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二)

夜已經深了,範閒一個人站在劍坑的旁邊,看着坑裡那些密密麻麻,有如稻穀,又有如直刺天穹樹尖的劍發呆,他此時站的位置,正好是先前王十三郎站的位置。其實在裡間與四顧劍進行最後對話的時候,他就隱隱約約聽見了十三郎無聲的哭泣聲,哭泣無聲,其實還是有聲。

當時的劍廬深處沒有旁的人,四顧劍與範閒談論的問題太過要緊,連劍童都被遠遠地驅到了遠方,只留下十三郎守在屋外。範閒明白,四顧劍以此來表達他的態度,他信任自己的關門幼徒,範閒也信任十三,東夷城的將來如何,要看十三郎和範閒之間的配合,而四顧劍想讓十三郎從這次對話之中,瞭解更多的東西,範閒也希望十三郎能夠從自己口述的霸道功訣中,領悟不一樣的東西。

這是一次悄無聲息,彼此默契於心的互相參詳,只是王十三郎其時陷入黯然情緒不可自拔,也不知道究竟聽進去了多少,領悟了多少。

劍廬弟子沉默地魚貫而入屋內,範閒自然不會再進去,他不會自大到以爲四顧劍真的會因爲母親的關係,這幾面之緣,就把自己當成世界上最重要最親近的年輕人,願意臨死前還和一個慶臣呆在一塊。

大宗師臨死的時候,當然願意和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十三位弟子呆在一起。

此時四顧劍應該是在屋內交待後事,這些後事裡有許多是和範閒有關,或者說是東夷城必須配合範閒的事宜,範閒不方便偷聽,嘆了一口氣,邁步向着劍廬外面走去。

不知道四顧劍的遺命能不能壓制住雲之瀾的反彈,範閒也沒有辦法去確定這件事情。

走出劍廬門外,監察院的下屬以及東夷城方面的禮事官員迎了上來,面色各自不同沉重。範閒搖了搖頭,然後在衆人的陪伴下,向着山居上行去。

自己在等什麼?等着一代強人的殞落,等着一位大宗師離開這個世界時,天上劃落的一顆流星?範閒坐在椅上,撐頜靜思,劍廬四周蟲鳴漸起,蛙鳴已生,清風明月,遠處海風微溼微鹹,吹的月影都模糊起來。

此時他坐在山居臨崖處的園畔,隔着那道石門,看着不遠處腳下的草廬建築,任由月光照拂在自己的身上,平添幾分與時令不合的寒意。草廬深處的淡淡燈光一直亮着,似乎是要永遠的亮下去,臨死的四顧劍應該還在和自己的弟子們做着最後的交代,不知道這時候廬內會不會有什麼爭執,有什麼異動。

劍廬十三子,對於四顧劍的崇拜發自內心,想必沒有人會敢欺師滅祖,但是雲之瀾呢?

範閒眯着眼睛看着草深處的淡淡燈光,忽然擡頭看了一眼月亮,看着在天上劃過一個長長軌跡的月痕,才發現自己在山居上枯坐靜待,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時辰,夜已經深沉到再也拉不回來的時刻。

待他回首時,只見山居半腰的花圃內,風動花瓣,一個影子順着月亮映照的角度,悄無聲息地來到了自己的身邊。

範閒輕聲問道:“傷好了?爲什麼不在江南呆着,非要回來?”

影子站在石門的影子裡,眼睛漠然地望着山下的草廬,說道:“沒有人知道我回來。”

範閒一直擔心皇帝陛下會因爲影子與四顧劍的關係,對陳萍萍生出疑心和殺意,所以強行把影子送回了江南,沒有想到對方此時又突然出現在了東夷城。不需要過多的思忖,範閒便清楚影子此行來是爲何,嘆息說道:“現在還恨他嗎?”

影子沉默片刻後說道:“恨。不過當劍刺入他胸中時,恨意已經渲泄了許多。”

“只是有些事情我始終想不明白。”影子看着草廬裡淡淡的燈光,說道:“就算當年父親對他淡薄,母親對他苛厲,府內所有人折辱於他,可畢竟是他的親人,爲什麼他都要殺了?我呢?我是府裡唯一一個視他爲兄長的人,他爲什麼要連我都殺?”

範閒望着他說道:“你沒有死,不是嗎?”

影子身軀微微一震,很明顯他的傷勢並沒有痊癒,體內的傷勢讓他的心神不如全盛時那般強悍。

“他要死了。”

“人都是要死的。”範閒坐在石門下,輕輕拍打着粗糙的石面,說道:“你這位大兄能夠活這麼久,已經令人驚駭莫名。”

…………草劍廬深處的燈光極暗,似乎隨時都有可能熄滅。瘦弱的四顧劍已經從被子裡坐了起來,洗了一次臉,重新梳理了一次頭髮,冷漠的面容上,重新浮起了一股令人不敢直視的威勢。

劍廬首徒雲之瀾扶着師尊的臂膀,助他在牀上坐好,王十三郎將水盆端到室外,將污水傾入了聖地劍坑之中,然後回屋,幫助大師兄將師尊扶住。劍廬十三子,除了四顧劍身邊的首徒幼徒之外,其餘的十一個徒弟,全部跪在塌前,面露戚容,有的眼角偶現溼痕。

四顧劍用清湛而冷漠的目光盯了老三老四一眼,沒有專門交代他們那件事情,輕聲問道:“我先前說的話,可記住了?”

劍廬弟子叩首相應:“謹遵師尊之命。”

東夷城的後事便這樣定了下來,雖然劍廬弟子們從這幾個月裡的動靜,早已經猜測出了師尊的心意,但是都沒有想到,師尊居然會對範閒投注於如此大的賭注,如此全面的支持。只是此時衆弟子心頭迷惘有之,悲傷有之,恐懼有之,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在師尊的面前,提出任何反對意見。

甚至連雲之瀾都一直保持着沉默。

四顧劍說話的速度越來越平緩,臉上的情緒越來越淡,越來越像沒有受傷的,那個喜怒無常不露於外的大宗師。雲之瀾在一旁扶着師傅,心裡空無一片,知道這是迴光返照,一股難以抑止的悲傷感覺開始瀰漫在屋裡。

而十三郎或許是先前已經哭的夠多了,此時卻格外平靜。

“什麼時辰了?”四顧劍深深地呼吸了兩次,沙啞着聲問輕輕問道。

“天快亮了。”雲之瀾在一旁恭謹溫和回道。這一夜東夷城的遺言傳遞,竟是整整耗了一夜時間,也不知道四顧劍在雙手把東夷城送出去之後,究竟還佈下了怎樣的後手。

“做任何事情,一旦下定決心去做,就要做到極致。就像劍廬以後一樣,既然我選擇了他,你們對他也就要做到極致的幫助,既然是一場大賭,就要把所有的本錢都壓上去,任何一次自我的問省與反覆,都是東夷城難以承受的痛苦,你明白嗎?”

四顧劍坐在牀上,眼光自地上的弟子身上緩緩拂過,最後落在了雲之瀾的臉上。

雲之瀾沉默許久,點了點頭。

四顧劍極爲難得地微微一笑,他太瞭解自己的大弟子了,只要他答應了的事情,一定會做下去。

“扶我去山上看看,天要亮了,我想……看看。”四顧劍的胸膛裡忽然響起了不吉利的嗬嗬之聲,聽上去就像是黃土之下,冥泉招喚的水聲,大宗師的臉色也開始展現出一種怪異的白。

雲之瀾心中一慟,扶緊了師傅乾瘦的手臂,另一邊王十三郎也扶住了四顧劍的另一隻臂膀。兩位師兄弟對視一眼,小心翼翼地把四顧劍從牀上扶了下來。

跪在牀下最前方的劍廬二弟子,膝行於前,用最快的速度扶住四顧劍的雙腳,替他穿好那雙有些爛了的草鞋,只是四顧劍臥牀一月有餘,毒素傷勢全面爆發,兩雙腳早已經腫了起來,穿進草鞋之中,竟能看到那些浮腫處被草鞋的帶子勒成了一塊塊的痕跡。

四顧劍卻像是沒有任何感覺,只是舒服地嘆了一口氣。二弟子知道師尊的腳已經沒知覺了,輕輕撫摩了一下那雙腳,淚水便滴到了牀前的石板地上。

…………月兒如鉤,漸要隱於微灰天際之中,東夷城上方的天空大部分還是漆黑深藍之色,唯有東面露出魚腹之白。在石門處枯坐一夜的範閒備感疲憊,揉着太陽穴,讓自己不要睡着。忽然間他睜開雙眼,霍然起身,看着草廬深處的燈光忽然熄滅,知道東夷城的後事已經交代完了……然而,緊接着他看見了一幕令他很多年以後都深刻於心的場景。

遠處穿着麻衣的四顧劍,瘦削矮小的四顧劍,在雲之瀾和王十三郎的攙扶下,在劍廬所有弟子的陪護下,出了草廬,沿着草廬那道山徑,極爲困難而又極爲沉默,甚至是肅穆地向着劍廬的後山行去。

影子站在範閒的身後,也看到了這一幕,沉默而沒有言語。

隱隱約約間,似乎能看見油盡燈枯的四顧劍,在弟子攙扶上山的過程中,回頭看了一眼,那一眼便是看在了山居的石門處,不知是在看寄託着東夷城將來的範閒,還是代表了東夷城童年回憶的幼弟影子。

範閒與影子沉默地站在山門口,看着那行隊伍向山頂前行,他們兩個人站的筆直,或許是想表示自己對這位大宗師的尊敬,送別須站送,雙眼平視,沒有夾雜任何別的情緒。

大宗師的身軀瘦弱矮小,在雲之瀾和王十三郎的扶持下,竟是快要看不到了,他身上的麻衣在晨風裡飄浮着,穿着草鞋的腳根本沒有着地。

草廬後方的山並不高,離範閒二人所在的山門處是一整座山,相隔並不遠,不一會兒時間,劍廬一行人便爬到了山頂。

東方海面上的朝曰,此時也躍出了寧靜的海岸線,爬了起來。

範閒眯眼望去,只見人世間的第一道光線,就這樣穿越了海面,穿越了東夷城裡的民宅,穿過了人間的氣息,穿過了青樹的空隙,照拂在了草廬後方的小山上,照拂在東夷城劍廬弟子們的身上,照拂在了最前方那位瘦弱大宗師的面容之上。

大宗師臉上頓時泛出了一層淡淡的金光,雖已至生命之末,雖身軀疲弱瘦小,卻驟然間凌然於衆生之上。這不是劍意氣勢,只是這個人的存在感覺。

範閒一眼望向山頭,在衆人之中,便只能看見他。

…………四顧劍一臉平靜站在小山崖畔,任由微暖的、熟悉的陽光,從海那邊打了過來。他微微眯眼,嗅着東夷城的空氣,嗅着此間的氣息,沉默地一言不發,不知道心裡是在想什麼,不知道是不是在臨死的一刻,過往的歷史,過往的一切,變成了大宗師腦海裡的若干個畫面,伴隨着朝陽的金光,在他的眼前不停變幻。

樹下的螞蟻,蒙着黑布的朋友,弟弟,雨,死人,燒府,劍,劍坑,坑裡的爛布和垃圾,徒弟,徒弟,還是徒弟,又是劍,大劍,天劍,一劍橫於天下,一劍護雄城,城未破,劍未斷,但人要死了。

四顧劍眨了眨有些無神的雙眼,將朝陽裡的幻覺驅除乾淨,勉力地想站的更高一些,看的更遠一些,看一看真實的東西,腳卻使不上勁來,眼光也有些模糊。

雲之瀾和王十三郎察覺到了師傅的想法,趕緊把他往上扶了扶。

四顧劍忽然覺得自己的眼光清楚了起來,他看見了自己守護了數十年的東夷城,看見到了城內生起來的炊煙,看見了那些擺出早市的忙碌商人,看見了那些無形流動於城市市井間的財富金銀,看見到那些人快樂的笑容。

臨死一刻,他忽然覺得自己其實並不想看見這些,所以他微微側頭,看見了自己生活了很多年的草廬,淡黃色的草廬,在很多年前,其實就只是一個破草屋而已,他在這裡生活了很久,殺了很多人,教了很多人,很得意。

最後四顧劍看見了東夷城外的那棵大青樹,在朝陽下,這棵經歷了東海無數風雨的大樹依然健康而狂放地生長着,庇護着樹下經過的行人,旅人,商人,世人。

真的是好大一棵樹。

()

第92章 幽第63章 破題第18章 城門舊事非故人第68章 理想主義者第44章 洗手做羹湯第9章 在酒樓上第3章 對河一拜第16章 大事可爲第36章 油傘骨中一柄劍第77章 若若要嫁人!第120章 傷心小箭第116章 月明非爲夜行人第3章 大將軍府第136章 第一次拔出靴中的匕首第48章 螞蟻上樹?第41章 開門,放狗第37章 箱子的秘密(二)第58章 大皇子來訪第154章 午(上)第66章 誰能殺死範提司?第7章 茅房有人玩暗殺第136章 假山第102章 雨中送陳萍萍第121章 新風館的包子、皇子以及堂上的狀師第57章 神仙局背後的神仙第44章 禮物(二)第35章 山居中的女子與帝心第84章 範閒跳崖第四十六章第40章 出柙第22章 初登第94章 嘆第138章 閒推月下門及暴烈突進第118章 北方有變第134章 誰家府上第50章 秋林、私語、結果第20章 痛第81章 有情況第10章 你糊我糊大家糊第118章 北方有變第16章 大事可爲第8章 再闖府第81章 有情況第28章 桑文第124章 釣魚第8章 考官其實是有趣的工種第137章 那一夜第59章 使團本是打架團第114章 是,陛下第63章 口子第12章 馬車上第19章 算帳少年第3章 大將軍府第142章 我於樓上觀民心第10章 你糊我糊大家糊第63章 遊園驚夢(下)第174章 入樓出樓漸溫柔第85章 一路銀江收禮忙第98章 如果你來投奔我第5章 近城第56章 梅園病人第39章 望京第119章 驚豔一槍第36章 油傘骨中一柄劍第7章 茅房有人玩暗殺第11章 霸道之氣第128章 請借先生骨頭一用第81章 有情況第91章 寡人第14章 歸來第119章 家產官司第9章 獨一處第1章 田莊第18章 京官的反擊第74章 範三寶的由來第34章 自古龜公出少年第35章 誰能敵?第153章 且以黑騎開序幕第57章 墳第91章 一輛車的孤單之入城第138章 景明第13章 秋原、朝陽、黑騎第95章 關於殿前比武的假打與打假第172章 百年孤獨第46章 三人行第130章 他其實一直都在第2章 定州內的胡歌第28章 污水下的協議第98章 接班第3章 大將軍府第40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0章 朝堂激辯第98章 如果你來投奔我第27章 湖那邊第67章 撕白袍第63章 破題第154章 荊戈刺秦!第9章 兩年第六十一章
第92章 幽第63章 破題第18章 城門舊事非故人第68章 理想主義者第44章 洗手做羹湯第9章 在酒樓上第3章 對河一拜第16章 大事可爲第36章 油傘骨中一柄劍第77章 若若要嫁人!第120章 傷心小箭第116章 月明非爲夜行人第3章 大將軍府第136章 第一次拔出靴中的匕首第48章 螞蟻上樹?第41章 開門,放狗第37章 箱子的秘密(二)第58章 大皇子來訪第154章 午(上)第66章 誰能殺死範提司?第7章 茅房有人玩暗殺第136章 假山第102章 雨中送陳萍萍第121章 新風館的包子、皇子以及堂上的狀師第57章 神仙局背後的神仙第44章 禮物(二)第35章 山居中的女子與帝心第84章 範閒跳崖第四十六章第40章 出柙第22章 初登第94章 嘆第138章 閒推月下門及暴烈突進第118章 北方有變第134章 誰家府上第50章 秋林、私語、結果第20章 痛第81章 有情況第10章 你糊我糊大家糊第118章 北方有變第16章 大事可爲第8章 再闖府第81章 有情況第28章 桑文第124章 釣魚第8章 考官其實是有趣的工種第137章 那一夜第59章 使團本是打架團第114章 是,陛下第63章 口子第12章 馬車上第19章 算帳少年第3章 大將軍府第142章 我於樓上觀民心第10章 你糊我糊大家糊第63章 遊園驚夢(下)第174章 入樓出樓漸溫柔第85章 一路銀江收禮忙第98章 如果你來投奔我第5章 近城第56章 梅園病人第39章 望京第119章 驚豔一槍第36章 油傘骨中一柄劍第7章 茅房有人玩暗殺第11章 霸道之氣第128章 請借先生骨頭一用第81章 有情況第91章 寡人第14章 歸來第119章 家產官司第9章 獨一處第1章 田莊第18章 京官的反擊第74章 範三寶的由來第34章 自古龜公出少年第35章 誰能敵?第153章 且以黑騎開序幕第57章 墳第91章 一輛車的孤單之入城第138章 景明第13章 秋原、朝陽、黑騎第95章 關於殿前比武的假打與打假第172章 百年孤獨第46章 三人行第130章 他其實一直都在第2章 定州內的胡歌第28章 污水下的協議第98章 接班第3章 大將軍府第40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0章 朝堂激辯第98章 如果你來投奔我第27章 湖那邊第67章 撕白袍第63章 破題第154章 荊戈刺秦!第9章 兩年第六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