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其實對老四家的,心裡也有幾分薄怒的。
老四府裡一些亂七八糟的事,他不想知道,也會有人傳到他耳裡。
誰叫老四人緣不好呢?
無論是前廷,還是那些小答應,小常在的。
別的康熙聽過也就算了,他自己的事還操心不完,誰有功夫理會兒子後院的事啊。
只不過,他是覺得,老四家的太不懂事。
你想想,弘暉這邊身體不行了,她怎麼不聰明些,把弘瞻放到自己的名下?
一來弘暉也有個“一母同胞”兄弟幫襯一把。
二來,弘瞻在宮裡,日子也過得暢快些。
這種事,難道要他這個公公來開口啊?
聰明些的,應該是自己上摺子的好麼!
和康熙比起來,顧敏則在南洋是樂得合不攏嘴。
雖然皮膚也曬黑了,不過,一想到那一船的南洋貨,運回大清就能賺好些個銀子回來,她心裡就特別的舒服。
那銀子賺來一部分是康熙的,不過,一部分也是給其木格哪兒的。
而那些瘦馬的交接也完成的差不多了。
顧敏怕自己走了之的一,影響那些瘦馬的心情,便也和她們說了,等下趟跑船過來,她會來瞧瞧大傢伙。
也會給大傢伙帶些大清的糕點和吃食。
她還思量着,雖然糕點啥的有可能因爲天氣的關係夏天不能做。
不過,蜜餞,果乾這類的,應該還是可以製作的吧?
等自己回去,好好和鋪子裡的那些大師傅商量商量。
製作一些適合能擺得時間長些的糕點果乾,到時候,在南洋也是可以賣的嘛。
指不定,將來發揚光大,能成爲南洋的老字號,成爲跨國集團呢!!
雖說只是督促着卸貨和裝貨的工作,不過,這年頭一沒搬運機,全部都是人手。
而且必須要一一清點過,人手入賬,所以,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才把大清運來的貨卸光,把南洋的貨全部運裝上船。
瘦馬那方面的生意,還有開拓新的貨源方面,顧敏是交給了齊福。
相對來說,齊福總比自己接近民生些,而且京城的人情往來,他知道也比自己多些。
他會知道,採購哪些東西,能夠賣得更好,得到更高的利潤。
這些南洋的貨運到京城,說穿了,到時候有大半就是供給京城簡王家的鋪子。
一路上,顧敏也和齊福,周老闆有商討過。
簡王府名下,確實也有洋貨鋪子,以前都是從廣州十三洋行哪兒進來的。
不過,人家的生意比不得莊王府,也比不得九爺哪兒。
一方面是,這洋貨鋪子還是莊王府一開始引進的。
莊王貨的身家在****中,那是絕對的NO1。
人家認了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簡王府的洋貨鋪子則是康熙四十七年以後,纔開始慢慢置辦起來的。
一方面,雅爾江阿身爲晚輩的,也不好意思蓋過莊王府。
另一方面,雅爾江阿是個機靈的,有老九這出頭鳥在,他們府上屈居三四,有啥關係。
又能賺銀子,又不顯眼的,多好。
顧敏原先的想法是這兒採購的,全部供貨給簡王府的鋪子。
不過,齊福也提出了一些異議。
雅爾江阿的的阿瑪雅布那時候屬意的候選人是庶子。
早些年,宗室裡漢化並不嚴重,嫡子庶子的,在雅布等人看來,都是自己的兒子,沒啥分別。
不說別人,哪怕是當今聖上,不也是庶出?
所以,那時候雅爾江阿雖然當上了簡王,又有康熙當靠山。
可是在府裡的一些事務上,還是做了些妥協的。
比方說,後來置辦的洋貨鋪子,便答應了那幾位側福晉的,答應把鋪子利潤的五成,平分個幾個庶弟。
這幾年,雅爾江阿打壓庶弟,分化庶弟,漸漸的,從原先的五成變成了現在的兩成。
所以,倘若真的把那些貨放在簡王府的鋪子裡賣,那麼,這其中的兩成,肯定是要被吞走的。
用齊福的看法是,雍王府完全也可以自己置辦洋貨鋪子嘛。
幹嘛要借咱簡王府的。
而顧敏的想法是,倘若用自家王府的,到時候,別人又傳出是自己的了。
自己還甩不甩得掉財神婆那名號啊!!
更何況,本來就說好了的,自己出力,簡王府出面啊。
怎麼解決簡王府內部矛盾是雅爾江阿的事,自己只管進貨和出貨!!
因此,一路回來的路上,顧敏和齊福是一直在打着嘴仗。
小獅子看了是極度無語的。
他本來就不傻,再加上這段時間,顧敏和齊平安的教導,他對商賈之事,也算是有些些瞭解了。
他覺得,額娘真是有些笨笨的,會不會做生意啊?
你想,把那些貨全部交給簡王叔他們賣,到時候,人家吞了咱的銀子,不對,是吞了皇瑪法的銀子怎麼辦?
因爲放在鋪子裡賣的貨,沒有明碼標價的。
能賣多少,全看小二的一張嘴好麼!!
到時候,人家僞造個數據,你能耐人家何啊?
你吃肉,人家喝湯還只是小意思。
說不準,是你喝稀湯,人家吃肉好不好!
這種事多簡單啊,叫阿瑪找幾個心腹奴才,或者是直接讓皇瑪法挑他的心腹奴才啊。
鋪子人選全是皇瑪法的,到時候,能賣多少,進的全是皇瑪法的內庫多好。
至於自家,就給那些奴才定一個上下浮動的價格嘛,根據十三行,江南,或者京城的價格來定。
他就不明白了,就這麼簡單的事,額娘會和齊福從南洋上船之後,一直爭到寧波府的……
夜深人靜的時候,小獅子也會揹着雙手,孤立在船頭,看着墨黑墨黑的大海。
覺得,會不會是他太聰明瞭,所以,便顯得額娘和齊福等人太蠢了。
嗯,就是這樣,阿瑪也誇自己有乃父之風呢!!
顧敏壓根不知道大貓星德和弘暉在杭州府等她。
本來嘛,這年頭又沒有手機和網絡的,通信壓根不方便。
她是覺得,要運往城就的嘛,那自己直接海路北上就行。
省得卸貨上貨的麻煩,天知道會不會有損耗。
要知道,有些東西在南洋是不值幾兩銀子。
但是,聽老周提起,那幾兩銀子的南洋貨,在江南能賣十幾兩,甚至好幾十兩銀子。
那以此推斷,在京城就能賣個幾十兩,甚至上百兩吧?
所以,她哪裡敢掉以輕心啊,和老周道別之後,直接帶着人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