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意思的還在後面,因爲,條頓騎士團國派出使者,秘密抵達奧裡希,向北海國採購武器鎧甲來了。
很顯然,條頓騎士團國這一次是下了決心,要吞併回利沃尼亞騎士團國了。畢竟,利沃尼亞騎士團國也是個貿易大國,利益豐厚。若是能吞併了,會很大程度上增強條頓國的實力。
實際上,在1435年之前,利沃尼亞騎士團國還是在條頓國的控制下的,需要向條頓國繳納一定的賦稅。但是,因爲條頓騎士團國在1410年的格林瓦爾德戰役中遭遇慘敗,大團長和大批將領戰死,使得條頓國實力大大削弱,也降低了對附庸的利沃尼亞騎士團國的掌控力。
別說,對利沃尼亞騎士團國這個附庸的掌控力了,條頓騎士團對條頓騎士團國的國內的貴族和商人,掌控力都嚴重不足了。如此內憂外患下,死敵波蘭和立陶宛又暗中支持條頓國和利沃尼亞騎士團國的地方勢力。加上條頓國爲了彌補戰爭損失,在條頓國和利沃尼亞騎士團國大幅度加稅,終於引起了兩國本土勢力的反彈。
1435年,利沃尼亞騎士團國的里加等多個財力雄厚的漢薩商業城市和利沃尼亞本土的貴族、教會,以及商人、農民等,以抗稅爲名,組成聯軍,發動起義,反對條頓騎士團和利沃尼亞騎士團。
條頓騎士團當時被波蘭和立陶宛兩大強敵牽制住,加上國內也有波蘭和立陶宛暗中支持的叛亂,無法北上增援利沃尼亞騎士團。然後,利沃尼亞騎士團在帕巴伊斯卡斯戰役中就被利沃尼亞騎士團國內的本土勢力的聯軍給打敗了。
從此後,利沃尼亞騎士團被迫成爲利沃尼亞議會的成員之一,喪失了對利沃尼亞騎士團國的掌控。畢竟,他們在議會中只是少數派。同時,利沃尼亞騎士團國也改名爲利沃尼亞聯邦,正式脫離了條頓國的掌控。只是,外界依舊稱呼他們爲利沃尼亞騎士團國而已。畢竟,教廷也只承認騎士團國,不承認什麼聯邦。
此後,條頓國倒也多次想要收回利沃尼亞地區的控制權。但是,條頓國內部也一直不安穩,普魯士貴族們在波蘭和立陶宛的暗中支持下,不住挑戰條頓騎士團的統治地位,讓騎士團顧此失彼,根本無力對付利沃尼亞。還有就是,當他們露出要吞併利沃尼亞的想法時,波蘭和立陶宛就會做出強烈反應,並進行武力威脅。因此,條頓國一直找不到機會奪回利沃尼亞的控制權。
而這次,莫斯科大公國要狠揍立陶宛大公國,對於條頓國來說絕對是一次好機會。到時候,波蘭和立陶宛肯定會被莫斯科大公國的大軍給拖住,無力干預條頓國對利沃尼亞聯邦的戰爭。只要吞併了貿易繁榮的利沃尼亞地區,條頓國的實力必會大漲。
而且,這次戰爭,利沃尼亞聯邦的利沃尼亞騎士團,也會站在條頓騎士團這一邊,充當帶路黨。
爲何?因爲字1435年的帕巴伊斯卡斯戰役後,戰敗的利沃尼亞騎士團喪失了對利沃尼亞地區的掌控。特別是在貿易方面,利沃尼亞騎士團的大量利益都被戰勝的漢薩城市的商業代表、本土貴族甚至教會給搶走了。而在此之前,利沃尼亞騎士團國的貿易利益,大部分都是在利沃尼亞騎士團的掌控之下的。目前,利沃尼亞騎士團,已經很悲慘地混成了利沃尼亞聯邦的二流勢力。要不是教廷力挺他們的合法地位,沒準騎士團都能被取締了。
而同樣是騎士團,條頓騎士團成員的日子則要比利沃尼亞騎士團的成員們好很多。因爲,條頓國的貿易利益,大部分都掌控在條頓騎士團的800多條頓騎士手裡。
並且,自從菲利普大團長上任後,這些年一直致力於打壓國內的最強反對勢力——普魯士貴族。
因爲馬林的支持,條頓騎士團壟斷了條頓國的食鹽貿易,並向馬林提供粗羊毛、木材、松脂……等各種商品。因爲掌控着哥尼斯堡等貿易港口,加上和北海國的貿易渠道,條頓騎士團在這些年,已經通過商業手段,擠兌得境內很多反對派的普魯士貴族有點混不下去了。而這種純商業行爲的擠兌,非是武力鎮壓,波蘭和立陶宛連武力干預的藉口都沒有。他們總不能說——你讓普魯士貴族沒錢賺了,我要打你吧……加上馬林從中調解,讓雙方簽署了和平協議,所以,條頓騎士團漸漸地掌控住了條頓國的大局,有精力騰出手來處理利沃尼亞的問題了。
但因爲波蘭和立陶宛的存在,條頓國也不敢輕易動手。畢竟,兩國實力加起來比條頓國要強大。
可這次莫斯科大公國要進攻立陶宛,讓條頓騎士團喜出望外。因爲,這意味着在戰爭時期,波蘭和立陶宛都要被莫斯科大公國拖住,無力干預條頓國對利沃尼亞聯邦用兵了。只要動作夠快,在莫斯科大公國和立陶宛的戰爭結束前拿下利沃尼亞聯邦,就能避開波蘭和立陶宛的反彈。等波蘭和立陶宛和莫斯科大公國打完,他們已經控制住利沃尼亞,弄成既定事實了。
……
條頓騎士團爲什麼要執着於拿下利沃尼亞地區呢?因爲,這裡是莫斯科大公國的食鹽貿易通道……
翻開地圖,就會發現,此時莫斯科大公國西邊跟中歐地區隔着立陶宛大公國,南邊是克里米亞汗國……兩個都是強國,莫斯科大公國想要弄到食鹽,都被這兩國攔住了。
所以,莫斯科大公國的食鹽來源,主要是在西北方向……
西北方向,利沃尼亞騎士團國位於波羅的海邊上,是重要的食鹽輸入地。然後,利沃尼亞騎士團國東邊,就是普斯科夫貴族共和國,普斯科夫再東邊,就是莫斯科大公國了……
也就是說,莫斯科大公國的主要食鹽輸入路線就是——利沃尼亞—普斯科夫共和國—莫斯科大公國……
一磅食鹽,在北海國才賣兩三個芬尼。但運到波羅的海沿岸,瞬間就能賣到兩三個先令……
一個先令等於12芬尼,兩三個先令,就是兩三個芬尼的十二倍……
而通過利沃尼亞和普斯科夫兩個國家後,食鹽運到莫斯科大公國,更加昂貴,一磅食鹽,可以換一兩隻綿羊……
莫斯科大公國人口有上千萬之巨,食鹽消耗非常驚人。因此,靠着倒手食鹽,利沃尼亞騎士團國和普斯科夫共和國兩個商業國家也是賺得飛起。
也正因爲如此,瓦西里三世才執着於拿下富裕的普斯科夫共和國。畢竟,這裡是莫斯科大公國的食鹽門戶。
至於利沃尼亞騎士團國,莫斯科人倒是不敢輕言吞併。爲何?因爲這裡曾是條頓騎士團的地盤。莫斯科吞併普斯科夫,也許會遭到立陶宛的強烈反對,但條頓騎士團肯定是默許的。甚至,會給予一定的配合。但若是要吞併利沃尼亞這個原本屬於條頓騎士團的地區,不止立陶宛會動手,條頓騎士團也會翻臉和立陶宛聯手打莫斯科大公國的。這兩國都不弱,只要不是傻子,莫斯科人就不會同時招惹這兩國,而是隻能選擇拉一個打一個。
因此,最終結果就是——莫斯科大公國和條頓騎士團國私下商定,莫斯科吞併普斯科夫共和國,條頓國吞併利沃尼亞聯邦……雙方各取所需,以後也在食鹽貿易上緊密合作,一起發財……
……
但攻打利沃尼亞聯邦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攻堅問題……
里加等漢薩商業城市,可都是高大堅固的大城市。若是按照一般的手段進攻,恐怕要圍攻幾個月才能打下來。
但條頓騎士團最缺的就是時間,若是等莫斯科和立陶宛的戰事結束了還沒能攻克里加等主要城市,波蘭和立陶宛一定會出兵干預。到時候,就是白忙活一場了。
所以,條頓國的代表的意思是——希望能從北海國採購一批重炮和鐵球炮彈,用於轟開里加等堅固城池的城門。
需要指出的是,因爲很久沒有經歷戰火。里加等東歐城市,並未把普通的橡木城門換成防炮擊的鐵門。畢竟,東歐冶金落後,金屬還很依賴西歐的商人供應呢。弄幾個純鐵的城門,成本太高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一批重炮,就能轟開橡木城門,達到攻克堅城的目的。
而且,因爲里加等漢薩商業城市不是在海邊就是在大河邊,畢竟要方便漢薩商船抵達。因此,重炮的運輸絲毫不是問題。直接用戰船運到岸邊,就可以拖上岸開炮了。
所以,條頓使者直接開口要買最大口徑的艦炮。而且,是長身管的大威力重炮……
畢竟,只有身管長,射程纔夠遠,威力纔夠大。短身管的大口徑卡倫艦炮,固然威力也不弱。但是,和同等口徑的長身管重炮相比,威力還是查了些。在可以船運的情況下,自然是選長身管、大口徑的重炮更好了……
……
但是,馬林卻不大樂意出售那些重型艦炮。不爲別的,就爲了不讓人知道北海國用鋼鐵鑄造重炮的消息。
因爲,之前馬林爲了保密,且誤導別國耗費大量昂貴的銅去鑄炮,故意在艦炮外面刷一層銅漆,讓人誤以爲是銅鑄的。就算賣給漢薩盟友的火炮,也故意真的用銅鑄炮。
這樣一來,即使別國知道北海國有很多炮,想要學北海國鑄炮,首先就得耗費大量昂貴的銅。而玩銅炮,是要極爲雄厚的資本的。這種玩法,怕是隻有威尼斯、西班牙、葡萄牙等少數幾個有錢國家敢這麼玩。
所以,馬林決定故伎重施——用銅鑄造重炮提供給條頓騎士團國。
北海國銅炮的鑄造比其他國家簡單太多了,其他國家鑄炮,還是使用泥模法,光是泥模風乾,就要兩三個月以上。而且,泥模還是一次性的耗費品。
但北海國不一樣,使用了龔振麟的鐵模鑄炮法,鐵模可以重複使用,而且冷卻快,鑄炮速度極快。而鐵模,也很容易製造,用翻砂鑄造法就能快速弄出來。要不是目前歐洲銅價昂貴,成本太高,馬林隨時都可以鑄造很多很多的銅炮。
於是,北海國和條頓國秘密簽署了武器銷售合同。合同規定——北海國在年底前爲條頓國提供10門24磅銅炮和10門32磅銅炮,用於對利沃尼亞地區的攻城作戰。此外,馬林還需要提供20名經驗老到的炮手,負責這20門重炮在戰時的瞄準工作。畢竟,條頓國本身缺乏操控重炮的熟練炮手。而戰爭大概在明年春天就會打響,條頓國來不及培養熟練炮手,只能先從北海國借用老練的炮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