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第二零五章

“其實在老臣看來, 無論選誰去洗襟祠祭拜都無傷大雅,重點不在‘隨駕’,而在‘洗襟’, 何況章鶴書也是爲了幫助他人, 這是小事, 老臣就答應了他。”老太傅道。

“洗襟祠修築後不久, 先帝就病了。太醫說先帝操勞過度, 不能再行遠路,所以洗襟祠即便建好,先帝也不能去了。很快, 先帝就變了主意,他決定改祠爲臺, 於來年遴選士子登臺。

“改祠爲臺, 拜祭的士子也不再侷限於世族子弟, 這對章鶴書來說是好事,老臣自然也按照當初的承諾, 由幫他提交隨駕的人選,改成了贈予他洗襟臺的登臺名額。”

老太傅說到這裡,悲嘆一聲:“老臣久居慶明山莊,月前才聽說昭王殿下查獲了曲不惟買賣名額一案,朝廷礙於老臣顏面, 至今不曾傳審老臣, 但老臣不能這麼一直瞞着不說, 老臣這就跟官家招認, 那些被賣出去的登臺名額, 就是從老臣這裡來的。

“官家要治罪,要取老臣的性命, 甚至要把老臣的罪名告昭天下,老臣都認罰。老臣只有一個請求,就是……忘塵……”

老太傅渾濁的雙眼低垂,聲音變得越發沙啞,“忘塵這一路,也許走得遠了一些,但他其實只是一個可憐的孩子,沒做過什麼惡事,父兄之死在他心中紮根太深,他放不下罷了。老臣懇請官家,要罰只罰老臣一人,不要牽連他,不要斷了他的後路……”

趙卻沒有正面回答,“可朕這樣聽下來,曲不惟買賣名額與太傅無關,太傅實則被矇在鼓裡。”

“不,官家,老臣並沒有那麼無辜,老臣其實什麼都知道,就連……就連洗襟臺的坍塌,也跟老臣有關。”

這話話音落,宣室殿上靜默異常。

然而沒有一個人露出異色。

誠然老太傅所言出乎諸人意料,便如雲團積得太候,風雪終會落下,因果堆砌至今,真相也當墜地生聲。

“章鶴書很快擬好了士子名錄,請老臣呈遞先帝。然而不待老臣進宮,先帝先行召見了老臣,先帝說,他想在今春的杏榜上挑選三十人登臺。

“洗襟臺是改祠爲臺,改過後初初一張圖紙,樓臺建造簡單,按照禮制祭拜,根本站不下太多人,所以杏榜上的三十人,加上章鶴書擬給老臣的名錄,人數就超了。老臣於是再度找到了章鶴書……”

-

章鶴書思忖片刻,“這事倒也好解決,問題既然出在樓臺上,那就改建樓臺。”

-

“他很快找匠人新制了一張圖紙,改建後的樓臺,臺高三層高聳入雲,即便按照最高的禮制行祭拜禮,也可容納三百多人。老臣於是把新的圖紙呈給先帝,先帝雖然應允了,但他說,這樣巍峨的樓臺,尋常匠人無法督造,他將這當朝第一要務交給了小昭王,小昭王隨後趕赴辰陽,請築匠溫阡出山。

“彼時洗襟臺已經開始按照新的圖紙建造了,但溫阡到了柏楊山,勘察過周遭地形後,說山中築臺,不能高過山端,否則易遭狂風拂頂,又說柏楊山入夏雨水多,樓臺基底薄弱,不易修築巍峨高臺,再次修改了洗襟臺圖紙,不過他還是按照朝廷的要求,保證了屆時至少能有一百六十人登臺。”

青唯聽到這裡,想起薛長興最早交給她的木匣裡,一直放着四張洗襟臺圖紙,除去一張洗襟祠的,其餘三張都是後來改建的。

後來青唯再度遇到薛長興,還曾問過他這些圖紙有什麼異樣。

薛長興卻搖了搖頭,說沒有異樣,只是他當這麼多年工匠,覺得一個樓臺罷了,沒必要改這麼多次。

大周精於營造之術的人本來就少,何況宮宇大殿多修在地勢平緩的背風之處,像這樣在半山腰築高臺可謂少之又少。而溫阡的妻子、內弟皆出身岳氏,溫阡對柏楊山的地貌、氣候知之甚深,所以旁的匠人覺察不出的端倪,他能從圖紙上看出來。

青唯問:“太傅大人,洗襟臺的臺塌,是因爲一而再、再而三的改建嗎?”

老太傅卻搖了搖頭,他對青唯說話時,語氣異常溫和,“小姑娘,洗襟臺最後,是按照你父親畫的圖紙建造的,你父親這樣一個築匠,怎麼可能出錯呢?”

他說着,又苦笑一聲,“要是問題當真出在圖紙,那就好了……”

шшш_ tt kan_ ¢ 〇

“溫阡到了柏楊山,洗襟臺開始按部就班地修建,昭化十三年春,老臣也把各地提交的名錄與章鶴書草擬的名額合併,呈遞到御前。因爲登臺的人選半數是寒門子弟,朝廷上自有世家不滿。正因爲此,那段時日,老臣不斷遭到世族大員的參奏攻訐。好在先帝相信老臣,翰林文士支持老臣,又有章鶴書幫忙暗中斡旋,風波很快平息了,但老臣還是不可避免地病了。

“人老了,總會病麼,遵太醫醫囑靜養便是,然而是年五月,發生了一樁意外……”

這時,張遠岫啞聲問:“是……哥哥回京了?”

那是張遠岫與張正清見的最後一面,他一直記得清楚。

張正清本來與小昭王一樣,在柏楊山督建洗襟臺,聽聞老太傅急病,星夜兼程趕回上京。然而回京的第二日,他竟與老太傅大吵一架。

“憶襟那孩子,一直尊師重道,對老臣從來恭敬有加,忘塵彼時不解他兄長爲何與老臣爭吵,老臣與他解釋,說憶襟是惱我不曾照顧好身子,其實不是,憶襟他……是看到了老臣櫃閣裡的一封信函。

“信函,是章鶴書寫給老臣的,老臣還沒來得及燒……”

-

張正清握着信函,一臉慍色進了正屋,他竭力壓着怒火,對榻前伺候的張遠岫說:“岫弟,你出去,我有話要單獨對先生說。”

張遠岫不疑有他,把藥碗擱在小几上,掩上了門扉。

張正清隨後將信函扔在地上,“這是什麼?先生竟然拿拜祭先烈的名額做交易?!”

-

“……憶襟的指責沒有錯,即便老臣是爲了幫助被流放的士子,可這是老臣的私心,如何能拿來做交易呢?憶襟得知此事,已經不止是失望了,而是憂憤難平。他說,白衣洗襟無暇,如何能夠沾染塵埃?他還說,故人已逝……”

“故人已逝,前人之志今人承之。”張遠岫閉上眼,緩緩念道。

那是他兄長離京前,最後叮囑他的話,帶着一點決絕的意味。以至於在他兄長徹底離開後,在無數個難眠的夜中,這些言語反覆浮響在他耳邊,直到銘刻心間。

“故人已逝,前人之志今人承之,岫弟,你要記得,洗襟無垢,志亦彌堅。洗襟臺是乾淨的,是爲投江的士子而建的,不允許哪怕一丁點的玷污。”

……

老太傅繼續說道:“那次憶襟在家中待了兩日,就回了陵川。這回他路上走得很慢,等他到柏楊山的時候,已經快七月了……”

-

柏楊山的雨水自暮春就開始落下,溫阡怕排水有問題,中途喊過幾次停工,爲防耽誤工期,最後都作罷了,只囑咐勞工們加緊時間挖排水渠。

七月前後,柏楊山連續數日暴雨如注,溫阡愈發憂心忡忡。

其實真論起來,洗襟臺的選址並不好,它建在山腰,正面是直接受風的,爲防修造的時候出事故,溫阡讓人在背山的一面斜着支了一根巨木木樁,溫阡說,等樓臺快建好了,再拆除這根木樁。

七月初,洗襟臺快建好了,然而溫阡望着連日不休的雨,決定等到七月初九早上再拆木樁,隨後叮囑工匠們日夜不休地挖渠排洪。

-

“可惜那年夏天的雨沒有停,到了七月初六,竟然有變得更大的趨勢,那時登臺士子俱已到了崇陽,昭王殿下忙於安排登臺拜祭事宜,下山了兩日,柏楊山中,便只有憶襟日夜跟着溫阡。那兩日,溫阡幾乎只忙一樁事,不斷地檢查水渠的排水狀況……”

“太傅大人。”這時,刑部的唐主事打斷了老太傅的話,“恕下官直言,洗襟臺建好前後的事,您爲何知道得這樣清楚?”

是啊,小昭王不在山中,涉事的溫阡和張正清已經離世了,那些挖渠的匠人即便沒被治罪,也接觸不到老太傅,老太傅是怎麼知道這些?

老太傅只是露出了一抹苦笑,“……且聽老夫往下說罷。”

-

七月初八,柏楊山的大雨還是沒停,張正清見溫阡滿目憂色,問道:“溫督工,可是有什麼不妥?”

溫阡猶豫許久,最終還是把顧慮說了出來,“登臺祭拜,恐怕需要延期。”

“延期?”張正清聽了這話愣住了,但他眼中竟不見任何急色,“敢問督工,爲何需要延期?可是因爲這雨?”

溫阡點點頭:“雨勢綿延不止,排洪太難了,一刻不清理山渠,就會造成渠道淤堵,淤積太厚,雨水無法及時泄出,很有可能反衝樓臺,即便今日建好,來日爲防坍塌,也需要多次加固,不如干脆讓士子們延期登臺,等雨災徹底過去再說。”

“這……”張正清問,“可需要請示昭王殿下?”

溫阡點點頭:“你先下山告知殿下一聲,待我驗過水渠,再做定奪不遲。”

-

老太傅看向謝容與:“殿下當日並沒有在山下見過憶襟吧?”

謝容與垂眸不言。

昭化十三年的七月初八,他的確沒有見到張正清,直至深夜,他冒雨回到山上,甚至沒有見到溫阡。

沒有人告訴他登臺的日子或許需要延期。

從來沒有。

“因爲……憶襟他以爲,殿下您不會應允。”老太傅道。

小昭王是王啊,他幾乎是他們這一輩中最尊貴的人,先帝對他的教養甚至嚴於後來的嘉寧帝,何況那時他只有十多歲,所聞所見都太少,大抵也不懂得變通,登臺拜祭這樣大的日子,照常理推斷,他不會同意延期的。

更重要的是,彼時的張正清,心中早已生出了一個隱秘的,不爲人知的念頭……

-

張正清沒有去尋謝容與,他坐在山路旁一個矮巖上,天地雨水急澆而下,心中那個瘋狂的念頭似乎就在這雨中滋長蔓延。

那些登臺的名額被老太傅拿來做了交易。

士子們登臺已不僅僅是爲了紀念滄浪江投江的士子。

洗襟臺不乾淨了。

既然如此,這些士子有什麼資格在七月初九登臺?

七月初九,是他父親和投江先烈的忌日啊。

張正清想,如果能延期三日,不,哪怕只延期一日,只要錯開七月初九再讓士子們登臺拜祭,那麼滄浪江水滌淨的白襟就不算沾上塵埃。

張正清害怕那個天資聰穎的小昭王在得知登臺需要延期後,非但不應允,還會與溫阡一起想出解決法子,甚至找出新的通渠點,增派人手挖渠,所以他沒有下山尋謝容與。

他得想一個辦法,讓一切變得刻不容緩,讓登臺的日子必須延後,讓小昭王甚至沒工夫想對策。

張正清繞去了背山的一個排水渠點,對夤夜通渠的排水勞工說,“諸位都辛苦了,回去歇着吧。”

勞工頭子在雨水中別過臉,問道:“溫督工的意思嗎?”

張正清笑了笑,沒有說是,也沒有說不是,“明早士子就登臺了,通渠也不趕在夜裡幾個時辰,諸位回吧,省得明早朝廷大員和士子們上山,以爲洗襟臺還沒建好呢。”

勞工們聽了這話,不疑有他,很快離開了。

子夜時分,許多人已經睡下。張正清撐着傘,獨自立在雨裡,藉着風燈微弱的光,他看着眼前如小河般流瀉的渠水,渠底很快積起淤泥,水流被截斷,匯成一灘灘水蕩子。

張正清想,這樣,也許登臺的日子就能延後了。

當夜子時,溫阡沒有等到謝容與,再度巡視山中各個渠點,直至到了後山,看到了積起的水窪與截斷水流的淤泥,大驚失色。

溫阡顧不上其他,立刻去尋了左近的玄鷹衛,要求延後登臺日期,立即排查各個渠道,看看有沒有渠水反衝樓臺的情況。

-

“可惜,”老太傅惘然地笑了一聲,“溫阡當時找到的玄鷹衛,是玄鷹司的都點檢。”

彼時崇陽縣中士子朝臣聚集,玄鷹司老指揮使和小昭王一起下了山,山中的巡防交給了都點檢。

這個都點檢盡職盡責,只一點不妥,他是曲不惟和章鶴書放在陵川的眼線。

士子登臺意義非凡,早一日晚一日拜祭,或許對溫阡來說沒什麼兩樣,可是對那些士子來說,卻是天差地別,好不容易被選中,七月初九忌日登臺,那是天子驕子,擱在七月初十,事後被人說起,出身也不那麼“正統”了。

而對於要踏上青雲路的登臺士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這點“出身”了。

都點檢心知其中分別,當得知溫阡希望延期拜祭以後,他只問了一句話,“待會兒早上登臺,這臺子會塌嗎?”

“那倒不會,可是一旦樓臺根基不穩,哪怕建好了,日後也需要加固,還請點檢大人速速並增派人手通渠,並稟知昭……”

還不待溫阡把這話說完,都點檢左右看了一眼,兩名玄鷹衛便上前把溫阡帶走了。

都點檢把溫阡軟禁在後山,只道是待明日登臺拜祭禮過了,再把他放出來。

然而這一夜註定不平靜,很快又有一個士人尋來山中,稱是要求見溫阡和小昭王。

這個士人便是後來死在上京路上的徐述白。

都點檢敷衍他說:“溫督工和殿下一起檢查水渠去了,你如果有什麼事,不如寫成信函,等溫督工回來,我一定代爲轉交。”

彼時隼部的老掌使和玄鷹司的幾個校尉都在,包括衛玦和章祿之,得了信,並沒有拆開看,喚來一名親信,讓親信把信交給溫阡。

其實都點檢並不希望洗襟臺出事,但他不敢讓人知道自己軟禁了溫阡,一直到老掌使和幾個校尉離開,他才匆匆按照溫阡說的,親自帶着人去後山疏通水渠。

-

昭化十三年七月初九的清晨,暴雨如注。

天剛亮,謝容與就到了洗襟臺下,他寅時纔回到山中,幾乎一夜沒睡,然而他在雨中等了許久,登臺的士子與諸多官員都到齊了,依舊不見溫阡的身影。

“找不到溫督工了,這可如何是好?”有人撐傘在他身旁問道。

雨太大了,高臺在雨中失了輪廓,謝容與擡目朝洗襟臺望去,“加派人手去找,洗襟臺是溫先生督造的,沒有他發話,拜祭之禮……”

拜祭之禮暫緩嗎?

謝容與頓住。

可沒有十足的理由,這樣盛大的祭禮,如何說緩就緩?

玄鷹司的指揮使領命,調集了所有能用的人手,命他們迅速在山中尋找溫阡,隼部的老掌使乾脆帶着衛玦、章祿之往後山找去。

其時卯時已經過了,士子登臺的時辰定的是卯時三刻,在此之前,還需要拆去斜在樓臺外的支撐木樁。

後山山路崎嶇,終於,老掌使與衛玦幾人在密林間,隔着滂沱的雨聲,聽到了溫阡的呼救。

他被軟禁在林中一間廢棄的木屋中。

他的指上滿是血痕,手臂露在外的地方佈滿淤青,似乎他曾妄圖憑一己之力地把這門撞開。

而地上攤着一封信。

是徐述白的信,信上說,那幾根支撐洗襟祠的主柱被他叔父徐途以次充好,換過了,他不知道他叔父是誰受指使怎麼做的,告訴溫阡,是不清楚這幾根柱子,對洗襟臺有沒有影響。

徐述白不明營造之術,更不知道洗襟臺是祠上築臺。

怎麼會沒影響呢?

那幾根主柱,是洗襟臺的基底支撐。

老掌使與衛玦幾人找到溫阡的時候,溫阡臉色白得連一點血色都不剩了,他甚至來不及解釋,只顫聲道:“不能登,不能登……會塌的……”便朝柏楊前山奔去。

時隔很多年想起來,其實從來沒有人希望洗襟臺坍塌。

每個人都希望它好,希望它能高高地矗立在柏楊山中,永垂不朽。

只是,可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份私心吧,然後又爲着這份私心,多走了一步,或是數步。

何鴻云爲了立功爲了斂財,換了洗襟祠的幾根木柱。

昭化帝在得知自己不能親自前往洗襟祠拜祭後,改祠爲臺,以一場盛大的祭禮,紀念自己的功績。

老太傅太惜才,爲了救被流放的士子,拿洗襟臺的名額跟章鶴書做了交易。

章鶴書爲了讓自己看中的士子登臺,與老太傅擬奏,修改了洗襟臺的圖紙。

張正清希望將祭禮延後一日,希望讓洗襟之臺乾淨一些,驅走了連夜通渠的勞工。

而都點檢,爲了讓祭禮能如期進行,軟禁了溫阡一夜。

可惜他們都忘了,洗襟臺只是洗襟臺。

連日不斷的,天譴一般的急雨都沒能讓人意識到,這座樓臺之上,只有永遠無法散去的水霧,沒有青雲。

洗襟祠的木料被人偷偷換過,章鶴書想讓更多的士子登臺,修改了圖紙,那圖紙哪怕後來被溫阡再度改過,對於被次等底柱來說,也是不妥的。即便如此,洗襟臺也不至於立即坍塌,無奈連日的滂沱大雨讓陷入地底的木樁腐壞無聲,溫阡雖然竭力命人通渠排水,張正清爲了讓祭禮延期,連夜驅走了勞工,雖然都點檢在軟禁了溫阡後,親自帶人通了渠,但他忘了去驗看地底有無積洪反衝樓臺。

渠洪在土壤之下匯聚,通往山下的路被淤泥截堵,早就趁着暗夜悄然地反衝樓臺。本來還需多日才腐壞的底柱被連日急雨浸泡得腐朽,又被錯誤高築的樓臺壓損,於是無法排泄的地底之洪於是成了摧枯拉朽的最後一根稻草,讓洗襟臺徹底淪爲失根的浮萍,只靠着一根斜在山間的、即將要被拆除的巨木支撐。

卯時三刻就快到了,雨水絲毫沒有減緩之時。

謝容與撐傘立在雨裡,身旁不斷地有人問:

“拆嗎?”

“找不到溫阡了,快拿個主意,拆嗎?”

“定的是今日,不能不拆,拆吧!”

雨水漭漭急澆而下,遮去了眼前的事物,甚至遮去了太陽,謝容與看不到山的另一端,那個眉眼溫和的、善良的築匠正瘋了一般朝他奔來,朝將要坍毀的樓臺奔來,哪怕他根本不能用血肉之軀抵擋即將傾倒下的高臺。

大雨淹沒了一切聲音。

謝容與擡目望去,雨水中,他已經徹底辨不出洗襟臺的樣子了。

在天地徹底黯下來的一瞬之前,他輕聲說:“拆吧。”

187.第一八七章176.第一七六章121.第一二一章140.第一四零章94.第九四章79.第七九章39.第三九章66.第六六章169.第一六九章188.第一八八章213.尾聲一187.第一八七章126.第一二六章182.第一八二章72.第七二章113.第一一三章123.第一二三章166.第一六六章8.第八章122.第一二二章32.第三二章112.第一一二章172.第一七二章52.第五二章111.第一一一章203.第二零三章(修)185.第一八五章148.第一四八章160.第一六零章104.第一零四章75.第七五章13.第十三章88.第八八章116.第一一六章212.第二一二章188.第一八八章114.第一一四章190.第一九零章156.第一五六章197.第一九七章106.第一零六章193.第一九三章152.第一五二章111.第一一一章27.第二七章6.第六章130.第一三零章152.第一五二章139.第一三九章96.第九六章10.第十章3.第三章79.第七九章174.第一七四章67.第六七章73.第七三章183.第一八三章37.第三七章83.第八三章150.第一五零章78.第七八章77.第七七章138.第一三八章131.第一三一章75.第七五章206.第二零六章113.第一一三章18.第十八章18.第十八章115.第一一五章167.第一六七章97.第九七章103.第一零三章183.第一八三章111.第一一一章63.第六三章111.第一一一章39.第三九章9.第九章209.第二零九章130.第一三零章200.第兩百章185.第一八五章185.第一八五章101.第一零一章194.第一九四章99.第九九章7.第七章131.第一三一章97.第九七章37.第三七章202.第二零二章160.第一六零章139.第一三九章11.第十一章13.第十三章83.第八三章50.第五十章133.第一三三章201.第二零一章
187.第一八七章176.第一七六章121.第一二一章140.第一四零章94.第九四章79.第七九章39.第三九章66.第六六章169.第一六九章188.第一八八章213.尾聲一187.第一八七章126.第一二六章182.第一八二章72.第七二章113.第一一三章123.第一二三章166.第一六六章8.第八章122.第一二二章32.第三二章112.第一一二章172.第一七二章52.第五二章111.第一一一章203.第二零三章(修)185.第一八五章148.第一四八章160.第一六零章104.第一零四章75.第七五章13.第十三章88.第八八章116.第一一六章212.第二一二章188.第一八八章114.第一一四章190.第一九零章156.第一五六章197.第一九七章106.第一零六章193.第一九三章152.第一五二章111.第一一一章27.第二七章6.第六章130.第一三零章152.第一五二章139.第一三九章96.第九六章10.第十章3.第三章79.第七九章174.第一七四章67.第六七章73.第七三章183.第一八三章37.第三七章83.第八三章150.第一五零章78.第七八章77.第七七章138.第一三八章131.第一三一章75.第七五章206.第二零六章113.第一一三章18.第十八章18.第十八章115.第一一五章167.第一六七章97.第九七章103.第一零三章183.第一八三章111.第一一一章63.第六三章111.第一一一章39.第三九章9.第九章209.第二零九章130.第一三零章200.第兩百章185.第一八五章185.第一八五章101.第一零一章194.第一九四章99.第九九章7.第七章131.第一三一章97.第九七章37.第三七章202.第二零二章160.第一六零章139.第一三九章11.第十一章13.第十三章83.第八三章50.第五十章133.第一三三章201.第二零一章