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法蘭西國王爺當老師,教大明的將軍們怎麼打仗?
這事兒聽着都有點彆扭啊!
“陛下,”大軍師李巖開口了,“我中華悠悠數千年,傳下兵書戰法不計其數,只要學好了,自然就可以克敵制勝,不必再學什麼西洋兵法了。”
朱慈烺心裡哼了一聲:你是替你手下那幫流寇出身的學渣將領說話吧?還學好什麼悠悠數千年來傳下的兵書戰法......認得了那麼多字兒嗎?
“對,對,對!”吳襄馬上也跟着點頭,“我中華那麼多兵書都學不過來,哪兒還有功夫學什麼西洋兵法?老臣覺得真沒這個必要。”
朱慈烺當然也不會聽吳襄的——你兒子吳三桂學了那麼多中華兵書,最後打三藩之亂還不是撲了?
吳三輔倒是開了點眼界,對朱慈烺道:“陛下,咱們陸師這些年都在用西法練兵,不敢說盡得其精髓,但也學得八九不離十了。石瑞恩都說咱們的莫氏方陣非常厲害,即便荷蘭國的莫執政練出來的精兵,也不過如此了。”
驕傲自滿要不得啊!
朱慈烺又把目光投向了李若璉,李若璉搖搖頭:“陛下,臣不知道這個法蘭西國的王爺能教咱們什麼?用兵之道,從來都是因敵制宜的,西洋都是小國寡民,何曾有東虜這樣的強敵?而西洋和中華地形不同,民風不同,國體亦不同,適合西洋的兵學,不一定適用中華啊......還請陛下三思。”
現在的明軍新軍雖然在步兵團、營、連等中層和基層單位和炮兵部隊中大量採用了西法,但是騎兵還是東亞傳統的路線,而在戰役組織層面則乏善可陳。
說的形象一點,就有點像二戰初期的法軍,雖然裝備了大量的坦克裝甲車,但還是想和德國人打塹壕戰。
這倒不是明軍的將領們腦子笨,而是沒有一個摸索和總結的過程。
軍事科學從戰役層面往下基本就是經驗主義,講究的是先有新技術,再有新裝備,再摸索新戰術,最後纔會有成熟戰役組織方法。
歐洲那邊的新戰法、新戰術和新的戰役組織辦法,都是在三十年戰爭中慢慢摸索出來的。而大孔代和杜倫尼都是三十年戰爭時代的集大成者,他們不僅參加和指揮了許多成功的戰役,而且還有海量戰例可以讓他們汲取別人的經驗。
而朱慈烺的克難新軍中的將領,雖然掌握了莫里斯方陣,也會堆棱堡,也知道怎麼運用火炮。但是除了僅有的幾次發生在明清之間的“新式戰爭”外,他們就沒有可以研究的戰例了。
沒有戰例可以研究,在戰役組織這個層面自然就“活”不了。
現在孔老師帶着三十年戰爭的戰例和寶貴經驗來中國開補習班了,還不趕緊報名去學?
朱慈烺又將目光投向了“睜開眼睛看世界”的鄭芝龍。
鄭芝龍道:“陛下,老臣知道東寧軍中有幾個少年才俊,都在講武堂學過兵法,又在東寧帶過兵,不如讓他們都來當這個法蘭西親王的學生?”
東寧軍也是有陸師的,規模不大,但是相當精銳。其中的軍官都在講武堂學習過,有幾個還非常優秀。但是因爲克難新軍排斥南人,所以只能在東寧軍中任官。
朱慈烺笑道:“好啊,也讓大師兄挑幾個將種帶着一起來吧。”
“鄭森也要來?”鄭芝龍問。
“當然了!”朱慈烺笑道,“這課得補上!老泰山,你可別以爲大師兄是進士就可以不補課了。”
什麼?鄭芝龍愣住了,進士都要補課?
朱慈烺道:“不僅大師兄要來補這個課,吳三桂、代王、史可法、左懋第、吳國勇、李成棟、黃得功、高傑都、郝搖旗他們都得來補課!吳襄、李巖、三輔、若璉,你們也得補!”他語氣放沉,“朕也和你們一起補這個課!凡是朕點到名的,誰要不來,都回家帶孩子去!”
好了,孔代親王變成軍事補習老師了......而大明朝的將帥們,都得跟着朱慈烺一塊兒去上補習班!
這下所有人都驚呆了,除了管賬的鄭芝龍,都得去補習班了......還得和鄭森帶來的東寧軍的娃娃們一起補習!
吳襄老爺子問:“那,那咱們還和東虜打仗嗎?”
是啊,將軍們都上補習班去了,仗還打不打了?
“不耽誤!”朱慈烺道,“先補習,學會了再去打......又不是要從頭學,有個一年時間還不夠?”
頭一回聽說,眼看都要打仗了,將軍們居然都不會打,還要上補習班現學!這仗還能打贏嗎?
難道大清國的氣數還沒盡?
......
法蘭西的孔代親王,這個時候正在羅大公和南京講武堂副司業石瑞恩的護送下,從上海往南京而去。
不是坐船去的,而是騎着講武堂所有的矮胖子河曲馬往南京去的。爲了顯示隆重,朱皇帝還讓石瑞恩帶了一隊大塊頭板甲騎兵和一隊孝陵衛禁軍,騎兵在前,步兵在後,前呼後擁着就上路了。
這個時候剛過完年,是洪興五年的正月,西曆是1652年2月。江南的天氣還很冷,官道兩邊都是積雪,有不少小溪小河還覆着薄冰。因爲天氣冷,所以農耕活動還沒有開始,不過沿途的許多市鎮卻已經開始活躍起來了,商業和手工業生產在正月十五後就立即恢復了。
在孔代路過的每一座市鎮,他都能看到一派繁忙的景象——一個一億三千萬人口的國家一旦進入了工商業大發展的資本主義初級階段,所迸發出來的活力,也是相當驚人的。
沒錯,現在的大明東南、湖廣和廣東的經濟已經不再是“資本主義萌芽”了,而是跨過了那道高高的門檻,正式進入了初級階段。
而進入資本主義初級階段的標誌,則是從崇禎十八年開始,由朱慈烺所推動的“洪興改革”。洪興改革的重點有兩個,一是開放——對內,對外的大開放!
二是瓦解了存在於農業和工商業中的寄進制——這意味比較自由,比較能保護私有財產,而且充滿競爭時代的到來了!
不過孔代親王並不是經濟專家,他壓根沒意識到自己正處在一個將要在經濟上騰飛的國家的土地上。
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身邊歐式的步兵和看上去很不協調的騎兵給吸引住了。
明軍的步兵看上去很棒,除了盔甲使用了拼接板甲而不是整塊的板甲,火槍還在用火繩擊發外,其他都能和歐洲那邊最好的步兵相比。
對了,這些中國人還“發明”了一種可以套在槍口上的長刺刀,真是簡單實用的設計!
不過他們的騎兵就很古怪了,好多大個子騎士騎着矮胖子馬......而且還是裝甲騎士,還帶着弓箭,揹着看上去很長的長矛,有些人還帶着根可以單手使用的鐵棒——這該多重啊!那些矮胖馬能馱着他們衝鋒?
“瑞恩,這些中國騎士都是下馬騎士?”孔王爺終於忍不住發問了。
他發問的對象是石瑞恩。
“親王殿下,”自己已經是伯爵(大明克難平北伯)石瑞恩對孔代親王依舊態度恭敬,他用一口流利的法語回答,“他們是東方的傳統騎兵,可以下馬肉搏,可以騎馬衝擊,可以騎馬射箭,也可以下馬射箭。每個人都是相當勇武的戰士,是中國軍隊的精英。”
孔代認真的想了想,:“我想我找到了一箇中國軍隊的重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