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身爲聖人,執掌闡教多年,看着下面站立的弟子們,心裡自然是有數的,一個勢力內部不光是合作,遲早是有競爭的,只要這競爭在合理的範圍內,有利於勢力的發展,而不是內耗嚴重,影響了整個勢力的發展,那元始天尊都能容忍。
其實闡教的這些二代弟子心裡也清楚,在闡教這面大旗下,自己纔是最有利的,有聖人講道,一般出去,自身也比較有保障,其他勢力想對付自己,也得看看背後站着的元始天尊的怒火能不能承受住。所以,這麼多年,這些闡教二代弟子還是互相扶持爲主,基本沒有什麼惡意內鬥的行爲。
但是,現在這些二代弟子都已經是金仙修爲,初步領略道韻,後面想要晉級大羅金仙必定要凝聚自己的道意,然後慢慢參悟這洪荒世界的法則,最終將形成自己的法則,才能晉階準聖。
但是每個生命體對於道的領悟都是不同的,都需要將自己的道真實的運用出來,才能不斷完善自己的道。那不同的道就如同不同的信仰,早晚各自都會分道揚鑣,在這個過程中這些闡教二代弟子以後還會以合作爲主,但是逐漸也會因爲道的不同,開始競爭。
那以普賢真人、文殊廣法天尊等人爲難自己,已經讓清虛道德真君看到了這種趨勢的開始,不過清虛道德真君心裡也清楚,目前這種都是些小動作,等到各自進階準聖後,那估計同門之誼將比不過對於大道的追求了。若是領悟的道相似還好,若是偏差過大,那基本就是對立的結果了,就像三清,同爲盤古元神所化,如今不也分道揚鑣了。
闡截兩教教義的對立,導致兩教更是在封神大街中不死不休,那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本是兄弟,後來不也如仇敵一般也。
清虛道德真君想到這裡,心裡也不由輕嘆一聲:“這個世界,想站在巔峰,那都是踽踽獨行,一路上有人扶持,有人針對,但真正理解堅持自己內心的大道,唯有自己而已。”
清虛道德真君看了看高坐雲牀的元始天尊,那慶雲金燈,那紫氣氤氳,那聖人威嚴,心裡想到:“師尊怕是也有躊躇吧,將來真的開始要打垮截教的時候,那道心不知道要經歷什麼打磨。自己和這一衆同門早晚也會走到這個地步吧。這真的值嗎?”
那清虛道德真君一時心緒萬千,道心起伏,周身氣息波動不已。
元始天尊端坐高臺之上,自然也是注意到了清虛道德真君的異樣,此時元始天尊也不管這些,開始開口講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萬物爲芻狗。既畢事則棄而踐之。”
隨着元始天尊的大道之音,闡教衆人都是開始領悟,對於清虛道德真君的異樣,自然當成是覺得他又有領悟,一時衆人心裡有無謂者,有不服者,有記恨者,又羨慕者。不管他們怎麼想的,都沒人再會輕視清虛道德真君,內心開始將他作爲自己以後大道之路上的一位競爭者了。
就在元始天尊在玉虛宮中給衆人講道的時候,那軒轅完成了人皇大業,在陳都被人教聖人老子派玄都大法師降臨,封爲人族人皇,隨後天道降下大量功德,軒轅進位亞聖,自歸火雲洞。
還有不少功德降到洪荒不少地方,其中崑崙山玉虛宮中,也有大量功德落下。
清虛道德真君在裡面出力不少,因爲斬殺大巫蚩尤,那分到的功德,比軒轅帝師廣成子還要多上幾分。
那廣成子面上倒是沒有特別的表情。
不過,這時候清虛道德真君因爲聽到元始天尊的講道,此時心裡早已釐清“不成聖,終爲螻蟻”,道心一定,心中心魔一去,元神輕明靈動。
這心魔乃是清虛道德真君和大巫蚩尤多次爭鬥時,雖然不曾被魔氣入侵,但是魔道手段詭異,還是影響到了清虛道德真君的道心,如今清虛道德真君藉着聖人講道,又有大量天道功德降下之際,一舉清楚心中潛藏的心魔,終於凝聚了自己的道意。
周身氣勢一變,那清虛道德真君頂上三花盡放,顏色由淡淡的一層金色轉爲金色,三朵金花輕輕搖曳。
燃燈道人看見這種異象,那還不知道這清虛道德真君已經晉級大羅金仙,而且開這情況,更是一舉突破大羅金仙中期。燃燈道人心中冷哼一聲,面色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