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林安飛回京

上了岸後,林安飛直接帶人進城,路上剛好遇上了同樣從浙北趕回的徐言青(清末梟雄167章)。

“徐兄,可是有些時日沒見了!”看見徐言青後,林安飛是主動打招呼。

和林安飛可以安逸的乘坐海軍船隻不同,徐言青從浙北迴來只能是一路乘騎快馬,神情間都可以看見他的疲憊之色。

不過累歸累,但是整個人的精神卻是非常好,當即也是回道:“恭喜林兄,這首破南京的戰功可是讓兄弟我羨慕得緊啊,還有聽說林兄的部隊已經是打到銅陵那邊去了,這功勞簿上又得添上一筆啊!”

林安飛呵呵一笑:“那裡那裡,我拿下南京不過是剛好趕上了,而且賊軍主力已經退走,至於皖南那邊不過區區一府而已,和徐兄你年初拿下整個浙江的功績一比,我這又算得了什麼!”

兩人相互一陣吹捧,然後就是聯袂入城。

入城們,看見整個南京城已經是煥然一新,整個城市似乎沒有遭受到多大的戰火摧毀,街面上的民衆雖然不多,但是也有了些人氣,偶爾也可以看見開了門的商鋪,也可以看見不少的救濟點正在施粥。

“看來畢餘同還是有些本事的,這接手南京十來天功夫,就已經是把南京整頓好了!”徐言青看着整潔乾淨的街道,發出了一絲感嘆,對畢餘同這個總理大臣還是有些佩服的,要知道當初他拿下杭州的時候,由於杭州受到了嚴重的戰火摧殘,城內嚴重缺乏生活物資,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但是當時的畢餘同升任浙江巡撫後(清末梟雄167章)。

採用了衆多有力措施,包括免費救濟城內百姓,組織政府構架,恢復百姓生產,並從外地大力調運糧食等生活物資,使得杭州快速恢復了生機。

沒想到畢餘同在浙江干的不錯之餘,這到了南京後也能夠把偌大一個南京城快速恢復過來。

不過徐言青自然不知道爲了恢復南京城的生活、生產秩序,畢餘同爲首的帝國官員們已經是苦熬了多個日夜,不知道費了多少心思才把死氣沉沉的南京城給恢復過來。

南京城給太平天國統治了數年,尤其是聖庫制度、男女分營制度的施行,幾乎把整個南京城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全部打亂,去年石達開雖然取消了男女分營制度,但是依舊無法消除當初的惡劣影響。

石達開走之前,又是挾裹了數萬青壯,幾乎帶走了城內的所有糧食,只留下滿城老弱婦孺給中華帝國。

僅僅是爲了從外地調運糧食救濟城內百姓,就不知道花費了中華帝國的官員們多少心思。

同時由於該城被太平天國統治數年,相當多的百姓被太平天國的的宗教政策洗腦的比較嚴重,所以進城內中華軍爲了肅清城內的太平天國殘餘頑固分子是花費了不少精力。

其中就是採用了剃髮這個大殺器,以往中華帝國的剃髮令只限於軍政人員,對普通民衆百姓則是採取較爲寬鬆的自願政策,所以目前除了上海,紹興等幾個中華帝國根基深厚的地方外,其他地方的民衆實際上依舊留着一頭辮子或者束髮。

但是在南京城,林哲卻是親自下令要求全城男性一律剃髮,不然就以太平賊軍餘孽就地處決,儘管會引起相當大的民間反彈,但這是中華帝國徹底控制該城的必要措施。

這南京可是中華帝國的首都,他絕對不允許城內百姓還心懷太平天國或者滿清朝廷,所以剃髮這一招大殺器是必須施行的。

至於說什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死活不願意剃髮的那些人直接誅殺了事。

不過頑抗的人相對來說還是少數,大部分百姓現在連飯都沒得吃,那裡還顧什麼剃不剃頭啊,再加上此時南京城的人口數量已經不多,全城百姓不足十五萬。

太平天國打進南京之前有百姓九十餘萬,但是等石達開撤離南京後,中華軍攻進南京後,城內百姓已經只有十來萬而已。

之所以人口銳減,部分人是在太平天國佔領南京前逃亡了,而後就是由於清軍建立江南大營長期圍城,城內糧食不足導致大量人口餓死,也少不了有部分是被太平軍屠殺了。

至於說是太平軍屠殺的多還是清軍屠殺的的多,又或者是逃亡的多還是餓死的多,這種‘老百姓到底是怎麼死的?”的問題是屬於各有看法,辯論起來沒個結果。

但是有一點是無法否定的:那就是太平軍到之處,人口必定大量銳減!

控制南京城期間,太平軍也從其他地方掠奪人口補充到天京城內,但是總數並不算多,而且石達開撤走之前,又是一股腦挾裹了數萬青壯。

這諸多原因就導致了中華軍攻佔南京城後,該城剩下的人口總數不足十五萬,其中又以老弱婦幼爲主。

這僅存的人口不多,尤其是青壯男丁的不足,所以剃髮令的抵抗是相當有限的,這也間接導致中華軍徹底控制南京城的難度減小很多。

這要是換成了沒有遭到任何破壞,同時人口又是有着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大城市,中華軍如果一股腦實施剃髮令的話,估計得掀起一場大規模的屠殺,不然的話是很難徹底掌控的。

所以說啊,現在南京城內人口少有人口少的好處!

林安飛和徐言青進了城後,很快就是抵達林哲的臨時行宮。說是行宮呢,但其實就是位於原來的天王府附近的一棟宅院。

看着附近化爲一片廢墟的天王府,林安飛忍不住咒罵起來:“這些天殺的賊子,把好好的宮殿燒了幹嘛,搞的現在皇上只能屈尊下榻民宅!”

徐言青也是看着偌大一片的廢墟練練感嘆:“我聽說賊軍爲了興建諸多王府宮殿,可是花費了無數工匠,原本還以爲打下南京城內也能占上一座呢,沒想到讓他們一把火都燒光了,真是太可惡了!”

石達開撤走天京前,在城內各處縱火,不單單把天王府給燒了個精光,就連他自己的翼王府都是一把火燒了,至於其他諸王的王府一個都沒剩下,通通都給燒光了,搞的現在中華軍進駐南京城後,想要找個適合的地方充當林哲的臨時行宮都難。

迫不得已之下,中華軍只能是把一座保存完好,以前也不知道是那個官員或商人修建的院落徵用,然後充當林哲的臨時行宮。

進入臨時行宮後,林安飛和徐言青就是看見了諸多穿着軍服或者穿着文官袍服的人來來往往,一副熱鬧景象。

這臨時行宮旁邊就是最高統帥部和內閣的臨時辦公所在地,所以經常可以看見諸多人員出入。

有意思的是,這往來的軍政官員裡,兩者的服飾有着極大的差別,軍官方面,幾乎清一色雙排扣軍裝大禮服,各種配飾齊全,林安飛和徐言青也不例外。

但是那些文官卻是比較亂了,有些是穿着漢服,有些是穿着西式的洋裝,也有些穿着馬褂長袍,還有部分人穿着近期纔在中華帝國官員裡出現的中華裝。

由於中華帝國新立,前期注重的東西更多的都是一些軍事戰略問題,至於一些小細節還沒來得及完善,比如說這穿着。

目前爲止,中華帝國方面只明確規定了軍方的着裝,包括大禮服、常服等,文官方面只規定了一種大禮服。

而這種基於明朝官袍改良而來的漢式大禮服其實只用於重要典禮活動上,並不是日常着裝,但是中華帝國目前又沒有規定官員的日常着裝,所以現在官員們的日常着裝是有好幾種。

那些很早就追隨林哲的早期官員,尤其是那些商人買辦出身的,很多人都選擇了穿西式洋裝作爲日常服飾。

而一些傳統出身的官員,比如說前清官員這些的,一部分繼續穿馬褂長袍,也有一部分人選擇了漢服。

所以這就導致了目前文官系統裡的服飾比較混亂,現在不少大臣們對此很有意見,已經是連續上書林哲,要求制定正式的官方着裝。

只是支持採用漢服作爲官袍的也有,支持用西式洋裝的也有,支持馬褂長袍的也有,對於這些爭論,林哲心中也是有了定案。

爲了和北面的清廷劃清界限,馬褂長袍這些帶有濃厚滿清色彩的服飾自然是不能繼續穿了。

但時代在前進,中華帝國就算要復古,提倡漢家衣裳,但是有一個大禮服也就夠了,這東西飄逸是飄逸了但是不夠爽利,一身飄逸的漢服再頂個大光頭或者寸頭,怎麼看怎麼彆扭!

但是要與時俱進的話,這洋裝也不行,容易讓人說崇媚洋外!

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林哲把記憶裡的中山裝給弄出來,這玩意和當代的西式洋服是截然不同的,現在搞出來後絕對屬於原創,和西方或者日`本絕對沒有半點關係。

這中山裝穿上後整個人也也顯得精神的多,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和中華帝國裡文官系統裡那一大票光頭、寸頭很搭配。

剃髮令施行後,中華帝國的文武官員清一色剃了光頭或者寸頭,這軍人的話剃個寸頭再穿上軍服,那絕對是帥到爆。

但是你一文官剃個光頭或者寸頭,然後再穿漢服又或者馬褂長袍的話,看上去絕對和美觀扯不上關係。

髮型也得衣服來配的!

這中山裝弄出來後,一開始林哲只是作爲自己的日常着裝穿,不過林哲也是讓自己的隨從官員們穿,所以很多下頭的官員就是迅速仿效了起來,現在在宮廷裡已經有不少人都穿着中山裝了。

嗯,當然了,這中山裝也不叫中山裝而是‘正裝’,林哲稱之爲‘中華裝’,意思簡單明瞭,就是中華帝國的服裝。

稍候林哲還準備下正式的詔令,在整個帝國官場上推廣這套中華裝,用以充當官員的日常着裝。

在宮務廳的一個身穿中華裝的官員引領下,林安飛和徐言青繞過了臨時行宮的前半辦公區域,然後抵達了後方的院落內。

剛進去,林安飛就是看見了草木之間的一個涼亭下,林哲和數人正在交談,由於距離有些遠,除了一眼能夠看出穿着龍紋軍禮服的林哲外,其他幾個穿着中華裝的人卻是不太認識。

此時前頭的宮務廳的官員停下步伐,然後低聲對林安飛和徐言青道:“兩位侯爺稍候!”

停下腳步後,林安飛偏頭問徐言青:“那幾個人你認識?”

徐言青道:“只認識一個,中間那個我記得是組織部協辦大臣李甘州,另外幾個卻是不認得了,不過他們能夠得到皇上的接見,這穿的又和內閣那羣人差不多,應該也是內閣那邊的人!”(。)

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37章 遭襲第540章 敵蹤初顯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41章 三衝敵陣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649章 海軍革新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441章 鐵甲艦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376章 第九協防師改革第635章 李平桐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90章 騎兵出擊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604章 北海國第618章 閱艦式第76章 亂世重典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383章 我還會再回來的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44章 傷亡名單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10章 出征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346章 李鴻章的好奇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210章 工商發展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574章 趙大黑闖關東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314章 妄談國事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55章 輕鬆勝利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
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37章 遭襲第540章 敵蹤初顯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41章 三衝敵陣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649章 海軍革新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441章 鐵甲艦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376章 第九協防師改革第635章 李平桐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90章 騎兵出擊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604章 北海國第618章 閱艦式第76章 亂世重典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383章 我還會再回來的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44章 傷亡名單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10章 出征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346章 李鴻章的好奇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210章 工商發展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574章 趙大黑闖關東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314章 妄談國事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55章 輕鬆勝利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