第27章 最牛釘子戶第18章 發現商機第141章 亂套了第198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1章 又被下放到農村第105章 家宴,路遇惡奴第191章 劉氏餘孽案第105章 家宴,路遇惡奴第18章 發現商機第178章 死亡谷歷險記3第165章 兩江總督第7章 打個商量第22章 問情第38章 處置第4章 打秋風第129章 棄子與棋子第139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23章 協商建廠第151章 冤家路窄第155章 竇娥冤第82章 若琳郡主第133章 進展第57章 親戚, 離別第105章 家宴,路遇惡奴第1章 又被下放到農村第42章 拜壽第54章 相思也是病第117章 魚蝦一網打盡第128章 產房遇險第209章 父子相見,誘惑第63章 闖宮第5章 人形何首烏第41章 攀比第78章 一家四口團聚第131章 下場第23章 協商建廠第11章 童養媳第170章 火燒糧草第48章 勸說第26章 危險來臨第60章 香秀的厄運第123章 闊少爺和窮小姐2第104章 祭天大典第55章 玩紙牌鬥地主第123章 闊少爺和窮小姐2第57章 親戚, 離別第99章 叛變,收拾太后黨第88章 賭場風雲1第34章 求情第198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184章 情迷溫柔鄉第96章 武林大會2第160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179章 前往北邊國第4章 打秋風第103章 學習宮規禮儀第139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163章 真真假假第1章 又被下放到農村第198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63章 闖宮第134章 噩夢第91章 公孫父子第140章 此蛇出洞第187章 冤家路窄第124章 陰謀起第91章 公孫父子第26章 危險來臨第116章 驅逐,皇帝輪流坐第202章 被窩裡悄悄話第168章 平空消失的糧草第197章 子蓮香、子蓮蠱第61章 醫治林將軍第110章 教養嬤嬤第177章 死亡谷歷險記2第19章 牆頭記第151章 冤家路窄第9章 分髒,親戚第78章 一家四口團聚第194章 胎動,籌謀第6章 人狼大戰第165章 兩江總督第50章 生產第161章 鬥智鬥勇第189章 七星連珠第61章 醫治林將軍第138章 榮歸京都城第67章 歸家團聚第18章 發現商機第141章 亂套了第76章 打拐,皇后娘娘中毒第129章 棄子與棋子第30章 流言初起第127章 人心難測第47章 衝突第32章 接任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