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

仔細算下來,李鴻章也算是和中華軍打了半年了,但是今天還是頭一次感受到對面中華軍的嚴苛軍紀(清末梟雄247章)。

儘管大規模槍斃逃兵的方式聽上去顯得很不人道或者殘忍,但是戰爭本身就是極爲殘酷的事!

第二十三協防師的擅自撤退遭到了督戰隊的大規模屠殺後,造成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稍候第二十一協防師以及第二十二協防師發起進攻的時候,雖然一度也各自死傷了數百人,但是卻沒有和先前的第二十三協防師一樣稍微受阻就是擅自撤退,而是堅持到了來自後方將領的撤退命令再進行撤退。

爲何?

因爲你繼續發動進攻的話,有可能會死傷不少人,但是如果擅自撤退的話,絕對死的比發起進攻要多的多!

再說了,施清瑄等高級將領也不都是有勇無謀的人,他們雖然把協防師的士兵當成炮灰用,但是炮灰也是一種資源啊,如果無法換回一定的戰果,施清瑄也不會讓協防師的士兵白白去送死。

所以實在攻不上去的時候,施清瑄還是會讓協防師的部隊退回來,免的讓協防軍的士兵死的毫無價值。

李鴻章在桃源縣擁軍三軍,其中超過萬人都是新軍,而且是固守不出,這就讓施清瑄的進攻進度非常緩慢。

施清瑄一方面不願意拿皇家陸軍的士兵去硬拼,而單靠協防軍又打不上去,所以只能是仿效之前的揚州以及六安戰役,準備進行長期的圍攻,在城市外圍構築工事!

比如說在城外修築墊高的炮臺,把重炮都搬上去,然後更好的打擊城內的敵軍,又在城外挖掘胸牆以及壕溝。

胸牆是作爲出發陣地以及防止城內清軍反攻的,而溝壕則是作爲隱秘突進的通道,走之型壕溝的話,就可以有效躲避清軍的遠距離火力打擊。可以讓士兵抵近清軍在城牆下的胸牆方位,並直接和清軍進行肉搏!

參與肉搏戰的自然是協防軍,其中又以刀盾兵爲主!

然後又是挖地道,準備用老辦法破城。也就是挖地道埋設大量的炸藥對城牆進行爆破!

這樣的措施雖然比較穩妥,施清瑄也有把握能夠以較少的傷亡就拿下桃源縣,但是需要的時間就比較多了!

相對於桃源縣這邊的穩紮穩打、進度緩慢,淮安那邊的第五軍進展卻是要順利的多!

自從李鴻章帶着江淮新軍北上桃源縣後,如今的淮安城內只有張國樑的三萬舊軍。都是一些綠營、八旗以及地方鄉勇團練,戰鬥力非常堪憂。

可以充當主力使用的只有千多名李鴻章留下來的江淮新軍!

過往的數天裡,面對第五軍的猛烈進攻,張國樑在淮安守的非常艱難,幾乎是把城外的外圍陣地和據點丟失一空,甚至連城頭都一度被打了上來!

十一月初的淮安已經大幅度降溫,張國樑披上了自己的外套,看着城外的中華軍!

城外的中華軍營帳蔓延數裡,而營帳到城牆腳下,則是遍佈衆多的壕溝。而看不見的地底下,肯定也有着中華軍挖的地道。

看着城外的中華軍,張國樑滿面愁容!

對於能否守住淮安,張國樑沒有任何的信心!

如果只是他在淮安牽制中華軍第五軍三五天時間,那麼問題不大,實際上他現在已經阻擋了第五軍至少七八天時間。

但是這七八天時間已經是極限了,之前的防守作戰裡,張國樑麾下的舊軍死傷超過四千人,李鴻章留下的兩個營江淮新軍也是死傷了近兩百人(清末梟雄247章)。

更關鍵的是,城內守軍的士氣極爲低下。現在就算是普通士兵都已經知道,淮安已經不可能得到北方的援軍了。

外無援軍,內無強軍,張國樑根本想不到自己有什麼可以守住淮安的可能性!

城頭上的風有些大。深秋涼風吹過,讓張國樑不由得緊了緊身上的外套!

也許,自己該走了!

於此同時,城外的第五軍中軍營帳內,沈馳雲和他麾下的高級將領們圍坐在一起,他們沒有和平常作戰會議的時候端坐在長方桌上。而是隨意的圍坐着,衆人中資歷最淺的第五師參謀長裴建傑上校正在用炭火煮水泡茶。

他邊上就是第五師師長杜永濤少將,對面坐着的還有第五軍參謀長宋向堂少將和第五軍軍長,江北軍務副司令沈馳雲了。

在座的這四個人就是第五軍的最主要將領了!

宋向堂把手中茶杯裡的茶喝了一小口後放了下來,然後道:“現在城內的敵軍已經是強弩之末,昨天一戰裡,雖然第十二協防師登上了城頭又被趕了下來,但那時候還是準備的不太充分,明天我們再加把勁,定然是能夠把城頭給拿下來的!”

“明天攻城的話,要換第十協防師上了,前幾年第十二協防師折損有些多,繼續強上的恐怕難以爲繼!”第五師的師長杜永濤少將也是開口道:

“到時候我的第五師也壓上去,爭取一斬而下!”

聽着衆人的話,沈馳雲面露滿意的神色:“如此,明日一戰就多多拜託幾位了,等把這淮安城給拿下來後,我沈某人將親自爲諸君向聖上請功!”

雖然說的是爲其他人請功,但是沈馳雲自己內心也是極爲期待的,能不能在年底晉升爲中將,就要看這一戰了。

目前中華軍裡頭,陸軍中將就只有施清瑄一人而已,而其他的幾個軍長還是和那些師長們一樣,只是個少將而已。

但是南京統帥部那邊已經傳來風聲,年底天子要大封羣臣,屆時將會對有功的文武官員進行授爵。而授爵之餘,也會對晉升若干陸軍中將。

聽聞天子要在年底晉升數人至陸軍中將銜,除了施清瑄外的其他軍方將領哪一個不是望眼欲穿啊!

有資格參與競爭的就是統帥部的各部總長,其中又以聯合參謀部石琅翼的可能性最大,此外其餘的四個軍長也都是有可能的,甚至幾個表現很搶眼的幾個皇家陸軍師長少將也是有希望的,比如說第一師師長許鵬安。

但是可以預料的是,這一次天子絕對不會把所有夠資格的都晉升爲中將。要不然的話當初從成立幾個軍級指揮機構的時候,就會統一晉升沈馳雲等人爲中將了,但是天子卻是沒有。

一直等到施清瑄立下巨大的戰功後,才把施清瑄晉升爲陸軍中將。至於其他人還在少將軍銜呆着。

目前中華軍諸多軍官們的軍銜對比職位來說,實際上不太正規的,而且普遍是低銜高制。

皇家陸軍裡,步兵連副連長的基準軍銜乃是少尉,也就是那些剛從軍校畢業的菜鳥們。特殊情況下也可由資淺中尉擔任。步兵連連長的基準軍銜則是資深中尉,少量資淺上尉再沒有合適職位可以調任的時候,也會繼續擔任步兵連的連長。

步兵營的營長則是以少校爲主,同時也存在資淺中校依舊擔任營長的情況,副營長則是資深上尉爲主,特殊情況下資深中尉也有。

步兵團團長則是以資深中校爲主,特殊情況也有資淺上校,副團長一般是剛晉升的少校。

師長則是以少將爲主,暫無中將師長或者上校師長的情況,師參謀長一般都是上校或者中校。

上述的職位和軍銜的相配。一般都只有一個基準線,但實際操作中會出現一些誤差,比如上尉擔任營長,少尉擔任連長的情況也會有出現。

同時值得說明的是,軍方的晉升體系雖然存在少尉副連長能夠直接升爲中尉連長的情況,但是極少有從中尉或者上尉連長就直接升爲少校營長的,同樣的少校營長也很少直接升任中校團長的。

以往中華軍對軍官極爲緊缺也很少出現這種大跨越式的任命,一般來說,少尉副連長積累夠資歷後,會升爲中尉。少數優秀者直接擔任步兵連連長,但是大部分都是會被抽調到團、營去當參謀。

積累一段時間後,再調去擔任步兵連連長,然後慢慢積累。升遷爲上尉後,一般是調任副營長,或者是到師級、軍級、甚至回到統帥部各部機構擔任參謀。

然後才能順理成章的升爲少校,這個時候才能回去當步兵營的營長!

積累戰功後,到了可以晉升的時候,除非你極其出色或者戰況非常緊急。不然是不會直接升任爲團長的,而是會被調去擔任副團長或者到參謀機構任職。

然後纔可以調往某個步兵團擔任團長。

而且這說的往往還是優秀者的晉升之路,至於平庸者要想獲得晉升,難度就更大了!

不過這種情況在最近一年已經被陸續打破,因爲中華軍的擴張速度實在太快,這擴張不僅僅有皇家陸軍呢,而且還有協防軍以及地方守備部隊,這些都是需要大量軍官的。

因此出現了諸多例外,很多軍官是一年內連勝好幾級!

如果說師級的軍銜配置還比較正常外,但是軍級的軍銜配屬就有些混亂了,比如說當初設立各軍的時候,五個軍長都還是少將,配屬的軍參謀長也只有中校或者上校軍銜,也就是說和師級的指揮機構是差不多的。

但是後來軍方陸續晉升軍級機構的各人員軍銜,比如現在五個軍的參謀長,已經有三個是少將銜,剩下兩個是上校銜,軍所轄各科的科長們,比如第五軍後勤科的科長,其軍銜原來是上尉,但是現在已經是變成了中校。

屬下各人員都有晉身,唯獨幾個軍長們除了施清瑄外,都還沒得到晉升,徐言青,林安飛,陳雲陶,沈馳雲都還是少將銜。

這種情況自然是不能這麼持續下去的,林哲肯定是要把軍長的軍銜提到中將上來,不然的話不好指揮部隊,但是先提誰,提不提誰就是有講究了。

林哲可沒打算說一定要把現有的四個軍長都晉升爲中將繼續擔任軍長,如果下面的四個軍長有人做的不好,林哲可是會毫不猶豫的把他們撤職,然後從其他的出色少將裡頭挑選人任職軍長。

沈馳雲雖然自認爲自己在蘇北打的還過得去,但是和施清瑄橫掃皖北和蘇北相比,他帶領第五軍後的表現就是非常平凡了。

在這種情況下,沈馳雲也是不得不擔心自己會被邊緣化,一旦這一次晉升沒能及時跟上,那麼他就會和早年的石琅翼一樣,迅速從軍方的第一梯隊裡掉下來,到時候別說和施清瑄比較了,估計連陳雲陶這個後輩都比不上了。

他需要戰功,他需要晉升!

帶着對戰功的渴望,沈馳雲在十一月六號對淮安發動了最大規模的總攻,不僅僅投入了兩個協防師,而且還把第五師也是派了出去一共進攻,同時還拉下了面子,親自去請海軍之第一炮艦支隊爲第五軍提供艦炮的火力支援。

進攻當天,許久都沒有親自上過陣的沈馳雲騎着高頭大馬,揮舞着軍刀親自指揮部隊發起進攻!

城內的清軍也是拼力抵抗,造前中期給衝鋒途中的第五軍帶領了一定的傷亡,尤其是衝在最前面的第十協防師更是損失慘重,最後不得不派遣了原本就元氣大傷的第十二協防師上前增援,這才能夠冒着清軍的火力爬上城頭。

等這兩個協防師的刀盾兵爬上城頭後,皇家陸軍沒有和以往一樣等着他們穩固城頭陣地,而是親自爬上城頭,用着手中的刺刀發起肉搏戰,和協防軍的刀盾兵一起穩固並擴大城頭陣地。

在中華軍的戰例裡,也許在衝鋒的途中會因爲損失過大而失敗甚至崩潰,但是等皇家陸軍的士兵爬上敵人的城牆上,就從來沒有被人趕下來過的先例。

沈馳雲的各方面能力雖然不是中華軍諸多高級將領裡頂尖的那個,但是也不至於翻別人都不會犯下的錯,所以當他派出皇家陸軍第五師進行登城作戰的時候,第五師的士兵們雖然一度受到清軍的反撲而造成一定的傷亡,但是卻是牢牢的守住並擴大了城頭陣地。

而一旦讓他們穩住了城頭陣地,那麼後續更多的中華軍士兵就能夠源源不斷的涌上城頭。

沈馳雲看着前方的第五師的數百名士兵推進到南城門上,然後不用多久那扇已經被火炮炮彈轟的破破爛爛的城門就是化爲廢墟,被進攻部隊攜帶的炸藥包直接炸燬。

而城外等候的第十四步兵團的士兵們立即在軍官們的口令下,在鼓點聲中依舊列着整齊多排的橫隊走向了依舊充滿了硝煙的城門口。

“總算是拿了下來!”沈馳雲看着己方的士兵把陸軍期插上了城門樓的時候,一支緊張着的他也終於是露出了笑容!

硝煙下自己的軍旗在城門樓迎風而展,而沈馳雲彷佛也是看到了陸軍中將銜在對着自己招手!(。)

第644章 他必須死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173章 馮寶才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414章 方德嬪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316章 國宴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37章 遭襲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597章 曼德勒混戰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68章 十萬兩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69章 江海關第391章 進城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54章 兵指青浦第307章 騎兵出擊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71章 擴軍五千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154章 戰火再燃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337章 繼承人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38章 身陷危機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2章 土匪危機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31章 謹慎東進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
第644章 他必須死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173章 馮寶才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414章 方德嬪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316章 國宴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37章 遭襲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597章 曼德勒混戰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68章 十萬兩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69章 江海關第391章 進城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54章 兵指青浦第307章 騎兵出擊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71章 擴軍五千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154章 戰火再燃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337章 繼承人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38章 身陷危機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2章 土匪危機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31章 謹慎東進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