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

自1854年後,受到餘勝軍強勢崛起的緣故,清廷和太平天國都是相繼辦練新軍,太平天國那邊出現的是受到楊秀清支持的林成庭新軍。≥≥diǎn≥小≥說,..o

只是現在林成庭隨着楊秀清被誅殺,家眷被害已經公然和太平天國決裂,所辦的新軍也是損失過半,現在只能帶着殘兵退往江西謀求自立。

在清廷這邊辦新軍的聲勢要大的多,從一開始就是八旗新軍、綠營新軍、江淮新軍同時開辦,然而聲勢雖然壯大但實際效果卻是不大,甚至是不如太平天國這邊的。

太平天國好歹還練出來林成庭的近兩萬人新軍恩,而清廷呢,雖然八旗新軍、綠營新軍,江淮新軍團同時開辦,但是真正具有實效的也只有李鴻章的江淮新軍而已。

至於京營的八旗新軍,雖然已經籌辦六千餘人但也只是換上了樣槍而已,士兵還是原來的那些八旗士兵,連日常的訓練都是有大半的人不來,或者僱傭乞丐代替,而更可笑的是,清廷還不容易才通過各種渠道購入的五千多支洋槍配屬八旗新軍後,一年後的現在只剩下三千多支,有近兩千支新軍不翼而飛。

那些槍哪裡去了?被八旗新軍裡的軍官或士兵們給賣掉了!

各地綠營新軍的情況同樣好不到那裡去,由於綠營分散各地,而籌辦新軍也大多由當地將領自行辦理,朝廷只是發下一份章程後就是不管了,洋槍和軍餉依舊得綠營將領們自籌,所以除了極少數綠營抽調了部隊組建數百人不等的新軍外。實際上綠營新軍的辦練一直停留在紙面上。

比如說之前彙集了大量綠營的江南大營、江北大營,當初的向榮、黃宗漢等人也是嘗試過想要辦新軍的。但是受限於軍費奇缺,洋槍、軍餉兩缺。再加上這兩部都是處於前方,向榮和黃宗漢也不敢亂改動軍制,生怕沒搞好反而造成部隊戰鬥力的下降是,所以也只是辦了幾百人的新軍而已。

如果從全國範圍來說,各地綠營創辦的新軍總額應該超過萬人規模,但是這些新軍卻是分散在全國範圍,根本無法集中起來。同時這些綠營新軍的素質多有差距,差的那些依舊用火繩槍,軍制雖然按照新軍章程來編制。但實際上還是綠營的老一套。

有辦的比較好,比如說湖北巡撫胡林翼麾下的楚勇,據傳胡林翼從麾下楚勇中挑選了兵丁千人,購入洋槍樣炮組建新軍,在圍攻武昌作戰中累有功績。

又聽聞1855年曾國藩潰敗回湖南後,新招募的湘勇也是參考了餘勝軍的新軍章程,不再頑固的認爲只靠士兵勇武就能夠獲勝,而是開始採用洋槍樣炮,編練了若干營新軍。

又有浙江巡撫何桂清在浙江編練的一營六百新軍戰力尚可。浙江那邊能夠編練出戰鬥力尚可的一營六百新軍,這裡頭原因比較多。

首先和何桂清這個人有關,何桂清清流出身,在清廷一大羣地方封疆督撫中屬於身份比較清貴的人。此人中進士後一直在翰林院混,充當了多任科舉考官,短短十六年就高升侍郎。而且這中間還有三年丁憂時間,因此準確的說。他只花了十三年就成爲了二品侍郎,升官之快是諸多官員望塵莫及的。

在部堂混了三年後。1854年清廷調黃宗漢去江蘇任職江蘇巡撫,用以安撫、壓制林哲,而他則是終於獲得了下方地方主政的機會。

這個清流高官上任浙江巡撫後,一心想要做出成績來的他也算勤勉,加上身爲清流充任考官多年,可謂是門生子弟滿天下,這要辦新軍的話得到了 不小的主力。

其所辦的一營新軍雖然兵力稀少,但是在皖南地區多次和太平軍交戰,頗有戰績!

上述幾支綠營新軍就是清廷各地綠營新軍裡頭算得上是可以拿得出手的新軍了,總數也不過兩三千而已。

清廷這幾年辦新軍的最大成果還是李鴻章的江淮新軍。

後頭有着祁寯藻等漢族大臣的主持,而且李鴻章也的確能力出衆,這辦江淮新軍幾乎是得到了朝野上下的支持,清廷購入的洋槍樣炮除了優先供應八旗新軍外,就是優先供應江淮新軍了。

而且李鴻章的視野和心胸要遠遠超過其他人,當其他人都對着餘勝軍的軍制章程自己摸索的時候,他卻已經是聘請了多名洋人爲教官,幫助自己訓練部隊。

他不僅僅向朝廷要求獲得軍械,同樣他還自己聯繫洋人直接購買軍火。

多方面努力下來,江淮新軍迅速成形,而且擴張的速度絲毫不比當年的餘勝軍差多少,從1854底開始嘗試辦江淮新軍,僅僅用了兩年不到的時間裡李鴻章就是拉出了一支五千人的江淮新軍。

而且該部多次前往皖北、蘇北地區和太平軍作戰,積累了相當多的作戰經驗。

誠然李鴻章的江淮新軍距離 餘勝軍還有着一定的距離,但是戰鬥力已經不可小窺,這從江淮軍抵達揚州,迅速擊潰了太平軍留守揚州的四千多守軍進而收復揚州就可以看得出來。

李鴻章的這支江淮新軍辦的還是相當成功的。

得知李鴻章率領江淮新軍收復揚州後,林哲也是把睜大了眼睛把目光投向揚州,投向李鴻章。

身爲一個後世人,林哲對李鴻章這個名字可謂是如雷貫耳,知道此人乃是晚清時期最著名的大臣之一,這個被稱爲東方俾斯麥的滿清裱糊匠也的確沒有辜負他的歷史盛名。

此人和曾國藩、林成庭一樣,都是自己以後的最大的對手!

放眼整個中國,能夠被林哲視爲對手的人並不多,太平天國方面的洪秀全不過一精神傀儡而,已經身死的楊秀清、秦日綱、韋昌輝等人只是舊時代的流寇將領而已,不值一提。

石達開雖然好一些,但是看石達開好幾年也沒搞新軍就知道這人的思維依舊停留在老時代,太平天國這邊唯一可以對林哲的餘勝軍構成戰略威脅的只有林成庭一人而已。

而現在林成庭已經和太平天國徹底決裂,短時間內已經不是自己的威脅了。

至於清廷這邊,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這些人都是自己的勁敵,至於說其他人,比如向榮、和春這些外人眼中的清廷重臣不過腐朽之木而已,林哲就從來沒有拿正眼瞧過他們。

如今李鴻章的強勢崛起,自然是引起了林哲的注意,爲此他往揚州那邊派去了大量或明或暗的探子人員,刺探江淮新軍的詳細情況。

同時李鴻章的強勢崛起,也是進一步加深了林哲對未來的憂慮,原本他以爲自己還有着更多的時間進行準備,但現實情況是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不能等到李鴻章發展到好幾萬人再舉旗反抗,他不能等曾國藩、胡林翼一改舊式鄉勇的模式,轉爲徹底創辦新軍後再起兵。

心中有着急迫感的林哲再一次加速了擴軍的步伐!

第六混成團還沒成軍呢,他就是下令在蘇南以及浙北地區擴大募兵的規模,招募兵員用以組建第七混成團,在紹興組建的第八混成團也是提前成軍。

同時已經給林德機器廠發去了嚴令,要求他們加快1856年型步槍的量產速度。

而在1856年步槍大規模量產之前,他是先用庫存的大量舊式林德步槍裝備第六混成團、第七混成團、第八混成團。

目前的餘勝軍擴軍規模之大,速度之快已經完全沒有考慮到後續軍費的問題!

因爲林哲已經是打算和清廷徹底撕破臉皮了,1856年七月,林哲以餘勝軍資不由,扣下了江蘇蘇鬆太地區、常州府的正稅、厘金,一毛都沒上繳給江蘇巡撫衙門。

數日後,林哲又指示徐言青扣下了浙江湖州府、皖南廣德州等餘勝軍控制區的正稅、厘金等。

對此,林哲在餘勝軍體系內部的理由是,既然江南、江北大營已經覆滅,而蘇南、浙北地區抗擊太平天國的重任已經全數被由余勝軍承擔,那麼原先供應江南大營、江北大營的軍費自然也應該轉爲供應餘勝軍了。

林哲扣下了餘勝軍控制區的田賦等稅和厘金外,還向朝廷上書,請求戶部拔給餘勝軍軍費千萬兩。

此外又自請其功,毫無廉恥之心的稱自己收復常州,一股攻克丹陽、鎮江,更是威逼江寧,殺敵數萬居功至偉,又江南軍務已由余勝軍獨力承擔,爲了方便行事,斗膽請旨由臣督辦江南軍政事務,必定早日剿滅粵賊云云!

古今往來,凡是敢向皇帝自請某個地區全部軍政事務的,不說百分百,但是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抱着造反之心的。

儘管幾年前清廷上層就已經知道林哲心有反意,但是還是沒有想到太平天國還沒有被徹底剿滅呢,林哲就已經是敢扣留地方賦稅,甚至請旨督辦江南軍政事務了。

這扣留蘇南、浙北、皖南等地的賦稅厘金,自請欽差督辦江南軍政事務,這就差直接說我要造反了了。

“現在該如何是好?”林哲的摺子送到了京師後,讓清廷的一大票軍機大臣們恐慌不已。

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59章 炮擊上海第44章 傷亡名單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388章 北平大亂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61章 爆破攻城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290章 戰爭中的和談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425章 提親第232章 奏摺第61章 爆破攻城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59章 炮擊上海第36章 追擊第2章 土匪危機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632章 帝大系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83章 添船夠炮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74章 上任設衙第441章 鐵甲艦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260章 騎兵追殺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92章 抽十殺一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86章 企業式政府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243章 建立守備部隊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89章 湖州之危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198章 帝國大學
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59章 炮擊上海第44章 傷亡名單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388章 北平大亂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61章 爆破攻城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290章 戰爭中的和談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425章 提親第232章 奏摺第61章 爆破攻城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59章 炮擊上海第36章 追擊第2章 土匪危機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175章 生絲產業鏈第632章 帝大系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83章 添船夠炮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74章 上任設衙第441章 鐵甲艦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260章 騎兵追殺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92章 抽十殺一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86章 企業式政府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243章 建立守備部隊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89章 湖州之危第553章 爭鋒相對的談判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198章 帝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