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炮聲中,阿瓦恰灣的東部區域裡硝煙開始瀰漫,使用黑火藥的火炮在發射後,產生的大量白煙,再加上戰艦蒸汽機的煤炭鍋爐燃燒後產生的白煙,兩者夾雜在一起,使得艦隊的逐漸被煙霧所瀰漫,這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是帝國海軍的艦隊特地釋放煙霧,以迷惑敵軍的視線呢(清末梟雄568章)。
陸地上,已經登陸上岸的數百名中華軍士兵大部分還在灘頭上,而小部分前出的部隊卻是已經和俄軍開始交火。
不過交火的規模相當小,俄軍並沒有派出大規模的部隊來攔截,這倒不是俄軍沒有足夠的兵力,而是因爲一旦這樣做,會引起中國艦隊的注意力,然後有可能直接炮擊他們的攔截部隊。
在這個距離上,處於艦隊火力的最佳發揮距離,貿然動用大量的部隊前往攔截作戰,其後果是相當危險的,有可能還沒有和中華軍的登陸部隊交戰,就被中國艦隊的炮擊給直接轟崩潰了。
目前的小規模交戰,來的小股俄軍主要還是試探,偵查爲主。
而應對俄軍小股部隊來襲的,就有許少尉所在的部隊,作爲最先登陸的部隊之一,許少尉的這個排和所在連隊的其他兩個排一起,剛登陸就是向內陸挺進,以便掩護後續登陸的部隊。
此時此刻,許少尉正彎着腰,小心的探出頭,仔細觀察着前方,前方大約一百五十米,是一到略有起伏的小山地,在那裡隱約還可以看見有俄軍走動,一些俄軍士兵也是偶爾露出頭來開槍還擊。
同時,許少尉的部隊也是以一座低矮的山地作爲掩護,士兵們都是以趴着的姿態,俯身用槍射擊。
在許少尉的部隊身後,則是有多名炮兵,他們正推動着一門四磅的步兵炮。
縱觀雙方的交戰模式,就會很清楚的感覺到,這場戰爭和以往的戰爭有所不同,尤其是雙方使用的一些戰術更是大大不同。
十幾年前的克里米亞戰爭,雙方依舊是停留在前裝槍,線列對射的模式,而後的美國內戰期間,雖然南北雙方已經廣泛裝備後裝步槍,但是在戰爭的前期,雙方依舊使用線列對射爲主,而中後期,線列戰術開始消失,繼而出現的是各種亂七八糟的戰術,散兵戰術就是在其中。
不過雙方的大規模交戰時,依舊會形成密集的隊形進行對射!
整個六十年代,由於後裝步槍的迅速普及,直接導致了各國步兵戰術的混亂,很多人依舊頑固的使用線列戰術,而有些將領則是開始接受散兵戰術等,如此也就導致了同樣一場戰爭裡,有些戰役可以看見線列對射的場面,而有些戰役則是可以看見雙方躲在掩體後面對射。
目前西方各國的戰術,都是有些混亂,並沒有說形成一個很完整的戰術體系,使用什麼樣的戰術,基本取決於前線將領們的個人態度。
不過中華軍和俄軍卻是不太一樣,中華軍是全球第一家全面服役後裝步槍,並使用散兵戰術的軍隊,甚至爲了更好的使用散兵戰術,拋棄了已經流行百年的軍隊編制,率先使用了一師兩旅四團的步兵師編制。
不過,編制這東西和武器不同,如果是某種新式武器出現了,那麼很快就是會傳遍整個世界,並且引起各國的仿製跟進,但是編制這東西就不一樣了,這是屬於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儘管中華軍並不會說刻意的對編制進行保密。
各國在華武官多少都會接觸到中華軍的一些編制情報,比如說在觀看中華軍演習的時候,哪怕是不用別人明說,但是他們也會發現中華軍的一些編制和各國現有的編制極爲不同,最爲明顯的例子就是,中華軍的一個步兵營(團)下轄的步兵連只有四個,而不是線列時代裡的六個甚至八個步兵連。
同時,他們也發現了中華軍的一個步兵連,並不是直接下轄十個或者八個十人隊,而是管轄一個四五十人的排,然後每個排也不是說有四個或五個十人的隊,而是轄有三個十四人的班。
也就是說,中華軍的最基礎編制單位,並不是線列時代裡標準的十人,而是十四人。
這種情況縱然是引起了各國的注意,不過這種注意是非常有限的,因爲編制這東西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有時候你是很難判斷這種新編制到底是好還是差。
畢竟各國陸軍並不是和中華軍一樣,都是一支年輕的軍隊,並沒有太多的歷史包袱,不管是武器還是編制又或者是戰術,這說改就改了,而這種事情在列強軍隊裡是幾乎不可能的事。
當年換裝後裝步槍的時候,西方各國普遍有着大量將領反對。
而在戰術上,相當多的西方將領是堅決反對使用任何線列戰術以外的戰術進行作戰,他們認爲士兵趴在地上開槍嚴重影響了軍人的榮譽,同樣認爲鬆鬆垮垮的散兵戰術會嚴重影響部隊的士氣,因爲散兵部隊看起來遠遠不如線列部隊那麼威武。
不管是歷史上還是這個時空,不管是海軍還是陸軍,在六十年代裡都處以一種非常迷茫,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巨大變化。
十九世紀的六十年代,也許聽上去只是一個普通的年代而已,但是對於世界歷史而言,尤其是對於世界工業歷史而言,卻是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
在十九世紀的六十年代,法國、普魯士甚至美國等國家,都在這個時期先後完成工業革命,就算是俄國也是緊隨各國後頭,開始進行社會改革,試圖進行工業化。
原歷史時空裡,東亞的滿清王朝和日本,都是在這個時期先後開始了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當然了,在這個時空裡,日`本現在還深陷在內戰之中,有着中華帝國的搗亂,短期內是別指望能夠統一了,不過即便如此,日`本內戰雙方的一些有志之士,也是開始進行了改革的試探,其中最爲明顯的就是嘗試建設一些工廠,尤其是軍工廠以及向外國派遣留學生了。
德川幕府就是在1866年裡,向帝國派遣了高達三十多人的留學生,維新派那邊也是向英法等國派遣了一定數量的留學生。
至於這個時代的中國,在五十年代末期開始就已經開始進行工業化改革,嗯,並在六十年代期間依舊堅定不移的進行工業化,嗯,參考西方各國的前例,這一時期大體上可以認爲是帝國進行工業革命的關鍵時期。
至於有沒有完成工業革命,那就得看什麼標準了,如果只是簡單的標準來看,已經能夠建造鐵甲艦的中國,已經算是當代少數幾個強國了,這年頭可沒幾個國家能夠自造鐵甲艦,能夠造出來的清一色是列強。
但是如果從工業規模、尤其工業產值在國民總產值的比例上而言,卻又是差很多。
中國國土龐大,人口衆多,哪怕是隻單純的計算農業產值,其國民產值也是妥妥的大國,但是這種所謂的龐大是徒有其表的。
目前國內的工業產值雖然增長迅速,但是佔據的比例依舊不算高,以當代的典型工業國家英國爲例子,英國的國民總產值裡,其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佔據的比例已經是達到了百分之七十左右。
而在中國,這個比例還不到百分之十!
當代的中華帝國,儘管已經能夠建造鐵甲艦,上海的北岸工業區裡衆多的工廠正在冒着濃煙,但是這只是外人所能夠看到的最表面景象,實際上,如果你離開中國的幾個主要工業城市,深入到中國的內陸地區去看,那麼就會發現,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實際上依舊保持着過往五六百年的狀態。
當代的中華帝國,實際上是一種非常矛盾,兩級分化相當嚴重的國家,一方面是沿海的工業經濟高度發達,以上海、廣州、天津三大城市爲代表,然後寧波、蘇州、武昌、當塗等城市爲輔,組成了中國的工業化或半工業化城市。
然而除了上述地區外,其他地方依舊保持在落後狀態,內陸地區的農村,實際狀態和明清時期並沒有任何的區別。
如此也就造成了帝國的很多社會現狀是畸形的,特殊的。
比如恐怕是沒有那個時代,比當代的帝國更加重視教育,這重視並不是說帝國政府重視,而是指民衆自身的重視。
自從帝國推行新式教育制度以來,民衆視上學爲改善自身命運的最佳渠道,同時帝國的新式教育制度和傳統的科舉制度並不同,古代的科舉制度要一路殺上去,最少也得靠上舉人後纔能有實際的回報,但是在帝國的新式教育制度裡,哪怕是你只上到了高等小學,但是也能夠以此找到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這裡頭有什麼含義?
代表着更多的機會。
同樣是讀書,傳統的科舉興許要幾百個人裡頭,才能夠出現一個舉人,然後獲得實際利益,但是在帝國的新式教育制度下,只要是讀書,那麼就能夠出人頭地,哪怕是隻讀了一個高等小學,那麼也能夠就此找到一個好工作,不一定說非得讀到大學畢業以後才能收穫實際利益。
同時,帝國的新式教育制度很好的延續了明清科舉考試的一個特點,那就是隻論個人才華,而不論社會背`景。
只要你能夠考上,不管你的父親是當朝大官還是農民,那麼都能夠收到帝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