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婚制

婚制。蒙古族有搶婚和聘婚兩種婚姻制度。搶婚是奴隸制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紀以前,蒙古族社會多半爲搶婚制。如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把阿禿兒與訶額侖夫人的成親,就是搶婚形式。聘婚是封建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紀以後,蒙古族進入封建社會,即普遍實行聘婚制。但仍有搶婚制的殘餘。在部落間的戰爭中,搶婚或掠奪婚仍屢見不鮮。求親。青年男女在定親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親。新中國成立前,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或委託媒人到女家求親,如果女家同意,就可以定親。按蒙古族的傳統婚俗,男方須多次向女家求親,才能得到女家的許諾。《蒙古秘史》卷一中記載:也速該把阿禿兒帶領其子鐵木真(即成吉思汗)到德·薛禪家求親。德·薛禪說:“多求幾遍,才許給啊,會被人尊敬;少求幾遍,就許給啊,要被人輕看。”後來形成了一句蒙古諺語:“多求則貴,少求則賤。”求親達成協議後,由男方帶上哈達、奶酒和羊五叉或全羊到女家“下定”。女家請親友陪客人飲酒,表示正式定親聘禮。青年男女定親後由男方家送給女方家的禮品,又叫彩禮。聘禮的多少由男方家的經濟情況而定。農區多以金銀首飾、櫃子、衣物爲聘禮;牧區常以牛、馬、羊等牲畜爲聘禮。牧民視“九”爲吉祥數,聘禮以“九”爲起點,從“一九”到“九九”,最多不得超過八十一頭,取“九九”爲長壽的意思。如貧困牧戶不具備九數牲畜的聘禮,也可以擇小於九的奇數,以三、五、七頭牲畜爲聘禮,但絕不能擇偶數。嫁妝。女家陪送女兒的出嫁禮物。蒙古族非常講究陪送嫁妝。男方送多少聘禮,女方就要陪送相應數量的嫁妝。通常是女方陪嫁的東西,比男方送給女家的東西多。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語:“娶得起媳婦,聘不起姑娘。”擇吉日。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又稱擇喜日。解放前,男女兩家定親後,首先要請喇嘛占卜,選擇吉日,確定結婚日期。吉日擇定以後,由男家派媒人和親友帶上哈達、美酒、糖果等禮品,前往女家,同其父母商談結婚事宜。談妥後,男女兩家開始準備婚事。一般是打掃喜房,或新搭蒙古包,宰牛殺羊,準備聘禮、嫁妝及其他結婚用品,通知雙方親朋好友,光臨賀喜。娶親。蒙古族的婚俗之一。過去,蒙古族的娶親非常隆重,並保留着男到女家投宿娶親的傳統婚俗。娶親一般是在結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歡樂的氣氛中,穿上豔麗的蒙古長袍,腰扎綵帶,頭戴圓頂紅纓帽,腳蹬高筒皮靴,佩帶弓箭。伴郎也穿上節日盛裝。一同騎上馬,攜帶彩車和禮品,前往女家娶親。娶親者至女家,先繞蒙古包一週,並向女家敬獻“碰門羊”1只和其他禮物。然後,新郎和伴郎手捧哈達、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長親逐一敬酒,行跪拜禮。禮畢,娶親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擺設羊五叉宴席。並舉行求名問庚的傳統儀式。次日清晨,娶親者起程時,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車。新郎要騎馬繞新娘乘坐的彩車三圈。然後,娶親者和送親者一同起程離去。婚禮。蒙古族很注重婚禮儀式,儘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一般牧區的婚俗是:當娶親回到男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繞蒙古包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塵。表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旺。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竈,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小夥子們高舉銀盃,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着馬頭琴,放聲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續兩三天,親友才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時,新娘的母親也送親,要住十多日。分別時,母女擁抱,痛哭,表示戀戀不捨。拜火。蒙古族婚禮中的一個重要儀式。各地蒙古族儘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禮上都是不可缺少的內容。新娘娶到新郎家後,首先要舉行拜火儀式,新郎新娘從兩堆旺火之間雙雙穿過,接受火的洗禮,使他們的愛情更加純潔,堅貞不渝,生活美滿幸福,白頭偕老。杜爾伯特蒙古族的拜火儀式別具一格。當新娘進入婆家後,院子裡壘着一堆旺火,新郎和新娘要一齊往火裡祭灑奶酒,並跪拜叩頭。旁側站着司儀誦唸《火的讚詞》:聖主成吉思汗發現的火石,訶額侖母夫人保存下來的火種,用潔白的哈達、奶酒祭祀,民族之火從古到今。請新郎新娘祈禱吧!神火是你們婚配的見證;請新郎新娘叩頭吧!佛光爲你們傳宗接代。求名問庚。蒙古族娶親的程序之一。求問新娘的姓名。又稱討封。是一場有趣的戲耍活動。娶親者在女家投宿的晚上,要在新娘的閨房裡擺設羊五叉或全羊宴,也叫求名宴。新郎和娶親者,新娘及其兄嫂、姐妹們,皆爲同輩,參加此宴。宴席上,大家戲耍新郎,逼他下跪或半跪,求問新娘的乳名或奶名。新娘羞怯不言,或故意不答。新娘的嫂子和姐妹們也不作答,有意拖延時間。這時,由男方的祝頌人與女方的嫂子相互答辯,並唱對歌,直到女方說出真實乳名,求名宴才告結束。求名問庚,實際上是一場智力競賽,以此表達蒙古族青年男女的聰明智慧。刁帽子。也稱搶帽子。過去,蒙古族在娶親途中,娶親者和送親者縱馬奔馳,互相追逐,都想爭先到家,成爲優勝者。爲此雙方在途中要進行刁帽子競賽。通常是送親者想方設法把娶親者的帽子搶過來,挑在馬鞭上,或者扔到地上,迫使新郎下馬去揀,以影響其行速。娶親者彼此掩護,而不讓送親者搶去帽子。一路上,你追我趕,互相嬉戲,具有濃郁的草原生活氣息。選擇吉日避開忌日古代蒙古人選擇吉日常以月的盈虧來判定,因爲他們認爲,月的出沒於人類的行動關係非常密切。當天空出現新月,或月圓時,他們便着手去做他們願意做的任何事情。《黑韃事略》說:“其擇日行事則視盈虧以爲進止。”蒙古人還用這種方法來決定征戰的日期,對此《心史》、《史記·匈奴傳》《隋書·突厥傳》和加賓尼《蒙古史》中都有類似的記述。《史記·匈奴傳》載:“舉事而侯星月,月盛壯則攻戰,月虧則退兵。”《隋書·突厥傳》中雲:“候月將滿,輒爲寇抄。”這是一種薩滿教徒以自然現象爲卜的心理狀態,是一種原始宗教充斥人們生活的體現。不過直到現代,還殘存有“立春”“清明”以天氣變化來預料一年收成的習俗。並由此產生一些約束農牧業生產的禁忌。背弓挎箭蒙古族的婚俗之一。解放前蒙古人娶親時,新郎要佩帶弓箭,跨駿馬啓程。到女家後,摘下弓箭,放在蒙古包的西南方。次日走時再挎上。娶親回來後,也放在蒙古包的西側,三日之內,不許別人動它。三日後,由新娘收起來,終生保存。把它看作是既可以避邪氣,又可以威鎮魔怪的一種神聖的吉祥物。這正是蒙古族古代實行搶婚制或掠奪婚姻的一種遺俗。

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娶親一般是在結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歡樂的氣氛中,穿上豔麗的蒙古長袍,腰扎綵帶,頭戴圓頂紅纓帽,腳蹬高筒皮靴,佩帶弓箭。伴郎、祝頌人,也穿上節日盛裝。一同騎上馬,攜帶彩車和禮品,前往女家娶親。娶親者至女家,先繞蒙古包一週,並向女家敬獻一隻“碰門羊”和其他的禮物。然後,新郎和伴郎手捧哈達、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長親逐一敬酒,行跪拜禮。禮畢,娶親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擺設羊五叉宴席,並舉行求名問庚的傳統儀式。次日清晨,娶親者起程時,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車。新郎要騎馬繞新娘乘坐的彩車三圈。然後,娶親者和送親者一同起程離去。

婚禮蒙古族很注重婚禮儀式,儘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一般牧區的婚俗是:當娶親回到男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繞蒙古包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禮。表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旺。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竈,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小夥子們高舉銀盃,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着馬頭琴,放聲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續兩三天,親友才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時,新娘的母親也送親,要住十多日。分別時,母女擁抱,痛哭,表示戀戀不捨。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盛大的節日,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追逐愛情的好機會。在大會上青年男女身穿民族盛裝,參加各種競技活動。在射箭、摔跤、賽馬等比賽中的獲勝者,總能贏得姑娘們愛慕的目光,如果姑娘對哪個小夥子有意,那麼她便會馳馬迎向心中的英雄,丟下一塊手絹,然後調轉馬頭離去。小夥子則心領神會,躬身拾起手絹,策馬追趕姑娘,一旦追上,小夥子就會將一枚戒指珍重地戴在姑娘的手上,一對青年就這樣相愛了。

第39章聚首第31章狂躁不安第7章福了福身第28章經書第12章我便認命第18章毫不忌諱第57章大婚第28章經書第37章雲雨盡歡第46章栩栩如生第25章薄荷糕第12章我便認命第27章我來瞧瞧第27章我來瞧瞧第39章聚首第21章唸叨規矩第53章慈寧宮第49章我不會的第36章衣衫不整第14章謝恩第30章星空滿天第42章請安第24章落花人獨立第12章我便認命第40章桂花香第49章我不會的第46章栩栩如生第57章大婚第41章破布條第10章佟妃娘娘第14章謝恩第23章親母第57章大婚第16章射不動第24章落花人獨立第25章薄荷糕第34章起身第13章你去勸勸第52章沒有消息第2章歷史舞臺第57章大婚第53章慈寧宮第38章眼眶一熱第51章抹去了淚跡第42章請安第6章夢中的你第49章我不會的第33章不夠資格第5章別愣神第45章雪景第29章睜開眼睛第25章薄荷糕第53章慈寧宮第28章經書第19章鞠了三躬第19章鞠了三躬第38章眼眶一熱第42章請安第33章不夠資格第39章聚首第34章起身第35章御花園第54章威武第21章唸叨規矩第9章下意識第18章毫不忌諱第40章桂花香第9章下意識第54章威武第42章請安第54章威武第20章數據第11章奴才多嘴第50章平安符第32章朝思夜想第51章抹去了淚跡第24章落花人獨立第46章栩栩如生第41章破布條第57章大婚第29章睜開眼睛第32章朝思夜想第23章親母第20章數據第24章落花人獨立第34章起身第18章毫不忌諱第28章經書第10章佟妃娘娘第9章下意識第20章數據第36章衣衫不整第32章朝思夜想第35章御花園第10章佟妃娘娘第10章佟妃娘娘第43章一起離開第22章侍寢有功
第39章聚首第31章狂躁不安第7章福了福身第28章經書第12章我便認命第18章毫不忌諱第57章大婚第28章經書第37章雲雨盡歡第46章栩栩如生第25章薄荷糕第12章我便認命第27章我來瞧瞧第27章我來瞧瞧第39章聚首第21章唸叨規矩第53章慈寧宮第49章我不會的第36章衣衫不整第14章謝恩第30章星空滿天第42章請安第24章落花人獨立第12章我便認命第40章桂花香第49章我不會的第46章栩栩如生第57章大婚第41章破布條第10章佟妃娘娘第14章謝恩第23章親母第57章大婚第16章射不動第24章落花人獨立第25章薄荷糕第34章起身第13章你去勸勸第52章沒有消息第2章歷史舞臺第57章大婚第53章慈寧宮第38章眼眶一熱第51章抹去了淚跡第42章請安第6章夢中的你第49章我不會的第33章不夠資格第5章別愣神第45章雪景第29章睜開眼睛第25章薄荷糕第53章慈寧宮第28章經書第19章鞠了三躬第19章鞠了三躬第38章眼眶一熱第42章請安第33章不夠資格第39章聚首第34章起身第35章御花園第54章威武第21章唸叨規矩第9章下意識第18章毫不忌諱第40章桂花香第9章下意識第54章威武第42章請安第54章威武第20章數據第11章奴才多嘴第50章平安符第32章朝思夜想第51章抹去了淚跡第24章落花人獨立第46章栩栩如生第41章破布條第57章大婚第29章睜開眼睛第32章朝思夜想第23章親母第20章數據第24章落花人獨立第34章起身第18章毫不忌諱第28章經書第10章佟妃娘娘第9章下意識第20章數據第36章衣衫不整第32章朝思夜想第35章御花園第10章佟妃娘娘第10章佟妃娘娘第43章一起離開第22章侍寢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