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李自成

丁雲毅的到來,極大的振奮了明軍的士氣。

儘管有些將領對丁雲毅這個人是不太看得順眼的,認爲他搶了中原將領的風頭,但是對於他的勇猛善戰,所有的人還是基本沒有什麼異議的。

這個時候的流寇,由於張獻忠部在南陽被擊潰,因此只剩下了最後一股只要力量:

李自成!

李自成進軍四川,一度破十餘座,並攻克甘肅的寧州、羌州,入七盤關。但隨着他對成都屢攻不下,被迫轉而梓潼,與明總兵左光先、曹變蛟激戰,雖互有勝敗,但卻久久無法打開局面。

在長時間的對峙後,李自成做出了退出四川,重新進入陝西的決定。

這個時候的三邊總督洪承疇,接受了丁雲毅的建議,以主力在渭南一帶嚴防死守,尋找機會與李自成進行決戰!

“副鎮,剛剛接到消息,李自成撤出四川。”皇甫雲傑急匆匆的進來道。

“他會先去往洮河。”丁雲毅在地圖上看了下:“如果這個時候能有一支精兵在洮河一帶與李自成戰一場,那麼疲兵之勢的李自成就會受到沉重打擊,爾後再殲滅他的主力便會輕鬆不少。”

“難道副鎮準備去洮河截擊?”皇甫雲傑一下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見丁雲毅點了點頭,皇甫雲傑似乎不太甘心:“洪承疇當年那麼對我們,副鎮何必爲他賣命?”

“我可不是爲洪承疇賣命!”丁雲毅笑道:“我打的自是我虎賁衛的旗號,與洪承疇有何干系?皇甫,咱們得把自己的旗號,在中原一帶打得更加響亮一些。”

皇甫雲傑想了下,有些依稀明白了副鎮話裡意思。

丁雲毅忽然道:“皇甫,如果我們截殺住了李自成。怎麼辦?”

“當然一舉而殺之!”皇甫雲傑想都不想便脫口而出。

“然後呢?”

“然後?然後當然是流寇便可以定了。”

丁雲毅一笑:“是啊。流寇被滅了,中原可以定了,於是朝廷便可以騰出手來對付咱們了......”

皇甫雲傑在那怔了一會:“難道副鎮的意思是......”

“朝廷派陸齊誠來虎賁衛當監軍。便是一個信號。”丁雲毅淡淡地道:“陸齊誠雖然被咱們收買了,但朝廷一旦起疑,還可以再派第二個、第三個監軍來。若僅僅是監軍,咱們還有辦法解決,但如果朝廷真的一天對咱們不再信任,想徹底解決臺灣問題,咱們要麼造反,要麼洗乾淨了脖子等着被砍腦袋,你說呢?”

皇甫雲傑是個聰明人:“我明白了,若是中原不定,流寇依然。再加上邊關的威脅,那朝廷也怕福建再出什麼問題,所以除非是我們真的反了。否則朝廷斷然不會動我們。可要是流寇還在的話便不會出現這個情況......”

“不錯。正是這個意思。”丁雲毅笑着點了點頭:“咱們臺灣,要想真正誰也不怕。起碼還得有五到七年的時間,在這期間,絕對不能夠出任何亂子。否則,咱們這些人便要都被給趕出去了。”

皇甫雲傑還是有些猶豫:“副鎮想的,總是對的。但若是這樣,咱們又何必要對那些流寇盡心盡力的追剿?聽之任之,讓他們勢力更大一些豈非更好?”

“反賊若是勢力大了,官兵壓不住了,讓反賊遍地開花,處處猖獗,對咱們是有利,但對整個天下是沒有利的。”丁雲毅目光深邃:“朝廷的敵人,除了流寇,還有金虜那。所以得先把流寇的勢力壓一壓,讓朝廷能夠騰出手來,應付來自邊關的威脅。金虜狂妄稱帝,必然要組織一次對我大明的進攻,朝廷若想擊敗他們,那就需要能夠從中原抽調兵力那。”

皇甫雲傑恍然大悟。

不僅僅只有一個流寇,副鎮連金虜的問題也都考慮進去了。而無論是朝廷、流寇,還是金虜,都成爲了副鎮手中利用的棋子。

皇甫雲傑在那想了下:“李自成若是敗了,將來再不能翻身怎麼辦?”

“不會的,不會的。”丁雲毅若有所思:“李自成這個人,陰險刻毒,而且很能忍,只要他的腦袋還在,他便一定能夠東山再起。還有那個張獻忠、羅汝才,這些人遲早都會再度成爲我大明的心腹之患......”

皇甫雲傑完全明白了。

“好了,你去整頓兵馬,準備出發。”丁雲毅吩咐道:“我去見洪承疇。”

當他見到了洪承疇,把自己判斷李自成必然會去洮河,自己準備親率士卒截殺的想法說了出來,洪承疇考慮良久:“我之兵遍佈陝西等地,一時間暫時難以抽調兵力協助副鎮......”

“不必,只我麾下一萬精兵便可。”丁雲毅立刻道:“李自成久戰四川不利,士兵傷亡很大,而且他在幾省之間來回流竄,部下早已疲憊不堪,一萬精兵足矣!”

洪承疇微微點頭:“副鎮欲如何之戰?”

丁雲毅胸有成竹:“我準備在洮河截擊李自成,而後岷州方向趕,一路尾隨追殺,督帥亦可以下令處處設防,嚴防李逆偷襲,到最後,幾處和力,將李逆趕到這裡......”

他一指地圖:潼關!

丁雲毅吸了口氣:“等李逆到了潼關,我幾路大軍齊出,李自成必敗無疑!”

“好,丁項文真雄壯之士也!”洪承疇大讚:“你便率領你的一萬精兵立刻出發,趕往洮河,與李自成會戰於此。我當傳令,你所經之各郡縣,爲你準備一應糧草補給,若頭怠慢者,皆殺之!”

“多謝督帥!”丁雲毅大聲道。

這一次丁雲毅不怕洪承疇不賣力。一個徹底剿滅流寇的機會就放到了他的面前,無論如何他都會拿出本錢來打的!

只是洪承疇並不知道,丁雲毅除了要剿賊,這個時候還生出了“養賊”的心思......

他已經不再是那個處處盡忠大明。恨不得一夜之間剿光所有反賊的丁項文了。他現在是一個一心一意想着如何保住臺灣的丁副鎮......

在流寇總首領高迎祥爲丁雲毅生擒被殺後,李自成被推舉爲新的“闖王”。

李自成少年喜好槍馬棍棒。父親死後他去了明朝負責傳遞朝廷公文的驛站當驛卒。明朝的驛站制度有很多弊端,崇禎元)驛站進行了改革。精簡驛站。李自成因丟失公文被裁撤,失業回家,並欠了債。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繳不起舉人艾詔的欠債,被艾舉人告到米脂縣衙。縣令晏子賓將他“械而遊於市,將置至死”,後由親友救出後,年底,殺死債主艾詔,接着,因妻子韓金兒和村上名叫蓋虎的通姦,李自成又殺了妻子。兩條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問,吃官司不能不死,於是就同侄兒李過於崇禎二年二月到甘肅甘州投軍。

當時。楊肇基任甘州總兵。王國任參將。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國提升爲軍中的把總。同年在榆中因欠餉問題殺死參將王國和當地縣令,發動兵變。

崇禎三年。李自成率衆投農民軍首領不沾泥,繼投高迎祥,號八隊闖將。六年,在農民軍首領王自用病卒後,收其遺部二萬餘人。後與流寇首領張獻忠等合兵,在河南林縣擊敗明總兵鄧玘,殺其部將楊遇春,隨後轉戰山西,陝西各地。

從此,一個讓大明王朝頭疼的大反賊出現了!

李自成沒有想到自己這麼快便能當上“闖王”,從這一點上來說他還得感謝那個生擒了高迎祥的丁雲毅。

這一次進軍四川,似乎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儘管起初勢如破竹,但在成都他卻遇到了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最激烈的抵抗。

被迫撤兵以後,又在潼關損失了大量兵馬。

這不是一個好兆頭,也讓李自成有些煩躁。現在該去哪裡?

“闖王。”他的妻弟高一功匆匆闖了進來:“剛剛接到消息,張獻忠在南陽與丁雲毅對戰,慘敗,又在夾虎嶺遭到丁雲毅的伏擊,差點身死,目前已經進入湖北境內。”

“丁雲毅?又是那個丁雲毅?”李自成一聽到這個名字便覺得頭疼無比。

打從這個人橫空出世以後,他簡直就成爲了義軍的噩夢。

張獻忠在信陽敗給他,在潁州敗給了他,又在南陽敗給了他。而且,連義軍的“闖王”高迎祥,也死在了這個人的手裡。

義軍都叫他爲“丁屠夫”,但只有李自成最清楚,屠夫不過是說他殺人如麻,這個人真正的可怕之處在於知道怎麼對付義軍。

而且更加要命的是,只要這個人見到義軍,便如同惡狼聞到了鮮血一般。

“闖王。”他的部將田見秀在一邊說道:“張獻忠已經敗了,我們要和張獻忠合兵的希望便也落空,左光先、曹變蛟那兩個狗東西,在我們屁股後面追得非常緊,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李自成把目光落到了高一功的身上,自己這個妻弟足智多謀,希望他能爲自己找到一個好辦法。

高一功明白李自成的心思,在行軍圖上看了好大一會,擡起頭來說道:“闖王,四川是回不去了,陝西方面,洪承疇親自在那指揮,我們怕也佔不到什麼便宜,我的想法是,可以先去洮河。那裡官兵防禦薄弱,奪了下來能夠給我們喘息機會。”

李自成對他言聽計從,正想答應,邊上的劉宗敏卻大聲叫了起來:“闖王,怕鳥!洪承疇算個什麼東西!闖王一聲令下,我親自爲幫闖王殺敗那個鳥的洪承疇!”

“放肆!”李自成瞪了他一眼:“洪承疇慣會用兵,不可等閒視之,高一功的辦法好,我們先去洮河,然後再從長計議。”

見劉宗敏還是一副不甘心的樣子,李自成拍了拍他的肩膀:“宗敏,我知道你不怕死,能打仗,我們義軍之中,你是第一驍將。可打仗不能光憑血氣之勇那,我們在四川,力量遭到了很大的削弱,這個時候再去和官兵硬碰硬,只會吃更大的虧。”

劉宗敏雖然還是有些不滿,但卻無可奈何的點了點頭。

安撫住了劉宗敏,李自成隨即吩咐道;“命令全軍,明日開拔,去洮河,整頓兵馬,再和官兵決戰!”

“是!”

那些部下紛紛走了出去,李自成叫住了劉宗敏:“宗敏,怎麼,還是不開心嗎?”

“大哥,在你面前我也不用隱瞞什麼。”一等諸將出去,劉宗敏叫了聲“大哥”:“我聽說那個什麼丁雲毅也在洪承疇那,他是義軍的大仇人,若不是他,高闖王也不會死,別人怕他,我卻不會怕他,我想拿下他的腦袋來祭奠高闖王的在天之靈!”

李自成笑了笑:“急什麼,將來遇到丁雲毅的機會多着呢,你還怕不能和他在戰場上相遇嗎?到時候,我以你當先鋒,去把他的腦袋給我拿來!”

“恩,到時候你就瞧好吧!”劉宗敏一下變得興奮起來。

李自成面色一正:“只是話雖然如此說,對此人卻千萬不可大意,別人都說他勇冠三軍,但我看這人非但勇猛,而且很有計謀。那日他誘騙高闖王中計,結果使高闖王被擒,這正是有勇有謀的表現那。旁的官兵我都不擔心,唯獨擔心這個人。”

劉宗敏大咧咧地道:“我和我手下的弟兄們都不怕死,就算他有十面埋伏,憑藉着我手裡的雙刀,我也能夠殺敗他!哼,他殺了高闖王倒也好,讓大哥當了闖王,不然我們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不許這麼胡說!”

李自成面色一變,低聲呵斥。

劉宗敏說中了他的心思。

高迎祥死後,李自成順利坐到了闖王的寶座上,但此刻他的麾下,還有大量的士卒都是高迎祥時代的老部下。

若要能成大事,還得要依靠這些人。

可劉宗敏的這話,萬一傳了出去,非但引起那些人的不滿,說不定還會引起兵變,真的到了那個時候,局面還很難控制住了。

現在他所要的,是儘量能夠穩定住這些人的軍心!

第365章 惑敵第476章 高壓鍋和新鮮的事物們第143章 朝廷裡的爭鬥第412章 殺人滅口第567章 奪取盛京(上)第375章 誘餌第533章 京都最後一戰第583章 江北四鎮第113章 吳三桂來了第434章 流寇再起第278章 神聖東方條約第309章 再見洪承疇第529章 武田鐵騎第265章 馬屁精第340章 是忠是奸第250章 關寧鐵騎,出擊!第489章 最後的希望(上)第157章 試探第49章 諸玉前第163章 奇女子韓小小第118章 福王府第177章 要求第348章 “情與法”第320章 二十萬兩第166章 岳飛和戚繼光第365章 惑敵第14章 澎湖十六英?第433章 乾脆利落第523章 廣島一百二十九“烈士”第154章 提親第507章 三路出兵之計第108章 海患(下)第379章 薩摩藩大捷!第554章 吳三桂的抉擇第211章 送別第282章 臺灣總是咱們的臺灣第263章 再入京城第354章 第一塊殖民地(中)第190章 威脅第198章 “大明私掠許可證”第59章 棒子爹第16章 操練第7章 暴菊花?第536章 “四大貴族”第17章 海盜來了第449章 鑿船第412章 殺人滅口第275章 遠航船隊第133章 海盜大會?第91章 風雨聽雨樓(上)第87章 聖旨?!第303章 遠航第450章 朝議第92章 風雨聽雨樓(下)第23章 妓院第102章 贖身第217章 潁州布兵第64章 維京人的方式!!第213章 大戰張獻忠第381章 決戰宮本武藏!!第256章 黃覺新第99章 十兩銀子的飯局第171章 喝一杯壯行的酒!第400章 錦州之叛第64章 維京人的方式!!第258章 法國來的槍械師第13章 ,應也得應,不應也得應!第526章 伊達家的命運第422章 廈門第77章 大哥,保重!第583章 江北四鎮第124章 海盜劉香第27章 青樓皆爲義氣妓第70章 交鋒第588章 張獻忠的覆滅第439章 料羅灣大海戰(下)第560章 虎賁衛——關寧軍!第531章 奪取扎幌第429章 大戰松山(上)第105章 崇禎第441章 松山大戰中的吳三桂(下)第185章 分功第110章 忠臣還是良將第314章 最後的十八人第215章 衝突敵陣,唯我虎賁!!!第318章 花魁大會第424章 火槍、戰車第109章 澎湖守備、驍騎尉!第405章 奇案(下)第569章 燃燒中的盛京(上)第315章 總兵官第52章 唐定王第18章 荊軻獻圖第118章 福王府第482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225章 援軍?援軍到底在哪!第238章 衝突第193章 歡迎加入丁雲毅集團第343章 長老會第157章 試探
第365章 惑敵第476章 高壓鍋和新鮮的事物們第143章 朝廷裡的爭鬥第412章 殺人滅口第567章 奪取盛京(上)第375章 誘餌第533章 京都最後一戰第583章 江北四鎮第113章 吳三桂來了第434章 流寇再起第278章 神聖東方條約第309章 再見洪承疇第529章 武田鐵騎第265章 馬屁精第340章 是忠是奸第250章 關寧鐵騎,出擊!第489章 最後的希望(上)第157章 試探第49章 諸玉前第163章 奇女子韓小小第118章 福王府第177章 要求第348章 “情與法”第320章 二十萬兩第166章 岳飛和戚繼光第365章 惑敵第14章 澎湖十六英?第433章 乾脆利落第523章 廣島一百二十九“烈士”第154章 提親第507章 三路出兵之計第108章 海患(下)第379章 薩摩藩大捷!第554章 吳三桂的抉擇第211章 送別第282章 臺灣總是咱們的臺灣第263章 再入京城第354章 第一塊殖民地(中)第190章 威脅第198章 “大明私掠許可證”第59章 棒子爹第16章 操練第7章 暴菊花?第536章 “四大貴族”第17章 海盜來了第449章 鑿船第412章 殺人滅口第275章 遠航船隊第133章 海盜大會?第91章 風雨聽雨樓(上)第87章 聖旨?!第303章 遠航第450章 朝議第92章 風雨聽雨樓(下)第23章 妓院第102章 贖身第217章 潁州布兵第64章 維京人的方式!!第213章 大戰張獻忠第381章 決戰宮本武藏!!第256章 黃覺新第99章 十兩銀子的飯局第171章 喝一杯壯行的酒!第400章 錦州之叛第64章 維京人的方式!!第258章 法國來的槍械師第13章 ,應也得應,不應也得應!第526章 伊達家的命運第422章 廈門第77章 大哥,保重!第583章 江北四鎮第124章 海盜劉香第27章 青樓皆爲義氣妓第70章 交鋒第588章 張獻忠的覆滅第439章 料羅灣大海戰(下)第560章 虎賁衛——關寧軍!第531章 奪取扎幌第429章 大戰松山(上)第105章 崇禎第441章 松山大戰中的吳三桂(下)第185章 分功第110章 忠臣還是良將第314章 最後的十八人第215章 衝突敵陣,唯我虎賁!!!第318章 花魁大會第424章 火槍、戰車第109章 澎湖守備、驍騎尉!第405章 奇案(下)第569章 燃燒中的盛京(上)第315章 總兵官第52章 唐定王第18章 荊軻獻圖第118章 福王府第482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225章 援軍?援軍到底在哪!第238章 衝突第193章 歡迎加入丁雲毅集團第343章 長老會第157章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