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年輕一代

那錢姓軍官雖然穿着寧軍的軍服,但是他卻是中華軍的現役軍人,是被秘密派遣到寧國來,給李昊通充當軍事顧問(清末梟雄598章)。

這種秘密派遣如果不是知道內情的人,是很難察覺的,就算英國人挨個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

因爲寧王朝和其他東亞國家有着極大的不同,首先這是一個華人建立的國家,統治階層是清一色的華人,官方語言可是漢語。

同時寧王朝的各方面政治和軍事體系也是基本照抄中華帝國,如果是不瞭解到人來到曼德勒,估計都會認爲寧王朝是中華帝國下屬的領土。

這寧軍裡的軍官多數也是清一色的華人。

因此當中華軍秘密派遣過來的軍事顧問如果他們自己不說,實際上外人會很難察覺到他們實際上是中華軍的軍事顧問。

加上李昊通爲了避免寧國的其他勢力得知並干擾此時,可是給這一批的軍事顧問直接僞造了真正的軍官身份,眼前的這個錢國堂就是擁有着寧軍的少校軍銜。

錢國堂看見了來人後,當即是露出了喜色,眼前這個穿着中華裝的年輕人不是別人,乃是他當年的杭州高等中學的同學,名爲賈浩峰。

這兩個人的出身相似,錢國堂出身於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曾祖父曾中過舉人,官至道員,祖父和父親也都考中秀才,不過祖父一生都沒考上舉人,也沒有捐官,倒是他父親久考不中後,捐了個知縣,花費了不少錢打點纔在江西謀得一任知縣,不過太平天國運動後,他父親爲了避禍很果斷的辭官歸家,這前後當的知縣還不足兩年呢。

回到金華老家後曾學別人,投資開了家火腿作坊,不過很快因爲經營不善而倒閉,而後一兩年家人又是多病多災,最後耗盡了僅有的些許錢財,最後不得不回到老家,依靠祖宅傳下的數十畝田產過活,家境甚至已經比不上那些富農。

這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錢家是已經破落的書香門第(清末梟雄598章)。

賈浩峰也差不多,同樣是大地主出身,不過他的家是在皖南,太平天國期間,不僅僅家產全無,而且連父親和幾個家人不是被太平軍所殺,就是餓死在了逃亡的路上,最後賈浩峰是和母親還有兩個妹妹逃亡到杭州,寄居在姐夫家中。

從家財萬貫的士紳地主淪落到寄人籬下,這給少年時期的賈浩峰是極大的刺激,由此讀書是非常用功,他姐夫見他讀書不錯,所以也是資助了他進入新式學校讀書,後來更是硬撐着資助他入讀杭州高等中學,要知道這入讀高等中學的花費可是頗大,他姐夫也不過是在一家商行裡當掌櫃而已,收入要養一大家子本來就很苦難了,還得供賈浩峰讀高等中學,這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

爲了緩解家中的負擔,他那個大家閨秀出身的母親更是做起了針線活。

而賈浩峰也是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雖然沒能靠近他希望的陸軍軍官學校,但是卻考入了帝國大學,考入帝國大學後,雖然雖然負擔依舊很重,但是他卻是神情了皇家銀行的的學業貸款,平日裡也是做一些兼職,總算是減輕了家裡的負擔。

這兩人的家境和遭遇都有些類似,所以在杭州高等中學的時候也是相交甚多。

當年兩人從杭州高等中學畢業後,錢國堂懷着一顆建功立業的心思,加上帝國成立後軍官的社會地位極高,乃是最容易博得貴族爵位的一羣人,所以報考兩大軍校歷來都是帝國最優秀的一羣年輕人的首選,錢國堂也裡不例外,爲了恢復家族的榮光,他經過重重競爭最後考入了皇家陸軍軍官學校。

現在的他猶記得獲得錄取通知書時,不僅僅是整個村的人都爲他歡呼,他那個依舊蒼老的父親更是親自祭祀宗祠。

而後他更是連接獲得縣上多名士紳、官員的宴請,如果不是他早早就定下了婚事,估計都有人當場要和他結親了。

整個場面絲毫縱然不如明清時代那些士子考中進士的場面,但是也不弱了,在當代人們的心中,能夠考上兩大軍校那是比明清時代的舉人還要值錢。

實際上這也的不容易,帝國的領土龐大,人口衆多,而兩所軍校每年錄取的人數加起來也不過千人,加上一些發達地區的讀書人更具有優勢,所以有些窮縣幾年也考不上一個軍校生。

而他的同學賈浩峰一開始也是打算報考陸軍軍官學校的,但是他的身體素質差了些,沒能夠通過體能測試,最後轉而報考帝國大學,並順利考上,就讀的是外文科。

如果說兩大軍校是培養軍官的搖籃,那麼帝國大學就是培養官員的搖籃,帝國大學的畢業生,基本百分之八十都會進入政界,其中外文科的畢業生大多數都會進入外務部工作,朝着外交官的方向發展。

號稱集中了政界裡最多年輕一代俊傑的‘宮內秘書處’,除了那些中高層職務外,其他的中下層職務被帝國大學的畢業生至少包攬了一半。

等他們畢業後,自然是各自進入陸軍和外務部工作。

隨後幾年,他們雖然和其他同學偶見過幾次,但是各自都是工作繁忙,自然也是見不到了,彼此的聯繫也就少了些。

但是卻沒有想到今天會造遠離祖國的曼德勒相見!

這老同學見面,雖然是免不了說幾句話拉攏感情,不過這兩人也都知道,現在是情況緊急時刻,所以只是略微問了兩句後,錢國堂就是問道:“現在這個時候,你不在公使館那邊,怎麼來這裡了!”

“我是奉了郝大人之命,前來見李侯的!”賈浩峰如此道。

“哦,想不到你都能承擔如此重任了,看來你這幾年混的不錯啊!”錢國堂一邊帶着賈浩峰進入大門,一邊說着。

賈浩峰卻是輕搖頭:“我現在不過是一等隨員,那裡比得上你啊,這都是少校了!”

聽到賈浩峰說自己已經是一等隨員了,這讓錢國堂有些小小的驚訝,連忙搖頭道:“我這哪裡是少校啊,這不過是寧軍這邊的身份罷了,做不得數,現在我還只是中尉呢!倒是你,沒看出來啊,你都是一等隨員了,恐怕不用幾年都能成爲獨領一方的領事了!”

錢國堂驚訝是正常啊,帝國的外交官的官階和普通的政務官員有些不同,普通的官員,在部門任職的話,不管是地方還是中央機構,基本都是稱之爲科員、副科長、科長、副處長、處長、副司長、司長等。地方政府的主官則是延續舊稱知縣、縣丞、知府、同知、道員、布政使、巡撫之類的主官。

不過這兩者只是稱呼,並不是官員的級別區分,中央機構裡的一名司長,外放的話最次也是一個道員,有時候甚至會是布政使。

換到外務部這邊,部門任職的人員也都是以科員、處長、司長之類的稱呼,但是駐外人員的話,有普通僱員以及外交官之分,普通僱員或是本國或是當地國,並沒有什麼官方的組織關係,只是普通僱員,主要做一些普通文書工作或者雜物等。而正式的外交官的話,從高到低則是:三等隨員、二等隨員、一等隨員、領事參贊、領事、公使參贊、公使、全權公使。

通常而言,三個等級的隨員都是從事一些輔助工作,協作處理外交事務,領事一般是地方領事館的負責人,比如說仰光領事館、舊金山領事館、夏威夷領事館,領事參贊則是這種等級領事館的副手。

公使則是國家級別公使館的負責人,負責交涉一國外交事務,比如駐英國公使、駐美國公使、駐法國公使等,這種公使有時候還會兼任臨近國家的公使,比如駐英國公使就兼任荷蘭、比利時等歐洲小國事務,駐美公使就同時兼任夏威夷、墨西哥以及整個南美洲國家的外交事務。

公使參贊則是公使的副手。

全權公使,實際上負責的區域範圍和公使差不多,但是多了一個差遣,通常是“欽命某某地事務全權大臣”,權力比普通公使大得多,是擁有締結條約,發動局部戰爭權力的外交官,基本上可以看成是欽差,皇帝的直接代表。

目前帝國的全權公使並不多,只有三個,一個是駐日公使、一個是駐美公使,不過駐美的全權只限於夏威夷,其差遣是‘欽命夏威夷事務全權大臣’,其軍事和條約權限並不涉及到美國、墨西哥等其他國家。

第二個就是駐寧公使了。

公使和全權公使,這裡頭的區別和管理區域甚至和行政級別無關,其區別只在於所在區域的權力大小而已,比如說郝木柏是駐寧全權公使,但是他的地位和重要性自然是無法和帝國駐英公使相提並論的。

而自己的這個同學年紀輕輕就已經是一等隨員了,再熬幾年的話,一個領事參贊就到手了,這個級別平常時候就是一座地方領事館的二把手了,如果領事回國述職或者其他原因無法行使職權的話,那麼這個領事參贊就能夠臨時署理領事館事務。

按照通常觀念來說,這種地方級的領事參贊,地位基本已經等同於地方政府的道員級別了,因爲根據帝國的相關規定,會見外國的領事的時候,一般都是要道員級別以上的官員,一些重要的領事,通常都要和省級的巡撫或者布政使接見。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要知道自己畢業也幾年了,但是這軍銜晉升是慢如狗,畢業時是少尉,這幾年只升了一級成爲中尉。

而自己的這個同學,估計一起步就是三等隨員,而且升官的速度也是比大多數人塊多了,其他人估計還在苦苦正在在科員、副科長級別的時候,他卻是已經能夠在其他國家和李昊通這種其他國家的中央官員見面,並討論一國前途了。

錢國堂這個時候不得不感嘆,雖然都說帝國裡的文官在地位上不如軍官,但是這裡頭可不能把外交官算進去啊,這些人升官快就不說了,而且獲封爵位的機會也是比普通文官大一大截。

自從帝國統一後,帝國新封的貴族少的可憐,排除幾個皇親國戚外,普通臣子獲封的爵位少的可憐,加起來也就那麼十幾個,而外務部那邊的外交官就獨佔了三個名額,內閣的其他部門一個都沒有,軍方的名額雖然多了一些,但是都是一些老將軍,可以說是靠着傲資歷熬上來的,真正的在這幾年依靠新獲得的軍功而獲封的一個都沒有。

這幾年,帝國的外交官出的妖孽太多了,基本上幾個駐外公使都是在國內甚至在國際上大名鼎鼎,比帝國內閣的閣臣們要出名多了,那李博倉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一人左右整個日本政局,在日本的影響力之大可以說是無以倫比,以後日`本人書寫這一段歷史的時候,不管是罵還是讚揚,都是絕對無法繞過李博倉,甚至李博倉的內容很會佔據很大篇幅。

這錢國堂心中一邊感嘆着,一邊也是把賈浩峰帶到了李昊通的面前。

當賈浩峰看見李昊通的時候,發現這個年紀和自己差不多的寧國侯爵神情疲倦之色,更充滿了擔憂。

看見賈浩峰進來後,他也只是點了點頭,李昊通和帝國駐寧公使館的人多有來往,某種程度上,他和郝木柏還算得上是政治盟友,所以對使館的工作人員比較熟悉,賈浩峰雖然只是一等隨員,但是帝國的外交官本來就不多,像駐寧公使館,隨員以上,稱得上是外交官的只有六人而已,其中還有一個陸軍武官,其他的都是一些普通僱員。

隨後,賈浩峰就是和李昊通一番密談,二十幾分鍾後,賈浩峰纔是重新出來,不過他出來後,卻是沒看見錢國堂,顯然他是有事先離開了。

當即,賈洪峰也沒有耽擱時間,直接就是上了馬車,在一起來的多名騎兵的護送下回公使館。

他自然不知道,現在他的同學錢國堂已經是帶着部隊奔赴前線!(。)

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30章 救援長興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316章 國宴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308章 勝了嗎?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632章 帝大系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668章 布拉鎮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55章 輕鬆勝利第78章 各方利弊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260章 騎兵追殺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394章 餓狼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60章 久則生變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37章 遭襲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618章 閱艦式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394章 餓狼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77章 商貿區風雲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4章 擴張護院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51章 團練大臣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387章 咸豐東狩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62章 破城
第115章 刺刀衝鋒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30章 救援長興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316章 國宴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308章 勝了嗎?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632章 帝大系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668章 布拉鎮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55章 輕鬆勝利第78章 各方利弊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260章 騎兵追殺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394章 餓狼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60章 久則生變第153章 懼怕和驚慌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169章 定都大典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37章 遭襲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618章 閱艦式第137章 提前造反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394章 餓狼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77章 商貿區風雲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4章 擴張護院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51章 團練大臣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387章 咸豐東狩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591章 元宵國宴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62章 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