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錦半信半疑,有些猜不透梨妃的意思,但是場面不容她再思考,梨妃轉眼就到了她身前。如錦面上露出一抹嬌羞,落落大方地欠身清道:“娘娘謬讚了,娘娘天人之姿,小女子愧不敢當。”
對於她的從容,梨妃倒是有些意外。這位國公府的五姑娘她早前也是見過一二的,喜歡打扮得花枝招展,最經不得別人誇獎。這次見她倒是與之前很是不同,凝神細細又瞧了幾眼,還是以前的容顏,但其中似是有些不同,可自己又說不出來。
是感覺不同了?梨妃心下一沉。
見着梨妃一直盯着自己閨女看,廖氏心生警惕,上前幾步對梨妃行禮道:“臣婦見過娘娘。”
廖氏的這一句話纔將梨妃的注意力給轉移了開來,笑着瞧廖氏,“是武國公夫人,真是許久不見了。”
廖氏臉上露出一抹少見的憨笑,“勞娘娘惦記,真是折煞臣婦了。”
梨妃嫣然一笑,卻立馬又轉頭看了眼如錦才笑道:“不知貴府姑娘芳齡幾何?”
廖氏神色微變,忙又道:“回娘娘,年方十四。”
梨妃“哦”一聲,而後在衆人狐疑間舉帕一笑,正色反又看了眼如錦,才走至皇后身前道:“姐姐這外甥女長得可是水靈,妹妹我這一瞧心裡就歡喜。前陣子我母親進宮,同我說了我那不成器的兄弟,說是要給他物色個好姑娘。可巧,今兒個我就遇到了薛五姑娘,這可真是緣分。”
梨妃邊說邊笑,讓站在後面的如錦不禁渾身一寒。
廖氏此時早已臉色驚變,這梨妃打的是這主意,難道不記得兩家關係了?竟是生出這種想法,可真是異想天開。自家的女兒怎麼可能給她做弟媳?!
皇后瞧她那副喜悅的模樣,心裡恨不得就撕了她那張笑得魅惑的臉蛋。平日裡在後/宮作威作福,人前對自己“姐姐”、“姐姐”的喊,私下裡又陰謀算計。如今更是過分,竟是敢說出這樣的胡話來。勉強一笑,薛皇后道:“妹妹真是愛說笑。”
梨妃聽後,卻是收起了那副嬉笑的表情,正色道:“姐姐,妹妹可是說真的。”
梨妃那眸中的認真,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爲之一震。
前世在平易王府的那種無力感、無奈心又一次出現在如錦身上,梨妃公然提出這種說法,是看準了薛家不好拒絕?她無害的臉上,此時卻帶了幾分逼迫,那是對自己姑姑薛皇后的挑釁。
或許,這不過只是後/宮之爭罷了。其實朝堂、後/宮的事情對於前世在燕京過了半輩子的她也熟知一二。
梨妃姓唐,唐家也是燕京大族,非一般家族能比擬。
都說朝堂之上的形勢關乎後/宮寵辱,而後妃得寵與否又影響其整個家族,繼而間接對朝堂格局、黨派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多年前當今聖上剛繼承正統的時候,先帝爲他選了兩位輔佐大臣,一位是鎮國公薛侔,另一個便是定國公唐爵。
奇怪的就是,這二位都是武臣,且還是稱兄道弟的好友。
當然,現在這兩位重臣已經深埋黃土之下。薛家現在的掌權人是大伯薛仁義,至於唐家,聽說唐爵之嫡長子唐虎,也就是梨妃的父親世襲的爵位。
薛家與唐家的出身還要追溯到當初高祖皇帝征戰天下的時候,那個時候諸侯起,天下亂,羣雄起之而奪天下。與高祖皇帝並肩作戰的有多位功臣,因而在國家初定時,高祖皇帝便開始論功行賞。其中以四家最爲殊榮,薛家與唐家是四家之二,其餘的兩家便是平易王府陳家與靖安侯府秦家。
薛家、唐家、秦家都是以武出身,但唯獨陳家是以文才謀略贏得高祖皇帝的青睞的家族。
那個時候,陳家的祖先在軍營裡充當的是軍師的身份,對於行兵佈陣立下了不少功勞。因此他們家當是閃耀一時,後來天下初定,高祖皇帝對貴戚功臣封賜的時候更是得了異姓王的稱號,榮耀非其他三家所能媲美。
但是沒過幾年,不知爲何,高祖皇帝又頒下另一道聖旨。
本來四家的爵位都是世襲,但偏就是陳家的王府爵位,被定爲“世襲三世”。
按理說,皇家該對執掌兵權的其他三家開始壓制纔是,但偏偏卻是拿了沒有實權只有王位的陳家開刀。
這也是從當初到現在,世人都無法想通的一個謎團。
當然,陳家這個當事人或許是知曉原因的。
如錦早前聽說過,在陳家祖先在世的時候,燕京還是四大世家。但後來,老平易王過世之後,陳家的氣焰就漸漸開始下降了。等至自己的大舅舅這一輩,已然是第三世,所以陳浩寧根本就沒有王位可再世襲。陳家子孫想要出人頭地,便只有靠真才實學。
就那樣,燕京由初始的四大世家,變成後來秦、薛、唐三足鼎立的局面。
靖安侯府秦家因爲當初有個女兒被高祖皇帝收爲義女,封爲公主,出嫁塞外議親。因而秦家多年來,都得到皇家禮待。雖是禮待,卻也帶着幾分顧忌,因爲如今那位出嫁塞外的秦家義公主已經成了邊塞國的太后,小國總因爲不甘一直屈於人下,有些蠢蠢欲動。
而在鎮國公與定國公一起輔佐當今聖上的時候,兩家權力便開始慢慢被拉開。二家也不知是爲了何事在朝堂上反目成仇,後來更是不加往來。到現在的這些年,薛家與唐家已經勢如水火。
不過好在薛家一直是處於上風,至於唐家雖有不甘,卻無計可施。
因爲當今聖上親政之後,重用薛鎮國公,壓制唐家。
薛侔去世之後,他的長子薛仁義世襲爵位,但二子薛仁康因爲戰功卓越也被封爲武國公,所以薛家一府出二公,成爲燕京屈指可數的大族。
朝堂上文以文國公薛仁義爲首,武以武國公薛仁康馬首是瞻,文武共治,輔佐聖上。朝堂之上百官對於薛家是有敬重、有謀算。但後來薛娘娘成爲後/宮之首,聖上的結髮妻子,所出三皇子又爲儲君人選,滿朝的風光都被薛家給佔盡了。
這種格局一直保持了很多年,直到到七年前唐家將嫡長女唐梨送入宮中,一朝選在君王側,從此唐家與薛家的鬥爭又再次拉開序幕。
如果說以前薛家在燕京是一家獨大,那唐家的興起,無非是給如日中天的薛家下了一個晴天霹靂。
如錦心中分析着這些利害,但梨妃卻還是笑吟吟地望着薛皇后,就像是硬看上了薛如錦,認定了就要她給自己做弟媳一般。
薛皇后毫不示弱,靈光一轉,笑着反道:“妹妹一向眼高手低,沒想到今日我這頑劣的外甥女竟是能入得了你的眼。”說着薛皇后一瞧如錦,抿脣斂眉又道:“妹妹這般擡舉錦兒,是真的要定了錦兒做你們唐家未來的主母?”
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