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原型車

第998章 原型車

聽到王教授的話,張起航點點頭:“大致的介紹一下?”

“好的,”王教授點點頭,興奮的道:“整個米勒循環的方案就是按照張總您提供的方案進行的,相比於偷油獺的1NZ-FEX發動機28.67KW的升功率水準,咱們這臺發動機的升功率達到了40KW的水準,最重要的是,在經過了一系列的減阻手段、去除外端輪系之後,咱們這臺發動機的熱效率達到了35%,最重要的是,熱效率區超過30%的區域,在整個效率去的分佈中超過30%。”

說到這個熱效率,王教授一臉的自豪!

他當然有理由驕傲,因爲經過對兩款發動機的對比測試,王教授的團隊欣喜的發現,這個熱效率去佔比已經超過了偷油獺普銳斯上面的那臺1NZ-FEX發動機,即便是偷油獺普銳斯是一臺專爲混動而設計的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但其熱效率也只有34%,並且在整個熱效率區的分佈當中,熱效率超過30%的區域只有27.5%,現在,華騰工業集團已經可以自豪的說一聲,我們華騰工業集團的這臺發動機是當今世界熱效率最高的內燃機。

“這麼高?”張起航也很驚訝,他驚喜的道:“你們坐了很多的工作啊。”

按照張起航此前的測算,能夠達到33%至34%的熱效率就不錯了,但王教授帶着自己的團隊竟然生生的將這個熱效率做到了35%,真的是了不起。

“呵呵……”

王教授笑了幾聲,開心的說道:“在改進的過程當中同志們提出了很多想法,這才讓這個發動機的熱效率提高到了35%,並且有這麼高的高效區佔比……”

說到這,王教授忍不住感慨的說道:“有了這臺發動機,咱們集團的混動技術就算是搞定了一多半了,現在就看老王那邊動力電池的進度了。”

是的,整個項目的進展速度超乎張起航想象的快,除了專用的混動發動機之外,電機和電控系統已經拿出了樣機,唯一的耽擱了進度的就是動力型鎳氫電池組。

不同於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電子設備上面使用的消費型鎳氫電池,動力電池不但在大電流快充快放方面的要求要高的多,而且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也遠超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畢竟沒有哪家汽車製造企業能夠承擔的起自家的汽車忽然着火的風險。

倒是王教授,說到這,他忽然話題一轉:“張總,對於這輛混動車,我有個想法,想要聽聽你的意思。”

“您說。”

“偷油獺普銳斯上面的電池組不是動力型鎳氫電池組麼,咱們能不能先用普銳斯上的鎳氫電池組做兩輛測試車出來?”王教授興致勃勃的說道:“這麼一來,咱們就可以先測試電機、電控系統以及整套系統的匹配情況,等老王那邊的動力型鎳氫電池組搞出來之後,咱們再換上自己的電池組就是了。”

張起航聽的眼睛頓時一亮,連連點頭:“可以啊,這個想法不錯。”

“呵呵……”

得到了張起航的認可,王教授挺開心:“那咱們就這麼幹?”

“就這麼幹!”張起航應道:“上次的京城車展之後,不是有不少媒體酸溜溜的說咱們的混動系統還很不成熟、拿不出手麼,正好,儘快完成這套系統的標定,然後在明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嚇他們一條。”

“哈哈……能嚇他們一跳那就再好不過了,”說到這,王教授猶豫了一下,說道:“張總,有個問題我一直想要問你。”

看着王教授欲言又止的模樣,張起航不禁有些好奇:“什麼問題,您儘管問。”

王教授斟酌了一下,說道:“是這樣,歐洲那邊正在大力普及柴油車,而且這些柴油車的油耗已經可以控制到百公4個多到5個多,很顯然,歐洲的那些汽車企業是很看好柴油發動機的應用前景的,但我看您的意思,咱們集團今後不會發展柴油機技術,反而是以混動車爲主,是這樣吧?”

張起航倒是沒想到王教授竟然想到去發展柴油機,他想了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說道:“王教授,您是不是對咱們集團選擇的混合動力這條技術路線有些疑問?”

王教授的語氣還是很委婉:“也不能說是有疑問吧,只是覺得有點疑惑,有些地方還是想不太明白。”

“嗯,什麼疑問,您說。”

“主要還是整套系統的成本,”王教授說道:“以偷油獺普銳斯和大衆柴油捷達這兩款車威力,差不多都是百公里四升多的油耗,但搭載混合動力系統的偷油獺普銳斯,整車製造成本就要3.2萬美元,這可是偷油獺汽車親口承認,而搭載柴油機的柴油捷達,經過我們的計算,相比於汽油機,其成本上升的幅度不超過3000美元,所以,咱們爲什麼不選擇柴油機路線?”

對於王教授有這樣的想法,張起航其實也不奇怪,因爲即便是在華騰工業集團的管理層,懷着和王教授同樣想法的人其實也有不少,因爲相比於混合動力系統,柴油機的成本優勢實在是太明顯了,就像是剛剛王教授舉例的兩款車型爲例,普銳斯和柴油捷達的百公里油耗都是4個多,但相比於汽油捷達,柴油捷達的成本只上升了不到3000美元,成本優勢明顯;在反觀普瑞斯這款車,說起來簡直一把鼻涕一把淚:售價1.7萬美元的普銳斯,成本就要3.2萬美元,在普銳斯這款車上,偷油獺可以說是賣一臺就虧一臺,和打腫臉充胖子也沒什麼分別了,而且還是打成豬頭的那種……

有同志就說了,這麼一對比,顯然還是發展柴油機技術更好一些嘛,畢竟咱們的汽車工業不發達,現在還處於“摸着石頭過河”的階段,既然是摸着石頭過河,那爲什麼不摸柴油機呢?

顯然,雖然王教授是負責這套混動系統的核心子系統:米勒循環汽油機項目的研發負責人,但他心裡也是有些這個項目的前途有些疑慮、對於張起航的技術路線選擇是有些擔憂的。

不過憑心而論,王教授的這番心思也是爲了公司考慮,是出於一番好心。

對於這種好心,自己當然不能辜負了,所以張起航先是點點頭,說道:“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然後略略一頓,張起航接着說道:“相比於傳統汽油機,柴油機的節能優勢確實很明顯,而在現階段,混動系統的高成本也是非常實際的問題,從這兩點來說,發展低成本的柴油機技術似乎是更好的一條技術路線。”

王教授點點頭:“是的,不少同志都是這麼認爲的。”

“至於我爲什麼堅持發展混合動力技術,”張起航笑了笑,說道:“原因其實很簡單,我認爲混動的盡頭,是純電動。”

王教授臉上滿是震驚:“純電動?”

“是,”張起航點頭應道:“在我看來,混動技術是純電動的起點,之所以發展混動,是因爲在現階段,電池技術、電控技術以及電機技術還非常不成熟,成本也非常高,但隨着技術的推廣,電動車的三店技術不但會越來越先進,成本也會越來越高,您可以想一下,如果將來的某一天,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了150至200Wh/Kg,但成本卻降低到了每千瓦時只需要1000元RMB左右,到時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場面?”

張起航竟然認爲隨着技術的不斷髮展,在未來,汽車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達到150只200Wh/Kg?成本去可以降低1000元上下每KW·h?王教授的眼睛都瞪圓了,他顫聲道:“這……這不可能吧?”

也不怪王教授這麼驚訝,實在是這個能量密度和成本有些超乎王教授的想象了。

雖然王教授是內燃機專業的,但因爲參與到了混合動力這個大項目裡面,他對汽車動力電池技術也有了一些瞭解,簡單的說,現在的鎳氫電池,能量密度大約是50Wh/Kg上下,高端的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大約能夠做到70Wh/Kg上下,至於每KW·h也就是能夠儲存一度電的電池成本,鎳氫電池大約是20000元上下,偷油獺普銳斯上面採用的動力型鎳氫電池組的成本大約是每千瓦時30000元上下,至於鋰離子電池的成本就更高了,每千瓦時的成本超過40000元——大家沒看錯,在這個時代,普通鎳氫電池和鋰離子的成本就是這麼高,要好幾萬。

偷油獺普銳斯爲什麼選擇了鎳氫電池作爲自己的動力電池?

除了鎳氫電池相對於鋰離子電池有更好的安全性之外,成本也是偷油獺考慮的重點:電池組已經很貴了,能省一點就省一點。

可以這麼說,偷油獺普銳斯的成本之所以這麼昂貴,最大的原因就是那塊容量爲1.76千瓦時的鎳氫電池組——一套鎳氫電池組的成本就要差不多6500美元,再加上電控系統以及那套複雜切精密的E-CVT變速箱,成本可不是不便宜麼。

但如果真的像是張起航所說的那樣,隨着技術的發展和規模效應導致的成本不斷降低、電池的能量密度不斷提升,在未來,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達到150至200Wh/Kg,而成本卻可以降低至1000元每千瓦時,這意味着什麼他可太清楚了。

“怎麼不可能?”張起航笑眯眯的反問道:“就像是計算機,六七十年代的時候,一臺計算機要多少錢?但現在呢?我認爲摩爾定律不但可以適用於計算機芯片領域,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適用於電池領域。”

“如果是這樣……如果真的是這樣……”王教授激動了,忍不住說道:“那在未來,真的有可能出現純電動的小汽車啊。”

“是的,”張起航點頭道:“不但會出現純電動的小汽車,而且我認爲這些純電動小汽車的續航里程甚至可以達到500公里以上。”

“500公里的續航?”王教授顫聲道:“不不不,不用500公里,哪怕只有150公里到200公里的續航里程,這個電動車就有了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了。”

聽了王教授的話,張起航心裡不禁感慨:專家就是專家,給出的續航里程評估標準還真準,在電動車剛剛開始全面推廣的2015年,像是奇瑞EQ、北汽EV160這些電動車,續航里程可不就是都是150公里起步麼。

他點點頭應道:“是啊,續航里程能夠達到150公里就具備商業推廣的價值了,而且王教授您想,一旦電池的成本降低、容量提升,混動汽車也跟着受益——王教授,咱們集團藝走混動路線的原因伱也知道,就是爲了減少能源的消耗,那基於這一點,咱們打個比方啊,比如國家爲了推動新能源和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在電池的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強制規定混合動力汽車的純電行駛里程必須達到50公里,您說在這種情況下,會發生什麼情況?”

“國家強制要求混動汽車的純電行駛里程達到50公里?”王教授皺着眉頭道:“如果真的能夠做到純電行駛50公里以上,那當然是好事,這個純電行駛距離基本上已經可以滿足普通工薪階層的單日出行需求了,等於在絕大多數的使用時間當中,用戶都在將這輛車當純電車在使用,但你的想法是好的,實際當中這不太好做到吧?再說了,國家也沒有理由強制企業這麼做。”

“國家當然不會強制企業這麼做,但可以從政策方面進行引導嘛,”張起航笑眯眯的說道:“比如國家對於達到這個指標的混合動力汽車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免收車輛購置稅,甚至可以在京城、滬城等那些限牌的城市實行這類車型不限購的規定……

您說,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各大汽車廠家會不會在這類混動車型方面發力?而各大汽車企業看到了這麼多、這麼大的利好,會不會在混合動力領域發力,而這種發力,又會不會導致整套三電系統成本的下降?”

張起航之所以敢這麼說,是因爲國家爲了推廣新能源汽車,就是這麼做的。

(本章完)

第714章 大過年的第84章 來自王芳的關心第9章 我們也要摸石頭!第494章 以RMB爲主要結算貨幣第258章 整個四合院?第725章 獻禮?第635章 到齊了第901章 不一樣的麪包車嗚嗚嗚……才知道今天已經是2號了……第520章 好高的利率第915章 天降驚喜第114章 小人(3/3)第813章 雙雙拿下第180章 我們不生產摩托車,我們只是發動機第1150章 老毛子的驕傲第1132章 多少有點投鼠忌器第1176章 試過才知道第1184章 見招拆招第366章 敲定第136章 熱情的李長明第341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沒有幾天了第616章 給領導也給顯擺的機會第492章 把水攪渾了纔好玩第873章 被人針對了第512章 上杆子的廣田義一第1052章 偷油獺緊張起來了第627章 集團大改革:下第1029章 試點第176章 我要出專輯第339章 江河想做電動自行車第1096章 你們的定位是什麼?第649章 本田汽車再次出招了第183章 不能放跑了她第1172章 當然是告家長啦第433章 我們有底氣第1081章 我盡力了第801章 大家交個朋友吧第284章 早就準備好了,就等你來第864章 打動第193章 分紅,分房子第619章 首批客車交付第12章 怎麼算都不吃虧第1194章 兩手抓第707章 油泥模型師第388章 自家的產品滯銷了第1286章 轟動第1256章 支招第565章 咱們家規規矩矩做生意也能賺錢第1219章 有人在拖後腿第651章 當誰不會找理由似的第695章 方案第944章 要時刻與競爭對手看起第1342章 刀子遞到了手裡第338章 瘋狂擴張的產能第501章 我要的是這個第878章 真當咱們好欺負啊?第472章 原來歐美的企業早就開始實行了第690章 既然壓不住,那就合作吧兄弟們,請假一天第1101章 業內震動第127章 成了!第225章 從浦東挪到浦西第946章 市場培育計劃,微車下線第232章 不能告訴你第1090章 開省外分基地的機會第438章 初步達成意向第547章 測試第1078章 善意第307章 馮國慶來訪第782章 這生意,可以做!第264章 領導的建議第244章 簡直離譜第90章 20個招工名額(1/3)第224章 調整:下第45章 plan B下的plan B(2/3)第129章 給大家的福利(2/3)第695章 方案第745章 學習同行的先進經驗第991章 行動起來第1085章 兄弟們聞着味就來了第362章 無人機的優勢太大了第758章 無聲的交鋒第1246章 上上課第702章 江河赴任第45章 plan B下的plan B(2/3)第794章 最後纔是重點第564章 一人得道第484章 米山隆一想要賺點外快兄弟們,請假一天第932章 當個二道販子?第673章 來吧第1186章 先釘一顆釘子第623章 它會存在,且長期存在第603章 汽車金融?第1005章 這是理所當然的第751章 不愁沒前途第804章 藉機敲打第382章 低估了第824章 動員:下第373章 兒子,組織讓我當村長,你覺得怎麼
第714章 大過年的第84章 來自王芳的關心第9章 我們也要摸石頭!第494章 以RMB爲主要結算貨幣第258章 整個四合院?第725章 獻禮?第635章 到齊了第901章 不一樣的麪包車嗚嗚嗚……才知道今天已經是2號了……第520章 好高的利率第915章 天降驚喜第114章 小人(3/3)第813章 雙雙拿下第180章 我們不生產摩托車,我們只是發動機第1150章 老毛子的驕傲第1132章 多少有點投鼠忌器第1176章 試過才知道第1184章 見招拆招第366章 敲定第136章 熱情的李長明第341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沒有幾天了第616章 給領導也給顯擺的機會第492章 把水攪渾了纔好玩第873章 被人針對了第512章 上杆子的廣田義一第1052章 偷油獺緊張起來了第627章 集團大改革:下第1029章 試點第176章 我要出專輯第339章 江河想做電動自行車第1096章 你們的定位是什麼?第649章 本田汽車再次出招了第183章 不能放跑了她第1172章 當然是告家長啦第433章 我們有底氣第1081章 我盡力了第801章 大家交個朋友吧第284章 早就準備好了,就等你來第864章 打動第193章 分紅,分房子第619章 首批客車交付第12章 怎麼算都不吃虧第1194章 兩手抓第707章 油泥模型師第388章 自家的產品滯銷了第1286章 轟動第1256章 支招第565章 咱們家規規矩矩做生意也能賺錢第1219章 有人在拖後腿第651章 當誰不會找理由似的第695章 方案第944章 要時刻與競爭對手看起第1342章 刀子遞到了手裡第338章 瘋狂擴張的產能第501章 我要的是這個第878章 真當咱們好欺負啊?第472章 原來歐美的企業早就開始實行了第690章 既然壓不住,那就合作吧兄弟們,請假一天第1101章 業內震動第127章 成了!第225章 從浦東挪到浦西第946章 市場培育計劃,微車下線第232章 不能告訴你第1090章 開省外分基地的機會第438章 初步達成意向第547章 測試第1078章 善意第307章 馮國慶來訪第782章 這生意,可以做!第264章 領導的建議第244章 簡直離譜第90章 20個招工名額(1/3)第224章 調整:下第45章 plan B下的plan B(2/3)第129章 給大家的福利(2/3)第695章 方案第745章 學習同行的先進經驗第991章 行動起來第1085章 兄弟們聞着味就來了第362章 無人機的優勢太大了第758章 無聲的交鋒第1246章 上上課第702章 江河赴任第45章 plan B下的plan B(2/3)第794章 最後纔是重點第564章 一人得道第484章 米山隆一想要賺點外快兄弟們,請假一天第932章 當個二道販子?第673章 來吧第1186章 先釘一顆釘子第623章 它會存在,且長期存在第603章 汽車金融?第1005章 這是理所當然的第751章 不愁沒前途第804章 藉機敲打第382章 低估了第824章 動員:下第373章 兒子,組織讓我當村長,你覺得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