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與阿爾哈圖的人馬已經在這捧月溝四周的山林裡尋找了三日,仍舊一無所獲。那十幾條獵犬俱都是選得最好的獵犬,給它們聞了聞那些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破布後,狗狗們便戴着四爺他們在山林裡找起來。
這一日,四爺他們在山林裡突然碰到了兩個揹着挖鏟的年輕人,一問他們爲何出現在這裡,他們閃爍其詞,說不清楚,後來還是經過崔大的一番嚇唬,他們才說出實話,說他們是普通老百姓,聽說山裡有寶物,這才跑出來替人挖寶物的。
四爺見他們說得有點意思,又拉着那兩個人下去盤問,這才問出來了。原來,有人在這山裡頭髮覺了一處古墓,便僱了當地的很多年輕人去挖寶。只是有些人運氣不好,掉進古墓的機關裡死了一些。他們兩個是跑出來,預備回家去的。
四爺讓這兩個人帶領他們去找那個挖寶的地方,這兩人卻死活不肯去了。
“大爺,我們其實也不記得那地方了,只是一跑出來,就亂走,這不,還碰到了你們。我們其實也辨不清方向了,求大爺行行好,給我們兄弟倆指一條下山回家的路吧。”年紀大一點的年輕人說道,“我家裡還有父母雙親,還有年幼的兒子要養活。我可不想死在那不明不白的地方。”
一席話說的令人動容,就連崔大也說:“主子,這兩人看樣子也不像是在說假話,咱也不要爲難他們了。”
四爺盯着這兩人,突然道:“你們身上背的是什麼東西,借給我看看,可好?”
這話說得很客氣,那人一愣,連忙點頭道:“自然使的,這是挖寶貝的鐵鏟,我們見有用,便背了兩把出來的。”說罷,那人將那鐵鏟遞給四爺。
四爺卻一把抓住那個人的手,將他的手心捋直了一看,那人微微變色,但是又不好過於反抗,只好仍由着四爺看了看自己掌心。
十三和崔大見四爺這番舉動,紛紛上前圍住了那人。另外一個人見他們圍住同伴,便有些慌,隨即就丟掉了自己身上的鐵鏟,轉身就跑。可是他是壓根也不可能跑出去的,四周都是訓練有素的鑲藍旗的軍人,不過跑了幾步,就被人逼着退了回來。
“你這掌心的掌繭可不是常年拿鐮刀土耙的手,倒是有點像是練過武功的手吧。”四爺掐住那人的虎口沉聲問道。
那人仍強作鎮靜地辯解道:“大爺,您說什麼呢,你是看錯了。我哪裡會什麼武功呀?”
十三一把揪住那個企圖逃跑的人,揪住他的衣領子道:“那你爲何跑呀?”
那人嚇得一臉哭像,顫顫巍巍地說道:“小人只是害怕,害怕!”
四爺慢慢放下那人的手,待他剛剛放鬆下來,以爲四爺信了他的話後,突然便見四爺打出一拳,直往他的胸口襲去。
果然,那人連忙一退避,可惜是沒有退得及,還是捱了四爺一拳。
“大爺,您,您幹嘛打我呀?我可什麼都說了。”那人捂着胸口一臉苦相道。
“十三,把他給我綁起來,如果再不說實話,就將他吊在這裡,給野獸吃掉。”四爺大聲喝道。
那人摸不着四爺的脾氣,嚇得連忙跪倒在地,連連磕頭道:“大爺,大爺饒命呀,饒命!”
“剛纔我打你一拳,如果你是完全不會武功,不可能避得開要害的,當我瞎子麼!綁起來!”四爺犀利的目光如鷹地盯着那人。
兩個人見四爺還是看出他們的身份,連忙求饒道:“大爺,我說,我說實話。”
四爺瞧着他們,一字一句道:“再說半個假話,絕不輕饒。”
那人急忙道:“啓稟大爺,小人是知州蘇大人的護衛。”
四爺與十三交換了一個驚訝的眼神,立刻又問道:“蘇大人!可是揚州知州蘇福晟。”
那人連連點頭道:“正是蘇福晟大人。蘇大人也不知道在哪裡聽說了這山裡頭有一大墓,說是戰國時候的吧。於是蘇大人便動了心思,找來了勘探風水之人,在這山裡頭到處找那大墓。蘇大人將我們叫來替他挖寶貝,可是那大墓實在太大,我們這些人哪裡夠呀,所以只好偷偷抓了一些附近的農民壯丁來爲蘇大人挖寶貝了。”
四爺,十三爺,甚至阿爾哈圖也被這人的話引起了十二分的好奇,俱都盯着這兩個人,示意他們繼續說下去。
“我們的責任便是監督這些農民壯丁幹活的。我倆只是迷了路,一時找不到回去的路,卻不料碰到各位了。”那人低頭道。
“那捧月溝裡的死人可是你們扔下去的?”崔大忍不住問道。
“什麼捧月溝?“那人並不知道那山溝的名稱。
四爺本不想跟這兩人提及,可是崔大已經問了出來,只好繼續問:“就是那邊山溝裡的死屍?”
“哦,哦,是那些死人。他們是不小心促動了大墓裡的機關,死在了裡面。蘇大人便令我等將那些死人扔下懸崖的。”那人立刻明白了,連忙說道。
四爺與十三以及阿爾哈圖露出一副恍然所悟的神情,要說這挖墓,雖然朝廷並不提倡,但是這種事情並不算違法,各地盜墓頻發,朝廷也不管的。
“你們的蘇大人可真是大膽,儘管私自召集壯丁來爲他挖墓。”十三道,“那些失蹤的人然道都是他招募來的?”
原來挖墓這種事情是極損陰德的事情,一般人還是不願意去幹的。所以一般都是不讓人知道的,這樣一來,那些失蹤的人的事情倒是可以解釋了。
“帶我們去找那個挖墓的地方。”阿爾哈圖道。
“大爺,我們真的迷路了,找不到那個地方了。只是記得在西北向一處凸出的山石邊上。”那人道。
“四貝勒爺,我們就讓這兩人帶路找吧,看來這件事十有八成是那位蘇大人乾的。雖然挖墓朝廷不追究,可是死了這麼多壯丁,他身爲朝廷命官,卻草菅人命,實在是該死。”阿爾哈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